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作者&投稿:赤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上期物理化学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才能应付考试?~

高一物理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力 力的平衡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二、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奔?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五----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一)钠的性质及保存
1.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沸点882.9℃
钠的化
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
2Na+O2 Na2O2
②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
2Na+Cl2 2NaCl(产生大量白烟)
③与水反应:2Na+H2O=2NaOH+H2↑
(浮于水面上,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
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


2.钠的保存 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银白色的金属钠 表面变暗(生成Na2O) 出现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
(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不是铝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
总反应:
(标电子转移时就必须清楚地理解铝和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
简写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


(三)金属与水的反应
通过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金属性的强弱
Na Mg Al Fe
与水反应 冷水剧烈 热水微弱 沸水微弱 高温、水蒸气
(一)钠的氧化物
氧化钠 (Na2O) 过氧化钠 (Na2O2)
分 类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生成条件 常温 点燃或加热
色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化学
性质 与水反应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与CO2反应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 4Na2CO3+ O2
与酸反应 Na2O + 2HCl = 2NaCl + H2O 2Na2O2+4HCl= 4NaCl + O2↑+ H2O
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 Na2O2有强氧化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作用。


(二)钠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钠 (Na2CO3) 碳酸氢钠 (NaHCO3)
分类 正盐 酸式盐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CO32-+H+=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H2O+CO2↑)
开始无外观现象(因为首先生成HCO3-),随后出现气泡。
(若向足量HCl中分别滴入Na2CO3或NaHCO3,则均会立刻出现气泡。)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H2O+CO2↑)
滴入盐酸后,即刻出现气泡。
与碱反应
NaOH 不反应 NaHCO3+ NaOH=H2O+ Na2CO3
Ca(OH)2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反应的本质是:
CO32- + Ca2+= CaCO3↓ NaHCO3与少量石灰水的反应为: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若石灰水过量,则新生成的Na2CO3可与Ca(OH)2继续反应,即:
Ca(OH)2+Na2CO3=CaCO3↓+2NaOH
∴过量石灰水中NaHCO3与Ca(OH)2的反应为: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HCO3-+Ca2++OH-=CaCO3↓+H2O
热稳定性
(运用此性质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很稳定受热不分解
(分解温度851℃,酒精灯温度达不到) 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分解温度150℃)
二者之间相互转化
注意:将以上知识要灵活应用于识别、除杂及计算中。


二.铝的化合物
(一)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与强酸:Al2O3+6H+=2Al3++3H2O
与强碱:Al2O3+2OH-=2AlO2-+H2O
3、用途:耐火材料、制取铝的原料


(二)氢氧化铝[Al(OH)3]
1、Al(OH)3的物理性质:Al(OH)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2、Al(OH)3的两性:
H++AlO2_ +H2O Al(OH)3 Al3++3OH-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
当与强酸反应:Al(OH)3+3H+=Al3++3H2O
当与强碱溶液作用:Al(OH)3+OH-=AlO2-+2H2O
3、Al(OH)3的制取:
(1)铝盐与碱反应:
用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应制Al(OH)3:Al3++3NH3·H2O=Al(OH)3↓+3NH4+
说明:制取 Al(OH)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控制加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 Al(OH)3转化为偏铝酸盐:Al(OH)3+OH-=AlO2-+2H2O。所以,实验室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Al(OH)3。
4、Al(OH)3的用途:净水。
Al(OH)3胶体中胶粒有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的作用,使其质量增大,沉降水底,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三.铁的化合物
(一)铁的氧化物
名 称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俗 称 ————— 铁 红 磁性氧化铁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色 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化合价 + 2还原性为主 + 3只有氧化性 + 2,+ 3
水溶性 不 溶 不 溶 不 溶
类 型 碱 性 氧 化 物 ————
共 性 与酸 都能与酸反应 如 Fe2O3 + 6H+=2Fe3+ + 3H2O
与还原剂 都能被还原 如 Fe2O3 + 3CO=2Fe + 3CO2(高温条件下反应)


(二)氢氧化物
名称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Fe(OH)2 Fe(OH)3
分 类 碱 碱

质 色 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与酸反应 Fe(OH)2+2H+= Fe2+ + 2H2O Fe(OH)3+3H+==Fe3++3H2O
还原性
稳定性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2Fe(OH)3 == Fe2O3+ 3H2O(受热分解)
制法 原 理 Fe2+ +2OH- == Fe(OH)2↓ Fe3+ +3OH- = Fe(OH)3↓
现 象 白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沉淀


(三)铁盐与亚铁盐
铁盐(Fe3+) 亚铁盐(Fe2+)
颜色 黄色 淡绿色
与碱反应 Fe3++3OH—==Fe(OH)3↓ Fe2++2OH—==Fe(OH)2↓
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
2Fe3++Fe==3Fe2+ 氧化性:Fe2++Zn==Zn2++Fe
还原性:2Fe2++Cl2==2Fe3++2Cl—


(四)Fe2+、Fe3+的检验
鉴 别 方 法 Fe2+ Fe3+
直 接 观 色 淡 绿 色 黄 色
与KSCN 不显红色 血 红 色
与 OH- 作用 白色↓→灰绿↓→红褐色↓ 红褐色沉淀
与 铜 片 无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 原子半径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力 力的平衡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二、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奔?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五----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到网上下载一些教师视频,无过你确实没听课,就要自己买书问同学,不要懒,上课要好好听老师讲的复习课程,无力要靠理解,化学要靠记忆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力
力的平衡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二、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奔?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4.
平均速度公式:
=

=
(v0
+
vt)

=

5.
位移差公式

△s
=
aT2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2
n-1).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五----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一上期物理化学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才能应付考试?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

《物理化学》上册有哪些章节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1.物理量的表示 2.对数中的物理量 3.量值计算 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五章 化学平衡 第六章 相平衡 附录...

初三上半年物理化学知识要点
考点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考点2. 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现...

高一上 物理 化学 学习帮助
力是非常非常重要,整个高一都能和它扯上关系,物理拒绝想当然,不要以为它简单,有道是"想当然,害死人"物理学习中不仅要多做题,而且要看课本,任何学科基础知识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到摩檫力就开始感觉到难度了,它是一个槛,

【物化干货】第01期:热力学基础知识(上)
【物化干货】第01期:深入探索热力学基础知识(上)迎接考研挑战,进入《物理化学》复习的关键阶段,初期的难度虽大,但理解的深度将逐步显现。材子团队倾力奉献,热力学基石知识每日一讲,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一学科的神秘面纱。经典热力学的宏观视角: 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宏观行为,结论基于统计法则,揭示宏观...

高一的数学物理化学要怎么学习啊
因为初高中差的还是很多的 一上高中会有一种被拔高的过程 能跟上的 以后就越学越顺利还有就是 假期再学的好 开学后一定要跟着老师走 切忌自满大意 课堂最重要假期中化学 可以记忆反应现象 练习书写方程式 和联系化学小计算 物理 我建议好好练受力分析 生物可以把书本看看 假期不用太紧张 人在一松一紧间能量最...

初一上学期所有学科总结!!!
初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XX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

高一上学期物理化学必修1啥也不会,高一下学期开始学必修2,成绩还能提高...
能,先说物理,必修一物理是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建议去补课,或私下下下功夫,认真学习一下必修一,一定要熟练的分析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在生活中可以多思考关于物体运动,受力的问题 化学一定把物质的量那一单元学的滚瓜烂熟,后面介绍的常见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的规律可以探索探索,高中化学多...

给我一些初三上半学期的物理化学题目
1.电源正极有 正电荷,电源负极有 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间 产生了 。2.电压是使电源正极 通过电路流向 与负极 中和;或者使电源 负极 通过电路流向 与正极 中和。3.电压是使 发生 形成 的原因,而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4.国际上用字母 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 ,符号是 ,一节干 电池的电压...

...落下了上学期的知识,我这个学期回去数学物理化学一点都听不懂,这些...
如果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自己在家自学肯定是可以跟上的,把不懂的都记在本子上,可以问学习好的同学或者直接问老师,千万不要碍于面子不肯开口求教,虚心请教肯定会有所提升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的化学和物理知识总结和公式分类. -
安田典必:[答案] 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网络归纳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①依据:状态不同过滤 ②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③举例:出去食盐中的泥沙 ①依据:挥发性不同蒸发 ②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③举例:从Na...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全部知识点. -
安田典必:[答案]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化学物理上册书前三单元的总结 -
安田典必: 高一化学知识要点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氧化—还原反应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表象:化合价升降 实质:电子转移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关概念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济源市18378661789: 求高一物理化学重点知识
安田典必: 物理:牛一、牛二、牛三、加速度、自由落体 化学:太多了,主要是你要记住化学方程式,实验操作,反应现象等等.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安田典必: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钠在...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人教版上学期化学基本知识越全越好 -
安田典必: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汇总. -
安田典必:[答案]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 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关概念 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化学知识点? -
安田典必:[答案] 化学必修一复习资料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树状分类法) 无机化合物还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其中酸还可以分为含氧酸H2SO4 、HNO3无氧酸HCl;一元酸...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中物理化学重点知识点? -
安田典必: 物理就是磁场电场那部分(高考爱考电磁场混合的复合电场)安培力那些还有力学选修里的动量定理,必修的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弄透彻对以后做题很有用) 上述是物理部分高考大题爱出的知识点算重点知识吧 有36分啊 化学就是原电池电解池,有机化学那整本书,实验设计,物质提纯

济源市18378661789: 高一化学知识要点
安田典必: 同学,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如下:必修一:1、物质的分类(较容易,靠记)2、氧化还原反应(入门,以后会灵活起来,也是较为重要的)3、物质的量的计算(这是基础,刚学的时候可能不太理解,久了就会接受这个概念了!)4、常见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