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春秋》讲的是什么内容【越详越好】

作者&投稿:泰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所著《春秋》记录的是哪一国的历史~

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1] 之一。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李学勤先生强调:“我们不说《易》《春秋》的进入经的时间一定和《诗》《书》《礼》《乐》一样早,可是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么晚。因为他们认为《易》《春秋》之所以进入‘经’,是因为孔子晚年好《易》,他修《春秋》,后来《易》《春秋》才成为经。[1]
《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仁政善政,所以他编的春秋,是有很强烈的“惩恶扬善”观念在里面的。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警告后世的乱臣贼子们,不要作恶多端!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真的惧不惧,不好说,但多少可以起到一些警示震慑的作用。
一是树立榜样,立万代之师。那些令人尊敬的人,从善如流的人,应该大力推广宣传,好叫后世的为政者模仿,学习,从而也成为高尚的人。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如它记载的三十七次日食,就有三十次同现代天文学推算完全符合,证明《春秋》确是当时信史,绝非后人所能杜撰。

旧说《春秋》为孔子所作。但近代学者研究证实,它应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因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当时晋、齐、楚、宋等国均有这样的史官建置和类似的史书编著,其体裁及“书法”也大体一致。《春秋》所以能记载各国大事,就是这些史官相互通报的结果。另外,《春秋》中有违反“书法”、为权位开脱罪责的曲笔讳饰之辞,也有与孔子观点相反的记载,还有一些缺文讹误,甚至记录了孔子的生卒年。这些都说明《春秋》不可能是孔子所作。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门弟子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正值社会剧变,礼坏乐崩,“天子失官”之时,原属官府掌管的《诗经》、《尚书》、《春秋》等典籍散播民间,成为孔门教学的宝贵资料。将世代相传的国史《春秋》作为教材,转抄流布,大约便是孔门后学所为。传说孔子晚年的高足弟子子夏即为擅长《春秋》的大师,而将孔子生卒记入《春秋》也当出于孔门后学对先师的敬意。孔子虽不曾编写过《春秋》,但讲述研习《春秋》却应肇端于孔子。

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显然这只是若干历史事件的目录标题。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尚以史管口述为主,文字记载仅属起提示作用的备忘录。《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于《春秋》叙事过简,亦被后人讥为“断烂朝报”。《左传》以大量翔实丰富的史实,弥补了《春秋》的不足。但在政治方面,《春秋》又具有不可与《左传》等同的意义。汉以后,《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历代不少儒生对它曲解依托,尽情发挥,使它在经学和史学领域,以至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参考书目 洪业:《春秋经传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左传选》后序,中华书局,北京,196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中华书局,北京,1981。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春秋》原本秦代以后已经失传,现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中拼凑
  的。《春秋》又是鲁国史书的专名。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
  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贬”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百度文库都有。


为什么《春秋》又叫《麟经》?
子贡问孔子:“夫子,你为何而哭?”孔子说:“麒麟之至,是明主圣君出现的兆头。它出现得不是时候,反而被人所害,我实在感到悲从中来。”周王室衰微,天下礼崩乐坏,麒麟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世间又死去,这令已经七十一岁的孔子十分悲伤,从此停止著书,《春秋》以鲁哀公“西狩获麟”结束。后人认为...

《左转》《公羊传》《谷梁传》为何被称为春秋三传?
一、《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作,这是一本独立撰写的史书。它从公元前722年起笔,止笔到公元前453年。以《春秋》为底本,记述了春秋时期的史实以及具体的社会情况来解释《春秋》的纲目,是儒家经典的重要著作之一。二、《春秋公羊传...

《春秋》是谁写的?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

关于“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典故是什么?
出自:司马迁[汉代]《报任安书》。原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为什么将《春秋》记事的笔法称为“微言大义”?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春秋...

诗、书、礼、乐、易、春秋 中的《春秋》和《吕氏春秋》是同一本书...
不是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

诗书礼易春秋指的是?
诗指的是《诗经》;书指的是《尚书》;礼指的是《礼记》;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指的是《春秋》。这五本文献统称为“五经”。这五本文献还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合称为四书五经。

孔子《春秋》原文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

春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标志事情是什么。战国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标 ...
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为:前770年周平王放弃镐京东迁洛邑。按司马迁的划分,春秋为前770年~前476年,即战国从前475年开始,这年是周元王元年,齐国发生剧变,也就是熟知的“田氏代齐”。(按司马迁自己的话说,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

法不加于尊 这句话真的是《春秋》的么?
《春秋》中并无“法不加于尊”这句话,是郭嘉杜撰,为曹操解脱而已。也因为此,就有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法不施于尊者”之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解释还有些...

云梦县17031677642: 孔子的《春秋》讲的是什么内容【越详越好】 -
宓容甲磺:[答案]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

云梦县17031677642: 《春秋》的主要内容? -
宓容甲磺: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

云梦县17031677642: 孔子春秋都是讲的什么?儒家精髓是什么?越简洁越好! -
宓容甲磺:[答案] 【春秋】为历史书,但是孔夫子在删编时,加入了道德伦理的因素,比如“篡位”“弑君”等,用来震慑那些乱臣贼子. 儒家的精髓就是讲人和人的正确的关系,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 政治推行“仁政”

云梦县17031677642: 春秋谁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宓容甲磺:孔子晚年编写春秋,褒贬寓于文辞,有春秋笔法之称.左丘明做传.

云梦县17031677642: 孔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分别写了什么? -
宓容甲磺: 诗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叫风,写了各地民间写的诗歌,一个部分叫雅,写了当时大臣们的诗作,一个部分叫颂记录的是当时祭祀时需要念的东西. 书就是尚书,黄帝、夏、商、周时的一些历史. 礼记录的是周代国家一些典章制度,有什么官,副手多少人之类 易是周代的巫书,用于占卜,但也有人从里参悟出一些哲学思想 乐失传了,可能是记录音乐作品的,我估计要与诗一起用 春秋是史书,鲁国一国的史书,孔子在里面顺便把当时的一些人加以评论

云梦县17031677642: 《春秋》共分多少章,分别是什么主题 -
宓容甲磺: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

云梦县17031677642: 《春秋》的主题是 -
宓容甲磺: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以下犯上的事件数不胜数,孔子为了维护旧的等级秩序,作春秋,微言大义,以震慑那些乱臣贼子.

云梦县17031677642: <春秋>作者是谁?内容简介 -
宓容甲磺: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云梦县17031677642: 关羽读春秋,这本书是有什么内容,春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宓容甲磺: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云梦县17031677642: 孔子在什么情况下撰写的《春秋》? -
宓容甲磺: 《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了 14年之久,他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