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没有?

作者&投稿:倪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皇帝朱允炆是怎么死的?~

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朱允炆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人物简介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轶事典故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陕西城固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您好,我以前回答过您的问题,希望您能选我的答案,您问的这是历史疑案啊,很多说法,有人说燕王破宫之后把他烧死了,也有说他失踪了,还有说他远赴西洋了,总之历史没有定论。。。
个人认为是死了,一国不容二主,燕王不会留下他的

明朝皇帝朱允炆的死,历史上没有确凿的证据,有以下四种说法:
1,“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2,“出家为僧“说,主要的证据: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
3,“自焚而死“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允炆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4,“遁入道门“说,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朱允炆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朱允炆削发为僧外逃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朱允炆没有被烧死,是最后自然老死的。

朱棣当上皇帝后,一直不放心朱允炆,因为他才是正牌皇帝,担心他号召一票人回头来找自己的麻烦,所以先后派出胡濙和郑和分别在国内和海外寻找。

直到朱棣驾崩的前一年,他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胡濙找到了朱允炆,并向朱棣转达了朱允炆的意思,基本意思是你安心坐皇帝吧,这些年你做的很好,如果继续让我当皇帝都未必能做的比你好,我已经心服口服了,不想再争了。

朱棣知道这个消息后,从此也不再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了。

以上全部手打,如果你满意,请选我为最佳答案,希望能解决你心中的疑惑。

这一直是个迷啊。野史对这样的千古疑案当然是非常感兴趣,六百年来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下面是一些流传甚广有鼻子有眼的猜测——

童话说:朱允炆在危急时打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秘密铁匣,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份度牒、一件袈娑和碎银币若干。于是剃发为僧,从宫后水门逃出,浪迹江湖三十余年。到四十年代一四四○年,当时的皇帝是朱棣的重孙第六任皇帝朱祁镇,恩怨已消。朱允炆才表明身份,回到宫中。终其天年。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一些神话里的情节——在危难时刻打开救命包囊,立刻有神秘渠道逃生。俨然朱元璋是未卜先知,已经知道自己的孙子有此一劫,将逃跑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野史比较好这一口,情节荒诞而又结局皆大欢喜。

自焚说:众多史料包括明史稿上都是这样记载的。我比较相信这一种说法,比较合理。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军队大批杀进城,想混乱逃出对这位养尊处优的皇帝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逃出想在江湖上漂泊数十年也是够乌托邦的,锦衣卫和特务们在江湖中寻找这样一个显眼的人物应该并不费劲。最可能的结局是建文帝看到大势已去,自杀身亡。朱棣假模假样的哀悼一番,之后的寻人一说都是掩人耳目。

终老说: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胡濙是他在水路上派出的侦探,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在朱棣死之前的某个晚上,胡濙突然深夜归来急见朱棣,具体谈话内容是千古之谜。但是有人猜想胡濙这么急的夜见皇帝,必定是发现了重大新闻。那么最有可能的是在某个乡村发现了建文帝的行踪。甚至有人考证出了建文帝所葬的地方在江苏吴县,这些考古学家实在比较强悍。后来朱棣任其在孤村僻野终老天年。以朱棣赶尽杀绝的个性来说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东明寺出家为僧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建文帝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1]世传因建文帝至此正好拂晓,好事者便将山名与寺名都改作“东明”。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三清山入道说:据有学者考证,建文帝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

在明朝那些事中,朱允炆没有死,在20年后,终于找到朱允炆了。叔侄两人密谈,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内容,大概是侄子说,我已经对皇位没有兴趣了,只想这样终老。叔叔也放心了。从此叔叔不再找侄儿了。


建文帝朱允炆究竟结局如何,是出家当了和尚还是被大火烧死了?
朱允炆自焚而死的可能性也极大,因为他知道朱棣的性格暴虐,自己要么被杀,要么被囚禁于高墙之中,与其受人侮辱倒不如自己了断,还能保留点颜面。这一点一些末代帝王都使用过的。比如商纣王帝辛自焚于鹿台;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自焚于洛阳玄武楼。而且朱允炆幼子朱文圭,在城破之后被朱棣囚禁...

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真的早就被朱棣杀了么?
1、朱允炆被烧死 话说当时朱棣当时攻入南京城的时候,大明皇宫已经烧起来了,但是朱允炆的人不见了,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就必须要找到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所以就在废墟里面找啊,士兵们找到一具无人尸体,让幸存的太监辨认,太监表示是朱允炆没什么毛病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

朱允炆到底死了没
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但朱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真的是自杀了吗?有什么记载?
明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后世也有人以其年号称为建文帝。 建文帝天生是“仁明孝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性格与祖父明太祖朱元璋截然相反。朱允炆即位后,扭转了洪武时代的紧张局势,对先朝政治实行了改革。 其中有削藩。 经过四年的刨藩拔河,燕王朱棣...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朱允炆但是这个程济的《从亡随笔》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历史上又没有其他证据能推翻的,但这个一直是孤证,而且《从亡随笔》一直被视作禁书,难以流传,这成为建文帝下落的一个说法,就是逃走了,然后隐居下来终老一生。其实关于朱允炆逃走的记载远远多过自焚而死的记载,朱棣当皇帝后,还派出两个人专门...

朱允炆真的在大火中丧生了吗?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他本人肯定被朱棣安排了要注意打听沿途有没有建文帝的下落。而且据说当时随行的还有锦衣卫的人。要知道,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爪牙,仅仅是海外出行是用不到他们的,他们参与到郑和的航海活动中,似乎印证了他们就是为了朱允炆而来,他们的使命就是找到朱允炆或者确定他是生是死。第二...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当然,虽然朱允炆消失了,但关于他的话题和传说一直存在,关于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下落,大体有那么几个说法比较流行。其一就是真的在宫中的那场大火中烧死了,叔叔领兵进京,他已经毫无胜算,但也不愿意就这样成为阶下囚或者任由这个叔叔处置,如何做皇帝,他选择不了,但如何死亡,他还是可以决定的,...

靖难之役后朱允_下落不明,他真的死于大火吗?
至于说最后的答案是什么,可能已经无关紧要了。二十多年可以改变很多,我们能确定的是朱允炆想必也不愿为了一己私利再与朱棣争个头破血流了。不过从他们交谈的时间长短来判断,朱允炆想必还活着,因为如果朱允炆死了,那两个人也不用交谈那么久了,直接几句话交代一下经过就可以了。所以说朱允炆...

朱允炆最后是什么结局?他真的死了吗?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只可惜朱标在37岁时便去世了,因而没能当上皇帝,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则,嫡长子不在,则立嫡长孙为太子,但是由于朱标的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因为朱标次子朱允炆的孝顺而对朱允炆非常喜欢,于是后来立朱...

明朝建文帝是怎么死的?是被永乐大帝杀了么?
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近人孟森等学者持建文帝自焚说。说法二:出亡说。万历二年十月,12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请问明朝朱充文后来死了吗 -
施瑗瑞合: 《明朝那些事儿》中推测最后朱充文被朱棣找到,但已隐居多年无争斗之心,没有被朱棣杀死,最后自然死亡.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建文帝怎么死的
施瑗瑞合: 目前这依然是一个历史谜团,没有人给出过确切的答案.在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中有给出一个猜测,大致意思就是说朱允炆在别人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没死,在民间生活很多年.朱棣一直派人寻找他,他大概说了一些无意夺取帝位的话,使得朱棣饶过了他.那按照这个说的话,建文帝就是在民间自然死亡了.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翻翻这一段的全文.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明朝朱棣火烧南京紫禁城后朱元璋的孙子皇长孙朱允炆到底死没死 -
施瑗瑞合: 没有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究竟下落如何?! -
施瑗瑞合: 朱允炆当年没有被大火烧死,跑到民间隐名埋姓了,改名让銮,子孙姓让,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有一半的目的是寻找朱允炆,后来打听到朱允炆已成俗人,无心争名才放心.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朱允炆是怎么死的 -
施瑗瑞合: 史书记载是朱棣攻破南京后,朱允炆自焚而死,当然,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后,正史有许多不实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是出家当和尚了,野史和民间记载比较多,我看明朝那些事上讲,朱棣派人后来找到了已经出家的朱允炆.表示对皇位不再奢望,因此也就没有为难他.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时,到底是死了还是失踪了?
施瑗瑞合: 人家不是说什么:宫火起,帝不知所踪……是说他不?我觉得应该是没死,说不准他逃了出去活得好好的~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明皇帝朱允文之死疑团. -
施瑗瑞合: 关于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炆的下落,说法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当时应天皇宫烧了之后,朱允炆被烧死在里面. 第二种,当时放火的是朱允炆贴身太监,而朱允炆当时已经逃出应天,乘船南下,这种说法的依据是,郑和七下西洋,固然一方面是宣扬大明国威,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朱棣让郑和出去找寻朱允炆的下落. 至于清朝朱三太子.那是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朱允炆下落之谜 -
施瑗瑞合: 有很多说法,但都是野史的记载,不可靠.他死不见尸,活不见人,朱隶派了这么多手下都找不到,只有3种可能:1 朱隶把他藏起来了,毕竟是亲人嘛;2 有人护送,跑出国了;3 混乱中,进入时光隧道,不知去了过去,还...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朱允炆的最后下落是什么. -
施瑗瑞合: 有很多种说法: 1、在靖难之役后身死; 2、出逃当了和尚,从此隐居; 3、出逃海外.对于1,没有找到尸体; 对于2,隐居可能性存在,最后与永乐达成了协议,你当皇帝,我当小民,从自井水不犯河水. 对于3,永乐派郑和下西洋,不过没有结果,可能性也存在的.

黑龙江省14710377823: 大明帝国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死了还是逃了呢?!.
施瑗瑞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