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十是哪两个神话故事

作者&投稿:达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山海经·其十~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之《读山海经》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


◇注释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古诗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赏析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参考资料: http://www.xijushiji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3&ID=9899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S8eYuZFOFNOLi0UPQANdg

提取码: qh8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山海经神话故事



出门右转哪里是山海经吧,哪里知道这个的人多,这是易经吧。

o(≥ o ≤)o(⊙_⊙)≥﹏≤~\(≥皿≤)/~≥﹏≤o(≥ o ≤)oo(≥ o ≤)oo()^))o≥﹏≤o(≥v≤)o≥﹏≤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读山海经·其十的介绍
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诗人借对这两个形象的咏叹来表达他对于时事的愤激之情。有人说,陶渊明“浑身静穆”,对时事毫不关心;有人说,陶渊明尊崇上帝,不敢歌颂与帝斗争之神,这是个误会。陶渊明不仅歌颂精卫...

《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诗句译文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系列:古诗三百首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2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3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4既无虑,化去5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7讵可待。 注释 2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

古诗词鉴赏 |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时期文人陶渊明曾作《读山海经·其十》,诗中赞颂了神话中的精卫与刑天二位勇士,以此体现出其对自由与反抗的崇尚。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意图填平沧海,而刑天则挥舞着盾牌与板斧,显示着他坚毅不屈的斗志。在这首诗中,精卫与刑天的形象被概括为“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与“刑天舞干戚,猛志...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意思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魏晋诗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诗人借对这两个形象的咏叹来表达他对于...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翻译
1、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意思是用嘴含。微木意思是细木。2、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

读山海经 陶渊明_读山海经其十
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

读山海经其十属于什么类诗歌
读山海经其十属于咏史类诗歌。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这首诗热情歌颂了衔木石填海的精卫和敢与天帝争神的刑天,赞扬它们宁死不屈、抗争不息的精神,惋惜它们空有过去的壮志...

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 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回答: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即使隐居了,但儿童乃至成年后都有崇拜英雄的情结哦,山海经里面有很多形象绝对是英雄,我敢说陶渊明在现在肯定是武侠爱好者

如何理解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中的“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这...
《读山海经·其十》魏晋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 一作:晨)【诗句解析】: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

同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其十 青鸟发鸠山,星槎横东海。蓬山不可及,精卫别离在。本是炎帝子,鸣迥不返悔。吾生化霄云,肯为扶桑待。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东坡和陶山海经 其十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谁谓...

望城县17562624898: 读山海经(其十) 翻译 -
驷面韦司: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 ◇注释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

望城县17562624898: 联系陶渊明的时代、生平和作品,谈谈为什么鲁迅说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
驷面韦司:[答案] 陶渊明有组诗,《读山海经》第十首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望城县17562624898: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的具体赏析 -
驷面韦司: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之《读山海经》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 注释 ①《...

望城县17562624898: 陶渊明 -
驷面韦司:[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之《读山海经》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 ◇注释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

望城县17562624898: 读山海经解析 -
驷面韦司: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

望城县17562624898: 译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十 -
驷面韦司: 精卫鸟衔着小木石,将要用它去填塞东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牌和大斧,头被砍掉,猛志却依然常在.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活着已经毫不畏惧,死去也决不反悔.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只留着昔日的壮志,复生哪又可期待.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望城县17562624898: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和《归园田居其三》在情感和风格的表达上有何不同? -
驷面韦司: 《读山海经其十》热情歌颂了衔木石填海的精卫和敢与天帝争神的刑天,赞扬它们宁死不屈、抗争不息的精神,惋惜它们空有过去的壮志雄心,却等不到实现理想的“良辰”.全诗体现了对反抗精神和勇敢坚韧品格的赞颂,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作者对名利俗世的厌倦,想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情感.

望城县17562624898: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
驷面韦司: 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刑天舞干戚,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

望城县17562624898: 读山海径里的两个神话故事 -
驷面韦司: 1.精卫填海故事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儿.但都不能用他的...

望城县17562624898: 读山海经 第十首 表现了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
驷面韦司: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走独善其身之路,而终不忘兼济天下之志,是陶渊明乃至许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苦闷的根源.陶渊明写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