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时起,三分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作者&投稿:才旦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曹操是个怎么样人呢?~

先说曹操,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再说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可以说赤壁战后诸葛亮一手策划的!大家都知道曹操败走华容道,去杀曹操的是关羽,其实大家都知道关羽重情义,关羽曾败降曹操时,曹操对关羽有蒽,关羽不会杀曹操!诸葛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之所以排关羽去华容道堵杀曹操有以下原因:一,诸葛知道曹操不能死,因为刘备此时不强大,如果曹操死了就没有厄制东吴的力量,那么刘备注定被东厄杀在摇篮里,二,曹操对关羽有蒽,而关羽又重情,排关羽去时曾立下军令状,自我认为主要是让放曹操这只猛虎归山的人情让给关羽以还关羽欠曹操的人情!

关于何时形成,有几种看法: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基本就意味着三足鼎立——曹操无力南侵,孙权北伐困难,刘备发展于西南。当然这个时期的刘备还比较弱小,严格来说尚未能与另外两家对立;
蜀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夷陵之战结束,三家的疆域基本确定下来且均无能力彻底消灭另一方。此时唯一的争议是,孙权尚未称帝,名义上是魏国的属国,但实际上独立自主;
吴国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自此中国大陆上同时有三个独立的帝王。
关于形成次序,也有几种说法:
按成熟的势力形成先后分,应该是魏(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获得胜利之后,曹操已经位列各路势力的第一了)—吴(赤壁之战前,孙权基本完全掌握江东,两三年后控制交州,可谓”坐断东南“)—蜀(建安十九年前后,刘璋投降,刘备才终于有了跟另外两家大致对等的势力版图。之前只有荆州保守战乱和瘟疫摧残的四个郡,真的可以称为“苟延残喘”);
按称帝时间分,应该是魏国(公元220年)—蜀国(公元221年)—吴国(公元229年)。

魏蜀吴 是三国时期~
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次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一、形成期(初期)

人们平常总说赤壁之战的结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赤壁之战前,鲁肃入荆,诸葛亮入吴,促成了孙刘联盟的缔结,成功地打胜赤壁之战后,三股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的鼎足,应该说是形成了,但地域上的三足鼎立,却还要往后推几年。

之后,刘备得荆州,取蜀,与孙权重分荆州,取汉中,鼎之西足才算铸就,地域上的三足鼎立局面第一次形成。

但第一个三足鼎立局面没有延续多久就被打破。关羽北攻樊城襄阳,中原震动,江东恐慌。曹孙两家合作,共同击败关羽,吴方夺了原蜀汉方控制的荆州地域,刘备伐吴,夷陵战败,于是便形成了第二次鼎立局面,也就是后来比较稳定的鼎立局面。

鼎立形成期,也就是初期的结束,三国各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曹魏以曹丕去世为结束,孙吴以陆逊火烧连营为结束,蜀汉以白帝城托孤为结束。

二、延续期(中期)

三国其实可以称为汉末三强,是在众多武装割据势力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的三个集团,他们都具备了时代的适应性,集团内部既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活力,因为三足鼎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吴蜀两个弱方还结成了联盟,所以三足鼎立局势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延续,是一种必然。

但是,由于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三国集团都不满足于既定的鼎立形势,他们既渴望延续鼎足以保全自己,又渴望打破鼎足以求成功统一,这种渴望实际上在鼎立的初期就开始了,但在中期表现的更明显。

但在三国中期,各国最大的矛盾不在于敌国,而在于自身的变化。各国的第一代菁英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集团内部的实力和活力如何经受时间和人事变迁的考验,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三国实际上都成功解决了。

东吴的孙权,因为年龄比曹操刘备都小,也因为他强壮长寿,这个时期不需要考虑过渡问题,曹丕的继承人是曹睿,这在当时也几乎是无可选择的人物,不过曹睿是个优点缺点共存的人,鼎立的局势和频繁的战争反倒压抑了他的缺点,使优点得以发挥,所以曹魏集团也得以平稳过渡,继续保持了它的优势。

当时最成问题的是蜀汉,刘备的继承人可以三选一,但刘理刘永太小,只能选较大的刘禅,但刘禅的才能属于中下水平,除了为人宽厚可以称道之外,实在不是理乱之才,但刘备采取了高超的补救措施,刘禅只继承了名义的权位,实际权力都交给了蜀汉能力最强威望最高的诸葛亮,而诸葛亮的才干,在三国中期是首屈一指,在他执政的时代,最小的蜀汉反倒成了最强的一国。

三国中期,天下局势实际操纵在曹睿、诸葛亮和孙权这三个强人手中,各有特色,难分轩轾,所以鼎立局面得以延续。

中期的结束,在蜀汉应以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为界,在曹魏应以曹睿病故为界,在东吴应以孙权病故为界。

三、打破期(后期)

在三国鼎立中期存在的权力交接和新陈代谢问题,在三国后期继续存在,而且此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长时期的三足鼎立本身,也在消磨着人才的意志,使晚出的人才和前两期相比,明显不如。

魏国曹睿死后,君位传给了不知来历的幼小儿子,执政大权交给了纨裤子弟曹爽,曹魏集团的实力从此便衰落了,在三个国家中,它是首当其冲衰落的。

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继续采用刘备的权力交接方式,军政大权交给了当时最有影响力和能力的蒋琬,并以仅次于他的费文伟为辅,军事方面,则名将姜维逐渐得到重视,所以在诸葛亮身后的十余年中,蜀汉依旧是小而强的国家。

只是好景不长,蒋琬死后,后主刘禅开始亲政,没有才能的人拥有了权力,蜀汉内部的实力和活力便打了打扣,费文伟死后,军政大权基本分开,后主刘禅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将相之间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变差,蜀汉集团便也很快走向衰落。

东吴方面,在孙权死后,幼子孙亮继位,孙亮此人虽然聪明过人,但毕竟没有经验,没有威望,所以孙权也学习刘备,把国家大权实际上交给了最有能力和影响的诸葛恪,但诸葛恪也是个优点缺点很明显的人,孙权的眼光毕竟不如刘备。

诸葛恪北伐失败,很快倒台,吴国便成了几位权臣依次表演的舞台,直到暴君孙皓继位,才扭转了主弱臣强的局面,转向暴政时期,东吴集团由此也衰落了。

三国集团既然次第衰落,那么鼎足而立的闷葫芦便会很快打破,能够打破这个闷葫芦的,不可能是这三个衰弱的老集团,只能是新生力量,现在我们研究一下,三国中哪一国是培育新生力量的温床?

蜀汉,第一任领导人刘备,虽然属于枭雄奸雄类人物,但一向有仁德爱民的好名声,并有此方面的作为,他招揽的部下多以忠诚著称。第二任领导人诸葛亮,是法家和儒家的结合体,他提拔任用的人物除了才能之外,最主要的素质就是忠诚为国,他身后的蒋琬、费文伟、姜维等人,基本上延续了他的治国思路,所以,在蜀汉,奸雄逆臣,没有生存的空间,在他们内部,不可能蜕变出一个新的政治军事集团来。

东吴,第一任领导人孙权和最后一任领导人孙皓,是两个暴君,一前一后,有效地扼制了奸雄逆臣的发展,中间时期的几个权臣,最后都死得很惨,所以,吴国也不具备产生新集团的条件。

最后便是曹魏了,这个集团在最初,就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雄手腕著称,首任领导人曹操最善于此道,第二任曹丕也毫不逊色,他们上逼故主汉帝,内逼宗族兄弟,对臣民则采用严刑峻法,刻薄无恩,由于自身立国之道的局限性,魏国内部一向就没有大讲忠君爱国的风气,虽然由于传统的惯性出了不少忠臣,但也给奸雄们创造下了学习的榜样,所以,司马氏能够在魏国崛起,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曹魏集团,本来就是培养奸雄逆臣的沃土。

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人们平常总说赤壁之战的结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赤壁之战前,鲁肃入荆,诸葛亮入吴,促成了孙刘联盟的缔结,成功地打胜赤壁之战后,三股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的鼎足,应该说是形成了,但地域上的三足鼎立,却还要往后推几年。之后,刘备得荆州,取蜀,与孙权重分荆州,取汉中,鼎之西足才算铸就,地域上的三足鼎立局面第一次形成。

确切的是以孙权229年建立吴国为标志,天下正式三分


三国鼎立萌芽于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襄樊之战产生的深刻意义就是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发展,由原本两弱联合共抗强敌的局面,变成了三国尔虞我诈进行残酷政治的局面,蜀汉势力被彻底打掉了主动发展的实力,老老实实地被打回了益州,阻止了蜀汉政权的发展势头,也就维持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荆州第三个重要作用就是:夷陵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6年2...

几足鼎立成语
二、成语出处 “三足鼎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出处是《后汉书·窦融传》。《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著。窦融传是《后汉书》中的一篇传记,主要记载了东汉初年的名臣窦融的生平事迹。在这篇传记中,窦融提出了“三分鼎立”的策略,建议三个势力分立,互相制约,...

三足,谁先鼎立﹖
三足一起才叫"鼎立","三国鼎立"之前曹操刚灭掉袁绍势力最大,接着赤壁之战时被刘备\/孙权一起合伙打败了,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形成
夷陵之战最后解决了荆州归属问题,吴国占据荆州、蜀汉保有西川,两国形成了一种均势。而同时两国联盟又和大国曹魏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均势,所以曹魏几十年间一直采取守势,不敢贸然兴边事,战后三方的版图也是基本稳定不变。故而可以说,夷陵之战才最终确立了赤壁之战以来的鼎足三分之局。

三国鼎立维持了多少年?
60年。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266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此时鲁肃到备处...

三国鼎立是怎么形成的
此后,曹操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南下。孙权在江东的势力得到稳固,刘备在此时又夺得荆州大部分地区。后又从刘璋手里夺到西川。公元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什么时间?
229年。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足鼎立和天下三分有什么区别?
三足鼎立指三国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一般指三国时期(220—280年)时期的魏、蜀、吴三国。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三国:魏蜀吴,经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力统一全国,遂退居北方,刘备占领四川汉中等地,孙权占据江东,之后曹丕(曹操之子),刘备,孙权分别称帝,分别是魏...

西峡县19519634722: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格局具体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
宗圣琛爱宝:[答案] 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⑴形成原因:①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的统治.②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③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⑵地位形成:...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于? -
宗圣琛爱宝: 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统一了北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曹操退守经营北方,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又进占益州. 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汉.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
宗圣琛爱宝:[答案] 形成: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混战中,曹操和袁绍逐渐形成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此后陆续消灭了袁的残部,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暂...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什么时间? -
宗圣琛爱宝: 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向荆州进攻,而刘表也在此时病死,其次子刘琮接位并向操投降,刘备见此,决定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到江东...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处于什么时候 -
宗圣琛爱宝: 赤壁之战奠定两国鼎立(曹操,孙权).刘备取益州(即四川局部)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雏形.220年曹丕(魏文帝)称帝,221年刘备(蜀汉昭烈帝)称帝,222年孙权(吴大帝)称帝.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形成在公元多少年? -
宗圣琛爱宝:[答案]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局面是哪一年形成的 -
宗圣琛爱宝: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三国鼎立之势初步形成,220曹操长子曹丕在洛阳建立魏,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222年孙权在建业建立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
宗圣琛爱宝: 最终形成的标志: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最终形成的时间:公元229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所统治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宗圣琛爱宝: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史实.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故选D.

西峡县19519634722: 三国鼎立于什么时候? -
宗圣琛爱宝: 221年刘备(蜀汉昭烈帝)称帝赤壁之战奠定两国鼎立(曹操,孙权).刘备取益州(即四川局部)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雏形.220年曹丕(魏文帝)称帝,222年孙权(吴大帝)称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