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阐述了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英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的道理。

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

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通过什么进行说理的散文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通过游记进行说理的散文。全篇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记的是游,说的是由“游”中看出的道理,有叙有议,言之有据。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褒禅山的经过,通过游褒禅山时所见所感,说明了世上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只有真正有志之士才能到达的道理。本文的第一段...

王安石为什么要写《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从舒川(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此山,并于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成此文。文章以游山探险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阐述了一番为学治事的人生道理,值得一...

游褒禅山记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了什么的道理
《游褒禅山记》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诗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游褒禅山记》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之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如今的社会中,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其中这一句,...

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 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思想?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游褒禅山记的主旨是什么?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该...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
3、《游褒禅山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主要介绍了王之涣第一次游览褒禅山的经历和所感所想,其中以对山水、宫殿、苏东坡等名人的赞美和感慨最为突出。同时,文章深入阐述了王之涣作为一个文化人的人生价值观,表达了对“知行合一”、“求道”、“自由”等精神追求的理解和追求。4、《游褒禅山记》对...

从游褒禅山记中悟出哪些道理
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该文是王安石34...

宁阳县13667769832: 游褒禅山记阐述了什么哲理 -
度帘信力:[答案] 游褒禅山记阐述了什么哲理? 1、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

宁阳县13667769832: 游褒禅山记阐述了哪两个道理 -
度帘信力:[答案] 几个道理供你参考1)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2)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

宁阳县13667769832: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是什么 ?原文 你上网找找一下各为朋友告诉我答案吧 -
度帘信力:[答案] 我觉得的应该是做事情要有志向,有了志向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断的努力.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曾主持变法改革,这篇文章应该和这个背景是分不开的.他在变法时遇到了保守派的反对,所以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也期望变法的成功.

宁阳县13667769832: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度帘信力: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

宁阳县13667769832: 游褒禅山记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了什么的道理 -
度帘信力:[答案] 《游褒禅山记》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

宁阳县13667769832: 游褒禅山记 本文有哪些感悟?各是针对哪一方面内容而产生的感悟? -
度帘信力: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

宁阳县13667769832: 简述《游褒禅山记》由什么事说什么理 -
度帘信力: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

宁阳县13667769832: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度帘信力:[答案]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 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

宁阳县13667769832: 阅读《游褒禅山记》回答:作者游褒禅山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
度帘信力:[答案] 作者一方面由游览华山未能深入后洞谈起,指出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这样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又通过...

宁阳县13667769832: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是什么到底是那个比较标准呀?我都不知道要那个 -
度帘信力:[答案] 他告诉我们、做成事的三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要有、力、志、物、、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尽力去做、不管事情成功与否、都不会后悔、也不会遭人耻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