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作者&投稿:机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一、生理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的时期。主要表现为:
①生长发育形态。形态生长发育完全成熟的年龄在22岁左右。此时身高、坐高均达最大值。
②生理功能。脉搏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18~19岁时趋于稳定。18~25岁城市青年的脉搏频率:男子平均为75.2次/分钟,女子平均为77.5次/分钟。
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青少年从12~13岁起增长加快,19~20岁趋于稳定。18~25岁城市男青年的肺活量平均为4124毫升,而女青年的肺活量则小得多,平均只有2871毫升。
③身体素质。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男性的发展高峰均在19~22岁,23岁后缓慢下降,是单峰型;女性在11~14岁出现发展的第1波峰,14~17岁趋于停滞或有所下降,18岁后回升,19~25岁出现发展的第2波峰,是双峰型。
④青春发育期特征。青春发育期的第二性征,男女均在19~20岁发育完成。
⑤脑的发育。进入青春期后,脑的发展不论在形态上还是功能上都已成熟。
二、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扩展资料: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
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青春期
百度百科-大学生心理健康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分析引发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 ,指导大学生学会多种调适方法 ,缓解心理紧张情绪 ,锻炼意志 ,培养能力 ,增强体魄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 ,自尊心越来越强 ,虽然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的确不多 ,但由于受择业、自卑、早恋等问题的困扰 ,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不小。而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一,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二,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 三,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浅析大学生集体心理特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针对当今社会,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学生集体的心理特点,当代大学生集体是我国社会集体的一种,其成员在寻求知识的共同目的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集体心理特点。
1、集体本身认同,但认同呈模糊性
高校是培养建设祖国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的优秀人才基地,大学集体的组建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目的。而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寻求知识,由于这二者目的的一致性,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属的集体表现出认同,对自己身心发展、知识水平大体一致的成员也表现出认同。但大学生班集体的组建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学校分班时却只能按规定进行,没有任何依据去考虑学生的愿望与情感。因此,他们对集体成员的认同带有不自主性,使得这种认同呈模糊和不稳定性。
2、集体的开放性与个体的心理的封闭性。
现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提速,使得大学班集体和兄弟班级、社团等一些组织也有广泛的联系,大学生集体相对于中小学生集体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但其内部成员心理却呈封闭性。
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内心相对闭锁,他们由于生理的基本成熟和趋向成熟,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感、自尊心也逐渐加强;思维出现了更多的独立性,判断能力、社会经验、情感体验日益增多;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在沉溺于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指向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表现出否定客观而肯定主观的特征,显露出特有的心理活动的自闭性,不能由外到内沟通彼此的心灵。上海曾对575名大学生是否拥有知心朋友进行过调查,结果37.3%的人无知心朋友,实际可能还要高,他们这种封闭是为了求得真正的内心安静,正确地发现自我而拒绝来自外界的干扰。
3、淡化权威
当代大学生集体和集体成员对权威表现出明显的不恭,这主要表现在班主任和教师在学生中作用的降低和地位的下降。首都高校一项调查表明对大学生影响大小的可选项中,老师、系领导排在最后,而有了心理话愿意向班主任说的仅占0.6%,愿意向辅导员说的仅占7.3%。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事例:老师上课点名,有人代替别的同学答“到”;而班干部有时也会做假证明,说某某请假,甚至有的为此受过处分也不在乎。这些现象无不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权威的否定。
淡化权威的原因很多。心理上的原因主要在于:处于这一青春期的青年有着“准成人”的独立感,自我意识增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增强。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并表现出敢于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追求自我的特点。
4、交往的复杂化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人们日益追求高收入、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际关系。处在一方净士的大学生们也不能避免这种影响。有调查表明26.1%的大学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13.8%的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竞争、不择手段;而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利己不损人的占39.3%;先己后人尽量兼顾别人的占14.9%;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仅占27.6%。
在大学生自身的生活中,一方面,本身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他们在各方面展开了暗暗较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共同度过大学几年而“和平相处”。这种人际交往的双面性更加剧了它的扑朔性。影响人际交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集体内部非正式群体的多元性。大学生不再象中学生那样整天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多。由于兴趣、时空、性格、需求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多种非正式群体。
5、集体心理的连动性
大学生心理连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共同心理引起的心理波动。在社会中,人与人总会发生一定联系,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受到他人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他人。大学生由于年龄相仿,思想、情绪上存在较多的共性,很容易引起心理波动。例如:新生刚入校,同学之间讨论自己家乡的情况。如果一个有“思乡病”,很容易勾起普遍的“思乡病”。某老师能为同学着想,其他人则认为该老师是好老师,易引起集体赞同。二是竞争动因导致的互激心理。所谓互激心理,是指群体中两个以上的成份由于交互作用形成某种情绪和力量,从而出现互相超越上升的激发状态。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或集体之间互相激发,每一方都对行为非常敏感,总是以更激烈的形式作出反应。情绪激动、暴发能量,企图压倒对方,或表示超越性地宣泄情感。例如:中国足球屡屡失利,未能冲出亚洲。大学生们则大骂国脚、教练,可一旦有重大足球赛事,却又聚在电视机前呐喊助威。大学生由于竞争也容易引起互激心理。例如:在班上,一个同学成绩较好,其他人则奋起赶超。当然,也有恶性的互激,例如:无原则地逞强斗胜,损害他人,危害集体。大学生集体之间也有竞争心理,如体育比赛企图压倒其它团体而获胜。

二、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是很好。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愿学,而在于内容和方法的枯燥、单调。首都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调查,只有5.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94.5%的认为是必要的,可其中43.6%的认为内容太枯燥,缺乏吸引力,31.4%的认为方法不灵活难以被接收,二者占了总数的75%,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大学生的集体心理特点,研究其思想状况,有效地开展工作。
1、合理运用集体压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吸引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必然受到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的约束。大学生对群体的认同虽呈模糊性,但仍然表明了集体对于他们的制约性。因此,学校班集体、系集体、校集体都应制定相关的班规、系规和校规,不放松集体主义教育。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关键在于建设好一个集体,关键在于抓集体的组建。因此,大学一年级是建设班集体的最好时机。大学新生因其生活环境,学习方式、角色的改变,处于新旧矛盾冲突之中。抓集体建设应从解决矛盾入手,让学生个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其他成员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有这样一个良好的集体,必然形成目标一致的整体,思想工作也就容易做了。
2、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我们应该找到他们之间的“矛盾点”,寻求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任何事物都处在矛盾对立体中。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不轻信权威,他们往往表现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却又漫不经心,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却又淡薄秩序观念;对现实观察敏锐,却又对未来设想空洞。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些“矛盾点”,其思想教育就不会没有成效。寻求“共同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关心政治,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做思想工作就应从他所关心的热点入手,寻求“共鸣点”,不要让他们感到压抑,而要让他们满足,满足他们的参与欲望,让他们做活动的主人。
3、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心理共容的班集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集体,其成员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大家都热爱自己的集体,其工作和学习效果必然很好。大学生集体人际关系复杂,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关键在于引导。如引导合理竞争,树立赶超心理。现在大学生存在很多竞争现象,表现了大学生的上进精神。竞争容易导致人际关系复杂但需要我们引导,只要竞争合理,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大学生的竞争容易导致嫉妒,为此,我们应引导树立赶超心理,不甘落后,变嫉妒为加倍学习、追求的动力,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力争下次创造好的成绩.。
4、另外,还要运用心理连动原理,扩大政治教育的影响性。我们常说“表扬一个人,带动一大片”、“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批”,这就是心理连动原理的作用。我们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时绝不能只顾眼前,要有长远观点,要考虑处理一件事会引起人们什么样的反响,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连动,从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
5、引导心理进程,增强心理素质。大学生由于从校门走进校门的简单历程,生理年龄相对早熟而心理年龄发展相对迟缓,加之升学高压和家长片面追求智育的“最优待遇”投资,导致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个性特征相对淡化,存在着儿童式的依赖心理。因此,大学生需要思想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心理进程补课。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具有正确地识别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思想工作才易于被接受。
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是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的思想观点的形成过程和心理过程是同步的。所以,我们既要从思想现象来研究人,又要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深入研究人的思想观点形成的客观规律,把思想科学和心理科学结合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得更有针对性。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分析引发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 ,指导大学生学会多种调适方法 ,缓解心理紧张情绪 ,锻炼意志 ,培养能力 ,增强体魄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 ,自尊心越来越强 ,虽然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的确不多 ,但由于受择业、自卑、早恋等问题的困扰 ,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不小。而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一,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二,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 三,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表现如下:一、强烈的求知欲望 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反映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就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因为,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无论是追求个人未来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理想,都需要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二、强烈的参与意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两层含义:一...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包括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弱者变强,让强者变更强;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适应、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成功、学会审美、学会做人。使学生能够以自尊为本,以自爱为荣、以自强为律,以自信为勇,以自主为舵,以良好的心理品质走向社会。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一、 心理上,是逆反期 会让家长老师越来越劳神,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逆反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心理特征:盲目自信,做事、学习凭兴趣,凭心情,认为自己已长大,自以为是,不希望别人多管束,甚至专门和家长与老师作对,以此显示自我个性。二、 生理上,是青春期 身材长高了,手脚...

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
(三)自我独立的意识判断、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与开阔的眼界视野。“00 后”在中国社会“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与开阔的眼界视野使得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独立不完全意味着真正的成熟与强大,一些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四)务实的消费...

群体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群体心理具有四个特征:(一)认同意识 不管是正式群体的成员还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他们都有认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也即不否认自己是该群体的成员。他们对自己群体的目标有一致的认识,认同群体的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并且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当然,每个群体内部的...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的特征
群体心理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群体内的成员普遍具有认同意识。他们承认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对群体目标、规范有共识,并在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上保持共同的认知。群体内部的认同程度因群体规模而异,小群体的认同度通常更高。其次,归属意识是群体成员的另一个心理特征。无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如下:自我意识极强,意志力不强:这个时期的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敏锐,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不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

中学生的各阶段心理特征
中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特征是 1、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2、反抗性与依赖性产生的心理矛盾主要表现为逆反心理,中学生有了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对父母采取...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
6. 情绪波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冲动、易怒、焦虑等情绪。7. 社交能力的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社交能力逐渐提高,他们更加关注与同伴的关系,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和沟通。总之,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生理与心理的矛盾、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性心理...

大学生情绪有什么特点?
2,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情绪特点大学生的情绪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丰富的渐近过程.依据北京高校20世纪90年代末对当时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北京高校大学生具有开放,活泼,富有激丄情,多数学生的情绪状态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等方面的情绪特点.但在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情绪特...

彝良县18046991681: 大学生心理及其特点有哪些?
藩版贝复: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称,是客观 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健康的心理具有七个要素:即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 绪、和谐的人际关系、...

彝良县18046991681: 大学生的心理都有哪些特点?
藩版贝复: 浮躁,自视甚高,困惑,迷茫,颓废 心存高远,想干一番事业;行动懒散,消磨时光.大部分大学生的写照,虽然有很多大学生确实积极向上

彝良县18046991681: 在大学人的心理有何特点? -
藩版贝复: 新时期高校青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属性是平等性、独立性、开放性和纯洁性.其心理特征体现在:时空接近者、相似或互补者、异性间易于交往,人格和能力突出者易于被交往.要引导高校学生在交往中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特性,合理处理对他人的期望值...

彝良县18046991681: 大学生主要生理心理特点有哪些? -
藩版贝复: 形态发育(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一次飞跃)、内分泌变化、机能发育(神经系统受甲状腺机能旺盛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易疲劳;肌肉机能迅速增长,运动能力明显增加)一般心理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与学习相关问题、不良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行为问题、适应与发展问题常见心理问题:学习类障碍(注意力缺损障碍)、发展类障碍(孤独)、情绪类障碍(抑郁、社交恐怖症)、行为类障碍(品行障碍、神经性厌食)、性心理障碍(性偏好障碍、性身份障碍、性指向障碍

彝良县18046991681: 如何判断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 -
藩版贝复: 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

彝良县18046991681: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那个方面?针对这些特征,应如何采取有效的体育手段? -
藩版贝复: 生理发育特点:形态发育(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一次飞跃)、内分泌变化、机能发育(神经系统受甲状腺机能旺盛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易疲劳;肌肉机能迅速增长,运动能力明显增加)一般心理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与学习相关问题、不良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行为问题、适应与发展问题常见心理问题:学习类障碍(注意力缺损障碍)、发展类障碍(孤独)、情绪类障碍(抑郁、社交恐怖症)、行为类障碍(品行障碍、神经性厌食)、性心理障碍(性偏好障碍、性身份障碍、性指向障碍)

彝良县18046991681: 贫困大学生的几个显著心理特征 -
藩版贝复: 1.内隐性2.适应差(对新环境适应差,易封闭自我)3.因经济关系带来的自卑心理4.异性交往5.自强独立的心理需求强烈

彝良县18046991681: 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藩版贝复: 学习努力;思维灵敏;处世平和;身体健康;心态良好;积极进取.

彝良县18046991681: 企业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心理营销策略 -
藩版贝复: 首先你应该给出一个具体的产品之类的,因为范围太广,营销策略肯定也不同.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喜欢时尚,追逐潮流,网购达人,喜欢集群消费,结构多样化,消费差距大,阶段性强,储蓄观念淡薄等. 楼主可以从学校周边,学校内部和网络两方面着手.学校周边销售产品,学校内部推销产品、提供赞助以及网络营销等. 手打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