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将太史慈有哪些著名的战绩?

作者&投稿:屠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大将太史慈有哪些著名的战绩?

  太史慈战绩

  1.少年事迹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取来视之。 」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覆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当时州郡有隙,太史慈的任务就是追回州府的奏章,并将郡守的奏章率先交付中央(谁先上报中央就袒护谁,东汉末年的腐败可发一笑)。这样一件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太史慈是如何处理的。日夜兼程到达洛阳的太史慈,看到州府的投奏章的人在门前等候宣召,径直上前问「你想上奏章?章题有没写错,拿来我看!」——俨然一副大官的样子。州吏不认识太史慈,只好乖乖将章取出来,太史慈接过之后二话不说,掏出利刃毁之,绝!州吏发现上当,忿忿不平,太史慈的劝词更妙「如果你不将奏章给我,我就不会毁坏它了。现在你丢失奏章、我弄坏奏章,是同罪之人。不如我们一起悄悄的逃走吧?否则你我都要受罚坐牢啊。」州吏反驳「你弄坏我的奏章,已达到目的,干嘛还想着逃走?」太史慈继续睁着眼睛说瞎话「我当初受命来洛阳,只是来看看州府的奏章报上去了没有。但我太过分了,毁了你的奏章。我现在回去,恐怕也会受责罚,所以还是我们一起走吧。」太史慈在成功劝走州吏后,暗中回转,将郡守的奏章送了上去。最后,太史慈因为得罪了州府,避往辽东。

  从这件事上看,太史慈聪明机智,口才甚佳。怀刀毁章,此违法之事,亦潇洒决断为之。惜为演义不载。

  2.都昌之围

  此段志与演义均有记载,孔融善待太史慈之母,太史慈从母命前来相助,而后突围求救于刘备,以词说之,请来救兵。基本相同。唯太史慈突围的一段描写,稍有异处。

  [志49](慈)于是严行蓐食,须明,便带鞬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直出。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毕,径入门。明晨复如此,围下人或起或卧,慈复植的,射之毕,复入门。明晨复出如此,无复起者,于是下鞭马直突围中驰去。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

  [演义11]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率众来战。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

  在志中,太史慈用的是疲军之术,第一日出城,围下人皆起,太史慈煞有其事地命人摆靶射箭,射完即回;第二日出城,围下人只有半数警惕而起,太史慈依旧摆靶射箭;第三日,围下人视而不见,太史慈找准机会,突围而出。此主要表现他行事的机敏,我认为,太史慈接此任务,应是自知直接突围行不通,才用此计。 ( ) 演义中则让太史慈直接突围。至于突围时的神勇,纵然演义比志描写更甚(演义对武将的武艺描绘多有夸大,据闻罗版的太史慈此处更拽),然勇而无智,此处太史慈的形象无疑是被贬低,再加上上一段怀刀毁章的事迹也被忽略,太史慈的「智」在演义中全无表现机会。

  3.神亭岭之战

  [志49](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演义15](慈)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败。……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才放手。

  太史慈的成名战役,在两部书中都有记载,演义的功劳仅是将志的战斗具体化。志中所记的单挑极少,演义中更著名的马张、马许、关黄等单挑都为虚拟。这里将志中所载的单挑沿袭于演义中书,想来再简单不过。

  4.归降东吴

  [志49]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演义15]却说太史慈,招得精壮二千余人,并所部兵,正要来与刘繇报仇。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太史慈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来赶。太史慈正走,后军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芦苇之中,喊声忽起。慈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

  首先,在志中,太史慈「自称」丹杨太守,并曾有「泾以西六县」的地盘,可见他的确该归为「群雄」,至少我们从没见到甘宁、周泰、蒋钦这些带数百从人来投孙策/孙权的将军,之前有什么「自诩」官位的。太史慈归降的过程,两部书相似,大坻三国中的归降皆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一方「待之甚厚」,另一方「请降」。但请注意孙策与太史慈的对话,演义中将「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未可知也。」这两句其记载于太史慈请降之后,我认为只是降后的闲聊笑语,并无紧要;志中虽没有说明,但从孙策说出「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这句疑似劝降的话来看,孙策与太史慈之前的「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未可量也。」对话是劝降时讲的,可能也是最打动太史慈的一句话。窃以为,央视三国电视剧中的这段处理最佳,容后再详表。

  5.信义笃烈

  [志49]后刘繇亡于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演义15]慈曰:「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余众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策起谢曰:「此诚策所愿也。今与公约:明日日中,望公来还。」慈应诺而去。诸将曰:「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策曰:「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皆未信。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

  同样是招募刘繇的部下,志中用了六十天,演义可能是选用了吴历所载「立竿视影。日中而慈至」(吴历亦曰「慈于神亭战败,为策所执」,与志不同,疑此书此段的可信度),改为一天——一日与六十日之间坚守信义的难度,有目共睹;又将「士众万余人」改为「一千余众」——诚然,这并不代表太史慈能将这「众万余人」全部收服过来,但从逻辑上讲,至少是多于「一千余众」的。众所周知,志中的人数比之演义往往是只少不多,却为何于此削减太史慈的能力?

  6.神箭射手

  [志49]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着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

  [演义15]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

  太史慈的箭术,演义继续简单沿袭志中描写。至于太史慈的相貌,据说罗本是有的,只被毛本删去,暂且就不追究了。另还有毛版中太史慈随孙策讨伐严白虎时,十几合未拿下王朗的污点战绩([演义15]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昕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昕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亦听闻罗版不载,略过。

  7.太史慈之死。这是志与演义最大的差别。

  [志49]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吴书]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

  [演义53]太史慈入帐,言其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被责怀怨,今晚使人报来,举火为号,刺杀张辽,报宋谦之仇。某请引兵为外应。」……(张辽)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在志中死于赤壁之战前,演义于赤壁之战后,或是为了突出他的遗言,或是为了表现张辽之智,写了一场孙权与张辽的合肥之战,其间太史慈献策,可叹作奸细者不过一士卒,为内应者不过一养马后槽,被张辽轻易识破,太史慈中箭而亡。此处的设定与志大相径庭,谁能想像那个怀刀毁章、疲军突围的太史慈,使用这样粗浅的计谋?实为演义误之。再看两者之间遗言的不同,吴书写「升天子之阶」,演义写「立不世之功」,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志中的太史慈,始终是一路归附孙策的诸侯;在演义中,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




三国名将太史慈原是谁的部将 历史上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pán],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

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都有哪些呀?
6、太史慈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7、凌操 凌操,吴郡余杭人。孙策锋起淮南时,征讨吴贼严白虎,白虎不敌,奔走余杭,于路劫掠;凌操便与儿子凌统引乡人杀败之,父子二人来投孙策,孙策使为从征校尉,同引兵渡江。孙权统军后,凌操从讨...

三国大将太史慈和甘宁对比
论历史武将之盛,当数乱世三国,其中太史慈还有甘宁,就都是三国人物,两人皆是东吴军中大将,其武功,胆识和谋略,不逊色给当时并立的蜀中五虎,还有北魏的五子。 太史慈像 太史慈,大名子义,年轻时就非常好学,是个胆识过人,武功和才华都很卓越的人物,拜在孙策帐下前,曾和孙策有过一场历史少有的二人对战,最后双方不分胜...

吴国的将军太史慈有多厉害?
太史慈出生于公元166年。太史慈的时代是一个战争时期。作为一个男人,太史慈带着为国为民的思想参加了孙权的军队,带领部下四处作战,保护一方平安。据史料记载,太史慈身高七尺七,目前身高约两米三。太史慈最好的武器是弓和箭。百发百中,人称“弓箭手”。根据这些记录,太史慈非常擅长武术。我们不难看到...

三国大将太史慈有哪些著名的战绩
都昌之围救孔融 神亭岭之战单挑小霸王孙策

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都有哪些呀?
2、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3、甘 宁 (字兴霸),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直前。曾被孙权称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矣 ...

三国大将都有谁?
吴:孙坚-文台,孙策-伯符,孙权-仲谋,陆逊-伯言,张昭-子布,诸葛谨-子瑜,周瑜-公谨,鲁肃-子敬,吕蒙-子明,太史慈-子义,甘宁-兴霸,韩当-义公,徐盛-文向,周泰-幼平,潘璋-文圭,丁奉-承渊,黄盖-公覆,程普-德谋,阚泽-德润,陆绩-公绩,步骘-子山,严浚-曼才,凌统-公绩,孙亮-子明...

请问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杰出的人才?
太史慈:字子义,原为刘繇部下。武艺高强,尤擅弓箭,曾与孙策单挑不分胜负。后被孙策俘获,感孙策的仁德而降,为东吴的建国立下大功。丁奉:字承渊,东吴名将。与张布一起杀孙琛,并升任大将军。在东吴后期的作战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张纮:字子纲,著名的「江东二张」之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被...

太史慈的武力究竟是什么级别?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孙策手下的一员大将,太史慈的武功还是非常高的,他曾经和小霸王孙策打了一个平手,而孙策的实力在三国时期也是很强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有小霸王的称号。太史慈出了和孙策交手之外并没有和其他名将交手的经历,所以太史慈的武功已经不如张飞,关羽这些顶级武将,但是却无限接近他们,所以太史慈...

太史慈身先士卒,为江东立下了赫赫战功,你对他有何评价?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这种说法还是相当不正确的,据史料记载,吴国孙权手下文臣武将颇多,特别是武将,丝毫不比魏蜀两国差,并且在历史上也大放异彩,而且还有最勇猛的5大名将。那么东吴到底有哪些名将?他们又是怎样死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东吴第一名将太史慈,据史料记载,太史慈最开始并未投靠东吴,...

涉县19254858512: 三国上将太史慈有哪些著名的战绩 -
牢狭凯保: 大战孙策算是唯一的战绩

涉县19254858512: 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最光辉的战绩是哪一战 -
牢狭凯保: 北海救孔融,体现其智谋、仁义;激斗小霸王,体现其勇猛.

涉县19254858512: 三国中东吴好象没有什么名将 -
牢狭凯保: 东吴武将排行: 第1名:太史慈(兵器:双铁戟,座驾:疾云) 战绩:号称双戟无敌的子义兄.北海解围,大战程普,孙策,指东不打西,近战,远程攻击能力都超强,东吴第一武将非他末属第2名:甘宁(武器:星月刀,冰铁铃铛(暗器)坐...

涉县19254858512: 东吴四大将领 -
牢狭凯保: 《三国演义》中的东吴的四大将领是太史慈,甘宁,周泰,程普. 1、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

涉县19254858512: 吴国武将前五名 -
牢狭凯保: [ 1]太史慈:很早追随孙策,与其大战不分胜负,总观太史慈战绩,几乎全胜,除中张了埋伏而亡之外,再无败绩. [2]甘宁;胆识过人,先随黄祖,后从孙权.曾击杀黄祖,助孙权夺皖城,以500骑大破曹操.被孙权称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

涉县19254858512: 吴国第一猛将? -
牢狭凯保: 太史慈为吴国第一猛将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涉县19254858512: 三国中魏、蜀、吴 有哪些大将和著名的战役 -
牢狭凯保: 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 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 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涉县19254858512: 三国十大武将 -
牢狭凯保: 十大武将第一名:吕布,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典型战绩,三英战吕布,在三人围攻的情况下,能全身而退,虽败尤荣,也因此奠定了战吕布只可群攻不可单条的三国佳话. 十大武奖第二名:张飞,一生未有败绩,也是唯一一个敢和吕布单...

涉县19254858512: 谁知道吴国有哪些重要的武将和文官? -
牢狭凯保: 太史慈(兵器:双铁戟) 战绩:号称双戟无敌的子义兄.北海解围,大战程普,孙策,指东不打西,近战,远程攻击能力都超强,东吴第一武将非他末属 甘宁(武器:星月刀,冰铁铃铛) 战绩:射杀凌操,射杀黄祖,一合斩马延张凯,20合败...

涉县19254858512: 三国时期的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
牢狭凯保: 三国里太史慈可算一员猛将,可惜不得善终,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太史慈派一名奸细插入张辽军中,不料被张辽捉住,张辽使反间计,反诱太史慈袭营,谁料想四下里伏兵暗箭齐发,太史慈身中数箭,众将拼死杀出重围,回到营中,太史慈自觉性命不久,于是发出一番:“大丈夫生于乱世...”云云的感慨,遂撒手人寰,呜呼哀哉去也! 简单的说:由于过于勇猛,中了张辽的计,死于乱箭之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