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善的个人作品

作者&投稿:宰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子善的人物简介~

陈子善,作家,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致力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研究和教学。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后来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 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对张爱玲生平和创作的研究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著作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说不尽的张爱玲》等十种,编订现代作家文集、全集和研究资料集数十种。曾为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至德国、新加坡和意大利等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现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即时播报:连战表姐、七旬林文月沪上寻根即时播报记者谢正宜报道:她生于名门,外祖父是有“台湾太史公”之称的连横,表弟是连战,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更师从文学大家台静农。她年已七旬,以“三笔”风靡台湾地区:一笔关乎学术,有《澄辉集》、《谢灵运及其诗》、《山水与古典》等研究著述;一笔是文学翻译,引介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日本文学作品,被译界视作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最佳人选;再一笔则是散文创作,三十年来苦心经营出《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遥远》、《午后书房》、《交谈》、《作品》等抒情作品集。她精擅厨艺,家里客厅总是高堂满座,于人间烟火中引得台静农、董桥、林海音、三毛等文人竞相捧场,连李敖也曾酸酸说,“台大的一大堆男人围坐在林美人的家里,”颇有醋味。林文月这个名字,也许尚未被更广泛的大众熟知,却已经是各地中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长久以来的偶像,拥有学者、翻译家、散文家三重身份的她,曾执教于台湾大学,2007年与余光中等人获选台湾大学杰出校友,其人其文曾被文学评论界拈来与张爱玲相提并论,但更有年轻的粉丝说,娟秀文雅、往来无白丁的她是又一个林徽因。日前,从未曾将自己曝光于大众的这位知名学人,因与家人踏上申城寻根,适得新作《三月曝书》出版方邀请,与学者陈子善教授午后笑谈阅读。【正叙】西江湾路上海记忆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风情正浓,林文月在西江湾路540号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数年,而她曾因被店主善待而念念不忘的家边小书店,据众多学者考证,正是著名的内山书店。多年以后,林文月模仿《洛阳珈蓝记》的写法,细述从自家到学校的沿路情景,文章催化了众多文人的“上海情结”,台湾大学一位博士按图索骥,重走林文月当年的上海之路,果真一丝不差,连门牌都未改变,而林文月的摄影师学生特意带着相机,把文中的老屋用图像拓下,也是一丝不差,“把我吓坏了,我记性其实并不好,经常丢三拉四,但很奇怪,当一支笔在手的时候,记忆自然而然地伸了出来。”而今,踏上申城熟悉的土壤,林文月只为寻根:“就在两个小时以前,我的姐妹们还在西江湾路徜徉,幸好我03年曾回来过,才可以来这边和大家见见面。” 日式学堂的启蒙教育为《源氏物语》的翻译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而《饮膳札记》中的“葱烤鲫鱼”又隐隐可以追溯到家中娘姨们的沪语对白,四十年代举家迁回台湾,再习普通话和闽南语,林文月自陈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是,既不是纯粹的上海人,也不是纯粹的台湾人,更不是纯粹的日本人,但好处是我可以比较客观,不会只是站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立场来看事情。”论文附录《源氏物语》作为最早出版的中文版译者,林文月是去年日本《源氏物语》千年纪念大会邀请的四位外籍人士之一,而她的版本,至今被公认是最好的译本之一。在上海的交流中,林文月透露,这一切,都出自一场歪打正着:1969-1970年,她远赴京都大学留学一年,专攻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就是“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其中林文月提出:“没有《长恨歌》,就没有《源氏物语》”,“可能很多国人都不知道,这部日本最伟大的名著是受到白居易《长恨歌》影响的,故事开始就引用了《长恨歌》中的语句,把桐壶天皇对桐壶更衣的宠幸比作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当时《源氏物语》还没有出版中文译本,为了让读者了解论文,林文月试着把第一章翻译出来,附在论文之后,论文还未受到关注,这篇附录已经横空出世,引发了出版社的兴趣,希望她继续翻译整部作品:“老天爷,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54章!《源氏物语》仅仅翻成现代日语就需要十年,而第一本英文译本也用了十多年时间。”但喜欢“踮起脚做事”的林文月抱着姑且试之的心态,在《中外文学月刊》上开始翻译连载,一翻就翻了66期,花了5年半的时间,总共是1300多页,100万字,“感觉像跟时间跑马拉松赛。”其实在林文月翻译《源氏物语》之前,丰子恺就已完成了他的译本,但译本的出版却在之后:“我看到丰先生的译作时,已是自己的译本诞生多年后,很可惜,如果能够早点看到,也许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但同时她也庆幸:“如果我知道丰子恺先生已经翻译了,我怎么敢翻译呢?而且那样的话,我遇到困难,就会很依赖地去参考丰先生的文字,扼杀了我自己的特色,也可能保留了丰先生译得不妥之处。”先是女人再作学者关于林文月的话题,很多人都会围绕着“名门子弟”这个标签打转,对此,她十分坦然,曾言自己是“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外祖父去世时我才三四岁,但已经是第三代中唯一有与他老人家合影的了。我母亲是长女,连震东是外祖父的独子,连战是连氏二代单传。我与弟妹先后有四人入台大,包括政治学的连战,只有我是中文系。”得知林文月考入台大中文系,舅舅曾竖起大拇指,称“外祖父的文学遗志有此女承继了”,“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喜欢烹调和做菜。”一介名门闺秀,所撰《饮膳札记》在老饕心目中堪比袁枚的《随园食单》,“袁枚是遣家中厨师四处学艺,我则是亲身尝试,台静农先生、许世瑛先生(鲁迅故交之子)、董桥、林海音、三毛,都曾在饭桌上捧过场。学生笑我做菜像做学问,记了许多笔记——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是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的名字,而今再度翻起,许多师长已经故世,许多朋友已经离散,更是唏嘘,才会把这些笔记上的饮膳往事记录下来。有人把这本书归类在书店里‘食谱’专柜,我有一点伤心。”很多人因此将林文月视为林徽因式的文化沙龙的最佳继承者,她却谦称:“文化沙龙的传统,真的很好,我们也慢慢养成了习惯,每两周的星期五都会小聚一次,聊的大多是文学现象、作品、还有新生词汇。但要说继承者,林海音才算是不折不扣的豪爽女主人,她那时任副刊编辑,还大力提携了诸如林怀民之类的后生才子。”一身兼做学术、翻译和文章,又不失烟火气息,林文月是女性心目中的“得天独厚”,多年前她直言:“我实在不佩服现在那些只知道写论文,从不敢进厨房的女教授。人生岂不就是苦乐参半?一个女性教员和家庭主妇有甘有苦,实在也是应该的。”而今,冲淡许多的她选择更委婉的说法:“我觉得我必须要先做一个人,再做一个女人,再做一个学者、作者或者是翻译者。”【侧记】七旬女先生凝固优雅 “粉丝”陈子善有备而来携女赴沪的林文月有最好的气质装扮打底:墨绿丝绒外套,挂着三层低调细珍珠链,配的包出自曾为奥黛丽·赫本订制饰品的菲拉格慕。急速奔走的时间大神仿佛在靠近她时缓缓凝固??从她依然美丽的容貌可以看出;仓促急躁的现代生活也没有能影响她所身处的优雅空间。无论多么鲁莽如机关枪的问题,她都在略作思考之后,娓娓道来,“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媒体,在台湾也不曾因为新书发布而公开亮相,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害怕,更有人以为既然写过‘食谱’,便欲邀我现场表演‘厨艺’,令我惶怖窘困至极。”在仰慕已久的“女先生”林文月面前,上海著名学者陈子善也“沦为”粉丝,对她的每一篇作品了如指掌,甚至“逼”着现场听讲者聆听自己朗读其中绝妙好句。为这番“午后论道”,陈子善也是准备良久,在他的随身袋中,装着厚厚一叠一看就年代久远的林文月作品,每当“林先生”提及,便兴奋地祭出展示,“《源氏物语》是我1997年到日本访问时在东京的一家旧书店见到的,当时就跟旧书店老板说要买这本书,他却说:‘这本书已经让人预定了,你真的需要也可以预定一套,我帮你想办法’,半年以后,他来上海打电话给我说,‘书已经帮你带来了,你来取’——这经历我记得很牢。”

遗泽永流,友情长存——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手稿和题跋的发现,香港《明报月刊》 2001/12
张爱玲《天才梦》和文学奖,《作家杂志》 383 期 2001/1
北新半月刊与侣伦的佚作小说,香港《作家》 2001#11
签名本和手稿:尚待发掘的宝库;《文汇报》; 2005#12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张爱玲;《明报月刊》; 2006#12
鲁迅《死灵魂》题签本 “ 出土 ” ;《文汇报》; 2006#10
梦甲室存文 前言;《梦甲室存文》; 2006#07 台静农散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0/9
我与老舍与酒——台静农佚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92/6
遗落的明珠,台北业强出版社 1992/10
回忆梁实秋,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10
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台北志文出版社 1994/12
回忆台静农,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8
周作人集外文( 1904 —— 1948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5/9
黎烈文散文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10
私语张爱玲,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11
作别张爱玲,文汇出版社 1996/2
董桥文录,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6/4
雅舍小说和诗,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6/5
闲话周作人,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6/7
未能忘情——台港暨海外学者散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3
捞针集——陈子善书话(学术随笔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7
你一定要看董桥,文汇出版社 1997/8
雅舍小品补遗,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7/11
论新诗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3
林语堂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7
文人集(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8
生命的记忆(学术随笔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8
叶灵风随笔合集,文汇出版社 1997/8
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 1998/10
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11
周越然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3
西滢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1
龙坡论学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1
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2
摩登上海,——三十年代的洋场百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
林以亮佚文集,香港皇冠出版社 2001/5
说不尽的张爱玲(论文集),台北远景出版公司 2001/8
陈子善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6
西游散墨,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3
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3
发现的愉悦,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猫啊,猫,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迪昔辰光格上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素描,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5
这些人,这些书:在文学史视野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边缘识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乱世文谈(胡兰成文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
看张及其他,中华书局,2009
研读张爱玲长短录,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刘子善刘子善(书法家)
刘子善的书法艺术影响力广泛,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纪念馆、艺术馆收藏或刻碑,如太昊陵、炎帝陵等,且多次收录于国内外大型书法集。他的作品流传至世界各地,被誉为"字字千钧"。他更是身体力行,以书法为媒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为家乡小学重建教学楼,以及筹建刘子善艺碑廊,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情...

刘子善盖世才能盖世功下一句
被刊入《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精选》、《中国的书展》、《中国著名书家百人展》、《中国当代书法家百精品展》、《中日当代著名书法家集萃》、《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等书法集。传略收入《国际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大辞典》,荣获“世界金奖艺术家”称号。出版有《刘子善书法选集》、《刘子善书正气歌楷草两体...

刘子善的德艺双馨
他的《颂长城》诗云:“万里长城万里山,峰腰峰脊列雄关。三千岁月经风雨,化做飞龙震宇寰。”在《开发三峡颂》中亦云:“山吞江水千重岭,水劈巫山一线天。高峡截流听调遣,敢教九派换新颜。”其他还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贺神州五号载人航空飞船胜利》以及为岳飞纪念馆所作联句、为张...

刘子善作品 书画名家刘子善 刘子善代表作 【欣赏 价格 图片 鉴定...
刘子善

刘子善书法家逝世了吗?
刘子善,1926年生,安徽全椒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金石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政协安徽省五、六、七届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书法,主攻行草,并学隶、篆。国内诸多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及风景名胜区片集其作品展出、收藏或碑刻,《书法》志...

张善子最出名的画
张善_(1882~1940),男,四川内江人,名泽,字善 ,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少年从母学画,曾拜李瑞清门下,喜爱武术,跟其弟张大千一师从心意拳大师宝鼎习心意拳及内功十三段。张善子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以“虎痴”著称中外艺坛,被当时的...

刘子善书法价格
开玩笑怎么可能50万呢!根据近年来的成交记录刘子善的书法每平尺在1500——2500元之间,一副四尺整张大约15000——20000元之间!

有懂字画的吗?帮我看下落款是哪年的
这是刘子善老师的作品,是真品!!看纸张应该是08年的作品,刘子善书法纯正雄奇,刚韧苍古,浓枯有度,意境高远很有收藏价值,目前成交价格每平尺在1500\/2500之间,这个价格已经属于名家了,好好保留吧

刘子善刘子善(工程师)
在长达35年的专业工作中,刘子善专注于化纤技术领域,参与了南京化纤厂、湖北化纤厂和湖北金环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他全程参与了这三个橡胶纤维厂的筹建、安装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特别在原液橡胶制造和人造生产压洗过程的领域,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在金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管生产工作期间,刘子善...

中国画家谁最擅长画虎?
张善子(1882~1940),中国四川内江人,名泽,字善 ,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擅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豢虎以供写生,写虎各种形态,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作品赏析:张善子作品欣赏图 郭金栋,出生于山东临清,(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乡)主攻工笔画、国画...

西夏区13454182752: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 - 搜狗百科
称雪九味:[答案] 要干什么? 新版全国中文系大学生必读 一.外国文学部分 1. 《圣经》(旧约+新约) 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年版 2. 《荷马... 王实甫著,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51.《倾城之恋》 张爱玲著,陈子善主编,北京十...

西夏区13454182752: 对张爱玲的评论著作有哪些?权威的?
称雪九味: 陈子善的《重读张爱玲》陈子善是中国研究张爱玲最权威的人!

西夏区13454182752: 求推荐研究张爱玲比较好的学者和著作,或者是关于她爱情观的著作神马的.有英文的文献的最好哇~~ -
称雪九味: 《重读张爱玲》 上海书店出版社 由陈子善教授所编,夏志清、李欧梵、刘绍铭、陈建华等多位名家著述的《重读张爱玲》,这是迄今为止海内外第4部张爱玲研讨会论文集.本书收录有张爱玲研究者最新的研究成果25篇,研究领域侧重张爱玲晚...

西夏区13454182752: 张爱玲传哪个版本好呢? -
称雪九味: 看胡兰成《今生今世》吧,其中的“民国女子”和“天涯道路”两章是张爱玲,坊间的张爱玲版本很多,但都出于此,谁叫人家是张爱玲的第一人老公.看后来人编的,不过看当时人怎么说. 还有就是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 还有个上海学者,淳子有《张爱玲地图》一书 满意请采纳

西夏区13454182752: 我想知道张爱玲一共写了几部小说,书名分别叫什么
称雪九味: 不幸的她》,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牛》《霸王别姬》《沉香屑第一炉香》,收入《传奇》.《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收入《传奇》.《茉莉香片》,收入《传奇》.《心经》,收入《传奇》.《倾城...

西夏区13454182752: 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是?
称雪九味: 张爱玲生于上海,有着显赫的家世,但是她这个人是比较随和的,没有平常大小姐那样的娇贵气,她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在她的童年,父母离异,她跟了父亲,在那里父亲一度扬言说要杀死她时,她逃去了母亲那里,后来考上了伦敦大学,但是因为战争,她最终就读上海大学,后来,她与胡兰结婚,但这又是她的不幸.《半生缘》是她真正出版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原名《十八春》,1948年发表,其后内容经过修改,重新定名为《半生缘》.该作品曾被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及电视剧.

西夏区13454182752: 都有谁评论过张爱玲的作品? -
称雪九味: 满意答案好评率:0% 学者对张爱玲小说的评价差距挺大,如搞中国文学评论的(美国)夏志清把张爱玲抬得最高,想把她排在“五四”以后的中国小说作家的前四以内的位置.他甚至称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台湾)唐文标则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活在新时代中的租界上海的旧作家”,是“没落的上海世界的最好和最后的代言人”.他甚至从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及其构建的角度,指出张爱玲的世界是荒凉的,“死”的,里面的人物也都在走着死亡的路,“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西夏区13454182752: 张爱玲的《小艾》讲的什么? -
称雪九味: 女主人公小艾从小就被卖给上海一个大户人家做婢女,那时候还很小,她不知 道自己姓什么,家在哪里,也没有名字,因为被卖到席家时,正是快要过端午节了, 端午节以艾草避邪,所以席五太太便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艾”. 小艾就成为侍...

西夏区13454182752: 现代的小说家里写作风格有没有类似于张爱玲的 或者小说特别注重文采的 -
称雪九味: 因为受张爱玲影响而写了很有张爱玲文风的作品,最典型的就是四十年代上海男作家东方蝃蝀(dì dōng).原名李君维,目前定居北京,已经是近90岁的老人了.东方蝃蝀的小说创作与张爱玲的作品可说异曲同工,同样以张爱玲式的华丽文字写十里洋场,其笔下也擅于描绘都市男女情感纠葛.由于东方蝃蝀在文学风格上与张爱玲十分接近,有人称之为“男版张爱玲”,另外也有读者干脆称他为“张派传人”或“张爱玲门生”.东方蝃蝀曾担任上海《世界晨报》、《大公报》记者、编辑之职,曾经出版过多部文学创作,包括小说集《绅士淑女图》、《伤心碧》、《名门闺秀》和散文集《人书俱老》,其中小说集《绅士淑女图》更为陈子善所欣赏,认为是难得的作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