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观点在考试中怎么用,怎么答题?举个例子给讲讲吧

作者&投稿:威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班学生是全校最好的,老师是精挑细选的,但成绩却不好,怎么回事?~

如果针对整个班级而言,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普通班和尖子班的成绩评价标准不一样。二是某一次考试的某一科成绩落后。如果评价标准是一样的,从总成绩来看或者从某一科的长期成绩来看,则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01 尖子班的绝对实力远超普通班本人是高中老师,从未见过普通班成绩超越尖子班的情况。
我们学校里班级分为三个层次:励志班、实验班、普通班。进校时的中考录取分档次相差约40分。励志班的最分低也比实验班的最高分要高,实验班的最低分比普通班的的最高分要高。所以,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学生成绩有着很大的差距。
下面这张成绩表是我们学校2018届5月西南联考的成绩,表中红色框中是应届励志班,蓝色框中是复读励志班,黑色框是普通班,其它班是实验班。励志班的总成绩平均分几乎要高实验班100分。实验班与普通班差距不大是因为高二时,学校推广使用平板教学将班级进行了调整。25到30之间是复读班,总体比应届班要差。
其他每次考试情况都差不多。
02 普通班整体成绩超过尖子班的情况如果是班级整体成绩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第一、评价尖子班和普通班的标准不一样,也即这个成绩是相对成绩,不是绝对成绩。全市以及学校对班级进行考核时,肯定是按不同的班分层次考核的。不可能拿普通班和尖子班用同一标准来考核。比如这次西南联考,励志班会划定一个达标线是532分,班级总平均分达到532分才合格。实验班达标线是426分,实验班总平均分达到426算合格。这样,励志班就有两个不合格,而实验班中却有5个超过了达标线。我们就会说实验班比励志班考得好。但这个考得好是按相对指标来讲的。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奖励都是按各自班级的相对标准来计算的。所以,老师们更喜欢带普通班。因为普通班稍微努点力就能超指标。但励志班的指标已经非常高,很努力也难以超额完成,即使超也超得不多。得奖金就要少。不过呢,励志班有名次奖和清华北大奖。另外,带励志班也是一种荣誉。因为带励志班的最低都是市级优秀老师。
第二、如果是讲绝对成绩,那么可能在某一次考试中,其中某一科尖子班的成绩比某些普通班低。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不能是常态。原因在于某一次考试中,某一个学科,普通班的老师讲课时,讲到了几道考试原题。这种运气也是存在的。
03 普通班个别学生成绩超过尖子班的部分学生这一种情况就属于正常情况。实际上,进入尖子班的学生最后的十几名,与普通班靠前的十几名入学成绩差别不是很大。且一次中考成绩有很大的偶然性,从实际水平看,可能差不多。
普通班的前几名受老师关注更多,受到奖励也多,因此,信心会越来越大。从而有效促进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而在励志班的后几名的学生本来与普通班前几名差别不大,再加上长期处于励志班的末尾,在学习信心上有很大的影响,微一松懈,就可能考得比普通班的前几名差。
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个普通班都有成绩超过部分励志班学生成绩的。下面是2018届有5月西南联考中非励志班的前100名,第二列表示班级,最后一列表示名次。每个班级都有进入前100名的,但每个班都只有一、两个学生,并且除了3个人之外,其他人都在50名以后。进入前100名的学生绝大多数仍然还是在励志班。
04 最后来说一下传说在传说中,还是出现过许多厉害的老师,他们能把普通班带成尖子班,并且是全国知名的尖子班。当然我没有亲自见过,但我相信是真实的。并且我非常崇拜他们。
最著名的是北京22中的孙维刚,是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1980年开始,他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共进行了三轮半(2002年因病去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他招进来的这些学生,是连当地重点初中都考不上的学生。经过他六年教育后,是什么效果呢?
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考取清华、北大。1996—1997年度全国数学联赛中,全班有14人获奖。

我跟你讲今天超乖哟,回复应该怎么回复呢回复可以说哇,你好,帮我进行这么乖,那我要奖励你什么呢,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奖励给你,除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哦。可以奖励一个棒棒糖可以奖励一个关心的拥抱可以奖励很多东西哟,只要你喜欢我都可以奖励你。你好乖,这就是我奖励你的理由,我就喜欢乖乖的。

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的观点:
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还有它藐视一切的魄力和威慑力:
“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否认一切,又不置可否。

在现实中,如何分析、解决问题,条件论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论。首先,要弄清楚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
从事件发生流程过程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事物内部孕育着它将要变化的条件,而且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叫做内因。到底该事件能不能发生,还要看是否具备了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1)跟必要条件(2)共同构成某一事件A发生的充分条件,两者缺一不可;那么,什么叫做必要条件呢?现在假定我们已知事物内部条件和事件A已经发生了,经过逻辑思维和实践经验,可以得出“A事件发生”必然是由于事物具备了外部的条件(1)和条件(2),那么我们就分别把这两个条件叫做“事件A发生”的必要条件。现在,我们把上面两点结合起来,条件(1)、条件(2)都是“事件A发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条件(1)、条件(2)两者共同构成“事件A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上面分析的事件发生流程过程可以得出事物发展或变化的一般规律:当将要变化的事物同时具备了内因——内部条件和外因——充分必要条件时,事物必然会在质或量上发生变化。看一个事件究竟会不会发生,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了充分必要条件,从本质上说,事物内部条件也是其变化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弄清楚条件论的内容核心。条件论的一部分重要运用便是推理。推理包括推理前提、推理过程、推理规则以及推理结果的处理。
(一)推理的全部前提可以看作是这一推理的预设。日常的具体推理往往是省略的推理,有些前提并没有明确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对预设作全面的分析就尤为重要。例如,在给顶的语境中,说话人在说话的时候,无论是进行陈述、提出问题还是发出命令、作出请求,往往是相信或假定了一些前提条件或背景知识,这些前提条件或背景知识就是这一语境中该语句的预设。②
(二) 推理的过程是条件论的核心。它应该涵盖各种推理过程形式及其各推理规则。推理的过程形式包括直接、间接推理,关系命题的推理以及三段论,还有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等值推理,以及复杂的符合命题推理。因为这些内容在现行的逻辑学课程中有全面涉及。笔者认为,逻辑学里的东西只是条件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条件论体系的基础知识。对日常的推理,笔者认为有这样三个基本要求:⑴必然性。这一条其实就是推理的最基本的规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由条件引发必然结果时,条件必须符合充分必要性,其次,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具体的推理要求当全部前提为真时,必然能得出结论。这里的“必然能得出”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一个具体的推理通常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语境下表述的,大多和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有直接或间接联系。⑵相互关联性。日常的推理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意义、内容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相互关联性。③⑶前提可假设为真。推理要求:如果前提为真,并且按照推理的规则和逻辑规律,则得出的结论为真。譬如“假设-----”所引导的语句提供的是一种假设,即要求假设前提为真,并不要求断定前提都真。是,前提假设为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全部前提必须无逻辑矛盾,如果前提是有逻辑矛盾的,那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将无法被假设为真。其次,推理还要讲求逻辑规律,如果说推理规则是微观地为推理服务,那么,逻辑规律就是在宏观上为整个逻辑思维服务。
(三) 按照逻辑推理的规则分析完一个命题,还要对结果做回归处理。按照规则进行推理,其结果和原命题一模一样,这类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没有意义的,另一类是得出的结论在本应该推出结论的范围之内,因此,这两类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进行推理。
日常生活领域、生产领域、管理、科研领域都是条件论用武之地。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撑:管理、科学、技术,这三者都是在条件论的指导下去完成他们各自的使命。管理,在上一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从美国泰勒的“胡萝卜加大棒”制到今天的MPA、MBA,它的实质是研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发挥到极点,人的潜能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出来,一个组织如何保持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功,都特别重视事件发生的条件。在政治、经济、文化到处都充满了条件的信息,但我们民族的条件论意识几乎没有,只是凭借经验去做事,在前面提过,环境是时刻变化的,变是不变的真理,应对处在变化的环境之中的变化的事物,如何去解决它,关键在于建立自己思维支持下的认识体系。
在高等教育中,笔者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构建自己的知识平台、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以不变应万变,在达到一定的知识容量时,应该更加利用于实际运用和二次研究,创意是无限的,能力是发展的,所谓的技巧、规律都是在条件下的产物,应条件下的实际而诞生的,所以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体系,培养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实际运用与继续创新。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有机会抓住有助于自我发展的各种机遇,但是也并不是排斥一味的接受知识,如果是这样,它本身就背离了条件论。知识量一定的积累和获取是能力提高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学习条件论的思想后,应该树立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以创新、创造而学,并非以学而学。作为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孕育着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学习条件论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由已知到未知;也有助于人们建立科学思维,即周密的思维、逻辑的思维、辨证的思维,并且引导他们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不论是在科学研究、技术操作上,还是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学会多角度,全范围地思考,都尽量避免因计划、决策、执行失误而出现的损失。

唯物辩证法包括有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答题时紧扣这四点就行。不知什吗叫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内容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

唯物辩证法包括那些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 矛盾分析法 根本认识方法:包含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指着与继承下统一的方法等。◆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量是事...

高中政治哲学中 唯物辩证法都包括什么内容?
唯物辩证法包括:一、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例如,有光就有影,有正就有负,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等等)。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什么?唯物辩证法又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

唯物辩证法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否定之否定规律、质变与量变。其中矛盾的观点是根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使辩证唯物论的内容,而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普遍性。换言之,...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两大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是内容和形式、偶然和必然、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可能和现实。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需要承认矛盾,即承认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学会分析矛盾...

唯物辩证法联系是无条件还是有条件的
联系具有条件性。联系的条件性是指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对某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特定影响的各种因素。

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论
1、包括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联系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因果联系,整体部分),发展观(发展普遍性实质,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观(普遍性实质,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关系,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内外因),辩证否定。辩...

唯物辩证法有哪些方法论?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⑥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

冕宁县17878521893: 唯物论 辩证法 辨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怎么判断啊~考试答题的时候怎么答? -
林委奎先: 在高中知识范畴内,辩证唯物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如果一道题目要求用辩证唯物论作答,则主要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作答,若要求用唯物辩证法作答,则主要运用辩证法的原理来回答,因为我国高中所学的辩证法都是唯物的辩证法.

冕宁县17878521893: 什么是主观题 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
林委奎先: 所谓主观题,是指那些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具体情况或个性的试题.通过这类试题的考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某个具体部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测试学生精确地回忆所学内容,灵活地组织材料,清楚地表达问题,深刻地了解问题...

冕宁县17878521893: 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
林委奎先: C 事物的具体联系是可变的,因而事物所处的条件也是可变的.承认联系,条件的可变性,才能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人的活动是以客观条件为转移的,同时又是参与条件的变化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的历史,简单地说就是改变条件的历史.否认条件的可变性,当然也就在条件问题上离开了辩证法.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在条件问题上也是这样.唯物辩证法承认条件的可变性,但又认为条件的可变化也是遵循它自己的规律的.从人对条件的改变来说,人们改变条件也是遵循客观事物本身变化的规律,并且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这样,才又坚持了条件论的唯物论.

冕宁县17878521893: 要求用唯物辩证法来答题,要答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步骤的吗 -
林委奎先: 辩证法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发展又包括发展的原理,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发展的状态原理;矛盾的观点又包括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原理.做题时从前向后考虑,看看有哪些合适、可用,就基本上比较全了.

冕宁县17878521893: 高中考试方法 -
林委奎先: 高考哲学复习(唯物论)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冕宁县17878521893: 高考中唯物辩证法有哪几个主要大点?
林委奎先: 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3)因果关系原理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2.发展观: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⑵发展的原因:⑶发展的状态 ⑷发展的趋势3.矛盾观(全面的观点):(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矛盾的特殊性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5)主次矛盾关系原理(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冕宁县17878521893: 唯物辩证法重难点分析? -
林委奎先: 在有限的省考常识授课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学员在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哲章节中产生很多问题,需要反复的讲授,学员才能对此处略通.说明此处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问题和给出的授课建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

冕宁县17878521893: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回答方式.其实我知道怎么答题的,但在记忆方面有些麻烦,要考试了想先耍些小聪明. -
林委奎先: 是这么来的 用唯物辩证法的XX观分析材料.老师最主要的是看你原理,最主要的是关键词,比如“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些词语一定要写在句子的最开头.原理只要大意表达差不多就给分,还有方法论要与原理相符.然后你...

冕宁县17878521893: 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
林委奎先: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

冕宁县17878521893: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知识点总结 -
林委奎先: 首先来说唯物论,唯物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还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以及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