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学过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赞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找一篇小学没学过的文言文

《左传》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两军交战智者胜 【原文】 十年春,齐帅伐我①。

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⑤,又何间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③,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15),战于长勺(16)。

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18)。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③,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释】 ①我:指鲁国。作者站在鲁国立场记事,所以书中“我’即指鲁国。

②公:指鲁庄公。(3)曹刿(gui):鲁国大夫。

④乡:春秋时一万 二千五百户为一乡。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

当时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间(jian):参与。

(7)鄙:鄙陋,指见识短浅。(8) 专:专有,独占。

(9)牺牲:祭礼时用的牲畜,如牛、羊、猪。(10)加:夸大 (11)信:真实,诚实.(12)孚:信任。

(13)狱:诉讼案件。 (14)情:情理。

(15)乘:乘战车。(16)长勺各国地名。

(17)鼓:击 鼓进军。(18)败绩:大败。

(19)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20)轼;车 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

(21)作气:鼓足勇气。(22)再:第二次。

(23)靡:倒 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出兵应 战,曹刿请求见庄公。他的乡里人说:“做大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 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做大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

于是他入朝拜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去同齐国作战?庄公答道;“衣食 一类用来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独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每个民众,他们不会跟从您去作 战的。”庄公说;“祭花用的牲畜、宝玉和丝绸,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实诚信。”

曹刿答道:“这种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会赐福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虽然不能—一 明禀,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曹刿说;“这是尽心尽力为民 办事的表现,可以凭这个同齐国打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 一同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同齐军交战。庄公正想击鼓进兵,曹刿说:“不行。”

齐军已经击了三通鼓。曹刿说:“ 出兵了。”

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他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了嗏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开始追击齐军。

鲁军打了胜仗之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判回答说:“打仗凭的全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 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耗尽了。敌方的勇气耗 尽时,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会取胜。

大国用兵作战难以预测, 我担心他们设兵埋伏。后来,我看出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望见他 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读解】 可以把曹刿称为优秀的军事家。他所以取胜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冲,而是靠了谋略、智慧,这一点尤其让人称道。

战争当中,一个优秀的谋略家,抵得上成千上万的将士。他 虽然没有将士的勇猛,没有将士的膺力,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却能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

智慧如同水,水是无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无形、柔弱。③ 之中积聚了看不见的力量,遇到险阻可以绕道而行,聚积起来的 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

难怪孔子 要说:“智者乐水”。它们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无形克服 有形,以流转变化回避强敌,以柔弱战胜阳刚。

中国传统中对水的偏爱,铸成了传统智慧在阴、阳的抗衡中 注重以柔克刚的阴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

传统 的智者,谋略家,甚至可能连操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 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交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指点沙场, 调兵遣将。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谋 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传统的军事谋略家不是凭借在战场上出 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经验来指挥作战,而是靠读书识理来完成自己使命的。 看上去他们似乎因为没有亲身打过仗而缺乏实战经验,然而他们从读书识理中 积累起来的智慧,足以使他们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心理状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来把握、预测、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

这一点在崇尚实战经验的西方军事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十分自然的。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都在证明着,成功的战例是文人门智慧的杰作。

他们精心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戏,然后让担当剧中角色。

2. 【文言文《任未好学》翻译】

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籍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同学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1.任末:字叔本,东汉繁人(今属成都市新都县),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2.负:背.3.笈(jí):书箱.4.或:有时.5.庵:茅草小屋.[1] 6.荆:这里指荆的枝条.7.刻:划.8.缚:捆扎.9.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10.题:题写.11.其:书上的.12.悦:敬佩.13.静:“静”为通假字,通“净”.14.易:交换.15.终:死,终止.16.诫:告诫.这是他临终时对他弟子说的话.17.夫(fú):句首发语词.18.犹:如同.19.虽:即使.20.耳:罢了.21.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22.负笈不远险阻:背着书箱不认为这是万里险阻.远:认为……这23.人而不学,则何以成:人如果不去学习,凭什么成功?24.暗则/缕麻蒿/以自照: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25.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人要勤奋好学,虽然去世了可是精神仍在.而不好学的人,虽然还活着,只是生命活着罢了。

3. 求15篇初一未学过文言文以及翻译,请认真,越短的文言文越好

1《齐桓下拜受胙》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

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 下,拜,登,受。

译:夏天,齐桓公在葵丘与各国诸侯聚会,为的是重申原来的盟誓,使大家更加和好。这是合乎礼的。

周襄王派宰孔赏赐齐侯一块祭肉。宰孔说:“天子正忙于祭祀文王、武王,特派我来,赏赐伯舅一块祭肉。”

齐侯刚要下阶拜谢。宰孔说:“且慢,后面还有命令哩。

天子命我告诉您:‘伯舅年纪大了,加之对王室有功,特赐爵一级,不必下阶拜谢。’”齐桓公答谢:“天子的威严,离我不过咫尺,小白我岂敢贪受天子之命‘不下拜’?果真那样,只怕就会垮台,使天子也蒙受羞耻。

怎敢不下阶拜谢!” 下阶,拜谢;登堂,领赏。2《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译: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浑沌。

倏和忽常跑到浑沌住的地方去玩,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和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惟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浑沌)凿出七窍。

"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3《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翻译: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 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 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 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

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4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翻译: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

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咀嚼,就像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聪明睿智,并用不愚昧来保有他的人,必定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

(你)能不谨慎吗?”5 杨震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翻译: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四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抱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杨震)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

4. 找一篇小学没学过的文言文

《左传》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两军交战智者胜 【原文】 十年春,齐帅伐我①。

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⑤,又何间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③,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15),战于长勺(16)。

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18)。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③,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释】 ①我:指鲁国。作者站在鲁国立场记事,所以书中“我’即指鲁国。

②公:指鲁庄公。(3)曹刿(gui):鲁国大夫。

④乡:春秋时一万 二千五百户为一乡。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

当时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间(jian):参与。

(7)鄙:鄙陋,指见识短浅。(8) 专:专有,独占。

(9)牺牲:祭礼时用的牲畜,如牛、羊、猪。(10)加:夸大 (11)信:真实,诚实.(12)孚:信任。

(13)狱:诉讼案件。 (14)情:情理。

(15)乘:乘战车。(16)长勺各国地名。

(17)鼓:击 鼓进军。(18)败绩:大败。

(19)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20)轼;车 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

(21)作气:鼓足勇气。(22)再:第二次。

(23)靡:倒 下。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出兵应 战,曹刿请求见庄公。他的乡里人说:“做大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 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做大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

于是他入朝拜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去同齐国作战?庄公答道;“衣食 一类用来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独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每个民众,他们不会跟从您去作 战的。”庄公说;“祭花用的牲畜、宝玉和丝绸,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实诚信。”

曹刿答道:“这种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会赐福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虽然不能—一 明禀,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曹刿说;“这是尽心尽力为民 办事的表现,可以凭这个同齐国打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 一同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同齐军交战。庄公正想击鼓进兵,曹刿说:“不行。”

齐军已经击了三通鼓。曹刿说:“ 出兵了。”

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他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了嗏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开始追击齐军。

鲁军打了胜仗之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判回答说:“打仗凭的全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 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耗尽了。敌方的勇气耗 尽时,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会取胜。

大国用兵作战难以预测, 我担心他们设兵埋伏。后来,我看出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望见他 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读解】 可以把曹刿称为优秀的军事家。他所以取胜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冲,而是靠了谋略、智慧,这一点尤其让人称道。

战争当中,一个优秀的谋略家,抵得上成千上万的将士。他 虽然没有将士的勇猛,没有将士的膺力,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却能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

智慧如同水,水是无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无形、柔弱。③ 之中积聚了看不见的力量,遇到险阻可以绕道而行,聚积起来的 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

难怪孔子 要说:“智者乐水”。它们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无形克服 有形,以流转变化回避强敌,以柔弱战胜阳刚。

中国传统中对水的偏爱,铸成了传统智慧在阴、阳的抗衡中 注重以柔克刚的阴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

传统 的智者,谋略家,甚至可能连操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 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交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指点沙场, 调兵遣将。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谋 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传统的军事谋略家不是凭借在战场上出 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经验来指挥作战,而是靠读书识理来完成自己使命的。 看上去他们似乎因为没有亲身打过仗而缺乏实战经验,然而他们从读书识理中 积累起来的智慧,足以使他们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心理状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来把握、预测、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

这一点在崇尚实战经验的西方军事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十分自然的。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都在证明着,成功的战例是文人门智慧。

5. 高中语文考试中遇到没学过的古诗、文言文,然后让你分析,该怎么办

文言文的话,如果你课内的有好好听,一些基本字词的解释都掌握了的话,考试中的文言文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就像英语一样,对个别不认识的字词是要用猜的,但不能乱猜,要根据学过的、知道的部分并且结合语境分析。

其实高考的文言文不难的,考点绝对是教过的东西。

古诗的话,就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要了解,比如月亮:月亮的别称有哪儿些要记住,然后月亮一般在古诗中的意境——思乡啊,思人啊。。。等等。

那样的话在看到古诗中有你知道的某个事物,你就可以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还有就是答题模式要掌握。

6. 【求“要不要学好文言文”的反方观点要越多越好啊

不主张写文言文,因为我们现代人说现代语,写现代文.比如说,我们在联合国用英文不能用文言文.党中央发表文告当然要用现代语,从事商务活动当然也用现代语.于是我们中小学生要用主要的精力学习现代语.文言文要不要学,我觉得应该学一点,目的在于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文采.认识一下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让他们有点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但是主要的时间精力应当用在学好现代语文上面.现在的高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50%,但是我们学习它的时间已经达到了50%以上,而我们得到的不足20%,所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已经不堪重负.那些教育低下的农村连现代文都教不好,更不用说是文言文了.我认为学好现代文的基础是学好标准的现代文.白话文是近代白话、白话从来就有自己的产品,它不是由文言文演化而来的,现代白话由近代白话演变而来,近代白话又由中古白话演变而来.这里我不同意韩先生的观点,他说只有学好文言,才能学好白话,这是个误导,打个比方说,吃饭才能饱,喝酒才会醉,你不能说我吃饭会醉,喝酒会饱,对不对?!朱自清先生说,白话比文言要精致的多,严密的多,为什么不花时间去学呢?文言文不能作为现代文必要的学习条件.说学好文言文就一定能学好白话,我觉得这中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比如说孔乙已满口之乎者也,但其实他的文言文不好.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学习文言文来学习白话文,而我们现在所接触的白话文书籍就可以学到了,鲁迅、郭沫若都是文学大师,但是他们写的也都是白话文,他们经历过文言文的时代,体会过文言文的情况,所以他们在五四运动的时期,经过新文化,提出了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如果鲁迅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文言文的酱缸里浸泡过,他就不可能成为鲁迅,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运用了现代的思想,现代的观念,现代的思维.我们要用文言文来说话,来发表文章,来从事谈判,到联合国去发言吗?文言文到现在到底有没有生命力是铁的事实.人类创造了全部的知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全部掌握它,所以我们的社会一定要分工,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敲锣卖糖,各干一行,用韩愈说的术业有专攻,进入大学以后,中文系历史系乃至于数学系里面,研究中国数学史的这部分人,才有必要掌握文言文.但是,就是说我们不提倡全体中小学生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文言文,因为他们将来绝大部分人要当工人当农民,去做商人做领导干部,不一定用得到.我可以这么说,在我们中文系,古汉语是中文系学生最头疼的课程,我们有的大学生说,晚上睡觉前看几页古汉语课文,可以代替服用安眠药.我觉得从小学到现在,我对文言文一直都不是特别的感兴趣,因为我没有那种学习的环境,再一个作为一个小学生你给他讲“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根本就不理解其中的含意,他只能摇头晃脑的背下来,家长们看着自己的孩子整天背这些,家长一辈子都用不到的东西,苦苦背诵时,他们的心情肯定很难受,我觉得这还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语言是用来沟通交流的,让大家先明白,也就是说小学生首先要能够与人交流,再一个,现在的家长无论怎样在孩子一出生先教他的是白话文.要回到根本的东西里来,学以致用,有人说白话也好,文言也好, 它都是汉语,语言的根本作用是交流的工作,这个有口头和书面之说,它还是思维的工具.我确实承认,文言文它比较简洁,但有时正因为它太简洁了,对于我们很难理解.就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就牵扯一个字的解释,在课本上“越明年”的意思是第三年,但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这是今年的新教材刚改过的,然后我就觉得它使我产生一个疑问,文言文注释是前人给的,而后来又换了,根据这种方式学文言文根本达不到领会其要点的作用,所以没有必要学文言文.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4月22号的《中国教育报上》提出的这样一个观点《不学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我想问您的是,我们的家在哪里?鲁迅先生说我打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到两个字吃人,这个国家是一个充满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要,以及封建的等级制度森严的这么一个家,这个毫无人权、毫无平等、毫无法律可言的家,我们要带广大的青少年回去吗?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我们不是非要每个人很深入的理解它,文言文本身是有一定深度、难度的,不可能每人都有能力去理解它,体会其中的道理.既然有难度为什么不能像古典音乐、民族舞蹈那样有少部分来继承,而不是来要求每一个人.我想区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学习、欣赏、熏陶.我们不赞成的是强文言文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而不是反对文言文的熏陶.同样是接触文言文,这是存在着两个不同概念的心态,一个是在我身后积淀了数千年的民族历史文化的传统,我们可以当成一棵大树去依靠,而不是背在我们每个人肩上的重负.文言脱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小学教材中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时代的必然.。




用学过的文言文
高考语文背诵与默写篇目 (一)古文(11篇) 1 《劝学》 荀子 2 《过秦论》 贾谊 3 《师说》 韩愈 4 《阿房宫赋》 杜牧 5 《六国论》 苏洵 6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7 《石钟山记》 苏轼 8 《前赤壁赋》 苏轼 9 《离骚》屈原 10 滕王阁序 (唐)王勃 11《屈原列传》《史记》 (二)诗词曲(35首) 1...

小学学过文言文有哪些?
《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少年中国说节选》,《古人谈读书》,《自相矛盾》,《杨氏之子》,《伯牙鼓琴》,《书戴崇画牛》,《两小儿辩日》

高中学过的文言文有哪些?
diming233 推荐于2019-10-19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8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古文(11篇) 1 《劝学》 荀子 2 《过秦论》 贾谊 3 《师说》 韩愈 4 《阿房宫赋》 杜牧 5 《六国论》 苏洵 6 《游褒禅山记...

以前学过的长篇文言文有哪些
在小学,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主要有《杨氏之子》(在五年级下册)、《伯牙绝弦》(在六年级上册)、《学弈》、《两小儿辩日》(这两篇都在六年级下册),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孔子不能决也”(因为《两小儿辩日》中的这句话使我感受到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严谨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另一...

我们学过的文言文
1. 请问大家,我们都学过哪些古文 失道寡助 孟子 生于忧患,大未必佳 *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 * 刘义庆 魏武将见匈奴使 陶渊明 饮酒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李白 行路难(其一) 白居易 观刈麦 范仲淹 渔家傲 第六册 《孟子》 鱼我所欲也 * 陈寿 隆中对 诸葛亮 出师表 * 曾巩 墨池记 王维 汉江临眺 李白 宣...

初中学过哪些战国时期的文言文
1. 初中时期要背哪些古文 《童趣》 沈复 字三白 号梅逸 清代文学家 《〈论语〉十则》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 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观沧海》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唐朝诗人 《西江月》 辛...

过去好文言文
1. 以前学过的一篇古文 汉乐府的《陌上桑》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晋中90后妈妈流利背出桃花源记震惊儿子,你还记得哪些文言文?
文言文在我们学生时代,是一个让我们头疼无比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读起来拗口,背诵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在我所学过文言文中,能够记得文言文有很多,如《伤仲永》、《马说》、《出师表》,以及《滕王阁序》、《桃花源记》等等。众多文言文都留存有深刻印象,但如果说熟练背诵,已经难以做到。想要背诵这些...

小学学过孟子的文言文
1. 从小学到初中学过《孟子》的哪俩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孟令永、李顺强)小学六年级下册1.文言文两则学弈(《孟子》)初中一年级上册10.《论语》十则初中二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礼记》)初中三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礼记》)高中第一册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2.寡人之于...

高中我们学过那些文言文?
廉颇蔺相如传、鸿门宴、劝学、逍遥游、寡人之于国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情表、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赤壁赋、蜀道难、报任安书、离骚、过秦论、五人墓碑记、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秋水非攻、季氏将伐颛臾、琵琶行、黄花岗烈士事略、秋声赋、项脊轩志、渔父、兰亭集序、...

岳塘区17894117206: 五个课外的文言文 只要是初一上册和小学没学过的就行 不用太长 还要翻译
满瑶妇炎: 1.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2.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3.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4.等死,死国可乎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1、可怜我窦娥被官府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 2、一步一步地升迁不失为州郡之官 3、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快乐的城市去 4、同样是死,(选择)为国而死好吗 5.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

岳塘区17894117206: 初二课前3分钟演讲用的古文!急!长点没关系!最好后面有感想!要我们没学过的啊! 要适合我们水平的~ -
满瑶妇炎:[答案] 同上.后面有感想,推荐《过秦论》.跟学习有关的?《劝学》《伤仲永》要没学过的啊.《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岳塘区17894117206: 如何翻译没学过的文言文,尤其是考试的时候 -
满瑶妇炎: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还有对课内知识的应用来理解,很简单,不一定非要一字不差的翻译过来,只要理解就好,考试时的文言文没学过的东西是不会考的.

岳塘区17894117206: 谁能给我几首小学没学过,但非常有名、经常考的诗、词或文言文啊? -
满瑶妇炎: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

岳塘区17894117206: 文言文《卖油翁》的题,急,帮帮今天解答这篇文言文没学过~1.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康肃剑术的态度?哪些词语表现了陈康肃的傲慢无礼?2.这个... -
满瑶妇炎:[答案] 卖油翁对陈康肃剑术的态度:睨之、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 陈康肃的傲慢无礼:忿然、笑而遣之 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

岳塘区17894117206: 遇到从没学过的文言文该怎么做?要求翻译句子和解释原文大意这一类类的,做文言文有没什么技巧? -
满瑶妇炎: 话说做课外文言文能看懂一半以经很不错了,在做翻译题是选择直译的方式即一字对应一字翻译,差不多可以翻译出七八成的样子,实在看不懂的字就根据你翻译的其他猜,然后再将语句弄通顺点就行了.学文言文只有不断积累词汇量,重点虚词的意思一定要掌握

岳塘区17894117206: 语文中没学过的古文要求翻译该如何解决? -
满瑶妇炎: 考试题中的文章必须具备:1 涉及的语法是你学过的 ,2 你没学过的生字会给你注音,文言实词会有注释,3 个别难懂的句子会帮你解释.如果出题不是这样,就叫“超纲”(超过考试大纲是不允许的)所以你只要把学过的文言虚词(重点不超过15个)语法(名词活用、语法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前置、后置、省略、等)重点实词弄明白就行了.最好把学过的文言文课文(包括书后练习,)逐字翻译.最好直译.保证考试时OK.

岳塘区17894117206: 高中语文考试中遇到没学过的古诗、文言文,然后让你分析,该怎么办?平时应该做哪些准备? -
满瑶妇炎: 文言文的话,如果你课内的有好好听,一些基本字词的解释都掌握了的话,考试中的文言文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就像英语一样,对个别不认识的字词是要用猜的,但不能乱猜,要根据学过的、知道的部分并且结合语境分析...其实高考的文言文不难的,考点绝对是教过的东西...古诗的话,就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要了解,比如月亮:月亮的别称有哪儿些要记住,然后月亮一般在古诗中的意境——思乡啊,思人啊...等等...那样的话在看到古诗中有你知道的某个事物,你就可以把握这首诗的意境...还有就是答题模式要掌握...

岳塘区17894117206: 小学文言文(没学过的)不能有五年级的(杨氏之子)六年级也不行(学弈,两小儿辩日)亲们,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要帮我!有赏呦 -
满瑶妇炎:[答案]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

岳塘区17894117206: 中考会考一篇没学过的文言文吗 -
满瑶妇炎: 出卷人肯定会避开教材上的文言文的,如果你做的课外文言文的练习较多,可能会被你碰到,不过概率还是挺小的.文言文这种东西,主要靠积累啊,多背背词语的意思,多翻译翻译句子,基本上不会差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