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为什么叫温州

作者&投稿:褒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历史上叫什么?~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历史上瓯、东瓯、鹿城、斗城、白鹿城。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地方语言
温州本地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瓯江片,是南吴语的代表。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非遗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州 (浙江省地级市)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锁都 中国鞋都 中国制笔之都 中国皮都

中国教玩具之都 中国合成革之都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礼品城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乌牛早之乡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羊栖菜之乡 中国瓯柑之乡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四季柚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牡蛎之乡 中国泥蚶之乡 中国文蛤之乡 中国花蚶之乡

中国印刷城 中国电器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胶鞋名城

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 中国鞋都女鞋基地 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钻头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 中国数学家之乡

楼上的在说什么啊,搞不懂
温州古为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朝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有称温州为“东瓯”。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故名温州。
东晋南朝时期,中原名门土族、达官贵人,纷至沓来,中原文化、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促进温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博学多才的郭璞在这里构建城池,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称“白鹿城”,白鹿衔花就成了温州的象征。

  北宋

  徽宗大观三年(1109)永嘉吴表臣(1084—1150),字正仲,荆溪上湖即今西溪吴宅村人。与兄鼎臣同登进士第,初任通州司理参军。北宋灭亡前夕,吴表臣回老家避乱。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高宗赵构自扬州南逃温州,经御史中丞赵鼎(后为丞相)推荐,吴表臣再度出仕,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四月间从高宗到越州(今绍兴市),调任右正言,不久,以病请求外任,以直秘阁学士知信州。绍兴元年(1131)被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谏。秦桧复相后,吴表臣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绍兴十年(1140),秦桧令吴担任使者,去和金议定地界,并指着政事堂(丞相议事之处)曰:“归来可坐此。”遭吴拒绝。吴表臣不依附权贵的刚直行为,为世人所赞扬。绍兴十一年(1141)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官。不久,又起用为婺州知州,当地大水灾,先发常平仓救济,后再报告朝廷,颇得人心。因政绩考核优良,任敷文阁待制,任满即请求奉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在家闲居数年,后移居温州校场巷(今蛟翔巷),晚号湛然居士。绍兴二十年(1150)病卒于家。《宋史》对吴表臣的评价为“议论谠直,刚严鲠峭,不惑异说,不畏强御。”最后还用谚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信哉!”作为结语。

  徽宗政和二年(1112)平阳陈桷(1091—1154),原名纬,又名庆隆,字季壬,一作季任,号存隆,蒲城即今苍南蒲城乡人。殿试第三名中探花,授文林郎、冀州兵曹参军,历太学正、博士、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尚书虞部员外郎,进为礼部郎中。政和七年(1117)任提点福建路刑狱。绍兴三年(1133)被召为佥部员外郎,升郎中,除太常少卿。四年,除起居舍人,改太常少卿。五年至九年,历任泉州知州、两浙西路提刑、福建路转运副使。每到任,即检查利弊,提出改革意见。绍兴十年至十四年(1140—1144)召为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秦桧为相,被罢官。不久,改秘阁修撰,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1145)起,知襄阳府,充京西南路安抚使。当时襄汉地区连年兵火,户数已减至承平时二十分之一,而赋税却有增无减。陈桷请重行减免,深得民心。未几,又值汉水泛滥,田园淹没,庐舍飘荡。陈桷年已50岁,仍率领兵民修筑堤岸,平息水患。十六年(1146),以疾乞祠,复秘阁修撰。提举太平观。二十四年(1154),改知广州,充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未至而卒。著有《无相居士文集》16卷,已佚。陈氏身经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四朝,一门五代显宦,三世见于《宋元学案》,为温郡世家。

  是年,永嘉薛弼(1088—1150),字直老,登进士第。曾知虔州、黄州、福州、广州,擢敷文阁待制。

  是年,永嘉娄寅亮(约1092—约1166),字陟明,登进士第。初授州仪曹掾。靖康元年(1126)调越州税院,后任上虞县丞。曾两次上疏论社稷大计,深为宋高宗赏识,擢为监察御史。后被时相秦桧所忌,以莫须有罪罢官(又传被谴还乡,激江水暴涨,父子同殁于大水)。陈傅良在《奏乞褒录傅察、宗泽、娄寅亮子孙札子》中,赞扬娄寅亮“敢建大议”,今应列“褒崇之典”,“以广恩惠,以劝忠力”。《宋史》有传。

  是年,薛良贵字贵全,初名天球,登进士第。历任光州、复州知州,终朝奉大夫,赠通奉大夫。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军南下,瑞安知县王公济招募乡兵,把守环县关隘。薛良贵尝与兄薛良显率乡兵控要害,抵挡义军进攻。薛良贵早岁入太学,元符间(1098—1100)因上书议论朝政,被取消学籍,改今名。

北宋

徽宗大观三年(1109)永嘉吴表臣(1084—1150),字正仲,荆溪上湖即今西溪吴宅村人。与兄鼎臣同登进士第,初任通州司理参军。北宋灭亡前夕,吴表臣回老家避乱。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高宗赵构自扬州南逃温州,经御史中丞赵鼎(后为丞相)推荐,吴表臣再度出仕,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四月间从高宗到越州(今绍兴市),调任右正言,不久,以病请求外任,以直秘阁学士知信州。绍兴元年(1131)被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谏。秦桧复相后,吴表臣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绍兴十年(1140),秦桧令吴担任使者,去和金议定地界,并指着政事堂(丞相议事之处)曰:“归来可坐此。”遭吴拒绝。吴表臣不依附权贵的刚直行为,为世人所赞扬。绍兴十一年(1141)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官。不久,又起用为婺州知州,当地大水灾,先发常平仓救济,后再报告朝廷,颇得人心。因政绩考核优良,任敷文阁待制,任满即请求奉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在家闲居数年,后移居温州校场巷(今蛟翔巷),晚号湛然居士。绍兴二十年(1150)病卒于家。《宋史》对吴表臣的评价为“议论谠直,刚严鲠峭,不惑异说,不畏强御。”最后还用谚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信哉!”作为结语。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 探究温州的历史和命名由来?
据历史研究所述,温州得名的起源是有很多版本的,其中最为广泛的版本是,温州是因为它的温暖气候而得名。由于温州所处的位置是临海的,又在长江以南,是一个相对温暖的地区。因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之为“温州”,用于表示这里有着温暖的生存环境。不过,至于温州为什么正好取名为“州”而不是其他的...

温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的介绍,温州地处温峤岭(现在的温岭市)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如此看,自从有温州这个名字至今,已经有1300多...

温州是个怎样的城市
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温州,杭州,台州,福州,广州...为什么要起名叫:**州?
(1)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 苗族 自治~。一些国家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国先秦时即有州的名称。传说禹治水以后,将天下分为九州。也有尧时天下分为12州之说。秦朝建立以后实行郡县制,无州之设置。汉武...

温州市历史人文什么时候开始叫温州。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

谁知道温州的历史啊?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 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

温州称呼是哪一年?
温州古代是东瓯国。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温州历史悠久,古代称瓯越。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
温州地名的由来: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就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在哪里?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 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

想问浙江州有哪些
浙江州5个州分别为:杭州、温州、湖州、台州、衢州。1、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2、温州:简称“温”或“瓯”,浙江省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 -
甫征二乙: 唐上元二年(675年),设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因为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这一地名的来历 -
甫征二乙: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
甫征二乙: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呢 -
甫征二乙: 因为····窝也不知道也····反正温州就叫温州咯···你老婆生活的地方···你上学的地方丫!

东乡县13663677019: 为什么温州叫温州
甫征二乙: 温州因“地处岭南,气候温润”而得名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为什么叫温州,历史上叫什么? -
甫征二乙: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

东乡县13663677019: 关于温州为什么原名叫鹿城 -
甫征二乙: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了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在浙江是什么地位 -
甫征二乙: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1°18′、北纬...

东乡县13663677019: 城市的文化 -
甫征二乙: 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这里有详细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08213.html?si=5

东乡县13663677019: 温州为什么被称为“鹿城” -
甫征二乙: 始于白鹿衔花的传说. 据《温州府志》载,东晋323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飞入天际.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这座山称为“郭公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