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什么借鉴?

作者&投稿:恽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化探索给我的启示~

历程:①起步阶段(1840~1895):主要是 洋务运动 。②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包括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③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近代化进程被打断;解放战争时期,近代化被推入绝境。④近代化发展的新时期(1949年以后)。 启示:(1) 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2)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3)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性和失败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 必须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道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性告诉我们,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时,必须根据中国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2.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性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近代化探索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提供物质支持。
3.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性告诉我们,民主政治建设是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才能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4. 必须坚持文化创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性告诉我们,文化创新是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性和失败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们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道路,努力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无论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主要包括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和国内官办工业(包括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化的启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中国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19世纪肋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应对时代的挑战,开始了一场包括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内的洋务运动。同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但没有出现工业革命。洋务运动通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19世纪六
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它的产生,一方面受洋务运动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外国资本主义影响的结果。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扩大了商品市场,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财富,从而客观上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生产方式来看,中国既有封建生产方式,也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开始融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半封建社会形成。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阻碍了中国近代
化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政治上看,中国产生了资产阶级这一新的政治力量,他们开始领导中国人民与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斗争,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民族资本企业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多数为一些地主、官僚、士绅、商人、买办投资创办;②这些企业主要限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机器修造及采矿业,而且投资较少,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封建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上海、广州、天津等通商口岸或邻近通商口岸的地方;③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联系。
2.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有了比较快的发展,1912—1919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工业经济。
认识: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主要特点有: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③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有的工业产品服从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兴旺的景象,只是昙花一现。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
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3.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工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解放前的最高水平。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从1957~1978年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为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辟,沿海
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一切连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地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认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根据总路线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正是从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重工业极为薄弱的客观现实,将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一/K"和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
战略方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实施,对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五”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在我国建立起了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十分薄弱的基础工业,“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对于提高我国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改变生产布局,积累建设经验,培养建设人才和改善人民生活,有着巨大作用,并从物质技术基础上为以后的经济发展乃至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八大”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但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片面追求高速度,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这条总路线指引下,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从而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终于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则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并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③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我们近现代史这个探索的过程其实就告诉我们,让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一定要特别勇敢,而且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是什么?
一、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分别经历了哪些历程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和主张?_百度...
2. 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第二阶段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推动中国近代化从经济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制度层面。辛亥革命则终结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3. 新文化运动:到了第三个阶段,中国开始深入...

中国近代化探索分别经历了哪些历程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和主张?_百度...
(2)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3)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代表事例
1.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这一阶段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向西方学习,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细分为三个小阶段:- 第一小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探索的主体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他们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过程。起步阶段(1840—1895)这个阶段以鸦片战争为标志,清政府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经济上,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如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而洋务派则领导了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来改革国家。然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以及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经济上,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开始发展,并在“一战期间”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政治体制上,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进行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而革命派则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文化...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和成就。起步阶段(1840-1895年)此阶段以地主阶级主导的洋务运动为核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推动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并开始向科技文化和教育领域渗透。具体表现包括:1.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社会受到现实挑战,近代化探索拉开序幕。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失败,清政府近代化尝试受挫。具体表现如下:- 经济上: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工业。- 政治...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代表事例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变革生产关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③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至今: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过程。

高州市17135824283: 中国近代化历程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中国有什么启示 -
丘古先普: 1、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2、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高州市17135824283: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
丘古先普:[答案]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1. 洋务运动前期以...

高州市17135824283: 简述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 -
丘古先普:[答案]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

高州市17135824283: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
丘古先普:[答案] 中国近代化有何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

高州市17135824283: 中国近代化探索到现代化探索历程得到什么教训 -
丘古先普: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主要包括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和国内官办工业(包括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

高州市17135824283: 中国现代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丘古先普: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被动的现代化”到“主动的现代化”的“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后正式确立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和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

高州市17135824283: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开端是什么时候 -
丘古先普: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rn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中...

高州市17135824283: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丘古先普:[选项] A. 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B. 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

高州市17135824283: 我国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大致过程
丘古先普: 梁启超认为,三个阶段:1.器物: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2.制度:维新变法———3.文化:五四运动1920年代中西文化论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