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对鲁庄公的认识200

作者&投稿:德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庄公的优点,写一篇论文200字~

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一、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公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二、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三、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

照得刺眼。还有几个选手,就快轮到我了。我站在等候区,咬
紧了牙,双腿不住的颤抖着,心中默念着台词,生怕上了台后冷场
。选手们的表演都很出色,他们华丽的声线,优美的吐露,赢得了
评委们的好评。我很害怕。
我害怕失败。
几乎是下意识的看了母亲一眼,母亲在一排显示器的后面,我
看不见她的脸。但是我看到她给我比了个赞。心中顿时暖了很多。
突然,我发现其实没什么好紧张的,我在心中默念“你最棒了
,你一定能行的,加油!”自己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
比赛过后,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得到了个还算不错的名次,我
懂得了,成功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战胜自己,突破自己。给自己
点赞。
希望在以后的路上,能一路欢歌,勇敢自强。在人生中挫折来
临的时候,请学会,给自己点赞!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能听进去别人的劝告,能不耻下问,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

文中鲁庄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1、文中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2、曹刿:远谋。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

历史上的鲁庄公是谁关于鲁庄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鲁庄公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国君,即鲁国君主。关于鲁庄公的生平,他的实际名字叫做姬阳,是鲁国君主鲁隐公的儿子,也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在他的兄长鲁文公去世后,鲁庄公继位成为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致力于提升鲁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他进行农田的开垦和...

曹刿论战鲁庄公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是一篇由先秦左丘明撰写的文章,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该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该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

选文中曹刿和鲁庄公有怎样的特点?
1、鲁庄公-取信于民 鲁庄公能够放下高高在上的君主架子,虚心听取下层人民的意见,而且有问有答,虚心纳谏,最终在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有缺点,迷信、迂腐,目光短浅。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尽职尽责,知人善任,勤政爱民,不耻下问。2、曹刿-深谋远虑 首先通过曹刿和同乡人的谈话,...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分析题
战前,曹刿肯定了鲁庄公所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战后,曹刿提出了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以及作战中必须随时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曹刿的这些论述,是当时条件下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总结。 2. 曹刿论战练习题和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2008-10...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注释: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伐:攻打。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

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1、愚公:智者,胸怀大志,远见卓知,坚持不懈的人。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鲁公: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

曹刿论战,公问其故,“其”指什么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
8.(4分)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能联系选文通顺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若从鲁庄公知人善任的角度来论述亦可。)5.天水市(09甘肃省)16、(1)同“遍”,遍及;普遍。 (2)参与 17、C 18、用来祭祀的...

图们市18992627660: 以 我眼中的鲁庄公 为题200字短文以我眼中的鲁庄公为题写200字的短文,能帮我想一段吗,谢谢 -
万琦苯磺:[答案]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能听进去别人的劝告,能不耻下...

图们市18992627660: 根据《曹刿论战》,写出自己对鲁庄公的评价,看法.(300字左右) -
万琦苯磺:[答案] 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

图们市18992627660: 《曹刿论战》之鲁庄公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善于用人,听取意见,取信于民等.以《我看鲁庄公》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 -
万琦苯磺:[答案]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能听进去别人的劝告,能不耻下...

图们市18992627660: 《曹刿论战》中的了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理解【200字】左右
万琦苯磺: 由“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 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说多少,...

图们市18992627660: 帮我写篇关于庄公人物特点的作文!
万琦苯磺: 鲁庄公的性格特点分析 从齐鲁“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怎样的性格? 由“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 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

图们市18992627660: 怎样认识和评价鲁庄公这个人? -
万琦苯磺: 鲁庄公是国君,是战争的决策者,治理国家且不论,单单是用人,就已见卓越.混混如刘邦者,善用张良韩信萧何而成就天下,在长勺之战的前前后后,不管是战前吸纳良才,战中果断收手,战后总结经验,无不体现了鲁庄公的正确决策,退一...

图们市18992627660: 有人认为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个愚蠢无能的国君 有人却说他令人敬重 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鲁庄公的认识 -
万琦苯磺: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第一点是: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第三点是: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回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曹刿说公曰,神弗福也,一定对如实说话,...

图们市18992627660: 如何评价鲁庄公 -
万琦苯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图们市18992627660: 求 曹刿论战 里对鲁庄公的看法,400个字左右 -
万琦苯磺: 是昏君但不是暴君.善于听从曹刿的意见 6、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图们市18992627660: 《曹刿论战》人物分析 作文 -
万琦苯磺:[答案] 无疑,《曹刿论战》之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曹刿的有德有识,有才有谋值得学习,这已成定论.我也同样觉得曹刿这个人物在作者的描写下,既有责任感,又有胆识,但是他有一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我并不是很赞同.文中的鲁庄公,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