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回报他人的事例

作者&投稿:钭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回报母爱事例~

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韩信报分食之恩
《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吕氏春秋》记载了两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来。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给子路一头牛,以表谢意。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很昂贵,于是大家议论纷纷,认为子路不应接受别人的感谢,这不是高尚的君子行为。孔子听说此事后对子路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地接受。也许该国就会有更多的人舍己助人了。”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却没有去国库中报销。大家由此称赞子贡是君子,而孔子说:“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人们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并非你个人的事情。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从今以后,鲁国人就(因为害怕和你的高尚行为对照后显得自己很小人)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素材解读
救人和赎人都是帮助别人的好事。做好事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导更多人参与进来。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了好事只成就自己的高尚显然不及让更多人去帮助他人来的更有价值,我们必须在人性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深处的意义。

1、豫让

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

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

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

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

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

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

因此赵襄子就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知伯。

如今知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豫让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知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知伯。”

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由于你为知伯报仇,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而寡人对待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释放你了!”于是赵襄子就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

不过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许我在这里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当场脱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给豫让。

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豫让说完话就自杀而死。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以后,都落泪惋惜不已。

2、介子推

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3、韩信

韩信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去世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因此家里条件非常的差,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韩信为了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每天都非常用功的读书,拼了命的练习武术,可尽管如此,依然无以为生。

在走投无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韩信只能去邻居家“白食”,因为经常白吃别人家的饭,所以韩信遭到了不少的冷眼和恶话。韩信在小的时候就非常的有骨气,根本不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的任何闲话,他也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他就去水边独自垂钓,哪天钓到鱼了,就用鱼去别人家换饭吃,钓不到的话,他就没有饭吃了,所以他经常吃的上顿没下顿。

在淮水边上,有一位专门给别人漂洗纱絮的老奶奶,大家都称她为“漂母”。漂母心地非常的善良,她看韩信这么可怜,于是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韩信一部分。

每天都是这样,从来都没有间断过。韩信非常感动,他记住了漂母的大恩大德。韩信在有所成就之后始终记得漂母对他的恩,于是便专门派人四处寻找漂母,最后以千金相赠,以此来报答漂母的恩情。

4、俞伯牙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非常擅长弹奏琴弦,还有一个叫钟子期的人则非常擅长听音乐。有一天,俞伯牙去到了泰山,他在那里游览观光。当他正兴起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把他困在了山里。

当时的俞伯牙非常无聊,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古琴拿了出来,开始演奏。碰巧的是钟子期也刚好在附近躲雨,他听完了俞伯牙的琴声后,便拍手叫道:“真是一首好曲!”

在这件事情过后,俞伯牙每演奏一支琴曲,钟子期都能听出这首曲子中所指的意义,这让俞伯牙又开心又惊喜。就这样,两个人成为了彼此的知心,并且约定好第二年再次相会。

可是等到第二年,俞伯牙按照约定来会钟子期的时候,不幸得知钟子期在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最后因病去世了。知道这个消息后的俞伯牙悲痛万分,把自己心爱的古琴都给摔破了,他决定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弹琴了,以此来谢平生难得的知心。

5、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一个士大夫的父亲去世了,按理说应该让父亲生前的爱妾去殉葬,但这个士大夫并没有这么做,他把父亲的爱妾嫁给了一个好人家,没有让她殉葬。爱妾已经去世的父亲为了踢自己的宝贵女儿报恩,就把地上的所有野草缠成一个个乱结,希望用这些乱结可以绊倒恩人的所有敌人。

衔环: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只黄雀被困住了并且受了伤,一个儿童亲手把它救了出来还挽救了它的性命。获救后的黄雀带回来了四枚白环,还说这个白环可以保佑小恩人世代洁白,都可以身居高位。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漂母的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华强北买东西,妈妈让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买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长得蛮漂亮的,还穿着旧校服,但她没有胳膊,靠双脚写字来乞讨,她面前摆着墨、纸还有一个装钱的小红桶,脚趾间夹着一支毛笔,沾了沾墨水,开始写字,...

写作文需要~~~求些有关慈善的事例
最炫民族风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公益的节奏最给人力量,爱的歌声最动人心弦。当今社会,公益和爱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最炫民族风,给无数人以力量,拨动无数人的心弦,并将带动更多的人共同鼓动最炫民族风。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

因为善良而得到的回报有哪些著名事例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

付出为了收获事例高中作文范文
没有人平白无故地获得嘉奖与成功过果实,也没有人天生便得到什么厉害的东西,你看到的也许都是别人后天默默洒下的汗水与心血。付出就有回报,只要你努力了便有收益,有时候只是这些“收益”、“回报”来的稍微迟了一些,日积月累,你撒下去的辛勤汗水,总有一天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我认真反省自己,...

关于善待他人的故事 简短的,用作议论文的事例论证
正在思索时,一辆拖车竟然已经迎面驶来,他大为惊讶。司机笑着对他说,有一个小孩给了我十块钱,要我开过来帮你,并且还写了一张纸条。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这代表一束花。”立即表达心中的想法,勇于认错才是真正的勇者。你的一份善意往往能立即得到回报,而内心的释怀正是最好的报答。

有什么自助者天助之的事例
,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永不屈服的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事例
“我只听说以德羞人的,没有听说以辱骂折磨人的。如果说刘备是君子,就不会由于将军的辱骂而感到羞耻;如果他是小人,就一定会用同样的办法来回报你,那么辱骂就会落到你头上。而且,我说不准哪一天也会为刘备效力,也会像今天给将军效力一样。假若我一离开将军,就来辱骂你,行不行呢 ? ”吕布听...

作文 真诚面对他人又得到回报的事例
现在的社会太多人都爱骗人,不论对象是谁,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人们应该重视。诚实是一个可贵的财富,是上天的恩赐,不要随随便便就把他丢弃,为了一点点利益,把人的本初弄上污点,如果你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那么你将会获得真诚的回报。作文库作文库欢迎你 ^_^ 真诚的回报 高级搜索 证道『真诚...

古代人回报母爱事例
事例三:韩信报分食之恩 《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

请举1-2个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例。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并深情地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参考资料:http:\/\/www.mjhy.cn\/article16404.html 张思德 1912年10月...

青阳县19833757489: 哪些善良的举动带来回报的故事?哪些善良的举动带来回报的故事
蔺翠齐索: 1.孙叔敖杀蛇2.楚惠王恩及厨师3.屈原背米4.荀巨伯探望朋友5.闵子骞情感后母6.子罕为邻居着想7.张良拾鞋8.黄香沮席9.孔融让梨10.郭林宗与人为善11.骆统送米12.心地善良的戴封13.陈窄教育小偷14.王烈感化盗牛人15.庾亮不卖“的卢”马16.朱冲送牛17.郭翻让车18.朱晖助友19.仁医孙思邈20.李勋燎须27.韦嗣立替兄受鞭22.柳宗元照顾朋友23.董助教荒年赈济24.张知常为人宽厚25.沈道虔乐于助人26.徐湛之爱护弟弟27.宋仁宗体憧臣子28.韩琦不惜宝碎29.苏东坡爱民30.东坡助人偿债31.少年思忠赋性宽厚

青阳县19833757489: 关于回报的名人事例谁知道?急用
蔺翠齐索: 三国时期的鲁肃.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 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肃领命来见孔明.孔明曰:“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

青阳县19833757489: 古代施舍别人获得好处的事例 -
蔺翠齐索: 鲁国有一道律法——凡是有见到鲁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者,自己垫钱将其赎回,可从鲁国领取赏金报酬. 很多被人当做牛马使唤的鲁国人奴隶因此而获救. 子贡也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不去接受赏金,鲁国上下听说这件事后纷纷称赞他重义轻...

青阳县19833757489: 谁有关于古代名人感恩的故事??求教 -
蔺翠齐索: 《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青阳县19833757489: 古代帮助他人的事例 -
蔺翠齐索: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是北宋时最有名望的大臣之一,他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据说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

青阳县19833757489: 古代帮助他人的事例必须有具体的人物不能是国家帮助国家之类的谢谢了 -
蔺翠齐索:[答案]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是北宋时最有名望的大臣之一,他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据说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

青阳县19833757489: 古人讲礼貌获得回报的故事 -
蔺翠齐索: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

青阳县19833757489: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古代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事例? -
蔺翠齐索: 1、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却没有什么人去买.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人们知道...

青阳县19833757489: 谁能告诉我一些古人帮助别人的事例? -
蔺翠齐索: 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没有怨言.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

青阳县19833757489: 有关古代名人 感恩 的故事要500 - --600字 -
蔺翠齐索: 来讲个春秋的故事.故事主角唤作豫让.豫让最初本为范氏家臣,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皆默默无闻.直至仕于智伯,始受中用.智氏一家本独大晋国,然后为韩,赵,魏三家联合所灭.豫让逃到山里,思念智伯的好处,怨恨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