隐性斜视的简介

作者&投稿:由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隐性斜视的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隐性斜视不需治疗。若隐斜患者出现视疲劳症状,应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加强锻炼,消除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内隐斜:首先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眼镜。内隐斜不宜训练,可手术矫正眼位减少过度集合,消除过度调节,使视疲劳症状减轻或消失。外隐斜:训练为主,采用辐辏训练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青壮年不宜配戴三棱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不知你是内斜还是外斜视?近视不戴镜或度数戴不够,是引起隐性外斜视的主要原因,很多中高度近视的人都有。配镜的原则是要足矫,把近视度数配够,坚持佩戴,就可以很好得控制住不再发展。眼镜最好长戴,对视力、对眼睛、对一生都有好处。
看看我的博文《戴眼镜真的很恐惧吗?》,会对你有启发的。

隐性斜视(recessive strabismus):分为水平性隐斜视、垂直性隐斜视和旋转性隐斜视。据统计,约有90%~95%的人群存在隐斜,这种能被融合反射所控制在正位并保持双眼单视,不经检查不被察觉显性斜视的称为隐斜视。只要人为消除融合反射如用交替遮盖法,就可判断被检查者有无隐斜及其性质。如去遮盖眼从外向内迅速移动为外隐斜,而由内向外移动为内隐斜。另外还可使用马氏杆镜片等方法来判断。
轻度的隐斜视因为有良好的双眼单视和神经肌肉储备能力,所以没有视疲劳等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如果因较大度数的隐斜视引起视疲劳、阅读不能持久、间歇复视等临床症状,为了维持稳定的双眼视觉,特别是使患者保持长时间舒适的阅读能力,除通过训练矫正外可试用光学的方法进行矫正。内隐斜使用底向外的压贴三棱镜片,外隐斜使用底向内的三棱镜。如有近视、远视3D或以上的屈光不正,还可考虑适当改变瞳距,利用凹或凸透镜本身的三棱镜作用,缓解患者的视疲劳。部分较明显的隐斜可转化成共同性斜视,这种患者手术效果较满意。发现隐斜时,应使用遮盖与去遮盖等方法排除微小角度斜视,还要注意排除轻度眼肌麻痹引起的两眼隐斜度不一致的非共同性隐斜视。



常用的斜视治疗方法:
因斜视的类别不同,一般可分为手术法与非手术法。
(一)手术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
先天性内斜视(斗鸡眼)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二)非手术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由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建议及时服用药物,矫正屈光不正。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屈光不正会逐渐矫正,斜视会逐步改善甚至恢复。

隐性斜视是一种潜在的眼偏斜,但它能在融合反射的控制下维持双眼单眼视觉,迫使眼睛保持在原位而不出现偏斜。一旦大脑融合功能被阻断或失去控制,就会出现眼睛偏差。在隐藏的斜视和突出的斜视之间,这只是一个程度,而不是一个性质,这种差异与斜视基本相同。

两眼仅有偏斜的趋向,但能被大脑控制正位,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为隐斜视。生活中绝对正位眼很少,约90%的人有隐斜视,多为轻度水平隐斜视,垂直隐斜和旋转隐斜少见。
无症状的隐斜视不需治疗。若隐斜患者出现视疲劳症状,应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加强锻炼,消除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内隐斜:首先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眼镜。内隐斜不宜训练,可手术矫正眼位减少过度集合,消除过度调节,使视疲劳症状减轻或消失。
外隐斜:训练为主,采用辐辏训练加强双眼内转肌的力量,青壮年不宜配戴三棱镜。对看近大于10°(20Δ)的外隐斜,可考虑手术治疗。
另外18岁以下的孩子隐形斜视,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都应配合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温水冲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能改善视力,对斜视的恢复有帮助。


调节性内斜视的疾病概述
因为患儿父母对婴儿一岁以内的双眼眼位情况,常常不能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有可能把双眼视轴平等的不稳定性,误认为是先天性内斜。此外在婴儿时期,由于鼻部尚未发育完善,多有内眦赘皮及假性斜视,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后天性调节性斜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生,以上这些,都可引起诊断上的混乱。

什么是间歇性内斜视
在斜视发生的初期,时间出现,时间伯天,这种斜视称为间歇性斜视。间歇性内斜视主要是调节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常伴有中度远视,由于过多的调节引起的集合过强而导致眼位向内侧偏斜。还有一种原因是患眼外展不足,看远时内斜,看近时则正位。

交替性斜视的介绍
斜视中的一种,多为屈光参差患者中常见。主要表现为,因两眼不能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眼偏斜。

斜视的原理?
民间对斜视有不同的称呼,如“斜眼”“斗鸡眼”“对眼”“飘眼”等。 斜视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二、导致斜视的原因有...

交替性外斜视的概述
所谓的交替性外斜视(intermitentexotropia)是斜视的一种类型,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

先天性斜视弱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 先天性斜视弱视是在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发生的,这一时期通常从出生延续到8岁左右。年龄越小,视觉系统可塑性越强。2. 斜视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斜视可能在婴儿出生时就存在,而后天性斜视则是在出生后形成的。3. 人类眼球壁附着有六条肌肉,这些肌肉受到神经的支配,协同工作以使眼球...

扼杀儿童视力“显性杀手”——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里面接受相关的治疗。在医学的概念里面,鞋是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共同性斜视,还有一种是麻痹性斜视,两种不同类型的斜视在治疗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共同性斜视是指一只眼睛在注视的时候,另一只眼睛发生了偏斜的现象,而对于麻痹性斜视来说,双眼会看到两个...

斜视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1、隐斜视:人群中约90%-95%的人有隐斜视,轻度隐斜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不必治疗,只有大度数的隐斜视,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才需要治疗。2、共同性内斜视:俗称“斗鸡眼”。3、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较共同性内斜视少见,与内斜的比例约为1:4。4、麻痹性斜视: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易...

斜视眼斜视眼的主要症状
长期注视,眼睛的神经肌肉会因为过度使用而疲劳,表现为头疼、眼疼和畏光。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字迹模糊、串行或重叠的问题,甚至出现间歇性复视。有趣的是,有时使用单眼反而能获得清晰的视觉,但这可能导致双眼视觉功能紊乱。隐斜视还会对立体视觉产生影响,患者难以精确判断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此外,还...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疾病危害
更甚的是,斜视可能对全身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存在麻痹性斜视的患者,为了缓解视物不适,他们可能会形成特殊的头位,即"代偿头位"。如果不对斜视进行早期矫正,长期的"代偿头位"可能导致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问题。因此,对于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上述并发症的...

原阳县15256167733: 隐性斜视 - 搜狗百科
澹牧茶碱: 隐性斜视(recessive strabismus):分为水平性隐斜视、垂直性隐斜视和旋转性隐斜视.

原阳县15256167733: 隐性斜视是什么意思?
澹牧茶碱: 被融合反射所控制在正位并保持双眼单视,不经过检查不会被察觉显性斜视的被称为隐性斜视,据统计,约有90%~95%的人群存在隐性斜视.一般建议无症状的隐性斜视无需治疗,但是如果隐斜患者出现视疲劳症状,一定要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加强锻炼,消除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原阳县15256167733: 斜视有哪几种类型呢?
澹牧茶碱: 斜视根据斜视程度可分三类:1、隐性斜视.这种隐藏起来的斜视,多为隐性外斜.2、间歇性斜视,间歇性斜视又可分为间歇内斜和间歇外斜.3、显性斜视.这种病斜视...

原阳县15256167733: 隐性外斜视和显性外斜视都是怎么一回事?
澹牧茶碱: 隐性外斜视:通常孩子出现隐性的外斜视,医师检查后都会先观 察一阵子,并不一定会马上做手术治疗.如果斜视出现的频率增加,表 示隐性的外斜视有可能演变成显性...

原阳县15256167733: 什么是斜视?儿童的斜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澹牧茶碱: 斜视分为显性斜视和隐性斜视. 显性斜视表现力为从外观看双眼视轴明显偏斜.儿童的斜视:远视眼常常由于使用高度的调节力,同时促使过度的集合,使产生共同性内斜视

原阳县15256167733: 显性斜视的特征是什么?
澹牧茶碱: 显性斜视的特征是眼的视轴明显偏斜,而这种偏斜不是融合机能所能遏制的.患者无双眼单视,融合机能不健全或完全丧失,不可能有完善的立体视觉.隐斜可以逐渐演变为显斜.

原阳县15256167733: 隐性外斜视需要手术治疗吗?
澹牧茶碱: 通常孩子出现隐 性的外斜视,医师检查后都会先观察 一阵子,并不一定会马上做手术治疗. 如果斜视出现的频率增加,表示隐性 的外斜视有可能演变成显性外斜视, 此时就要看其偏离的角度来决定是否 要以手术治疗.

原阳县15256167733: 隐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澹牧茶碱: 隐斜视轻者无症状,重者由于眼肌疲劳有头痛、眼痛、眼睑沉重感视物模糊,甚至可有暂时性复视及眩晕、恶心等症状,但稍稍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