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矽卡岩型——安徽省铜陵市铜山铜矿 

作者&投稿:右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矽卡岩型——铜山铜矿~

铜山铜矿位于池州市西南方向。铜山铜矿的主矿体已基本开采殆尽,本次建模物化探剖面工作布置在主矿区南部。
经多年工作评价铜山铜矿为中型铜矿,伴有硫、铁等。其现有矿体主要集中分布在铜山、前山和前山南3个矿段。铜山矿段位于铜山岩体南枝的东端,前山矿段和前山南矿段位于岩体北枝的西端;而铜山矿段和前山矿段位于上部,前山南矿段位于其下部。全矿区分布主矿体11个,其中4、29、30号主矿体跨两个矿段。
铜山铜矿床由上、下 两部矿体组成,上部矿体受北东与北西向构造控制,产于栖霞组灰岩与岩体接触带及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呈不规则透镜状。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黄铁矿,块状含铜黄铁矿、含铜矽卡岩、含铜花岗闪长斑岩。下部矿体受层位控制,矿体赋存于黄龙组、船山组灰岩中,呈层状或似层状。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铜矽卡岩、含铜磁铁矿
该矿床成因上部为典型的矽卡岩型,下部渐变为叠加改造层控矽卡岩型。
从19线CASMT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其电性特征(图7)。
从上到下可分为上部高阻层、中部低阻层和下部次高阻层3个电性层。上部高阻层的电阻率在16~12000 Ω·m,中部低阻层的电阻率在1~40 Ω·m,下部次高阻层的电阻率在16~150 Ω·m。在上部高阻层和中部低阻层之间有一明显的电阻率梯级带,而在中部低阻层和下部次高阻层之间电阻率的梯级带不明显。根据钻孔、物性资料推测上部高阻层为三叠系灰岩、条带状灰岩,中部低阻层为二叠系砂泥岩、煤系地层及栖霞灰岩,下部次高阻主要为闪长岩(可能局部含有石炭系灰岩或五通组石英砂岩)。在19线45点附近陡倾低阻带为断层F3的反映。
从19线剖面横向展布特征看,铜山矿区南部地层南倾,北段较陡,南段逐渐趋于平缓(n~n×10Ω·m)。从接触带和地层展布特征推断,铜山矿体在深部有向南延伸的可能,越向南矿体埋深越大。这一推论已被后期的钻探验证,几乎孔孔见矿。虽矿体厚薄不一,但揭示出铜山矿区南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综上所述,形成以下认识:
1)CSAMT法能清晰地反映三叠系及部分二叠系引起的中高阻异常电性界面,有效划分地质单元,从而对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

图6 桃冲铁矿建模TEM勘查W21-23-25线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


图7 铜山铜矿CSAMT勘查19线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

2)受二叠系低阻层影响,CSAMT法反映的深部低阻异常中的弱高阻异常(加密电阻率等值线才能显示)是花岗闪长斑岩体引起的,该岩体为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
3)CSAMT法对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有一定反映。二叠系与岩体接触带是主要赋矿部位。

一、内容概述
矽卡岩是指高温环境下,通过火成岩交代原始富碳酸盐岩形成的,一般富含Fe、Al或Mn的钙或镁硅酸盐岩石(Burt,1977,1982;Einaudi et al.,1982)。矽卡岩既可以是岩浆成因的,也可以是变质成因的。形成矽卡岩的主要作用有不纯碳酸盐岩的变质重结晶作用、不同岩性岩石之间的双交代作用以及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的渗滤交代作用等。基于围岩类型和蚀变矿物组合可将矽卡岩分为两大类:钙矽卡岩与镁矽卡岩(赵一鸣等,1990)。当矽卡岩中富集了有价值的矿物时,便成为矽卡岩矿床。根据具经济价值的金属矿物不同,矽卡岩矿床可划分为 Fe、Cu、Mo、W、Zn-Pb、Sn和Au等不同类型(Ettlinger et al.,1989;Theodore et al.,1991)。
世界范围的矽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地跨亚、美、澳三大洲的长约40000 km的20多个沿岸国家(Ray et al.,1990;赵一鸣等,1991)。这一规律性的分布,暗示了矽卡岩金矿床的形成与特定的构造环境有关。自板块学说诞生以来,中外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就试图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建立比较统一的模式,来阐述矽卡岩型矿床形成的可能构造背景(板块构造环境)。例如,Einaudi et al.(1981)系统讨论了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认为大洋岛弧、大陆边缘岩浆弧和造山期后大陆环境下均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
大量研究表明:矽卡岩矿床均与侵入岩密切相关,不同来源和成因的侵入岩产于特定的构造环境,因此矽卡岩矿床的构造背景研究一直得到地质学者的关注。矽卡岩矿床组合与特定构造环境密切相关,综合矽卡岩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成分和区域地质资料,有助于识别矽卡岩矿床的构造背景(图1)。研究表明,矽卡岩金矿可以形成于大洋火山岛弧的弧后盆地(图1A)。大多数矽卡岩矿床与大陆地壳俯冲的岩浆弧有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成分变化较大,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矽卡岩金矿多与还原性岩体有关(图1B)。稳定大陆地壳俯冲至俯冲后构造的过渡环境的研究较少,与低角度俯冲相关的侵入岩源区包含有更多地壳混入,大洋俯冲楔的拆沉可能导致形成局部裂谷,岩浆弧可以很宽或迁移到内陆,成矿岩体为二长岩和花岗岩,常形成斑岩钼矿床、矽卡岩钼或钨钼矿床及少量锌、铋、铜和锌,为矽卡岩多金属矿床,部分矿床局部富金(图1C)。与软流圈上涌有关的裂谷环境多与走滑断裂有关,成矿岩体为花岗岩,含有白云母、黑云母、暗灰色石英巨晶、晶洞和云英岩化蚀变,常形成矽卡岩型锡矿床,演化花岗岩富含W、Be、B、Li、Bi、Zn、Pb、U、F 和REE(图1D)。
近年来,碰撞造山及其成矿理论的研究日趋深入,国内外许多地质学家尝试将矽卡岩成矿与碰撞造山作用联系起来。如Nicolescu et al.(1999)认为,罗马尼亚西南的Ocna de Fier-Dognecea Fe-(Pb-Zn)矽卡岩矿床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Kuscu et al.(2002)研究了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省中部Celebi地区的与W、Fe、Cu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Celebi类花岗岩体,认为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Marchev et al.(2005)研究认为,保加利亚南部和希腊北部的罗多彼山脉的Pb-Zn-Ag,Cu-Mo及Au-Ag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阶段;Mueller et al.(2004)认为,西澳大利亚 Southern Cross 绿岩带中的 Nevoria 金矽卡岩矿床的成矿岩体为后造山花岗岩。陈衍景等(2004)总结了我国矽卡岩型金矿床成矿时代、空间分布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认为中国的矽卡岩金矿床多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由挤压向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升温体制下形成。

图1 矽卡岩矿床与特定构造背景耦合

(据Meinert et al.,2005,有修改)
A—大洋俯冲和弧后盆地环境;B—与增生大洋地块相关的大陆俯冲;C—过渡低角度俯冲环境;D—大陆裂谷或俯冲后的构造环境

图2 矽卡岩形成过程

(据Cawood,2009)
A—等化学作用阶段;B—变质作用阶段;C—退化阶段
在研究矽卡岩矿床成因时,研究者多采用流体包裹体方法确定矽卡岩形成时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成分等条件。以往人们在解释矽卡岩矿的成因时,往往偏重于矽卡岩带的形成条件,不重视对矿化问题本身的研究。近年来,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热流体的来源和演化过程、矿质沉淀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Ya⁃suhiro,1999;Choi et al.,2000;Aissa et al.,2001;Lu et al.,2003;Baker et al.,2004;Meinert et al.,2003;Levresse et al.,2003),但就巨量矿质来源问题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矽卡岩金矿的形成过程与矽卡岩的形成密不可分,而矽卡岩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图2)。
鉴于矽卡岩矿床与侵入岩之间直观而密切的时空联系,近年来中外学者特别注重研究岩浆活动对矽卡岩成矿的重要控制作用(Fershtater,2000;Somarin et al.,2002)。Einaudi et al.(1981,1982),Meinert(1989),Ray et al.(1988,1990)研究认为,与金矽卡岩成矿作用最为密切的是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系列。在整个成矿系统中,矽卡岩型金矿与其他类型的金矿和Cu-Au矿床可以有一定的空间共生关系,如纳米比亚Karibib地区的矽卡岩矿床(Gawood,2009)。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图3 吉尔吉斯阿克塔什金-(铜)矿床地质略图

(据李丽等,2012)
1—第四系;2—大理岩、灰岩夹喷出岩(卡拉扎尔钦组);3—含矿花岗闪长岩;4—岩脉;5—矿体及编号;6—矽卡岩;7—硅化带;8—断层破碎带
吉尔吉斯斯坦阿克塔什金-(铜)矿床位于吉尔吉斯塔拉斯地区,属吉尔吉斯山-伊什基利克铁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近EW向下寒武统卡拉尔钦组灰岩夹层被中奥陶世苏布杜克措翁花岗闪长岩及晚奥陶世斑状花岗岩穿切,灰岩中还侵入有闪长玢岩、正长闪长岩、正长斑岩等岩墙(脉),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均发生矽卡岩化和细脉-浸染状金-铜矿化(图3)。矽卡岩矿体产状平缓,分布在侵入体下部,呈层状,厚0.5~70m。按矽卡岩矿物分为石榴子石矽卡岩、磁铁矿矽卡岩、钙铁辉石矽卡岩、钙蔷薇辉石矽卡岩、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绿帘石斜长石矽卡岩。最富的金矿体赋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中。矿体按边界品位为1g/t圈出61个矿体。呈透镜状、巢状、层状,倾向SE向,倾角45°,矿体最长80~260m,厚3.5~12.45m,斜深32~180m(图3)。
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中奥陶世细粒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中有少量斑岩型铜矿化。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和自然金,次为辉铋矿、磁黄铁矿、辉钼矿、赤铁矿。氧化带主要铜矿物变为辉铜矿、铜蓝、硅孔雀石、孔雀石、蓝铜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辉石、石英、绿帘石、碳酸盐。按工艺性质分为综合利用铁和不含铁的铜-金矿两类。浮选第一类矿石中可回收金76%,浮选第二类矿石中可回收金81.2%。该矿床不远处分布有安达什铜金矿(斑岩型)、塔尔德布拉克铜金矿(斑岩型)、托赫托内沙伊铜金矿(矽卡岩型)等重要矿产地。
该矿床主要特点是:①矽卡岩化蚀变强烈,所有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均发生矽卡岩化和细脉-浸染状金-铜矿化作用;②矿化位于侵入体下部,沿接触带呈层状产出,其中最富矿体位于石榴子石矽卡岩内部;③矽卡岩性金-(铜)矿床与斑岩型铜矿等矿床在空间上伴生。
三、资料来源
董树义.2008.山东沂南金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3~73
李丽,李宝强,董福辰等.2009.吉尔吉斯铜金矿床类型与地质特征.地质通报,30(3):342~346
V.V.Nikonorov.2000.吉尔吉斯地质和矿产资源.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出版社
Meinert L D,Dipple G M,Nocolescu S.2005.World Skarn deposits.Economic Geology,100 th Anniversary Volume:299~336
Cawood P A.2009.Hydrotherm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systems.Franco Pirajno: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Perth,WA,Australia:535~580

1.矿区地质特征

铜山矿床位于长江深断裂南缘,下扬子凹陷褶皱带中段,铜陵-贵池复向斜西部,成矿区带上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孙亚力等,2008;周曙光,2003)。矿区内褶皱和断裂十分发育,褶皱总体呈北东向,断层总体呈北东向、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以平行褶皱轴向的逆冲断裂、层间伸展滑动引起的构造破碎带和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为主(孙亚力等,2008;张智宇等,201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长江断裂内,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分布铁铜金等矿床上百处,著名的矿集区有宁芜矿集区、铜陵矿集区、庐枞矿集区、安庆-贵池矿集区、九瑞矿集区及鄂东南矿集区等,对于我国资源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3-8)。

图3-8 铜山铜矿区域地质简图

(据吕庆田等,2011)

2.矿体特征

铜山铜矿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岩体与有利的地层接触部位和花岗闪长斑岩体中。中石炭统黄龙组-上石炭统穿山组白云质灰岩、下二叠统栖霞组钙质灰岩及泥盆系硅质碎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与岩体接触带是矿体主要赋存部位(张智宇等,2012)。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囊状、扁豆状等,矿体厚度在几米至十几米之间,长度多在50m左右,最长可达数百米。大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小矿体多呈囊状、脉状等(图3-9)。

矿石类型包括含铜矽卡岩型、含铜斑岩型、含铜黄铁矿型与含铜角砾岩型。以含铜矽卡岩型为主,具有显著的交代结构和特定的矿物组合,常具有绿帘石化、透闪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张智宇等,2012)。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变交结构和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块状、条带状、角砾状和脉状、网状构造等;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石榴子石、透辉石、方解石等。

图3-9 铜山铜矿床矿体特征示意图

(据丁宗炜,2009)

1—煌斑岩脉;2—矽卡岩;3—铜矿体;4—角砾岩;5—断层Q—第四系;P1—二叠系下统大理岩;P2—二叠系中统灰岩;T1—三叠系下统灰岩;D3w—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石英砂岩;γδπ—花岗闪长斑岩

3.成因模式

矿床的形成受多种因素控制,包括岩体、构造、有利层位以及围岩蚀变等,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作用为其主要成矿作用,其次为斑岩型成矿作用、热液型成矿作用及隐爆角砾岩型成矿作用,均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整体上构成中浅层矽卡岩型铜矿床(图3-10)(陈红瑾等,2011;李大鹏等,2010,2011;左胜平,2001)。

图3-10 铜山铜矿成矿模式图

(据赵晓霞等,2012)

1—花岗闪长斑岩;2—层间滑脱构造带;3—斑岩型铜钼金矿化;4—矽卡岩型铜铁金硫矿化;5—层控矽卡岩型铜铁矿化;6—隐爆角砾岩型铜金矿化;7—热液型铅锌银矿化;8—热液-矽卡岩复合型铜铁硫矿化;9—层间破碎带型铜铁硫矿化;10—断裂

在岩体控矿方面,铜山岩体为燕山早期中酸性小型侵入体,含矿性较好,岩体分为铜山岩枝和前山岩枝,矿床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体是含矿母岩(左胜平,2001);岩浆活动过程中,岩体的强大热动力,使得周围地下水受热,加入到岩浆热液中,使得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随流体迁移至岩体接触带附近形成多个阶段叠加的铜铁金硫矽卡岩型富矿体。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沿岩体与碳酸盐岩的矽卡岩接触带叠加有张性断裂带、滑脱构造带、层间破碎带,岩体周边广泛发育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硅化、青磐岩化等蚀变,地表发育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赵晓霞等,2012)。

4.矿床系列标本简述

2009年,针对铜山铜矿床整体地质特征及成矿背景,采用矿区定点捡块方法及钻探取样方法采集矿区标本共19块(表3-3)。标本主要选取自矿区内主要围岩的各种类型岩石标本、顶底板岩石标本、蚀变岩石标本、主次要矿种矿石标本、不同结构构造及不同物质组分的矿石。其中,采集围岩标本14块,岩性为石英岩状砂岩、粗晶大理岩、结晶灰岩、含炭质泥质粉砂岩、炭质页岩、泥晶灰岩、花岗闪长岩、含石榴子石辉绿岩、含绿泥石方解石脉和角砾岩;采集矿石标本4块,岩性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矿石、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矽卡岩、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和磁铁矿黄铜矿矿石;采集蚀变围岩1块,岩性为高岭土化石英二长岩。本次标本采集覆盖了矿区出露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石炭系上统船山组和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的地层标本,较全面覆盖了矿区各类型的岩石、矿石标本。

表3-3 安徽铜陵铜山铜矿采集标本

注:表中Cu3-B代表铜山铜矿标本,Cu3-b代表该标本薄片编号,Cu3-g代表该标本光片编号。

5.图版

(1)标本照片及其特征描述

Cu3-B01

石英岩状砂岩。岩石呈白—浅灰白色,中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几乎全由石英组成,颗粒粒径1~2mm,胶结物为硅质。石英颗粒发育明显次生加大边。岩石中含有不均匀的微细粒黄铁矿,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2

粗晶大理岩。岩石呈白色—浅灰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粒径约5mm。岩石中有方解石脉充填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3

结晶灰岩。岩石呈灰—深灰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量>95%。岩石中发育缝合线构造,构成锯齿状黑色条纹,其内有炭质薄膜,可见有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化,氧化后为褐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4

结晶灰岩。岩石呈灰—深灰色,中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岩石中有沿裂隙发育的白色方解石细脉,裂隙面上发育有炭质薄膜,并见微量细粒黄铁矿,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5

含炭质泥质粉砂岩。岩石呈黑灰—黑色,泥质粉砂质结构,条带状薄层状构造,局部显示叶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粉砂质和泥质颗粒。炭质不均匀分布,含量集中时可污手。岩石硬度较大,常见顺层分布或斜切层理的方解石脉,脉宽约1m m,并见微细粒黄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6

炭质页岩或炭质泥岩。岩石呈黑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泥质或黏土质,炭质较均匀分布。层理发育不均衡,多呈指曲状,局部层理不发育部位即为炭质泥岩。岩中发育有方解石细脉和星点状微细粒黄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7

泥晶灰岩。岩石呈灰色,泥晶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泥晶方解石,含量>90%。岩石中发育致密微细泥质纹层,层厚约1cm,并可见垂直层理的方解石脉,脉宽1~2mm,延伸不远,一般10cm左右即尖灭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8

泥晶灰岩。岩石呈灰色,泥晶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泥晶方解石,含量>95%,岩石层面上含微细泥质纹层。岩石结构致密,由泥质纹层构成层理,岩石中发育斜切层理的方解石脉,脉宽约3m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09

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色带浅肉红色,中粒不等粒结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钾长石,次为石英。斜长石,浅灰白色;钾长石,肉红色,长柱状,半自形—他形晶,粒径1~3mm,最大粒径可达5mm,二者含量65%~7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结构,粒径1~2mm,含量20%~25%。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黑云母,含量约10%,原生黑云母呈棕褐色,角闪石蚀变形成的黑云母呈绿黑色。角闪石,含量<1%,黑色,粒径1~2mm,部分蚀变为黑云母。岩石中含有灰色细粒闪长岩包体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0

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色带浅肉红色,中粒不等粒结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钾长石,次为石英。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岩石中见有长英质细脉发育,脉体宽约0.5cm,脉体中心为硅质石英,两侧为钾长石,说明岩石后期发育钾硅化现象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1

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色带浅肉红色,中粒不等粒结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钾长石,次为石英。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岩石裂隙面上见叶片状绿泥石并在表面见有擦痕,显示岩体经受了后期动力变质作用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2

高岭土化石英二长岩。岩石呈土黄色略带粉红色,风化强烈,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石英。高岭石,白色,粒状,含量约70%,由长石风化蚀变而成。石英,他形粒状,含量约20%。其余可见微量斜长石和钾长石残斑。暗色矿物见有零星分布的黑云母,并见有细小石英脉发育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3

含石榴子石辉绿岩。岩石呈绿灰色,表面风化强烈,呈灰绿色,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斜方辉石,肉眼难以区分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4

含绿泥石方解石岩。岩石呈乳白色,粗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巨晶—粗晶方解石,白色—乳白色,晶粒可达5~7c m,菱形解理发育,含量约95%。少量他形绿泥石颗粒,绿灰—绿黑色,呈不规则团窝状分布,含量约5%。微量粒状黄铁矿,与绿泥石密切共生,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5

角砾岩。岩石呈灰色,中细粒变晶结构,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有两种,砾径不一。一种为灰质角砾,灰色或白色,大者3cm×5cm,小者1~3mm;另一种为硅质角砾,灰—深灰色,大者达1~3cm,小者3~10mm。角砾形状不规则,棱角状—尖棱角状,含量60%~65%。基质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量约30%。穿插有泥质薄层或细脉,内含微细粒黄铁矿,含量约5%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6

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岩石呈绿灰色,他形粒状结构,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黄白色,粒径0.1~0.2mm,含量约20%。黄铜矿,黄色—铜黄色,粒径1~2mm,含量约8%。闪锌矿,棕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5~1mm,含量约15%。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浅灰绿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呈块状,含量约40%,其次为方解石,为结晶灰岩组分,含量约1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7

黄铜矿闪锌矿矿石。矿石呈灰色,他形粒状结构,浸染状-稠密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褐灰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径0.5~1mm,较均匀浸染状分布,含量约25%。黄铜矿,铜黄色—亮黄色,粒径0.5~2mm,不均匀浸染状分布,含量约15%。黄铁矿,黄色—黄白色,粒径2~3mm,含量约10%。亦见微量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石英,他形粒状,含量约20%。方解石,白—乳白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含量约3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8

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矽卡岩。岩石呈黄灰—褐灰色,他形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为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褐色—褐黑色,他形细粒状结构,金属—半金属光泽,条痕呈樱红色,含量约25%。黄铁矿,黄白色,他形细粒状结构,呈团窝状分布,含量约5%。黄铜矿,铜黄色,细粒浸染状,局部集中呈稠密浸染状,呈团窝状,含量1%~2%。脉石矿物有透辉石、方解石。透辉石,浅灰色,他形细粒结构,含量约40%。方解石,白色,他形粒状结构,脉状构造,含量约3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9

磁铁矿黄铜矿矿石。矿石呈褐灰色,他形粒状结构,稠密浸染-块状构造。矿石矿物有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磁铁矿,铁黑色,他形粒状,含量30%~35%。黄铜矿,铜黄色,他形粒状,含量约30%,部分黄铜矿氧化后为蓝铜矿和孔雀石。黄铁矿,黄白色,他形粒状,含量约10%。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和少量方解石。透辉石,绿灰色,他形细粒结构,含量约3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2)标本镜下鉴定照片及特征描述

Cu3-b03

纯大理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Cal,>95%)组成,菱面体解理,粒径1~1.5mm,含少量Mg、Fe、Mn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0

花岗闪长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Qz,约30%)、斜长石(Pl,约30%)、钾长石(Kfs,约25%)。暗色矿物主要以角闪石(Amp,约10%)为主,含少量白云母(Ms,约3%)和副矿物榍石。斑晶粒径0.5~1mm。斜长石发育聚片双晶。钾长石,具不明显的格子双晶,局部发生绢云母化。角闪石,多呈长柱状,具角闪石式解理,多色性明显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b13

含石榴子石辉长岩。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55%)、斜方辉石(Opx,约35%),少量石榴子石(Grt,约5%)和石英(约5%)。自形晶斜长石之间形成近三角形空隙,其中充填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粒径约1mm。斜方辉石,无多色性,短柱状,正高突起,平行消光,粒径约0.5mm。石榴子石,无解理,正高—正极高突起,显均质性,正交镜下为全消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g18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少量磁铁矿、斑铜矿。黄铜矿(Ccp)含量约20%,多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分布,受后期构造流体溶蚀,有较多凹坑。黄铁矿(Py)含量约15%,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边部破碎呈压碎结构,粒径0.01~1mm。赤铁矿(Hem)含量约8%,多与磁铁矿伴生。多被脉石矿物包裹呈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05~0.5mm,部分分布于脉石矿物中明显受到破碎控制呈揉皱结构。磁铁矿(Mag)含量约4%,多与赤铁矿伴生,呈他形分布在脉石矿物边缘,多被赤铁矿交代呈交代残余结构,粒径约0.01mm,较大残晶可达0.1mm。偶见斑铜矿(Bn)分布于黄铜矿裂隙中

矿物生成顺序:(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斑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Cu3-g19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Ccp)含量约80%,多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分布,交代赤铁矿呈交代残余结构,粒径0.1~1mm。黄铁矿(Py)含量约5%,呈自形—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分布在脉石矿物和黄铜矿中,晶形较好,多被脉石矿物交切充填,破碎明显,粒径0.01~1mm。赤铁矿(Hem)含量约2%,多见半自形、他形以及鲕状,粒径0.01~0.5mm。磁铁矿(Mag)少量,与赤铁矿伴生,多被赤铁矿交代

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学习任务认识闪长岩-安山岩类的岩石
闪长岩类很少形成独立的岩体,多与辉长岩或花岗岩体共生,可在其边部形成边缘相或在其附近形成小的岩枝、岩瘤、岩脉等。此类岩石分布较少,与本类岩石有关的矿产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主要分布在闪长岩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如湖北大冶铁矿、安徽铜官山的铜、铁矿床等。同时其本身就是很好的...

硅灰石矿床地质
与矽卡岩型硅灰石矿床不同的是,矿床形成是由于富含硅质的石灰岩经侵入体热力烘烤发生接触变质而成,成矿过程是硅质灰岩中的SiO2和CaCO3经侵入体的热变质作用,重新组合而形成硅灰石,一般没有外来物质带入,矿石不具交代结构。因此,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硅质灰岩地层控制,也与侵入接触界面产状...

安格列金-铜多金属矿集区
塔什干以南Angele(安格列)地区形成了矽卡岩型钨矿床、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等(图5.6a)。矿床主要产在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中,并受局域性断裂控制。北部Kochbulak(科奇布拉克)金-锑矿床产在晚石炭世安山岩-英安岩中,西部Almalyk(阿尔玛雷克)斑岩铜矿田产出世界级的金铜矿床,中南部卡尼...

玢岩型矿床
矿床具矽卡岩型特点,但部分也是矿浆贯入充填产物。 图4-12 凹山铁矿床矿区地质构造图( 引自陈毓川等,1985) 姑山式: 是次火山岩体与火山岩下面的三叠系沉积岩接触带中的矿床。岩体为穹窿状或层状辉长闪长岩,边缘有硅化、高岭石化带。矿体受穹窿构造及接触带角砾岩及裂隙带控制,块状富矿和角砾状矿带整体成岩...

闪长岩-安山岩类
3.产状与矿产 在地质分布上,闪长岩类既可以呈独立岩体产出,也可与辉长岩类或花岗岩类岩石过渡构成杂岩体。与安山岩类相比,闪长岩类在地球表面分布较少,仅占火成岩总面积的2%,闪长岩类侵入体与内生铁、铜矿床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与碳酸盐的接触带上常形成许多重要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河北的邯...

碱性-中性岩浆演化末期的玢岩型矿床
矿床具矽卡岩型特点,但部分也是矿浆贯入充填产物。 姑山式:是次火山岩体与火山岩下面的三叠系沉积岩接触带中的矿床。岩体为穹窿状或层状辉长闪长岩,边缘有硅化、高岭石化带。矿体受穹窿构造及接触带角砾岩及裂隙带控制,块状富矿和角砾状矿带整体成岩钟状、脉状,以假象赤铁矿为主构成。围岩透辉石化、钠长石化,...

萤石矿床地质
按成因萤石矿床可分为热液型萤石矿床、矽卡岩型萤石矿床、伟晶岩型萤石矿床、湖相沉积型萤石矿床等多种类型,其中热液型萤石矿床为主要工业类型。 (一)热液型萤石矿床 1.硅酸盐岩石中的裂隙充填型热液脉状矿床 该类型萤石矿床多分布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和酸—中酸性岩浆岩中,为我国重要的萤石矿床类型。矿体常...

矿床学试题
2.按卡尔波娃的阶段说,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形成于( D )阶段。A. 晚矽卡岩; B. 氧化物; C. 早期硫化物; D. 晚期硫化物3.云英岩化通常与钨、锡矿产有关,它是( A )蚀变的产物。A. 高温热液;B. 中温热液;C. 低温热液;D.超低温热液4.湖南锡矿山矿床是主要产出( B )的矿床。A. 锡; B. 锑; C....

萤石矿床地质
HF、SiF4等可与碳酸盐岩发生交代反应,大量生成萤石,形成矽卡岩型矿床,反应式为: SiF4+2CaCO3=2CaF2+SiO2+2CO2↑ 高温热液型矿床的围岩常为云英岩、矽卡岩,产在花岗岩与顶板的接触处,伴生矿物有云母、电气石、锡石、黄玉、冰晶石等。中温热液矿床的围岩为绢云母化、黄铁细晶岩化或硅化花岗岩。在低温热液矿床...

矿体原生晕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原生晕研究和找矿工作成果更加显著,涉及矿种更加广泛,特别是1981年起,我国连续开展了三轮“金属矿原生晕分带研究”推广项目,成矿类型包含矽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到层控型等,矿种包括有铜、铅锌、金银、钨、钼等,研究矿区约50余个,在理论上取得了与国外发展相近的科研成果,使我国的...

雨湖区19257419265: 我国的六大铜矿是? -
长孙清复方: 我国的六大铜矿: 1、多龙矿区 多龙铜矿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全国28个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之一.截至2016年底,多龙矿区已经探明的铜达到2000万吨,按照我国大型铜矿的规模要求,相当于找...

雨湖区19257419265: 成矿作用的矿床成因分类 -
长孙清复方: 矿床成因分类方案 I.岩浆矿床 一、岩浆分结矿床 二、残浆贯入矿床 三、岩浆熔离矿床 四、岩浆爆发矿床 五、岩浆喷溢矿床 II.伟晶岩矿床 III.热液矿床 一、矽卡岩型矿床 二、斑(玢)岩型矿床 三、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四、低温热液矿床 IV.热水喷...

雨湖区19257419265: 硼矿的我国硼矿资源概况 -
长孙清复方: 中国的硼矿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查明的硼矿点,大约有55处.以探明储量与国外经济可用储量相比,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硼矿资源绝大多数产地和储量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的辽、吉、青、藏四省区,硼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东—...

雨湖区19257419265: 绍兴产什么矿石奇石 -
长孙清复方: 绍兴市境内矿藏分布,具有东北—西南向长条状分布之特点,受绍兴—江山断裂及上虞—丽水隆起带之影响,可分为西北、中部、东南三大部.西北部以侏罗系的火山岩及第四系为主,零星出露有寒武系及震旦系西峰寺组.主要有铁、铜、萤石...

雨湖区19257419265: 铅黄铜cuzn39pb3是什么材料 -
长孙清复方: CuZn39Pb3,是一种铅黄铜金属材料.材料名称:CuZn39Pb3铅黄铜标准:(BS EN 12164-1998)化学成分:Cu:57.5-59.5Ni:0.5Fe:0.5Pb:2.0-3.0Zn:余量杂质:1.2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440-450伸长率:(δ10/%)5.5

雨湖区19257419265: 铜矿山碎片有什么用? -
长孙清复方: 铜矿碎片是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然后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质较高、精细的碎片状铜矿.其主要应用于铸造、锻造、机械、铺路、冶金、热处理、钢结构、网架结构、集装箱、船舶、修造、桥梁、矿山、等领域,是冶金行业的原材料. 铜的工业...

雨湖区19257419265: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 -
长孙清复方: 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矿床成因类型典型,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之一,也是“大冶式”铁矿床的命名矿床. 大冶铁矿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坪大冶台褶皱带内的太子庙褶束的西北...

雨湖区19257419265: 水晶矿物晶体的价值? -
长孙清复方: 金属矿产——水晶矿水晶是透明的石英晶体,按其特性和用途可分为压电水晶、光学水晶、熔炼水晶及工艺水晶四种.压电水晶是指具有压电效应特性的水晶,用其单晶片制成的谐振器、滤波器是现代国防、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之一...

雨湖区19257419265: 夜明珠为什么会夜光?
长孙清复方: 1、萤石夜明珠 今年以来,在上海地矿珠宝玉石检测中心,不断有属于人工制作的萤... 1)、接触交代白钨矿矿床:花岗岩与大理岩的外接触变质带矽卡岩型,白钨矿浸染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