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究竟死于何处

作者&投稿:锻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项羽究竟死于何处~

楚汉相争,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

1985年 2月13日,计正山于《光明日报》发表学术论文《项羽究竟死于何地?》提出 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战死东城(距离乌江还有约300华里),即今安徽定远县境内。计正山观点得到 冯其庸 韩兆琦 卞孝萱等文史大家肯定和支持。这是国内最早、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出 项羽不死乌江 的观点;引起史学界一阵喧动,《新华文摘 》《羊城晚报》《 文汇报 》《文摘周刊》等几十家报纸刊物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予以转载或报道。
附:计正山 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原文: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年了。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关于项羽身死东城的史实,《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我认为“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段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从事件本身来看,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自己已“自度不得脱。”那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也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过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记》的通篇结构,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由于司马迁曾游历名山大川,所以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且看项王垓下兵败后的行踪:壁垓下,兵少食尽(夜歌慷慨))——溃围南出驰走(直夜)——渡淮,属者百余人(平明)——至阴陵,迷失道(晨雾)——陷大泽,汉追及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那么,东城之后呢?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欲”字将发生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故址犹存……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相传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相传为汉军追及项羽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项羽自刎于乌江之上

  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现在仅臣有船,愿大王尽快渡江,若汉军追来,则无法走脱。”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并没有失陷,巨大的内疚和对过去杀戮的忏悔之心,还有为了捍卫“霸王”的荣誉,他最终选择了战死沙场,而非过江,于是他说:“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想当年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难道我就不觉得愧疚么?”想到此,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杀它,现在赐给您”。于是他命令骑兵全部下马以剑迎敌,最后仅项羽一人就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听闻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首级,今日我便为你们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时年30岁。项羽死后,王翳取了他的首级,其余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至此,汉王刘邦统一天下的脚步再也无人能够阻挡,而一代西楚霸王,也在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望采纳!

项羽死于何处 

  计正山先生依据《史记》、《汉书》中的《灌婴传》,认为项羽并非在乌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远东城就被“搏杀而死”。东城即定远东南五十华里、项羽葬虞姬首级处。冯文指出,只有在项羽被杀、汉军“尽得其军将吏”之后,才是“下东城、历阳”(《史记·灌婴列传》),如果项羽不灭,则东城还不能“下”,接着是下历阳。历阳离定远东城二百四十华里,要走这么多路才能到达历阳(乌江所在地)。由此可见,项羽不可能在“自度不得脱”、“今日固决死”的险恶情况下,步行二百余华里,由定远东城来到乌江“自刎而死”。

  根据离秦末更近的《灌婴传》记载,项羽是被灌婴击杀于东城,是更贴近史实的。

乌江啊,史记记载,项羽死於乌江,如下文: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评论中,有写说身死东城,实际上只是简称,是死在东城旁的乌江才对,试想一下,一个逃亡的人,还进城干嘛,不怕被围在城里吗,一定是在郊外,所以是东城郊外,乌江旁。

东城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结论中特别点明:项羽“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五十里,系项羽葬姬首处。
《史记•高祖本纪》:“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王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史记•灌婴》记载的更为详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楚军将吏。”
《汉书•灌婴》:“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楚军将吏。”
史记和汉书都是有着比较严谨的正史精神,应该可以确认项羽死于东城。

乌江,《史记》中说项羽从吴江突围后,才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项羽是否死于乌江?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而有的同志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学版《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值得商榷。《史记·项羽本纪》关于项羽自垓下溃围南驰,于东城...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文章征引《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联系当地的一些历史遗迹,对项羽慷慨悲歌、乌江自刎这一历史悲剧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项羽应是战死在安徽定远东城。文章发表后曾有过几家报刊转载,反响并不大。1992年,《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第二期刊发了知名学者呼安泰先生文章《也谈项羽殉难于何地》,对前文...

项羽在乌江自刎,到底乌江在哪啊?
垓下之战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可是项羽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拔剑在乌江畔自刎而死。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

三国五虎上将死于何处,埋葬何处
今有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汉中王。”玄德曰:“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孔明曰:“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玄德叱曰:“汝勿多言!”孔明曰:“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

关羽死于何时
1.羽其人,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详细记载。既没有关于他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对他的几个儿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语焉不详。只是在《三 国志》《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就没有交代了。而有关他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频频...

水浒108将里面些人最后没死?
15 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16 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17 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18 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19 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20 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24...

项羽乌江自刎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一个路是项羽,27个人到山下又汇合成三处。项羽提出三个目标:斩将、易旗、夺对方的军旗,最后,项羽都实现了。他非常能打,走到最后,他逃到乌江边上,乌江亭长划了一个船让他渡江,他本来是要渡江的,那个乌江亭长跟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足以王也”,结果项羽听了这个话以后...

梁山108好汉最终死在何处?
后死于秀州) 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24 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25 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26 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7 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8 火眼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30 ...

司马迁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项羽并没有完成帝业,但司马迁能够从历史客观实际出发,找准了在秦末汉初这阶段历史中,是项羽支配着当时的政权与时局,“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3〕,可见司马迁是正确地分析出了项羽的历史功绩与时代推进作用的,正如清代郭嵩焘在《史记札记·卷一》中指出:“案秦灭,项羽主盟,分裂天下,以封...

杂曲歌辞远别离李白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舜的眼珠有两个瞳孔,人称重华。传说他死在湘南的九嶷山,但九座山峰联绵相似,究竟何处是重华的葬身之地呢?称舜墓为「孤坟」,并且叹息死后连坟地都不能为后人确切知道,更显凄凉。不是死得暧昧,不至于如此。娥皇、女英二位帝子,在绿云般的丛竹间哭泣,哭声随风波远逝,去而...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
徐询伏萨: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而有的同志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学版《项羽究竟...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死在什么地方了? -
徐询伏萨: 项羽自刎于乌江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而有的同志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死于何地 -
徐询伏萨: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年了.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到底是怎么死的? -
徐询伏萨: 公元前202年,刘邦带兵追击东归的项羽.张良用计使项羽的军队陷入十面埋伏,一夜之间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二十八骑,霸王在告别虞姬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杀.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真的死于乌江吗 -
徐询伏萨: 依据司马迁的《史记》项羽的确是在乌江自刎身亡,但是又有些史学家推测说项羽其实在东城的时候已经战死了(就是东城快战那个东城),我个人认为出于尊重司马迁并且自刎更像一个英雄所为(项羽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项羽应该自刎乌江,无颜回见江东父老!

婺源县19898643414: 一代枭雄项羽真正在哪里死的?
徐询伏萨: 乌江边的渡船上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到底在哪死的
徐询伏萨:安徽乌江,位于苏皖交界处,有霸王祠. 项羽死时候对虞姬说 【力拔山操】 =>楚·项籍 (《汉书》曰:“项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 四面皆楚歌,惊曰:'汉已得楚乎,何楚人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 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 行,遂上马,溃围南出.平明,汉军乃觉.”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 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於此.)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真正死在哪里? -
徐询伏萨: 你是不是看了那位叫什么(忘了)教授的推理文章.说是项羽死在东城吧,王立群老师提过.你还真当真了啊,小笨蛋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阅读理解
徐询伏萨: 项羽自刎于安徽省东北部的乌江镇,有一条河叫乌江,现在可能那条河已经不存在了,项羽死后他的尸体被追击他的灌婴的八个部将砍为八段,这八个人都被刘邦封了侯,给我加分喔

婺源县19898643414: 项羽到底怎么死的
徐询伏萨: 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汉将所杀,反正是冷兵器所杀,都过去了,管它干啥,又不能穿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