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于谦的评价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投稿:赖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明史》中对于这一男孩是这样评价的:忠义心烈,与日月争光!
于朱元璋逝世那年出生,七岁时被认为是宰相
1398年时,朱元璋逝世了,同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出生一男孩,在51年后他为大明续命了200年,他叫做于谦。
于谦在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仰慕文天祥的气节,并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在七岁时,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
入仕为官两袖清风,百姓爱戴不惧奸臣
1421年,于谦考取了辛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
朱祁镇在位的期间,他宠信太监王振,因此文武百官都争先恐后给王振送钱。只有于谦进京时从不给王振送礼。他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当时,太监王振一党因于谦铁面无私,便认为于谦必然是他们贪腐弄权路上的绊脚石,于是王振一党便诬告于谦是因不能晋升,所以对皇上心怀怨恨才辞职的。
对此,英宗皇帝大怒将于谦投入了狱中并判死刑。此事传出之后,山西百姓便纷纷进京告御状,请求皇帝释放于谦,而王振一党迫于压力,无奈以抓错了、抓成同名同姓之人为由,在三个月后便释放了于谦。
土木之变明朝陷入危机,于谦呵斥迁都派
1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从少年的天子长成了热血的青年,正是想有一番安邦定国的时候。而这个时期王振开始专权,并且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
于是,就有了正统十四年,王振怂恿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草率亲征瓦剌部也先,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年轻的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他带领五十多名文武百官,以及五十万明朝的精锐之师。然而,最终却在土木堡遭遇了惨败,大明王朝立国百年之久,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惨败!
不仅皇帝被俘虏,文武百官中精英人才也可以说是被一扫而空,大明帝国黄河以北精锐之师也全军覆没!
当时大明朝廷一片慌张,此时郕王监国, 他命令群臣讨论作战与防守的方略。腐儒徐有贞以星象玄学为名,提出了迁都南京,当时朝中无人主事,孙太后虽想有作为但却无能为力。
这关键时刻于谦站出来了,以“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为由,呵斥了朝廷的迁都派,因此举他也被孙太后所倚重。
朝堂大乱引发流血事件,于谦稳定局势赢得北京保卫战
在朝堂上,都御使陈益上奏要求诛杀王振全族。在这个时候,王振的亲信锦衣卫指挥马顺,公然呵斥上奏的官员。
此时,王竑突然便在朝廷上猛击马顺,见此状众臣纷纷跟随,马顺当即毙命,一时血溅朝堂,而士卒亦声汹欲诛。
据《明史》记载: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
在于谦退出左掖门时,王直握着他的手叹道:“国家正是倚仗您的时候。今天这样的情况,即使是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啊!”
在那时,朝廷上下都倚重于谦,而于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之后,于谦积极的组织了军事力量,整个京城进入总动员,面对嚣张杀来的瓦剌精锐步步设套,彻底拿下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在郕王朱祁钰执政的期间,于谦起到了重要作用。景泰年间,可以说是明朝至土木堡之变后转危为安,并逐渐走向中兴的重要时段。
于谦是明朝救世主,却含冤遇害
于谦延长了大明国祚,毫不客气地讲,于谦就是大明江山的救世主。但是,这么功高震主的人,他能不被小人所妒忌吗?
公元1457年时,明代宗朱祁钰病重,石亨、曹吉祥以及徐有贞,迎接明英宗恢复了帝位,因为石亨、曹吉祥以及徐有贞与于谦有仇恨。
因此他们借迎接明英宗恢复皇位之功,逼迫明英宗杀死了于谦,而明英宗为了收买人心、安定局势,也就同意了。于谦在他自己拼死护住的北京城里含冤遇害,天下怜之。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救丞相”清廉?
于谦出狱的时候,于谦更加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于谦亲自领兵抵御敌军进攻。明英宗被捕后,于谦以国家为重,积极将明政权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于谦是明朝的大臣,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有从这个评价中我们知道,于谦是一个忠义的士大夫,于谦的精神和他的《...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明朝的于谦死的不冤,死的活该?
于谦是明朝历史上一位名臣。他志向高远、为官刚正不阿,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于谦一生对明朝王权巩固、社稷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最后却死于奸臣构陷。虽如此,他的死却并不被人同情。因为于谦在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后,拥立朱祁钰为帝,犯了皇家继承帝位的大忌。因为古代继承帝位的顺序是子承父...

于谦危难时刻守住大明江山,为何含冤而亡却没人平反?
谢邀。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不太恰当,于谦虽然含冤而死,但是其历史评价却非常之高,后世众人都认为他是名臣和民族英雄,而且就在明朝,皇帝就已经下诏为其平反。有关于谦保卫大明、含冤而死和最终平反的来龙去脉,且听子渊为君道来。▲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后,9岁的皇长子朱祁镇继位为帝,...

如何评价明朝于谦?
当年明月: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军事成就: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

求明朝于谦和元朝、清朝著名诗人(各一个)的评价。四字最佳。急_百度知...
如果是诗人我觉得于谦可谓集大成者!元不详,清有康熙、那兰容落,但和于谦比,皆无一物,于谦的是都证明他的公正廉洁、赤胆忠心,而且他也怎么做了,京城保卫战是他人生的颠覆!

明朝于谦的成就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
于谦是明代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曾以《咏石灰》为题的诗,表述自己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名垂千古,受人敬仰。

如何评价于谦
挽救大明的英雄——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

明朝大臣于谦的故事介绍,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
同僚看完这首诗歌后,立马明白了于谦的意思。等到于谦踏上回京之路时,他果然没有带上当地的土特产。等到于谦回京之后,大多官僚都以为于谦会对王振有所表示,但是于谦依然我行我素出入朝廷,丝毫没有顾及王振及其党羽的看法。后来,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来形容于谦为人清廉、正直的美好品行。如何评...

谈古论今说于谦
所幸的是在他去世的同一年,一个婴儿在钱塘县诞生了,那个在五十一年后力挽狂澜的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大明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于谦,亦称之为于龙图、于青天、于少保。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古代,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采用谥号来进行概括。而对于于谦的谥号,我偏向于肃愍两字。为什么我要秉持这个观点呢?是因为...

于谦在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为何最后却被处死?
首先,于谦是明朝时期的著名的名臣。于谦是明朝时期的一名侍郎,一生为官清廉,始终把国家大义放在首要位置,是明朝时期的一代名臣,历史上对于于谦的评价都是极高的。当时明朝边境受到敌军入侵,明英宗率领大军北伐,但是由于情报被泄露导致在明军转移土木堡的时候受到袭击,明英宗被敌军所俘,于谦为了快速...

河北省17844288464: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 -
泷制穿心: 于谦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河北省17844288464: 于谦是明朝的大清官,一生正直清廉,两袖清风.正如( ? )朝的边塞诗人( ? )所说的那样“ ? ” -
泷制穿心: 于谦是明朝的大清官,一生正直清廉,两袖清风.正如唐朝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说的那样“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河北省17844288464: 于谦这一生经历了什么50字? -
泷制穿心: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下狱.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河北省17844288464: 于谦是怎样的一个人?
泷制穿心: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号令严明,才思畅通敏捷,考虑周到仔细,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他性格很刚强,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遭诬陷被害.

河北省17844288464: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一句是评价于谦的话是什么? -
泷制穿心: 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而于谦是独一无二的.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

河北省17844288464: 明朝名臣于谦为何史称“救世英雄”?
泷制穿心: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皇帝被蒙古人抓走了. 蒙古人打到了北京,而北京的20W精锐部队则被皇帝带走全部溃败了. 于是北京就没有了部队,当时的大臣们都说要迁都南京,只有于谦说要抗敌. 于是那个被抓走的皇帝的弟弟即为了,于谦带领大家抗击蒙古.取得了胜利. 整个故事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于谦明朝迁都的话,有可能想历史上的南宋一样了. 所以说他的“救世英雄”.

河北省17844288464: 于谦人生经历和评价(需要原创) -
泷制穿心: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一说桐乡)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河北省17844288464: 如何正确评价明朝于谦这个人
泷制穿心: 李纲“但得众生皆温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于谦“要留青白在人间”……这些青史留名的廉吏贤臣,即使仙逝千年万载,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 明代的于谦我看有名将的资格 他和李纲一样力主抗战,要说北京一战,功劳是在那些勤王的各地明军吧 溯先名宦勋猷,总六部相,五朝明纪,以前仅见; 追古大臣风节,寄三孤绥,九域元公,而后一人.

河北省17844288464: 于谦,明代的政治家、 、 -
泷制穿心: 有责任感,果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