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关外三陵指的那三陵?

作者&投稿:泊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的关外三陵是哪三陵?分别在哪个城市?~

 昭陵与福陵、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
 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
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其规模 永陵
  抚顺市新宾县境内的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这里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与沈阳市境内的昭陵、福陵统称为关外三陵。
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福陵,昭陵,永陵

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

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租。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认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了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内,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永陵

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坐落在新宾县城西21公里启运山脚下的苏子河畔。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亲族的陵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称为永陵。是著名的关外三陵之一。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启运殿是永陵的主体建筑。整个陵寝占地1.1万余平方米。

游抚顺不能不游新宾,游新宾不能不游永陵。这不仅因为这里埋葬着"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等"四帝""四后",还因为这里的一切都闪烁着苍茫的,令人神往的历史光照。

那群山拱卫、众水朝宗、沃野平畴、草木葱郁的环宇,更加衬托启运山宛如一条探头藏尾的巨龙,横卧于陵寝身后,临河而驻,俯者饮汝。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仓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格外秀美。金瓦红墙交相辉映的永陵陵寝与美妙的大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图画。 陵园前后由三进院落组成。陵门曰正红门,三间,每间上有对开朱红木栅栏门扇。这充分展示了满族先民树栅木为城寨的古朴习俗。

走进陵门,扑入你眼帘的是神道两侧的四座碑亭。沿着神道,穿过碑亭,便径直来到了启运门。启运门位居方城正中,殿堂高矗,每扇门上九九八十一个金钉,显示了皇帝贵族的地位。大殿金漆彩画,雄伟壮观,四祖神牌,陈设高台。东西配殿,拱卫本侍。绕过启运殿便是宝城,俗称"月牙城"或"坟院"。 "兴祖"宝顶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数十丈,荫庇数亩,枝干洁屈,状若神龙。

乾隆皇帝东巡到此,封此树曰"神树"并御制《神树赋》一篇,又将其刻成卧碑传世。现仍存于永陵宫。 永陵始建于天命九年为"东京陵",顺治十五年回迁兴京陵,顺治十六年定为"永陵"。从康熙二十一年至道光九年的一百年间,迳相玄烨、高宗弘历、仁宗禺琰、宣宗敏宁四朝四帝先后至此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适时,万人随驾,连绵数十里。至今想来,也令人啧啧。

“关外三陵”指的是福陵、昭陵和永陵。其中,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永陵是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陵墓。

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其北靠启运山、南临苏子河,与烟筒山隔河相望。因永陵建筑年代远在清朝定都北京之前,且墓主人辈分又高,因此永陵称“三陵之首”。

福陵俗称东陵,位于沈阳东面,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阳北面,是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竣工于顺治八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

扩展资料

“关外三陵”中永陵的历史沿革:

1603年9月,即明万历三十一年,努尔哈赤的爱妻年仅29岁的“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姐姐崩”,此时当无陵寝建筑更无陵名,仅以赫图阿拉祖陵称之。

1634年,即后金天聪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尊赫图阿拉祖陵为兴京陵。

1636年,即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国,称帝。在老陵兴祖墓后设肇祖衣冠冢,专称肇、兴二祖为“二祖陵”。

1659年,即顺治十六年,更兴京陵名为永陵,意在江山永固、帝业长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外三陵

                        百度百科-永陵




福陵,昭陵,永陵

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

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租。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蒲�亍?

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认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了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内,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永陵

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坐落在新宾县城西21公里启运山脚下的苏子河畔。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亲族的陵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称为永陵。是著名的关外三陵之一。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启运殿是永陵的主体建筑。整个陵寝占地1.1万余平方米。

游抚顺不能不游新宾,游新宾不能不游永陵。这不仅因为这里埋葬着"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等"四帝""四后",还因为这里的一切都闪烁着苍茫的,令人神往的历史光照。

那群山拱卫、众水朝宗、沃野平畴、草木葱郁的环宇,更加衬托启运山宛如一条探头藏尾的巨龙,横卧于陵寝身后,临河而驻,俯者饮汝。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仓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格外秀美。金瓦红墙交相辉映的永陵陵寝与美妙的大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图画。 陵园前后由三进院落组成。陵门曰正红门,三间,每间上有对开朱红木栅栏门扇。这充分展示了满族先民树栅木为城寨的古朴习俗。

走进陵门,扑入你眼帘的是神道两侧的四座碑亭。沿着神道,穿过碑亭,便径直来到了启运门。启运门位居方城正中,殿堂高矗,每扇门上九九八十一个金钉,显示了皇帝贵族的地位。大殿金漆彩画,雄伟壮观,四祖神牌,陈设高台。东西配殿,拱卫本侍。绕过启运殿便是宝城,俗称"月牙城"或"坟院"。 "兴祖"宝顶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数十丈,荫庇数亩,枝干洁屈,状若神龙。

乾隆皇帝东巡到此,封此树曰"神树"并御制《神树赋》一篇,又将其刻成卧碑传世。现仍存于永陵宫。 永陵始建于天命九年为"东京陵",顺治十五年回迁兴京陵,顺治十六年定为"永陵"。从康熙二十一年至道光九年的一百年间,迳相玄烨、高宗弘历、仁宗禺琰、宣宗敏宁四朝四帝先后至此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适时,万人随驾,连绵数十里。至今想来,也令人啧啧。

清朝在关外的三座帝王陵寝,即永陵、福陵、昭陵(北陵),它建于入关前,具有明显的东北地区古代建筑风貌的传统和特点,体现了封建城堡的布局,于断壁残垣中展现着曾经的一段风流辉煌历史。

北陵
位于沈阳北部,又称昭陵,是清朝皇太宗与皇后的陵墓。
北陵是闻名遐迩的“关外三陵”之魁。平面布局为三部分,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中轴线最后为建筑主体。
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为第一部分,有华表、石狮子、石桥、石牌楼等。以辽阳青石雕造的石牌楼为艺术代表,做工精细,玲珑剔透,花团锦簇,龙飞凤舞。第二部分从正红门到方城。正红门内参道两侧排列着立象、卧驼、坐狮等石兽,北面正中建有“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楼。碑楼北面的方城、月牙城、宝顶等是北陵第三部分,方城以隆恩殿为中心,前面正中为隆恩门,东西有配殿,四角建有角楼。隆恩殿是陵墓的享殿,红砖琉璃瓦、浮雕海水云龙纹,精细而别致。城北为月牙城,宝城中突起部分为宝顶。整个北陵“龙蟠翠障,郁岩绕路夹苍松、白玉桥、十二羽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体现着满汉文化相融的艺术风格。且以北陵为主景点,建有北陵公园,是游客休闲、避暑的优良场所。

永陵
原名兴京陵,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依启运山南麓,傍临苏子河,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先辈等人。
在明清陵中,经常可以看到石座上的石五供,由石得炉、两对石花瓶、两对石蜡台组成,便于后者在此祭拜。

福陵
位于沈阳东郊的丘陵上,是清朝第一代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托(拉)氏的陵墓,俗称东陵基,前临运河,后倚天柱山。
陵区地势由南至北逐渐增高,苍松翠柏,峰峦叠秀,格外气魄庄严。
陵区南门正中有正红门、门前东西两侧有琉璃壁,山前有华表、石狮、石坊等。入正红门有一条走(参)道,两旁排列着石狮、石马、石虎等。过桥为108石登(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之和)石阶,过石阶后是陵园的主体建筑、方城,其北面为目牙城,正中突起土堆为埋葬清太祖和皇后骨灰的宝顶。
福陵将传统建筑与满族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关内名陵的特色。

清朝在关外的三座帝王陵寝,即永陵、福陵、昭陵(北陵),它建于入关前,具有明显的东北地区古代建筑风貌的传统和特点,体现了封建城堡的布局,于断壁残垣中展现着曾经的一段风流辉煌历史。

北陵
位于沈阳北部,又称昭陵,是清朝皇太宗与皇后的陵墓。
北陵是闻名遐迩的“关外三陵”之魁。平面布局为三部分,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中轴线最后为建筑主体。
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为第一部分,有华表、石狮子、石桥、石牌楼等。以辽阳青石雕造的石牌楼为艺术代表,做工精细,玲珑剔透,花团锦簇,龙飞凤舞。第二部分从正红门到方城。正红门内参道两侧排列着立象、卧驼、坐狮等石兽,北面正中建有“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楼。碑楼北面的方城、月牙城、宝顶等是北陵第三部分,方城以隆恩殿为中心,前面正中为隆恩门,东西有配殿,四角建有角楼。隆恩殿是陵墓的享殿,红砖琉璃瓦、浮雕海水云龙纹,精细而别致。城北为月牙城,宝城中突起部分为宝顶。整个北陵“龙蟠翠障,郁岩绕路夹苍松、白玉桥、十二羽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体现着满汉文化相融的艺术风格。且以北陵为主景点,建有北陵公园,是游客休闲、避暑的优良场所。

永陵
原名兴京陵,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依启运山南麓,傍临苏子河,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先辈等人。
在明清陵中,经常可以看到石座上的石五供,由石得炉、两对石花瓶、两对石蜡台组成,便于后者在此祭拜。

福陵
位于沈阳东郊的丘陵上,是清朝第一代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托(拉)氏的陵墓,俗称东陵基,前临运河,后倚天柱山。
陵区地势由南至北逐渐增高,苍松翠柏,峰峦叠秀,格外气魄庄严。
陵区南门正中有正红门、门前东西两侧有琉璃壁,山前有华表、石狮、石坊等。入正红门有一条走(参)道,两旁排列着石狮、石马、石虎等。过桥为108石登(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之和)石阶,过石阶后是陵园的主体建筑、方城,其北面为目牙城,正中突起土堆为埋葬清太祖和皇后骨灰的宝顶。
福陵将传统建筑与满族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关内名陵的特色。

关外三陵
昭陵与福陵、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

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

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租。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认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了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内,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永陵

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坐落在新宾县城西21公里启运山脚下的苏子河畔。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亲族的陵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称为永陵。是著名的关外三陵之一。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启运殿是永陵的主体建筑。整个陵寝占地1.1万余平方米。

游抚顺不能不游新宾,游新宾不能不游永陵。这不仅因为这里埋葬着"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等"四帝""四后",还因为这里的一切都闪烁着苍茫的,令人神往的历史光照。

那群山拱卫、众水朝宗、沃野平畴、草木葱郁的环宇,更加衬托启运山宛如一条探头藏尾的巨龙,横卧于陵寝身后,临河而驻,俯者饮汝。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仓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格外秀美。金瓦红墙交相辉映的永陵陵寝与美妙的大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图画。 陵园前后由三进院落组成。陵门曰正红门,三间,每间上有对开朱红木栅栏门扇。这充分展示了满族先民树栅木为城寨的古朴习俗。

走进陵门,扑入你眼帘的是神道两侧的四座碑亭。沿着神道,穿过碑亭,便径直来到了启运门。启运门位居方城正中,殿堂高矗,每扇门上九九八十一个金钉,显示了皇帝贵族的地位。大殿金漆彩画,雄伟壮观,四祖神牌,陈设高台。东西配殿,拱卫本侍。绕过启运殿便是宝城,俗称"月牙城"或"坟院"。 "兴祖"宝顶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数十丈,荫庇数亩,枝干洁屈,状若神龙。

乾隆皇帝东巡到此,封此树曰"神树"并御制《神树赋》一篇,又将其刻成卧碑传世。现仍存于永陵宫。 永陵始建于天命九年为"东京陵",顺治十五年回迁兴京陵,顺治十六年定为"永陵"。从康熙二十一年至道光九年的一百年间,迳相玄烨、高宗弘历、仁宗禺琰、宣宗敏宁四朝四帝先后至此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适时,万人随驾,连绵数十里。至今想来,也令人啧啧。


大清灭亡100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他们发工资?
他们都为自己修建了皇陵,并安排了专门的守陵人,守护自己地下的安宁 就算大清王朝已经灭亡了100多年,直到现在都还有专门的守陵人,他们都是谁呢,谁又给他们发工资呢?清东陵 一、清代皇陵。清朝皇陵分为三个部分,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努尔哈赤在领兵入关之前就为祖先建造了皇陵,在这...

永陵的简介
抚顺市新宾县境内的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这里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与沈阳市境内的昭陵、福陵统称为关外三陵。清永陵始建于1558年,初称兴京陵。1659年,改称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陵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1648...

清代关外"三陵"的名称是什么?地点在什么地方
清代关外"三陵"的名称是什么?地点在什么地方 答:是永陵.福陵.昭陵.永陵位于抚顺市新宾县永陵公社 福陵又称'东陵',位于沈阳市东郊 昭陵又称'北陵',位于沈阳城北

关外三陵的清昭陵简介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为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

清代皇家陵寝
另外,在今辽宁新宾和沈阳尚有三处陵寝,统称“关外三陵”。关外陵寝埋葬的都是清入关以前的皇帝及其后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后。在这些陵寝旁也建有许多陪葬墓。由于都是始建于入关之前,年代较早,所以颇具特色,对于研究清初 历史 弥足珍贵。 关外三陵 又称盛京三陵,指辽宁省清福陵(东陵)、昭陵(北陵)、...

为什么清西陵没有清东陵的名气大?
清朝共有三处皇陵,分别是辽宁的关外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保定易县的清西陵。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清东陵,再次为清西陵,最后为关外三陵。对于关外三陵的名气不如清东陵,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关外三陵总共就三座陵墓,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和努尔哈赤的父亲、爷爷、曾祖父等人的...

清朝关外三陵是哪三个
清朝关外三陵是福陵,昭陵,永陵。1、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等人葬于此处;2、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

清朝的守陵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不少啊 1、清朝守陵人的任务就是守卫关外三陵,这是清朝统治者的祖陵,位于关外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包括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三陵附近的村民自永陵建立之后,一直保持守陵人的身份,他们都是爱新觉罗氏,最初的...

清代陵寝的发端地是?
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这里应该就是清代陵寝的发端地。

清朝皇帝的暮在哪
清朝建有: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12座、皇后陵7座、妃园寝10座。关外指的是山海关以外。关外清陵具体指今辽宁省新宾县的永陵、沈阳市东郊的褔陵、沈阳市北郊的昭陵以及辽阳市东郊的东京陵。前三陵称“盛京三陵”,也称“关外三陵”、“盛京祖陵”、“清初三陵”。清东陵坐落在...

西工区18067047110: 清朝的关外三陵是哪三陵?分别在哪个城市? -
郜香施乐: 昭陵与福陵、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 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其规模 永陵 抚顺市新宾县境内的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这里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与沈阳市境内的昭陵、福陵统称为关外三陵. 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西工区18067047110: 关外三陵是哪三陵?能详细介绍吗?
郜香施乐: 福陵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 昭陵与福陵和永陵齐名,合称 "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

西工区18067047110: 关外三陵是哪三陵? -
郜香施乐: 永,福,昭三陵

西工区18067047110: 关外三陵指哪三个? -
郜香施乐:[答案] 沈阳的福陵,昭陵,新宾的永陵

西工区18067047110: 清朝皇帝的幕都葬在哪里 -
郜香施乐: 清朝共有12做皇帝陵寝,关外有3座,清东陵5座,清西陵4座. 兴建最早的是位于辽宁新宾的“永陵”,其内葬有肇祖--孟特穆、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和显祖--塔克世.“福陵”是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位于沈阳市东郊石嘴头山.“昭陵”是太宗皇太极的陵寝位于沈阳市北郊.此三陵为关外三陵. “孝陵”世祖顺治的陵寝,“景陵”圣祖康熙的陵寝,“裕陵”高宗乾隆的陵寝,“定陵”文宗咸丰的陵寝,还有“惠陵”穆宗同治的陵寝,此五座陵寝称为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 “泰陵”世宗雍正的陵寝“昌陵”仁宗嘉庆的陵寝“慕陵”宣宗道光的陵寝“崇陵”德宗光绪的陵寝.此四陵称为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

西工区18067047110: 清代帝陵、后陵、妃园寝在建筑上的区别? -
郜香施乐: 有清一代共修建12座帝陵、7座后陵、8座妃园寝,分别由关外三陵、东陵、西陵三部分陵区组成. 1、关外三陵 关外三陵在东北辽宁省.永陵位于辽宁新宾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盖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

西工区18067047110: 沈阳北陵资料 -
郜香施乐: 北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昭陵与福陵、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

西工区18067047110: 清代帝陵集合!清代皇帝都葬在哪里?
郜香施乐: 清代皇帝的陵园分布:1、关外三陵:位于辽宁省,是昭陵、福陵、永陵的合称,为清人入关前的皇室陵寝.永陵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盖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等清皇室祖先.福陵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

西工区18067047110: 大清王朝的陵寝 -
郜香施乐: “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在历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清朝自皇太极建立以来,历经二百七十五年,先后开辟了三处皇家陵园,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十二座、皇后陵七座、妃园寝十座.在陵区外围还建有王爷、公主、大臣、保姆等大量陪葬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