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4个阶段

作者&投稿:邵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儿童歌曲学习的过程~

第一章 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
一、儿童音乐发展的三大系统
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行动指向目的,而不知是单纯的身体运动;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感受系统的产物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这种情感的反应都是有注意参与的。三大系统是一个整合机制,需要彼此等待交互。
某些令人悲观的现象: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缺失感受系统的参与,教师与学生被僵死的音乐知识技能控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缺失制作系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缺失知觉系统,没有音乐语汇的支撑。
二、儿童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加登纳把早期儿童的艺术感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1岁)前符号阶段:艺术知觉特征是感官原动性,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本能性”的感觉特征决定的;
第二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包含三个子阶段:沉浸在符号媒介中,形成符号系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为:学习非句法的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调,学习基本的节奏技能);对符号的探索与扩大(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灵活地歌唱、进行演奏的实验、能掌握音乐主题);审美形式感的形成(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掌握音乐形式样式的一些特质)。
第三阶段(8岁以后)继续进步与可能退步阶段。
8岁儿童出现退步的可能原因有:一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枯燥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儿童对音乐学习本身失去兴趣;二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音乐教育者缺少音乐素养造成的;三是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靠静坐倾听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只对初学音乐的少数成人有效。
三、学前儿童的音乐感受(趣味)的特点
第一,音量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音量不是单纯地指音的强弱、声音大小,对幼儿来说,音乐首先是动听的声音。
启示: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应尽量少用嗓音,幼儿感兴趣的是丰满的音响效果;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
第二,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换言之,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用身体动作来感知、感受音乐。
第三,音乐作品类型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四、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
很多音乐观察研究、神经生物学的解释认为,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是0~8岁或9岁,9岁或10岁以后在进行音乐学习已经太晚。
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我们认为对于人格发展中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8岁以后的儿童来说,艺术自信以艺术能力或艺术经验为支撑成为它们能像艺术家一样继续发表自己的艺术理解的关键。所以只有在音乐教育早期真正获得艺术经验的那部分儿童才能继续对自己的艺术表达充满自信,并朝着艺术经验的精致方向发展。获得音乐经验或能力的音乐学习是儿童的知觉、感受、制作系统交互作用形成合力的一种学习。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
从简单主义出发,我们可以把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分为三类:形式特性、再现特性、表现特性。所有的音乐都是“表现性音乐”,其中特别强调形式的那部分音乐我们归入“形式性音乐”的范畴,特别强调现实描述的那部分音乐归入“再现性音乐”范畴,剩下的那部分音乐我们归入“表现性音乐”范畴。
一、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形式特性
音乐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乐句(短句)而不是孤立的音。音乐作品的形式特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句法元素包括旋律、节奏与和声,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来说,句法元素主要是旋律与节奏。在句法元素中旋律模型与节奏模型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关注的内容。非句法元素包括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非句法元素也有其模型或样式,但模型不是以橘子为单位,而往往是以段落为单位,它们是大块的模型。
(一)节奏
节奏包括:拍子与节奏型,它们形影不离,不相分离。
拍子是节奏型构成的调整原则,即所有的节奏模型都是在拍子的背景上形成的。在幼儿园教学范畴内,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让幼儿感觉到拍子,即如何让幼儿有拍感,幼儿的拍感一般包括两方面: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培养幼儿的拍感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在歌曲中进行;在动作中进行。
节奏型:我们所说的节奏总是以节奏的模型出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范畴内,我们让幼儿关注的是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先密后疏的节奏型、紧凑与舒展的节奏型和休止符等。
(二)音色
一般说来,幼儿园的音色探究活动会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嗓音与人生、打击乐器的音色、生活中的音色、自然界中的音色、机器的音色、乐器的音色。
(三)力度
强与弱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法。对力度的掌握,幼儿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歌唱时的强弱处理。在了解力度的同事,也要注意对嗓音的控制。
(四)旋律
旋律句的性格就是旋律的轮廓形态或轮廓线,包括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但是,对旋律线的理解是以理解音的高低为基础的。一旦理解了音的高低之分之后,人们在歌唱的音准上就比较容易把握了。所以,在各种与音高探究相关的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分辨音的高低,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幼儿园教学范围内,旋律方面的内容有:分辨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
(五)结构
对于音乐结构的内容,乐句与乐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设计音乐结构时最基本的要素是平、整齐与变化,而达到平衡与整齐的基本手段是重复。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范围内,有关结构的内容就在句子的重复与变化、段落的重复与变化之间展开。
关于句子的结构,我们主要让幼儿理解重复句(模仿句)和喊答句。对幼儿来说,重复越多的曲子越简单,越合他们的口味,而辨认句子的重复则是幼儿理解音乐的第一步。
关于段落结构,我们主要让幼儿理解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六)速度
从知觉的层面来看,幼儿知觉速度的快慢、匀速与不匀速相对容易。从表达层面来说,节奏的细微变化与歌唱、演奏的匀速对幼儿来说较难。
(七)织体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需要以欣赏民族舞、踢踏舞为突破口,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层次。在幼儿园教学范围内,织体的内容包括:有伴奏的音乐与无伴奏的音乐的分辨、织体的厚与薄的分辨、用打击乐合作表达织体。
(八)风格
音乐风格往往存在于具有共同听觉特征的一个音乐群体中,这个群体中的音乐人和听众具有相同的音乐信仰、共识和偏好。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指的风格与专业音乐领的音乐风格概念相比,外延要小很多,可能更接近体裁的概念。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指的风格是指音乐体裁之间所具有的典型差异。符合幼儿音乐趣味的音乐体裁有摇篮曲、进行曲、舞曲。
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征
(一)音乐作品再现性概述
音乐作品再现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动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音乐作品中的再现性或再现内容需要认真挖掘。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范围内,我们要尽可能寻找有比较清晰的能够被辨认的主题的再现性作品,因为音乐的再现性越具体越符合幼儿的音乐趣味。
(二)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
歌曲都是再现性音乐作品。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二是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进行动作表演;三是旋律音调与词调温和,幼儿容易歌唱。
幼儿园再现性器乐类的音乐作品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第二种,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第三种,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三)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

  幼儿歌曲学习四个阶段:
  热身(warming-up)、呈现新知(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应用(production)。
  (1) 热身
  热身可以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自然导入,还可以复习旧知。
  (2)呈现新知
  幼儿对语言材料感知和理解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呈现知识的过程与幼儿的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首先,教师展示、欣赏所要学习的歌谣。其次,利用多种形式对于需要掌握的词汇、句型进一步学习。最后,要让幼儿对于他们所学习的歌谣的意义有了解,多和他们讨论歌谣的内容本身,还可以让他们预测一些环节。
  (3)练习
  从学习英语的整体过程来看,任何一项语言技能都必须通过大量的操练才能获得。幼儿从感知、理解材料到实际应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操练这个环节。
  (4)应用
  在教学中,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巩固新知,使得他们对新学习语言的记忆进一步加深,达到减少遗忘的目的。幼儿已基本掌握歌谣中的词汇、句型时,可以直接使用以下步骤: 1.播放、欣赏。
  2.略讲词义、跟读。
  3.逐步跟唱。
  4.表演。
  5.评价。

  早期儿童的艺术感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1岁)前符号阶段:艺术知觉特征是感官原动性,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本能性”的感觉特征决定的;
  第二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包含三个子阶段:沉浸在符号媒介中,形成符号系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为:学习非句法的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调,学习基本的节奏技能);对符号的探索与扩大(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灵活地歌唱、进行演奏的实验、能掌握音乐主题);审美形式感的形成(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掌握音乐形式样式的一些特质)。
  第三阶段(8岁以后)继续进步与可能退步阶段。
  8岁儿童出现退步的可能原因有:一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枯燥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儿童对音乐学习本身失去兴趣;二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音乐教育者缺少音乐素养造成的;三是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靠静坐倾听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只对初学音乐的少数成人有效。
  三、学前儿童的音乐感受(趣味)的特点
  第一,音量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音量不是单纯地指音的强弱、声音大小,对幼儿来说,音乐首先是动听的声音。
  启示: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应尽量少用嗓音,幼儿感兴趣的是丰满的音响效果;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
  第二,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换言之,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用身体动作来感知、感受音乐。
  第三,音乐作品类型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四、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
  很多音乐观察研究、神经生物学的解释认为,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是0~8岁或9岁,9岁或10岁以后在进行音乐学习已经太晚。
  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我们认为对于人格发展中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8岁以后的儿童来说,艺术自信以艺术能力或艺术经验为支撑成为它们能像艺术家一样继续发表自己的艺术理解的关键。所以只有在音乐教育早期真正获得艺术经验的那部分儿童才能继续对自己的艺术表达充满自信,并朝着艺术经验的精致方向发展。获得音乐经验或能力的音乐学习是儿童的知觉、感受、制作系统交互作用形成合力的一种学习。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
  从简单主义出发,我们可以把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分为三类:形式特性、再现特性、表现特性。所有的音乐都是“表现性音乐”,其中特别强调形式的那部分音乐我们归入“形式性音乐”的范畴,特别强调现实描述的那部分音乐归入“再现性音乐”范畴,剩下的那部分音乐我们归入“表现性音乐”范畴。
  一、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形式特性
  音乐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乐句(短句)而不是孤立的音。音乐作品的形式特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句法元素包括旋律、节奏与和声,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来说,句法元素主要是旋律与节奏。在句法元素中旋律模型与节奏模型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关注的内容。非句法元素包括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非句法元素也有其模型或样式,但模型不是以橘子为单位,而往往是以段落为单位,它们是大块的模型。
  (一)节奏
  节奏包括:拍子与节奏型,它们形影不离,不相分离。
  拍子是节奏型构成的调整原则,即所有的节奏模型都是在拍子的背景上形成的。在幼儿园教学范畴内,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让幼儿感觉到拍子,即如何让幼儿有拍感,幼儿的拍感一般包括两方面: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培养幼儿的拍感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在歌曲中进行;在动作中进行。
  节奏型:我们所说的节奏总是以节奏的模型出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范畴内,我们让幼儿关注的是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先密后疏的节奏型、紧凑与舒展的节奏型和休止符等。
  (二)音色
  一般说来,幼儿园的音色探究活动会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嗓音与人生、打击乐器的音色、生活中的音色、自然界中的音色、机器的音色、乐器的音色。
  (三)力度
  强与弱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法。对力度的掌握,幼儿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歌唱时的强弱处理。在了解力度的同事,也要注意对嗓音的控制。
  (四)旋律
  旋律句的性格就是旋律的轮廓形态或轮廓线,包括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但是,对旋律线的理解是以理解音的高低为基础的。一旦理解了音的高低之分之后,人们在歌唱的音准上就比较容易把握了。所以,在各种与音高探究相关的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分辨音的高低,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幼儿园教学范围内,旋律方面的内容有:分辨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
  (五)结构
  对于音乐结构的内容,乐句与乐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设计音乐结构时最基本的要素是平、整齐与变化,而达到平衡与整齐的基本手段是重复。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范围内,有关结构的内容就在句子的重复与变化、段落的重复与变化之间展开。
  关于句子的结构,我们主要让幼儿理解重复句(模仿句)和喊答句。对幼儿来说,重复越多的曲子越简单,越合他们的口味,而辨认句子的重复则是幼儿理解音乐的第一步。
  关于段落结构,我们主要让幼儿理解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六)速度
  从知觉的层面来看,幼儿知觉速度的快慢、匀速与不匀速相对容易。从表达层面来说,节奏的细微变化与歌唱、演奏的匀速对幼儿来说较难。
  (七)织体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需要以欣赏民族舞、踢踏舞为突破口,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层次。在幼儿园教学范围内,织体的内容包括:有伴奏的音乐与无伴奏的音乐的分辨、织体的厚与薄的分辨、用打击乐合作表达织体。
  (八)风格
  音乐风格往往存在于具有共同听觉特征的一个音乐群体中,这个群体中的音乐人和听众具有相同的音乐信仰、共识和偏好。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指的风格与专业音乐领的音乐风格概念相比,外延要小很多,可能更接近体裁的概念。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指的风格是指音乐体裁之间所具有的典型差异。符合幼儿音乐趣味的音乐体裁有摇篮曲、进行曲、舞曲。
  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征
  (一)音乐作品再现性概述
  音乐作品再现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动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音乐作品中的再现性或再现内容需要认真挖掘。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范围内,我们要尽可能寻找有比较清晰的能够被辨认的主题的再现性作品,因为音乐的再现性越具体越符合幼儿的音乐趣味。
  (二)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
  歌曲都是再现性音乐作品。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二是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进行动作表演;三是旋律音调与词调温和,幼儿容易歌唱。
  幼儿园再现性器乐类的音乐作品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第二种,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第三种,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三)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这首歌曲的音域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演唱。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能和教师一起学唱歌曲,对歌唱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学习为歌曲创编第4段歌词。 3、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创造...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4答案
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有注意参与的。2、知觉系统:其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型只由1~2种音符组成如主要由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八分音符组成的...

幼儿园唱一首新学的歌曲具体措施
4、教师进行范唱 教师的范唱是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新歌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老师的歌声动听、悦耳,充满感情就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我的每一次对幼儿歌唱活动时第一遍听我范唱都是用清唱的形式,帮助幼儿听清歌词和歌曲的节奏。5、幼儿跟着教师进行学唱 可以用边弹边唱的方式让幼儿倾听,当然速度要慢一...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2)老师范唱,幼儿理解并朗诵歌词。 师:歌里唱了些什么呢? (3)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启发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4、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本身对新年的气氛就特别熟悉,让幼儿去表现、去感受这份欢乐是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让幼儿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正确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3. 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感...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听觉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愿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2、学习用二声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小猪睡前在床上缠妈妈讲故事、小猪赖床的图片各一;7:00、8:00的钟面各一;图谱;幼儿已经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2、幼儿欣赏歌曲《小小男子汉》。 (1)教师播放音乐CD(盒带),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小小男子汉》。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听过歌曲后的感受。 3、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再次演唱,引导幼儿感受豫剧韵味,在教师引导下...

少儿音乐能力发展教育
3~4岁。幼儿借助于音乐进行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了。如今音乐对幼儿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表达和交流情绪与感受的重要方式,因为幼儿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向成年人一样唱好一首简单的儿歌,甚至可能即兴哼唱一些他自己编的旋律和短句。尽管歌词是经常是重复的,曲调也近似他所学过的歌曲,但这毕竟是一种了不起的音乐...

平川区15269192696: 谁能介绍下幼儿儿歌学习的四个阶段呢?
贰富复脉: 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说话要注意,尽量使用规范的句子和句型,多与宝宝交谈,并给宝宝朗读,让孩子反复练习儿歌;同时要随时随地让孩子学习、练习使用语词,认识家中的各种东西;外出时教给宝宝所看见的东西等1

平川区15269192696: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唱新歌的方法有哪些 -
贰富复脉: 1、倾听引发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感兴趣,然后进入学习阶段.2、故事法:将歌曲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引入音乐3、游戏法:把新歌曲的旋律贯穿到小游戏中,然后再把歌词贯穿其中,这样孩子应该会很喜欢.其实不管哪种教育活动的方法都很多,多点开动脑筋吧. 呵呵,记住给分哦!

平川区15269192696: 有人知道 彩色的雨点这首儿歌吗? -
贰富复脉: (一) 目标:1、 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欢快的旋律.2、 鼓励幼儿边唱边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3、 学习替代歌词从第7小节--14小节.难点:替歌词从第7 ——14小节 (二)准备:1、 课前给幼儿讲故事《彩色的春雨》,让幼儿理解彩色...

平川区15269192696: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对选择教材有什么意?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贰富复脉: 第 1 页,共 7 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学习辅导一 (第1~2章) 第一章 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加登纳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与三个阶段理论...

平川区15269192696: 如何有效开展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教学 -
贰富复脉: 艺术领域(音乐 小班歌曲教学)小 青 蛙 找 家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愿意和大家一起歌唱、游戏.2.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初步感受“XX;XX X”的节奏型.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青...

平川区15269192696: 怎么样教幼儿学音乐 -
贰富复脉: 是指多大的幼儿呢?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习音乐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0—4岁 是幼儿模仿力超强的一个阶段 ,教他们唱简单的儿歌就OK啦 但注意不要让他们一直学着唱跑掉的歌 或者矫正他们的跑掉音就OK

平川区15269192696: 下列学习目标中,属于产品型目标的是(). - 上学吧找答案
贰富复脉: 这个问题的跨度很大,所以不可能有具体针对性的回答,只能从音乐教育学的角度给你一些参考. 1.一般来讲,学习音乐从四、五岁开始较为合适,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