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登鹳雀楼》的前两句中写到了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四种景物。

作者&投稿:罗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人登上黄鹤楼看到了哪四种景物?~

《黄鹤楼》是诗人崔颢登临黄鹤楼,即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

诗人在《登鹳雀楼》的前两句中写到了日、山、黄河和海四种景物。

巜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景象,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感悟。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原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黄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消防栓,正式叫法为消火栓,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 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分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 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消火栓套装一般由消防箱+消防水带+水枪+接扣+栓+卡子等组合而成,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所以,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欲穷千里目中的‘’穷‘’的意思是?
这里“穷”的意思是:尽,使达到极点。出自: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诗: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白日:太阳。尽:消失。 这...

历史上山西著名的诗人诗句有哪些?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

古诗《登黄鹤楼》的作者是谁?
《登黄鹤楼》作者: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

有哪些描写站在山顶往下看的诗句?
1、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出自:唐·贾岛《宿山寺》。译文:山的顶峰人迹罕至,游者稀少,髙松上的野鹤没有其他鸟儿来做伴。描写登上峰顶山寺所看到的清静景色,给人以超尘绝世之感。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

中国关于名胜古迹的诗句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

祝贺“学业进步”的诗有哪些?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山西古代名人诗人有哪些?
2、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3、武则天 武则天,名武曌,...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3、《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太阳...

古诗"登鹳雀楼"繁体字是什么?
繁体 简体 《登鹳雀楼 》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

说奋斗,努力的古典古诗词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2、《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话翻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3、《劝学诗》【作者】颜真卿 【...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前两句诗写诗人登楼看到的 什么? -
颛斌头孢:[答案] 首句 “白日依山尽“,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 ”黄河入海流”,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后看到的什么? -
颛斌头孢:[答案] 诗人登楼后看到的:连绵起伏的群山上有一轮红红的落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往下沉,奔腾的黄河波涛汹涌地流入大海.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巜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著名诗人()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
颛斌头孢: 巜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景象,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感悟.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原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这首诗描写了什么的情景 -
颛斌头孢:[答案]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的诗的前两句是什么意思 -
颛斌头孢: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灌雀楼的作者是什么代的诗人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 -
颛斌头孢: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前两句显示了诗人什么胸怀 -
颛斌头孢:[答案] 个人看法,请参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无限的山河风光和被浓缩在眼前的景融为一体,这诗人骄傲孤远的心境和包罗万象的胸怀.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鹤雀楼》中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诗人看到的( ),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 -
颛斌头孢:[答案] 写诗人看到的景色.后两句抒发感情.希望采纳.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颛斌头孢: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所描绘的景物:夕阳、远山、黄河、大海(想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日喀则地区15952542913: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前两句写所见,“_________”写远景,写山;“_________”写近景,写水.后两句写想,“________,____... -
颛斌头孢:[答案] 唐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