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丧事叫 吊什么?

作者&投稿:梅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参加葬礼应该带些什么去?~

1、要穿上黑色为主的衣饰。
参加葬礼现场时,一定要注意穿上黑色为主的衣饰;特别是外套,更加要引起重视,穿上以黑色为主的深色服饰,表达对逝去长辈的怀念和敬重之情。切记不可穿着日常喜欢的鲜艳外套,以免与葬礼现场的氛围不相协调。
2、注意表情要庄重悲哀悼念。
参加葬礼时要注意表情要庄重悲哀悼念,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切不可在葬礼期间嘻皮笑脸,无所顾忌的大声说笑,以免给健在的长辈留下不好的印象,破坏葬礼现场的氛围。
3、劝慰失去亲人的健在长辈。
要劝慰失去亲人的健在长辈,切不可因为悲伤而影响自己的健康。要及时正常的进食,给自己补充能量,可以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眼下的事情。
4、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为小辈要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心理上、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遇到长辈因悲伤过度引起的焦虑、抑郁时,可以通过联系心理医生等途径,给予专业的帮助,以尽快渡过失去亲人导致的创伤。

扩展资料:
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中国礼俗:葬礼礼仪算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下面说的这些礼仪应该在岚山区后村镇比较通俗流行的一种礼仪。其中一些说法,也不是十分明白,希望懂得这些礼仪的人的指正。
西方礼俗:西方国家的丧葬礼仪基本上属宗教式的丧葬礼仪。人死后,首先在死亡地或尸体发现地的登记处进行登记,由医生或验尸人员签发书面证明,并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层组织办理登记;而后对亲友发出通知或在报刊上公开宣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葬礼

针对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 ,风俗习惯的差别很大 。正所谓“十里不同俗” 。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就叫吊唁.
吊唁 diàoyàn:哀悼死者并慰问死者的亲友。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宾客吊唁,无不哀者。”明 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会袁崇焕遣僧吊唁于敌,公(袁可立)力诋非策,其有意制敌死。命呼辱国之命,而使敌人轻中国,敌国得志。”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支德 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 施济 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吊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帏吊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三:“恰巧他的业师死了,他跑到业师家里去吊唁。”

通俗讲叫吊丧,书面正式一点的叫吊唁

吊唁、吊问、吊丧都可以。

吊唁(yan)

吊唁或吊丧


兴安区17881111703: 参加丧事叫 吊什么?
豆炎氯解: 吊唁(yan)

兴安区17881111703: 长辈去世是奔丧还是吊丧? -
豆炎氯解: 长辈去世是奔丧. 吊丧指的是得知死者去世的消息之后,前去丧家祭奠死者.比如,自己的亲朋好友去世了,一旦接到消息之后就会去参加葬礼,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吊丧.吊丧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去逝者灵堂吊唁或去参加追悼会. 奔丧就是某个亲属去世后,由于自己没有在当地,所以当接到消息之后,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丧事.严格意义上来讲,“吊丧”的对象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家中的某位亲属. 服丧守孝期间礼俗禁忌 1、不进出庙宇;传统礼俗认为服丧守孝期间身不清净,于此期间祭祀表对神明不净. 2、治丧期间尽量不拜访亲友,以表对他人之尊重. 3、远离娱乐场所,布施修福,以表对先人礼敬追思. 4、百日之内建议勿参加亲友之婚丧喜庆活动.

兴安区17881111703: 丧事孙女婿辈怎么磕头 -
豆炎氯解: 丧事孙女婿辈和其他晚辈亲属一样的磕头.如果死者亲属多,侄女婿磕头的机会少点,如果死者亲属(尤其是晚辈的)少,侄女婿跟死者儿子磕头的机会就差不多了. 新中国成立前,汉族的丧事比较繁琐(天津为例),讲究封建礼仪,主要过程...

兴安区17881111703: "吊"是什么意思? -
豆炎氯解: 吊 [ diào ] 基本解释 1.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丧.~孝.~唁.凭~. 2.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 :形影相~. 3. 悬挂 :上~(自缢).~灯. 4.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 :~皮袄. 5. 提取,收回 :~销执照. 6.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拓展资料 造句 1、因为听了那个可怕的故事,他总是提心吊胆. 2、妈妈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李林在家提心吊胆,不知是福是祸. 3、听过这个恐怖的故事后,小东终日提心吊胆,草木皆兵. 4、由于害怕别人报复,他整天的都提心吊胆,食不下咽. 5、听说他搬走了,但我还是成天提心吊胆,生怕碰上他.

兴安区17881111703: 吊唁人 具体什么意思 -
豆炎氯解: 白事上前来追悼死者的人 通常成为吊唁人

兴安区17881111703: 丧事风俗 -
豆炎氯解:啼更 据《 西后城风俗志》 载:“诸子、诸妇及昆弟之子,夜居柩左右,妇女夜五哭,逢更则哭,俗名:'啼更'”. 设孝堂 孝堂又称“灵堂”、“灵棚”、“祭堂”,是停放灵柩、祭奠死者灵魂的场所.棺...

兴安区17881111703: 丧事怎样排祭奠单? -
豆炎氯解: 丧事的部署和安排是从确定总管开始的.总管一般由熟悉丧事套路的、具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的人担任.总管是丧事的总指挥,在充分征求事主(事主是丧事的主家)意见的基础上,总管按照事主的想法,全程指挥丧事的办理.总管至少一人,...

兴安区17881111703: 吊唁是什么意思?
豆炎氯解: 参加葬礼,慰问死者家属

兴安区17881111703: 丧事孙女婿常识 -
豆炎氯解: 1.丧事孙女婿辈怎么磕头丧事孙女婿辈和其他晚辈亲属一样的磕头. 如果死者亲属多,侄女婿磕头的机会少点,如果死者亲属(尤其是晚辈的)少,侄女婿跟死者儿子磕头的机会就差不多了.新中国成立前,汉族的丧事比较繁琐(天津为例)...

兴安区17881111703: 参加葬礼有什么禁忌 -
豆炎氯解: 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关怀及安慰对于亡者的亲属很必要,一些过当的举动例如嚎啕大哭应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葬礼会场是肃穆的,吊唁者言辞应收敛,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