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作者&投稿:哈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什么意思~

人生八苦,这八苦一类是生老病死,二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老苦
我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病苦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随着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死苦
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
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妻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怨憎会苦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求不得苦
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扩展资料:
梵语 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不打、不得。意译觉、觉者、觉悟者。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佛教与耆那教都以“佛陀”这个称号来尊崇他们的创始者;也用这个称号来称呼真正解脱的人。但通常所称的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佛教术语,全称“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一切众生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都可能会成佛。佛是脱离了轮回的、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人”相近,但“圣”无法表达出觉悟和修行,所以当时的译经者用了“佛”这个词汇。
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因此,这里试将“佛”的定义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佛学大辞典》:佛为仙人中之最尊者,又称大仙,或金仙。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译成汉语应为“布达呀(二合音)”即“佛陀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参考链接:
人生八苦-百度百科
佛 (佛法与佛学)-百度百科

1,出自《大涅盘经-第十二》。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2,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炽’,火热也。盛,众多也。阴,障蔽也。
是说这五种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又是一种痛苦。

扩展资料
佛陀为什么要讲无常、人生八苦。佛教的本质是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相,不需要过于的想要,得到,执着不放。而是要我们加倍努力地创造,奉献自己的价值,造福社会,互助互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宇宙法则,也是因果关系的道理。
有舍有得,付出了一定就会有收获。如果我们足够勤奋的付出,我们会有种豆得瓜的意外奖励。相反,只为投机、坐享其成,也会得到种豆得瓜的惩罚和不劳而获的狂喜。等到真正醒悟的时候,人生荒废,机会难求。能够参透其中的道理,我们才明白佛陀真正的意思。
放下和放弃不是同一个意思,正是有那些苦,才叫我们不要去执着、贪恋。那些都是虚幻变化的。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快乐地创造,帮助自己开悟,也帮助别人开悟,最终就能解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八苦

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蕴炽盛苦。
这八苦即是我们不能解脱的主要障碍。是我们生活当中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生苦对我们来说。可以说基本解决。但是念头的生成。所造成的苦恼。即五蕴依然紧紧地烦恼着我们。老苦。死苦。病苦干扰着我们的身体。使我们产生了身见。我们不惜一切来保护自己所谓的身体。甚至杀害其他众生的生命。来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假合的身体。吃药。打针。手术一直是我们医疗的重要手段。锻炼。营养。好像也是长寿的秘诀。我们能不能从这个所谓的身相中再向圆满处看一看。因果在里边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是主要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从因果上去把握自己的健康长寿。而去求那些心外法的东西。
一个老病死苦。带来了求不得的苦。不是没有。是不是求来的。命中没有。要想有我们就在因地里植种德本。具体什么时候收获。那只是个时间问题。古人有医生治病不治命。你命里没有。吃什么药能解决你命里没有的问题。这样不但生老病死没有解决。还形成了另外一种新受的苦。
求不得。什么叫求不得。没有非去求。求来求去还不得。不然的话。就是爱别离。别离是苦。我记着古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工送客亭。也就是说亲朋好友的离去。心爱物品的损坏。都使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是贪恋就是嗔恚。贪恋引起了贪烦恼的作用。嗔恚加大了地狱的作用。这就形成了怨憎会。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有矛盾的人相处。使人整日别扭。这些事情都离不开一个我见的作用。病老死是对身体的执著。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是我们心理的障碍。这一连串粗的烦恼。
如果上升到理论。就是五蕴炽盛苦。所谓的五是数字。蕴只是烦恼来讲。炽盛见解强烈。色受想行识不是五个内容。是五个作用。不是分开的。是刹那完成的。对于这一切可以说。他变化的速度。我们是没有办法表示的。只能用一种工具。来彻底的使他们不起作用。这就是念佛。让这个佛断开与一切烦恼之间的关系。使色(物质和精神)他不产生一个受。更不产生一个所谓的想。使他在烦恼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是烦恼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死亡夭折。这就提出来念佛你怎么念。是用根来发现尘。自己明白真实的道理。
既然是个尘。留他有什么用。尘就是思维。逻辑。经验。体会的产物。所以说佛有根尘同源。虽然他是一个尘。只要你知道他是一个尘。利用这个尘来反观内照。不然的话。这个尘就会污染你的根。所以,六祖大师告诫我们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是世间没过。这个罪恶的念头。又引起了我们无间的地狱.

说念佛就是念佛。所谓的念佛。每一个念头都没有减少。只不过让念头变成否定自己。尊重别人。以报恩心。善待每一个念头。这样我们的心量才能不断的扩大。虽然他也是一种执著。但是这个执著的作用。能使你向纯善发展。他不能给你带来烦恼。只能把你的心量扩的越来越大。只能把我们烦恼变成菩提。这就是所谓的破见离见。

破相就是不执著自己的见解。离见也是让放下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在没有智慧。我们只有老实的跟着佛。以佛为师。把所谓的正确的。错误的都一一否掉。什么都不留下。并不指说什么事情不让我们做。而是不让我们起这件事正确与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仔细认真看到我们自己的念头的变化。而且这些因缘的变化。我们就不执著他的真实。我们也就不会烦恼了。为什么。因为他是因缘。不是你让他生灭变化。是自己的生灭变化。所以说。我们先解决心受。开始是很痛苦的。后来是很享受的。观察不了那么仔细。就全部否定。他不给我们留下烦恼的后遗症。只要我们认为有好的。有对的。你就还有贪恋。贪恋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演变成嗔恚。一个真正没有八苦的人。或者一个真正明白道理的人。谁知道他的生活是怎么处理的。说难就是不想放下。就是不相信。说容易刹那成功。所以让我们把握自己。把握不住。再把握一次。一万次的把握。没有一个不自在的。让八苦变成四智。让烦恼化菩提。

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什么叫法界藏身。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不论三恶道的众生。还是三善道的众生。或是解脱道的四众生都存在。难道除了自性还有什么。既然是自性。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做不到的。要求我们预知时至。就是让我们相信生死无常。变化无常。随时准备入涅盘。身无病苦。就是不执著身体的真实。把病也当作一种修行的增上缘。有病无苦。心不贪恋。不贪恋什么。都是因缘。刹那虚空。如水中月。镜中花。给都不要。意不颠倒。往生西方的念头不变。发愿度众生的念头不变。虚空尽我愿不尽。哪位不是。哪位又是。不二法门就在这一刹那中。究竟圆满。所以说。敷脱无二。下边剩下的就是真信不疑了。就是让我们解决信的问题。一念成佛。所以说。不信谈不上念佛。我们的五根能不能用上。变现自己的极乐世界的工具。我们的自性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是我们自己的愿力。二力缺一不可。剩下的就是功夫的问题了。历事炼心。不可逃脱。做好烦恼的准备。证大自在人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佛说: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百态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佛说:百态之世存百态之人,人即有百态,世也便需百态,又何分苦海与岸,出世入世。人之生来,历百难而成,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即需要百年而树,便需历百态而成百态,喜则喜矣,悲则悲矣,痛则痛矣,乐则乐矣。一味无欲便树不了人,便失去了人的本气。
  佛说:你记得回来的路,却为何忘了人间的距离。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无缘何生斯世,无情尽累此生!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多情自古空余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太认真!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佛说:悟有两种:顿悟和渐悟。顿悟时,那灵性闪烁的一刹那,犹如霹雳惊醒了沉睡的大力神,劈开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间,才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说: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佛说:人脸就是一字——苦。眉毛是一横,两眼是两点,鼻子是十字,嘴是口。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佛说:皈依我佛吧!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
  佛说: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说: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佛最后叹道: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佛语——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言下之意若吃饭时不肯专心吃饭却有百种思考,睡觉时不肯安睡却千般计较,自然无法达到“用功”的境界,在我的理解,似乎就是要将吃饭睡眠降低到最低的基本满足阶段,不饿时不吃也罢,不困时醒着又何妨呢,只有关于生命本真的思索,才能够与那些飞逝而过的时光价值相匹配。
  佛 语

  佛什么也没说
  佛只是摊开手掌

  地里长出的虔诚,妄想着
  徒步走到灵山

  苦难在钟声里消失
  西行的路上长满羽毛

  佛伸出五根手指,抚摸着
  一只飞翔中的鸟

  佛说
  人生在世,如身在荆棘中
  心不动
  则人不妄动
  既不动,则不伤
  心如动
  则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
  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 佛是门学问,不是宗教;
2. 信佛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 佛的基本定义是一种觉悟;
4. 信佛的本质是降伏你的内心,减少生杂念的机会,减少贪、痴、痴、慢的习气;
5. 正如《金刚经》所云,不会以32相得见如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6. 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关键看你的觉悟了。佛在心中有,何须西方求;
7. 修习佛学,会让你对人生对事物有个正确的看法。
例如:人拉一坨屎,人类对其掩鼻而去、避之不及,而狗却认为是美味佳肴。而那一坨屎本身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有所改变。
8. 你能见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你见不到的东西未必就不存在。

这里所说的八苦是告诉人们要觉悟,应该去追求正确的东西。

人生有八苦是因为太执着这些东西了,楼主可以想一下,楼主现在的一切,十年后是什么样子,二十年后还存在吗?那还去执着这些干嘛,该来则来,该走则走,随他来去。
佛即众生,众生既是佛,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被无明覆盖,只要去无明,每个人都是佛。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四个苦是说给年轻人的吧,我感觉这些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比较多啊,像我们没有结婚的人。唉!苦啊苦!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语中的八苦是哪八苦 -
茅袁托百:[答案] 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记得点好评哈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教的“八苦”是什么? -
茅袁托百: 八苦,佛教用语.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曰人生有七苦,还是八苦? -
茅袁托百: 八苦. 八苦,其实原来只有四苦:生老病死.这个我们都非常熟悉了.后来佛教觉得这四苦不够归纳世上所有的痛苦,就又给加了四个: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于是成为八苦. 《中阿含经》中把人生间的苦谛归纳为四苦八苦,这个词(四苦八苦)目前还是日语中的常用词.了解了这个,我们就可以知道,只有八苦,没有七苦.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
茅袁托百: 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人生八大苦出自哪里(人生八大苦)
茅袁托百: 1、所谓人生八苦为生,老,病.2、死,爱别离,怨憎会.3、求不得,五蕴盛!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什么意思? -
茅袁托百: 说的就是你从出生到死去会经历过这种这么多的事情,这么多的痛苦,我的爱人,离别了.有些东西你求不得,但是你又放不下,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这就是八苦.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说人生有八苦,是哪八苦? -
茅袁托百: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教中的人生八苦都有哪些 -
茅袁托百: 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人生八苦都是? -
茅袁托百: 佛说的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8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7744575795: 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
茅袁托百: 八苦名曰: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憎恨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其余小苦无量,难可具说;知苦当离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