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欲瞑,敛眉峰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投稿:言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山的那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嘿嘿~!我看过诶~是自读课本里面滴哈~
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艰难险阻,要克服重重阻挠,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的感情."山"就是喻指的困难,"看见海"是诗人的梦想,看见海洋需要翻过座座山峰,喻指实现梦想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山欲瞑,敛眉峰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水调歌头-在线题库
关键字 : 高考 中考
位置:题库》试题详细
试题类型:诗歌鉴赏&&试题难度:较易&&更新时间: 20:53: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甩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俟橄纭"酆勇澹悍褐肝鸨剂斓墓愦笾性厍#�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1)(3分)以乐景衬哀情(1分),通过描写雨后秋山美景,反衬词人心中思乡念国的忧愁(2分)。(2)(3分)拟人(1分),描绘了远山暮色之景(1分),引出对人世沧桑的感叹(1分)。(3)(4分)①孤独漂泊,思念家乡;②中原未复,山河破碎;③时光易逝,世事无常;④怀才不遇,功业难成。
密码:(请使用学科网用户登录)
(可以写500个字)

来源:http://www.jxkamo.com 作者:游客 时间:2012-05-30 09:04:19
浣溪沙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_百度知道
浣溪沙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我来帮他解答
谁的浣溪沙,哪首浣溪沙,许多人都填过,有人的还填过几十首呢,估计楼主想问的是大晏的浣溪沙吧?富贵闲人,一缕春愁罢了
擅长领域: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浣溪沙 是一个常用词牌,很多作者都填过这个词牌。请把全文附上,谢谢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谓摊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则应作为纱,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调别名山花子。
〔作法〕 本谓四十八字,俨然一首七言诗,但颔联与尾联各缺四字耳。第一、二句,即为七言诗仄起之首二句。第三句亦与仄起七言诗之第三句同。而第四句仅三字,句法上二下一,为不完全之七言诗第四句。后半首二句句法,更与七言诗颈联无异。第三句亦与七言诗第七句相同,而末尾三字,其句法竟亦同于仄起七言诗之末尾三字。据词中有减字之例,则此调殆亦可名为减字七言诗矣。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有杂言、齐言二体。唐、五代人词中,见于敦煌曲子词者,均为杂言;见于《花间》、《尊前》两集,多为齐言,亦有杂言。至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浣溪沙简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 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韵)
可仄平平可仄韵
六铢衣薄惹轻寒(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慵红闷翠掩青鸾(韵)
平平可仄仄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句)
可仄可平平仄仄
雪肌仍是玉琅玕(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骨香腰细更沈檀(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编辑本段]一、浣溪沙-(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①,村南村北响缲车②。牛衣古柳卖黄瓜③。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④。
【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 张华伟】【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网上盛传的一首经典现代词
山遥水竭陌,客稀迹疏楼。魂隐魄佚梦,树秃红萎秋。
泣单泪恨血,别来气延苟。纷洒两岸雨,独去身尤惆。
西风残,孤月夜,影浮暗漂岛屿走;
红衫襟,黄肤面,痛回伤牵水自流。
五千年尘土开疆廓,九百六幅辽南下遒。
散散离离总聚时,回眸前夕,惟难割下心头肉!
《传闻说是位高中生写的》
参考资料:四川师大 陈金生
登录签到,赢取经验值奖励!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使用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吧!
投诉或举报,请到反馈。
功能意见建议,请到反馈。

来源:http://www.jxkamo.com 作者:游客 时间:2012-05-30 09:04:3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好研学科教研课程改革教育科研职教科研教师培训专题专栏文件通知市县教研友情链接关于我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57[]2944 字, 阅读 95, 评论 0词牌简介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例词:《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韵)。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韵)。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韵)。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处颇多,须善掌握调配。
  〔题考〕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见【海录碎事】)
  〔作法〕 本调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无可勉强。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
  1.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2.北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3.南宋&《》
  白日射金阙,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4.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鹘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5.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6.南宋&汪宗臣《水调歌头&候应黄锺动》
  候应黄锺动,吹出百。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7.南宋&《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8.宋&《水调歌头&欲状巴陵胜》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去极

山不会暝、峰不会敛了,这说的一切都是在说诗人自己呢。看着一片山河,内心愁苦,眉头不自觉地皱在了一起,内心沉重呀。中国的反腐工作任重道远哦,中国人民啥时间才能看得起病呀?唉。。

厉害


天元区15522925918: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方岳①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 -
殷勤洪洛芬: 小题1:(4分)①国土沦陷,大好河山不能恢复的遗恨.②漂泊江湖,无所归依的惆怅.③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悲叹;④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憾.(语意相近即可,一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就给满分) 小题1:(4分) ①形象地描绘出江南秋雨后一片...

天元区15522925918: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殷勤洪洛芬: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宋•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原文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释 孤啸:一匹马独自嘶叫.词句意思是,天地之间只剩下作者一人要匹马孤啸,仰天而悲鸣了.这时西风又起,说不出的悲凉.这首词名为怀古,实是伤时.当时北宋的“大才”苏轼、欧阳修都不在了,英雄磨灭,国仇家恨,遗恨无限.

天元区15522925918: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殷勤洪洛芬: 表达了在苍凉天地间 独自一人闯荡的孤寂和苍凉.

天元区1552292591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这首词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2.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殷勤洪洛芬: 1.写了水和山. 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诗所见自然山水化成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攒的眉峰了.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2.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3.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天元区1552292591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中,作者是怎样表现与朋友的离别之情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殷勤洪洛芬:[答案] 答案: 解析: 诗人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既描绘离别之景,又暗示了离别之情.又通过“送春归”和“送君归”,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美妙情怀.

天元区15522925918: <<山居秋瞑>>描写了什么样的美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
殷勤洪洛芬: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

天元区15522925918: 山居秋瞑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殷勤洪洛芬: 山居秋瞑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天元区155229259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水调歌头·平山堂 ① 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 -
殷勤洪洛芬: (1)(3分)以乐景衬哀情(1分),通过描写雨后秋山美景,反衬词人心中思乡念国的忧愁(2分). (2)(3分)拟人(1分),描绘了远山暮色之景(1分),引出对人世沧桑的感叹(1分). (3)(4分)①孤独漂泊,思念家乡;②中原未复,山河破碎;③时光易逝,世事无常;④怀才不遇,功业难成.无

天元区15522925918: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殷勤洪洛芬: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朝代:宋代作者:王观 全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

天元区15522925918: 山居秋瞑这首诗的含义和情感 -
殷勤洪洛芬: 你好山居秋瞑 含义: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情感: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