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作者&投稿:松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失根的兰花阅读及答案:
1、从文章题目来看,“根”“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如何理解?
2、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3、“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与哪句话相照应?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做结有什么作用?
5、本文中心句是哪句?
答案:
1.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整个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人生如絮便是失根兰花的最好写照。
2.身在福中不知福,得到了不知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虽然作者少年颠沛流离但终究在祖国,有一种归属感,因为中国就是他的家。但自从他在到了美国,这种归属感消失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美国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的,这使得他更怀念故土,因此感情变了,变得思乡了。3.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点明中心,含蓄而又浓烈的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之情。
4.借古喻今,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感情,升华主题,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怀他的家乡。
5.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答案自己想出来的哦!勿抄袭)


阅读《乡土情结》答案
.文章开头引用王维诗的作用是什么?(2分)2 .根据选文第(2)段,概括乡土给人们打下的“童年的烙印”是:父母家族的关爱、、悲欢离合的家史 、。(2 分)3 .既然“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为什么有些人又要告别家乡?选用文中语句作答。(2分)4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

失根的兰花仿写作文
3. 【现代文品读2014年新版中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 精锐教育提醒你:1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含义.(3分)15.第③节末尾“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2分)我的分析:16.第④节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配套练习第4课练习答案
参考示例:比喻及作用:《最后一课》中把挂在课桌的铁杆上的“字帖”比喻成“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小弗朗士此时已觉醒的爱国情怀。《失根的兰花》中用 “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凉的处境。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的悲苦心境,令人动容伤怀。写作启示:从《...

失根的兰花读后感400字
一日,偶读到了一篇美文《失根的兰花》,我即时想到了一句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鸡啼回荡在我的小村里;傍晚,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地笼罩着它。故乡的记忆好似一...

03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与非典有关吗?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篷,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

《土地情结》的阅读全文开离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
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表现了离乡之人漂泊无定的状态和心境,渲染出苍凉感伤的气氛。

失根的兰花改写成散文诗
二、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因此,在阅读《失根的兰花》时,我...

阅读题租田
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

与父亲博弈的阅读答案
为您推荐: 和父亲的博弈 与父亲博弈阅读答案 与父亲博弈羽毛 囚徒困境博弈是什么 乡土情结 阅读答案 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 苏秦之楚 阅读答案 完美朋友阅读答案 生命博弈什么意思 生命博弈同义词 其他类似问题2011-02-08 与父亲博弈 阅读答案 14 2013-07-29 父亲的朗读阅读答案 73 2011-03-24 ...

兴安区17686325948: 跪求《失根的兰花》阅读理解的答案失根的兰花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 -
舟淑多动:[答案] 1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2①与“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一句相照应,它突出了文章中心内容,强化题旨.②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

兴安区17686325948: 阅读《失根的兰花》答案 -
舟淑多动: 失根的兰花——以“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作者本人,以“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 失根表示:流落异国他乡.兰花表示:作者处境.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及答案? -
舟淑多动: 1过渡: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的牵念,又怎能释怀!那种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跃然于纸上,感情如此强烈真挚,怎不令人感动! 2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 -
舟淑多动: “根”比喻的是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的是漂泊的自己.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有家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感觉;而如果踏出了国门,那里就不再是祖国,我们失了根,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就如同“失根...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及答案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句话与前面那句话相照应?它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
舟淑多动:[答案] 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点明中心,含蓄而又浓烈的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之情.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文章第③段加点的“这些”和“这里”分别指代什么?2.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3.文... -
舟淑多动:[答案] “这些”应该是指牡丹雪球和丁香这些花吧. “这里”是指美国.“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是因为作者长年背井离乡,和那些花一样没有了家的根基.用后文的话就是“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几岁...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1)作者在美国看到“里面的花,种子是中国来的”,为什么突发奇想,“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 -
舟淑多动:[答案] 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禁不住潸然泪下.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及答案 -
舟淑多动: 本人之愚见: 1.“根”比喻的是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的是漂泊的自己. 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有家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感觉;而如果踏出了国门,那里就不再是祖国,我们失了根,就到处均不可以为...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 阅读1.下面一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我曾记得,八岁时拿着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这童年的色彩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 -
舟淑多动:[答案] 1、通过对儿时与父亲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突出全文主题 2、不矛盾,因为前文中的“到处都可以为家”是建立在不出国土的前提下的;而后文的“到处均不可以为家”是建立在踏出国土的前提下的 3、“人生如萍”,...

兴安区17686325948: 失根的兰花阅读题1.本文的第一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学校园的美丽景色.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2.说说第九段中加引号的两句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有什么不... -
舟淑多动:[答案] 我只会第一个问题. ⑴ 作者由眼前美国校园里来自中国的花联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 ⑵ 美国校园里的美景无法安慰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突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