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十四医圣

作者&投稿:邹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的医圣是谁?~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另说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原因在东汉时期,邓州市行政范围归南阳管理)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医圣生平简介: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 公元150年,卒于219年。

  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 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据史料记载,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他善于思索,逐步掌握了朴素的辨证方法。汉灵帝时,仲景被举为孝廉。继之出任长沙郡太守。他虽然身居要职,但淡于利禄,鄙视荣势,憎恶官场角逐。当时,正值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目睹村村举衰,户户号泣的惨痛局面,张仲景深切关注民众的安危,他冲破了封建等级制森的清规戒律,择定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在大堂上为民诊治疑难疾病,从而传为千 古美谈,后来的药房多冠以"××堂",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大堂诊病的业绩!

  在东汉末朝政日非,民不聊生之际,特别是在张仲景的家乡中原疫疬暴行的情况下,他毅然辞去太守之职,跃出宦海,返回故里,呕心沥血,深研医学,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楼主问的好像是中国古代的十四圣人吧?

圣人一:酒圣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夏朝第四位国王帝相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政变,帝相被杀,那时帝相的妻子后缗氏已身怀有孕,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下了儿子,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

圣人二:文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圣人三:史圣司马迁

司马是西汉史学家,也是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供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记》,为咱中国,也为世界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圣人四:诗圣杜甫

杜甫,因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圣人五: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圣人六: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圣人七: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圣人八:草圣张旭

张旭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圣人九: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圣人十:茶圣陆羽

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圣人十一:兵圣孙武

孙武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

圣人十二:谋圣张良

张良是汉初大臣,其祖与父相继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时,遇黄石公,后来刘邦、吕后合谋暗使丞相萧何巧设机关,并以密友身份亲自诱捕韩信入长乐宫内,以谋反罪名由吕后急令处死,韩信全家抄斩。一代开国元戎,千古军事奇才的韩信,却遭灭族之祸。从而张良遁隐深山,以仙侣为伴,不食凡间五谷,追随仙踪,与世隔离了。张良看承谋士的楷模,被后人尊为“谋圣”

圣人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东汉时期,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又一台“候风地动仪”的研制成功,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

圣人十四: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孙氏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勤学苦练,无心仕途,晚年从事医学著述,是文史医药全面均展、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尤以医学为最。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

针灸之祖———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圣人一:酒圣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夏朝第四位国王帝相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政变,帝相被杀,那时帝相的妻子后缗氏已身怀有孕,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下了儿子,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

圣人二:文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圣人三:史圣司马迁

司马是西汉史学家,也是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供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记》,为咱中国,也为世界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圣人四:诗圣杜甫

杜甫,因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圣人五: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圣人六: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圣人七: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圣人八:草圣张旭

张旭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圣人九: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圣人十:茶圣陆羽

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圣人十一:兵圣孙武

孙武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

圣人十二:谋圣张良

张良是汉初大臣,其祖与父相继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时,遇黄石公,后来刘邦、吕后合谋暗使丞相萧何巧设机关,并以密友身份亲自诱捕韩信入长乐宫内,以谋反罪名由吕后急令处死,韩信全家抄斩。一代开国元戎,千古军事奇才的韩信,却遭灭族之祸。从而张良遁隐深山,以仙侣为伴,不食凡间五谷,追随仙踪,与世隔离了。张良看承谋士的楷模,被后人尊为“谋圣”

圣人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东汉时期,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又一台“候风地动仪”的研制成功,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

圣人十四: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孙氏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勤学苦练,无心仕途,晚年从事医学著述,是文史医药全面均展、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尤以医学为最。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针灸之祖———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圣人一:酒圣杜康 圣人二:文圣孔子 圣人三:史圣司马迁
圣人四:诗圣杜甫 圣人五:医圣张仲景 圣人六:武圣关羽


中国历史上药圣和医圣分别是谁啊
1、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阐述的“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2、药圣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

中国历史上的十四圣都有谁?
关注 展开全部 一、 酒圣杜康二、文圣孔子三、史圣司马迁四、诗圣杜甫五、医圣张仲景六、武圣关羽 七、书圣王羲之八、草圣张旭九、画圣吴道子十、茶圣陆羽 十一、兵圣孙武十二、谋圣张良十三、木圣(科圣)张衡十四、药圣孙思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

中国古代四大医圣是谁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3、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4、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

中国古代“十圣”
文圣: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草圣:张旭,唐代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医圣:张仲景,名机,...

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都有哪些
1. 针灸之祖——黄帝:传说中的中原各族共同领袖,其与歧伯等讨论医学的著作《内经》,对针灸有详尽论述。2. 脉学倡导者——扁鹊: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以其医术闻名,被誉为脉学创始人。3. 外科之祖——华佗:后汉末年沛国人士,尤其精通外科,开创了腹部手术的先河。4. 医圣——张仲景:汉末南阳...

中国古代的十四位圣人,你都知道吗?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中国历史上有十四圣人之说医圣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医圣”的人物是张仲景,他的全名是张仲景,字仲容,又因其曾担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他,不仅因其医学成就而备受尊敬,还因为他的孝廉之举而闻名。张仲景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尤为显著,他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伤寒杂病论》...

中国古代四大医圣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医圣的介绍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3、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4、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

中国古代神医有哪些?
二、扁鹊 原名秦越人,是春秋时期的名医。由于他医术如神,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

中国古代十圣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中国历史上有十四圣人之说医圣是谁 -
兴树竹红:[答案]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我,国古代的医圣是谁 -
兴树竹红:[答案] 漫谈中国古代的十四位圣人 一、 酒圣杜康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中国的14圣分别是谁 -
兴树竹红: 酒圣杜康 ;文圣孔子 ;;史圣司马迁 ;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 ;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 ;画圣吴道子 ; 茶圣陆羽 ;兵圣孙武 ;谋圣张良 ;药圣孙思邈 ;木圣张衡 .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我国古代的医圣是谁? -
兴树竹红:[答案] 医圣生平简介: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 公元150年,卒于219年. 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中国圣人医圣指的是谁
兴树竹红: 中国圣人一览 至圣:孔子 亚圣:孟轲 草圣:张旭 史圣:司马迁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武圣:关羽 医圣:张仲景 文圣:欧阳修 乐圣:李龟年 茶圣:陆羽 棋圣:黄龙士 画圣:吴道子 曲圣:关汉卿 酒圣:杜康 书圣:王羲之 所以医圣:张仲景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中国十四圣? -
兴树竹红: 一、 酒圣杜康 二、文圣孔子 三、史圣司马迁 四、诗圣杜甫 五、医圣张仲景 六、武圣关羽 七、书圣王羲之 八、草圣张旭 九、画圣吴道子 十、茶圣陆羽 十一、兵圣孙武 十二、谋圣张良 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十四、药圣孙思邈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表主要是扁鹊,张仲景,华陀,孙思邈,李时珍, -
兴树竹红:[答案]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我国古代名医大全
兴树竹红: 1、扁鹊(上古时代神医) 2、秦越人(就是课文《扁鹊见蔡桓公》里的扁鹊) 3、张仲景(医圣) 4、华佗 5、孙思邈(药王) 6、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中国历代名医有哪些? -
兴树竹红: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 1、针灸之祖———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2、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

元宝山区18440224247: 古代医圣有那几个? -
兴树竹红: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姓张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