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中的佛陀十种德号中为什么没有“如来”这一号,而仅有阿拉汉、正自觉、明行足……世尊?

作者&投稿:逮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达摩祖师,释迦摩尼,如来佛祖之间是什么关系啊?~

如来佛祖即佛教教祖——释迦摩尼。达摩祖师和释迦摩尼是师徒关系。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而达摩是佛教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是师徒的关系,因为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而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是来源于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的。
一、如来佛祖
释迦牟尼(梵文: 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
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中国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祖师”。被世人尊为神明。释迦牟尼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开启者。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二、菩提达摩
达摩祖师,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达摩,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

扩展资料:
一、佛祖释要
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也称为释迦如来。
如来,佛是三界内的导师,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称九法界之本师。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父亲是加比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净饭王为了想让悉达多继承王位,不让他出家,给他找了很多美色,悉达多在19岁的时候娶妻并生下一子。后离家修行,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成佛。
释迦牟尼佛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亦译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满、度沃焦,或 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
“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
“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③ 如来佛祖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二、达摩祖师葬身之处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达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来此寻根问祖古老的空相寺过去是佛门圣地。
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
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
众僧徒悲痛之极,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
后来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
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佛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摩祖师

大雄不是佛陀在世时候所用的称呼,而是耆那教教主所用的称呼。 瞿昙是中国古译的佛陀姓氏。 现今上座部对佛陀的姓氏称呼为苟达玛,在古印度佛陀的姓氏称呼为(gotama--罗马音译)释迦摩尼是释迦族的圣人。 其他的不是法号或者名字,而是佛陀十大功德的名号。
阿拉汉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ārakattā)一切烦恼故为arahaṃ;2.以已杀烦恼敌故(arinam hatattā)为arahaṃ;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ānam hatattā)为arahaṃ;4.以有资格(arahattā)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ṃ;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āpakarane rahābhāvato)为arahaṃ。(Pr.A.1 Vm.1.125-130)依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藏)所说,在「阿拉汉道心」,永断五上分结,已断的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永不再卷土重来。正自觉者
「正自觉者」为巴利语sammā-sambuddha 的直译。sammā,意为完全地、彻底地、圆满地、正确地;sam,於此作samaṃ解,意为自己、亲自;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正自觉者,即正确地自己完全地觉悟了一切法的人。
诸义注中说:「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正自觉者』。」
(Sammā sāmanca sabbadhammānam buddhattā pana sammāsambuddho'ti.)(Pr.A.1 / M.A.1.12 / A.A.1.170 / Vm.1.132)
明行具足
「明行具足」为巴利语 vijjācarana- sampanna 的直译。vijjā (明,知识,智慧) +carana (行,行为,德行) +sampanna (具足者,成就者)组成。
「因具足明与行,故为明行具足。」
「Vijjàhi pana caranena ca sampannattà vijjàcaranasampanno.」(Vm.1.133 /Pr.A.1)
「明」是指「三明」:宿住明、死生明和漏尽明;或「八明」:观智、意所成神变及六神通。「行」是指戒律仪、守护诸根、於食知节量、实行警寤、七种正法(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及四种色界禅那。
在此,世尊以明具足圆满了一切知而住,以行具足而为大悲者。世尊因具足诸明与诸行,故名「明行具足」。
善至
「善至」为巴利语 sugata 的直译,由su(善) +gata(已到,已去)组成。
「行於善美故,已至美妙处故,正行故,正语故,为善至。」
「Sobhanagamanattā, sundaram thānam gatattā, sammā gatattā, sammā ca gadattā sugato.」(Vm.1.134 /Pr.A.1)
世间解
「世间解」为巴利语 lokavidi 的直译,由loka (世间) + vidi(为vindati(知道)的完全式)组成。
「完全了解世间故,为世间解。」
「Sabbathāpi viditalokattā pana lokavidu.」(Vm.1.135 /Pr.A.1)
世尊依自性、依集、依灭、依灭之方便而完全知道、了知、通达世间,故名「世间解」;又完全知道行世间(sankhāraloka)、有情世间(sattaloka)和空间世间(okàsaloka)三种世间,故名「世间解」。无上者
「无上者」为巴利语 anuttara 的直译,由na (无) + uttara (上,超过)组成。
「不存在有任何比自己的功德更殊胜者,没有超过此者,为无上者。」(Vm.1.138 /Pr.A.1)
调御丈夫
「调御丈夫」为巴利语 purissadamma- sārathi 的意译,由purissa (男人,丈夫) + damma (应调御的,应受训的)+ sārathi (调御者,驾驭者)组成。
「能调御应受调御的丈夫,为调御丈夫。」
「Purissadamme sāreti'ti purissadammasārathi.」
或者也可将「无上者」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句,成为「无上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sadamma sārathi)(Vm.1.139 /Pr.A.1)
天人导师
「天人导师」为巴利语satthādeva- manussānaṃ的直译,由satthā(导师) + devānam (诸天)+ manussānaṃ (诸人)组成。
「佛陀是能带领诸天与诸人度脱生死诸险难的导师。」(Vm.1.140 /Pr.A.1)
佛陀
「佛陀」是巴利(梵)语 buddha 的古音译。意为觉者,觉悟者。
「佛陀」有两种含义:
1.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2.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者,称为佛陀。
义注中解释说:
「凡有任何应了知者,皆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那一切,故为佛陀。或因为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以这些理由故为佛陀。」(Pr.A.1 / Vm.1.141)
世尊
「世尊」是巴利(梵)语 bhagavant 的意译。bhaga,意为祥瑞,吉祥,幸运;vant,意为具有,拥有。bhagavant 直译为「具祥瑞者」。
诸经律的义注采用语源学的方法解释了bhagavā 的六种含义:
1.以具诸祥瑞(bhāgyavā'ti)故为bhagavā;2.以已破坏(bhaggavā'ti)一切危险故为bhagavā;3.以有诸福德(bhagā assa santi'ti)故为bhagavā;4.以分别(vibhattavā'ti)一切法故为bhagavā;5.以亲近(bhattavā'ti)诸上人法故为bhagavā;6.以已除去诸有(bhavesu vantagamano'ti)故为bhagavā。(Pr.A.1 / Vm.1.142-4)
在巴利圣典中,通常用 Bhagavā 来尊称佛陀。古音译为「薄伽梵」。

欲修习佛随念者,应忆念佛陀、世尊的十种或其中的一种功德:
Iti'pi so bhagavā arahaṁ, sammāsambuddho, vijjācaraṇ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ū, 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ī, sattha devamanussanaṃ, buddho, bhagavā'ti.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没有读过上座部经典,但确实有很多有不清楚如来的十种名号,是因为他们把世间解无上士分为两个名号,大错特错!

<佛说十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阿难白言。云何如来。佛告苾刍。我昔因地为菩萨时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槃一切真实。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如过去正等正觉。调伏息心得至涅槃故。名如来

  云何应供。佛言。昔在因位所行善法威仪戒品。十善根力修令增长。如是修习圆满至究竟位。证涅槃时断尽一切烦恼。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永害烦恼。如断多罗树头永不生芽。复次贪嗔痴等烦恼尽故。一切诸趣永不结生。超过四难生老病死苦果之法。惑苦二种而永不生。立应供号

  复次令彼世间所有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果。及天上人间最上之物。供养于佛。获得最上富贵吉祥之福。是名应供之号

  云何正等觉。佛言。如来具一切智。于一切处无不了知。以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十二缘生。四谛法等如是之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令起智断惑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具三明六通。复于大乘作意思求历修诸地。断尽结习成无上觉。此名正等正觉

  云何明行足。佛言。明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行足者。为如来身口意业。善修满足正真清净。如有大衣钵等自在观照而无爱著。于自愿力一切之行。修令满足。号明行足

  云何善逝。佛言。即妙往之义。如贪嗔痴等引诸有情往彼恶趣。非名善逝。如来正智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往佛果。故名善逝

  云何世间解无上士。佛言。世间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狱饿鬼傍生等类。各具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及彼六识所缘境等一切诸法。名曰世间。正觉正知名世间解。又彼世间所有二足四足多足无足。欲色诸天。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若凡若圣。一切有情之中。唯佛第一最上无等。名无上士

  云何调御丈夫。佛言。佛是大丈夫。而能调御善恶二类。恶者起不善三业。而作诸恶堕地狱饿鬼傍生而得恶报。善者于身口意而修众善。得人天福果。此之善恶皆由心作。佛以第一义善涅槃之法。显示调御令离垢染获得最上寂灭涅槃。是故得名调御丈夫

  云何天人师。佛言。非与阿难一苾刍为师。所有苾刍苾刍尼。乌波塞乌波夷。及天上人间。沙门婆罗门。魔王外道。释梵龙天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佛子。故名天人师

  云何名佛。智慧具足三觉圆明。是故名佛

  佛告阿难。我昔经行之次。有婆罗门而来问我。何故汝之父母为汝立名呼为佛邪。佛即答言。世所知者我能了知。世所观者我亦能观。所得灭者我亦得灭。我具一切智一切了知。我从无数劫。种种修行远尘离垢。今得无上菩提。故立佛号

  云何世尊。佛言。我于因地自审观察所有善法。戒法心法智慧法。复观贪等不善之法。能招诸有生灭等苦。以无漏智破彼烦恼得无上觉。是故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佛说十号经

  如来是形容是相上佛陀固来之因,也就是称颂佛陀成就之妙果的。看此偈: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称佛陀来此间为如来

  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一、阿拉汉
  巴利语 arahant 的音译。意为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者。
  诸义注解释“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arakatta)一切烦恼故为araham;
  2.以已杀烦恼敌故(arinam hatatta)为araham;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anam hatatta)为araham;
  4.以有资格(arahatta)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m;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apakarane rahabhavato)为araham。(Vm.1.125-130 / Pr.A.1)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 (khina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 北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故上座部佛教弟子请勿将 arahant 讹略为北传所谓的“阿罗汉”。]
  二、正自觉者
  对佛陀的尊称,为巴利语 sammasambuddha 的直译。samma,意为正确地、圆满地、不颠倒;sam,是指自己,即只是自己,无需他人引导而成的意思;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正自觉者即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法的人。
  诸义注中说:“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正自觉者’。”(Samma samanca sabbadhammanam buddhatta pana sammasambuddho'ti.)(Vm.1.132 / Pr.A.1 / M.A.1.12 / A.A.1.170)
  [ 北传佛教依梵语 samyak-sambuddha 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意译作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正遍知。如北传《大智度论》卷二中说:“云何名三藐三菩提?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遍知一切法。”其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觉,小乘罗汉为正觉;相对于罗汉之偏觉,菩萨为等觉;相对于菩萨之分觉,佛为正等觉。]
  三、明行具足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vijjacaranasampanna 的直译,由vijja (明,知识,智慧) + carana (行,行为,德行) + sampanna (具足者,成就者)构成。
  “因具足明与行,故为明行具足。”(Vijjahi pana caranena ca sampannatta vijjacaranasampanno.)(Vm.1.133 / Pr.A.1)
  在此,“明”是指“三明”:宿住明、死生明和漏尽明;或“八明”:观智、意所成神变及六神通。
  “行”是指戒律仪、守护诸根、于食知节量、实行警寤、七种正法(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及四种色界禅那。
  在此,世尊以明具足圆满了一切知而住,以行具足而为大悲者。世尊因具足诸明与诸行,故名“明行具足”。
  四、善至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sugata 的直译,由su (善) + gata (已到,已去)构成。
  “行于善美故,已至美妙处故,正行故,正语故,为善至。”(Sobhanagamanatta, sundaram thanam gatatta, samma gatatta, samma ca gadatta sugato.)(Vm.1.134 / Pr.A.1)
  北传佛教多作善逝。
  五、世间解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lokavidu 的直译,由loka (世间) + vidu (为vindati(知道)的完全式)构成。
  “完全了解世间故,为世间解。”(Sabbathapi viditalokatta pana lokavidu.)(Vm.1.135 / Pr.A.1)
  世尊依自性、依集、依灭、依灭之方便而完全知道、了知、通达世间,故名“世间解”;又完全知道行世间(sankharaloka)、有情世间(sattaloka)和空间世间(okasaloka)三种世间,故名“世间解”。
  六、无上者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anuttara 的直译,由na (无) + uttara (上,超过)构成。
  “不存在有任何比自己的功德更殊胜者,没有超过此者,为无上者。”(Attana pana gunehi visitthatarassa kassaci abhavato natthi etassa uttaro'ti anuttaro.)(Vm.1.138 / Pr.A.1)
  七、调御丈夫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purissadammasarathi 的意译,由purissa (男人,丈夫) + damma (应调御的,应受训的) + sarathi (调御者,驾驭者)构成。
  “能调御应受调御的丈夫,为调御丈夫。”(Purissadamme sareti'ti purissadammasarathi.)(Vm.1.139 / Pr.A.1)
  或者也可将“无上者”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句,成为“无上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sadamma sarathi)
  八、天人导师
  佛陀德号之一,为巴利语 sattha devamanussanam 的直译,由sattha (导师) + devanam (诸天) + manussanam (诸人)构成。即佛陀是能带领诸天与诸人度脱生死诸险难的导师。(Vm.1.140 / Pr.A.1)
  九、佛陀
  巴利(梵)语 buddha 的古音译。意为觉者,觉悟者。
  “佛陀”有两种含义:
  1.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
  2.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者,称为佛陀。
  “凡有任何应了知者,皆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那一切,故为佛陀。或因为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以这些理由故为佛陀。”(Vm.1.141 / Pr.A.1)
  十、世尊
  巴利(梵)语 bhagavant 的意译。bhaga,意为祥瑞,吉祥,幸运;vant,意为具有,拥有。bhagavant直译为“具祥瑞者”。[ 北传音译为“薄伽梵”。]
  诸经律的义注采用语源学的方法解释了bhagava的六种含义:
  1.以具诸祥瑞(bhagyava'ti)故为bhagava;
  2.以已破坏(bhaggava'ti)一切危险故为bhagava;
  3.以有诸福德(bhaga assa santi'ti)故为bhagava;
  4.以分别(vibhattava'ti)一切法故为bhagava;
  5.以亲近(bhattava'ti)诸上人法故为bhagava;
  6.以已除去诸有(bhavesu vantagamano'ti)故为bhagava。(Vm.1.142-4 / Pr.A.1)
  在巴利圣典中,通常用 Bhagava 来尊称佛陀。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意为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者,是上座部佛教佛弟子修行的最高果位(四果),亦是佛陀的十种德号之一。
四果阿罗汉,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南传佛教的最高果位。( 同时也是如来十号之一的“应供”。)
应供(梵arhat ),音译阿罗诃,良福田。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 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所以,其实如来的十号是比较混乱的,虽然有一般的通用版本。上座部的这种应该是约定俗成吧,毕竟一般而言都是十号,既然有了阿拉汉,自然就要将另外的舍去。

如来,tatha^gata,梵巴相同。9和10的差异,我认为,只是作为代表在佛随念中作为惯例的问题。
汉文大藏经的翻译,来自梵文佛经,而不是巴利佛典。要想穷究,大致需要两方面的证据:1梵文源本;2了解古德意译的思想。提问者可以去查阅,也有助于更加了解佛陀,了解佛经的传译情况。
佛的名号很多,对应佛陀的特性和功德,是关于佛陀伟大品格的描述和学习。
如来,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则无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私以为了解这一点,意义更大。

无人可称,如来即非如来,可看众生相。众生可称如来而非专指,众生仍在则如来不尽。


佛教:请教十地位的各种说明,各各境界。
只要您真性大开,也可以不需要刻意修行前九地菩萨的境界,直接进入第十地法云地菩萨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顿超直入,这就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义。六祖慧能,就是因为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的。所以大家修行佛法,不要被文字语言束缚住。在当下,在今生“您”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

上座部佛教来源
”这个观点得到了长老们的广泛支持,形成了后来被称为“上座部”的传统。上座部的核心原则是维护佛陀教法的纯洁,坚持三项基本准则:不增不减,仅遵循佛陀已定的教诲。尽管佛教后来分化出多个部派和学说,上座部始终坚守着这些基本原则,认为这是佛陀的本意。有人可能认为这只是少数上座长老的观点,但这些...

佛陀的十大弟子为什么没有法号?而且也不姓释?更没有三皈依?为什么佛教...
1、佛教是一门教育,并非宗教,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自己结合国情把佛教给宗教化了。2、佛教从未禁止吃肉,传入中国后,吃素是梁武帝搞出来的。3、佛陀当年在世时,讲经说法、托钵乞食,对信众供养的食物从不挑剔,也不能挑剔,谁会专门给他做素食?都是给什么吃什么。4、十大弟子都是他方诸佛菩萨...

上座部佛教与大众部佛教之争:谁更接近原始佛教
两个教派都是原始佛教时期(佛灭一百年后)之后,由原始佛教分裂出来的派系。起因是他们理解佛陀教义的不同,大众部佛教思想后来发展成大乘佛教。从历史只言片语的记录来看,佛陀反对偶像崇拜和神话自己,但大乘佛教却神话了佛陀(释迦牟尼变成了万能的神)。从这一点上看,似乎上座部佛教更加接近原始佛教。

请教一下佛教大师关于大乘小乘以及上座部大众部的关系?
佛灭后的教团经第二次结集,即种了分裂的种子,在思想上分为保守派与进步派。后来保守派一心要保守佛陀原始言行迹象,便离开中印度,到北印度迦湿罗毘国,以北方为根据,另组织教团。于地域上分中北二天竺,中天竺进步派称为大众部,以般若经为主。北天竺保守派称为上座部。后来保守派也分为大大...

弥勒佛在佛教中是什么地位??
(弥勒佛图片)五位释迦牟尼是佛教中的五位重要的佛陀。他们是:五位释迦牟尼是佛教中的五位重要的佛陀。他们是:出现最早的释迦牟尼佛,被认为是佛教的创始人。2.弥勒佛,被认为是佛教中最后一位出现在人间的佛陀。3.释迦叶佛,被认为是佛教历史上第二位出现在人间的佛陀。4.摩诃迦叶佛,被认为是佛教...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的哪位尊者转世啊?_百度...
唐僧,金蝉子转世也。看最后那段。唐僧跟孙悟空,虽然名分上是师徒,但,实际上,他们原本就是一体。那个不敬三宝特立独行的西方不肖弟子。他在千年以前被贬落凡尘,他性格中懦弱儒雅敬信佛法的一面成为唐僧,桀骜不逊啸傲天地的那一面进入仙石成为悟空。菩提为了成就悟空,在人间度过了十世。而唐僧用更...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各是什么?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

佛教中的如来与众位佛陀菩萨罗汉,讲解一下?有分
所以如来也好,佛也好,世尊也好都是佛众多称号中的一种,每个世界只有一尊。所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了。菩萨是发了大乘心达到一定水平的修行者。共有十地最后等觉妙觉圆满成佛。我们知道的那些大菩萨有些是已成就的佛为度众生故退身菩萨位的,比如观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转世。罗汉是小乘佛法...

佛教中的五大明王、十二神将、十罗刹女之间的地位孰高孰低?
等三十四尊另又有「眷属部」神将: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守护十六善神、普贤十罗刹女、十六罗……等九十八尊。以上的许多鬼神,各有专司,或为佛教的护法,或赐人福乐,或服侍于天界等不一,他(她)们有的广受佛教徒敬拜。单是以上五部的佛、菩萨、神、鬼等的数目,便多至两百尊左右。除此之外,释迦...

永昌县17169039955: 如来佛的十种称号? -
束月回心: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世尊 .

永昌县17169039955: “佛”有着什么样的意思?
束月回心: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满或无上正遍知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满.佛有十种德号,这十种称号是: 1.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

永昌县17169039955: 佛是什么意思你明吗? -
束月回心: 佛 Buddha;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满或无上正遍知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满.佛有十种德号,这十种称号是:1.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

永昌县17169039955: 请问罗汉境界和菩萨境界差距多少 -
束月回心: 圣 严的确,许多人对于罗汉、菩萨、佛陀的意义,不能明确的了解,甚至信佛多年的佛教徒们,也有捉摸不清之感.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

永昌县17169039955: 佛祖如来的十种称呼能告诉下么?“如来”算一个 -
束月回心: 阿弥陀佛!给你们讲解一下! “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之错位认识 由于当下有很多人对“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着错位的认识,有感于此,仅以个人对此之了解,做一简要述说,以其让不明者得以明白其中之差别. 大部分的人认识...

永昌县17169039955: 如来佛有哪七个佛号 -
束月回心: 佛陀有十种德号: 在《旗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说:「在遭遇厄难时,应当只想起我,然后忆念:世尊的确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世尊.」 世尊的十号: (一)(...

永昌县17169039955: 如来佛是谁?如来是什么意思? -
束月回心: 佛有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同老师、教师、先生是通称一样,这十种名号也是通称.譬如,『释迦牟尼佛』也可以称作『释迦牟尼如来』、『释迦牟尼世尊』;『阿弥...

永昌县17169039955: 佛的来历?佛为什么称之为佛?
束月回心: 会意字,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是没有"佛"这个汉字的! 字面意思是"弗人"就是"非人"的意思,超越人类本质的存在! 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拥有一切智慧一切觉悟洞悉一切法的人! 用佛教自己的解释是:自觉觉他觉满或无上正遍知觉的意思! 佛的由来应该参详佛教的由来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由于婆罗门教的专横腐化受到当时各界的对抗与批评 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中有一位年轻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接受沙门思想的启示最终创立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

永昌县17169039955: 佛教:关于佛教派系的一些问题,师兄们请进. -
束月回心: 上座(长老)部佛教是公元前3世纪传入斯里兰卡,缅甸,府城(古泰国附近)等地,后人称为传统佛教,有些人也称呼为'原始佛教'.学者认为这是最接近佛陀的原始教导.上...

永昌县17169039955: 念佛`出声`呼吸 - --疑问 -
束月回心: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随念,是思维佛陀的十项功德,不用口念:行者当于适当的住所独居静处禅思'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应该如是随念于佛世尊的功德.在《旗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说:「在遭遇厄难时,应当只想起我,然后忆念:世尊的确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 这里佛陀已经很明确的指出,我们应该是忆念佛陀的功德,不是口念佛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