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作者&投稿:犁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安德海作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山东巡抚丁宝桢要想擅自处死他还是需要勇气的,不过,真正要处死安德海的,并非丁宝桢,而是东太后慈安,有了东太后的首肯,丁宝桢才会放手在山东将安德海就地处决。

安德海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大功,在政变前,安德海作为两宫太后的信使,秘密安排恭亲王奕欣与两宫太后会面商讨夺权的阴谋,并在文宗皇帝梓宫抵达北京后成功发动政变,“顾命八大臣”或死或贬,两宫太后一举夺权,安德海也因立下此汗马功劳而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成了朝中显赫的人物。

作为慈禧太后身边备受宠信的大红人,安德海却居功自傲,恃宠而骄,虽然只是六品的蓝翎太监,竟然连小皇帝载淳、恭亲王奕欣等朝中大臣都不放在眼里。安德海还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母子关系,令同治帝经常被母后训斥。

安德海目无皇帝,胡作非为,已经到了令同治皇帝忍无可忍的地步。正是在安德海的挑拨离间下,同治帝性格变得越来越乖张,与慈禧太后的关系越发紧张,心中的郁闷,他只能找嫡母慈安太后讲,曾多次在嫡母面前痛斥安德海目无皇帝,无法无天。

(安德海在宫里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同治皇帝、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诉)

同治帝十七岁时已到选后之年,两宫太后各有理想的人选,慈安太后比较中意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太后却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最后同治帝选择了前者,坚持依嫡母之意,选阿鲁特氏为皇后。

这一件事,曾经被认为是慈安与慈禧两位太后不合的分水岭,但其实深入分析,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向来教子严厉,动不动就对同治帝训斥的慈禧太后,早已经与自己的儿子同治帝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还是因安德海而起,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太监。

占着慈禧太后的宠信,向来轻视年轻而无权的小皇帝同治,在慈禧太后面前肆意打同治帝的报告,导致小皇帝与母后的关系不断恶化。

有清一代,对内廷太监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太监不仅不能干预朝政,更不能擅自出宫,但是一向目空一切的安德海骄横惯了,竟因为一次出宫丢掉了性命。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安德海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借同治帝大婚、采办龙袍的名义,乘楼船沿运河南下。久在宫闱的安德海,一出宫,如脱笼之鸟,立马放飞自我,以钦命自居,一路招摇过市,不仅私挟妇女、张挂龙凤旗帜,一路上还抓差纳贿,对地方官颐指气使。

安德海虽号称钦差,却并未携带任何公文,所经顺天府衙、直隶总督衙门尚给予慈禧太后面子对其殷勤以待,但到了山东地界,碰上了铁面无私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安德海的嚣张气焰立马就被扑灭了。

(安德海影视剧照)

安德海一行人一进入山东地界,便被巡抚丁宝桢扣留,由于其并未携带任何公文,非公务出宫,再加上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仗势骄横非常愤慨,他毫不迟疑,接报后即拟密折送京,列数安德海五大罪,罪罪都是死罪,原本这一份奏折按正常的程序是最后呈给两宫太后,该怎么处置,还是由两位太后说了算,但戏剧性的一幕却出现了。

这一份加急奏折先送呈军机处,当时还是军机处领班大臣的恭亲王奕欣不敢轻慢,立马就率领军机大臣持折请示两宫太后,巧合的是,当时慈禧正好身体有恙不能视政,身为东宫太后的慈安可以全权总揽国政,她立即召集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共同商议。

经廷议,众人一致认为:“祖制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当就地正法。”慈安太后当场表示了要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看起来柔弱不问政事,但关键时候,她却是雷厉风行,坚决果断,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朝臣早就看不断安德海一贯嚣张跋扈的作风,廷议定罪,便刻不容缓,八百里加急将上谕发往山东,安德海一行人八月二日在泰安县被知县何毓福抓获。

八日丁宝桢便接到军机处寄发的密谕,内称:“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

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文中,严令“即行就地正法”,赋予了丁宝桢处决内廷太监之权,密谕即圣旨,更何况安德海擅自出宫铁证如山,死罪难逃。

丁宝桢经审讯后,即按谕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此时距离安德海被抓不过五日,其处理之干净利落,恐怕知晓消息的慈禧太后想挽救安德海性命都来不及了。

安德海咎由自取,谁也救不了他,连慈禧太后都不行。

(京剧表演中的安德海)

首先,丁宝桢处决安德海,完全是按程序办事,先拟折送京,列数安德海的种种不法之事,然后再等密谕送到后,即按上谕“即行就地正法”,整件事丁宝桢可谓处理的是有条不紊。

其次,安德海确实是死罪难逃,身为内廷太监,却私自出宫,清朝宫廷管理章程《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即明确规定“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而安德海当时还只是六品蓝翎太监,却仗着慈禧的宠信,在未知会任何部门的情况下,便违法祖制擅自出宫,在地方上招摇过市,干出诸多不法之事,其罪之大,杀之不冤。

再者,下旨处决安德海的是东宫太后慈安,慈安太后对安德海在宫中拨弄是非、混乱朝政早就感到不满,只是碍于他是西宫太后慈禧的心腹太监而选择隐忍。如今安德海确实是违法了祖制擅自出宫,一路招摇,惊扰地方,还私挟妇女、张挂龙凤旗帜,完全是犯了死罪,慈安太后以祖制办事,下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支持。

最后再说到慈禧太后,她恐怕是无法为安德海开脱的,毕竟安德海擅自出宫是得到她的默认的,六品蓝翎太监私自出宫,清朝开国以来未有之,慈禧太后当时政治地位还未稳固,身为东宫太后的慈安地位要在她之上,如果公然为安德海开脱,不仅置祖制于不顾,还激化了与慈安太后的关系,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在处理安德海事情上,慈禧太后的表现还算是公正的,虽然丁宝桢杀了自己的心腹太后,但慈禧太后并没有对他进行报复罢免其官职,相反的,丁宝桢此后虽谈不上是官运亨通,但也屡有升迁,颇受重视,最后还做到了清朝九大封疆大吏之一的四川总督,这一干就是十年。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宝桢病逝于成都,慈禧太后充分肯定了这个忠心报国,刚正不阿的肱骨老臣,追赠太子太保,上美谥“文诚”。



因为丁宝桢这个人嫉恶如仇,他对安德海的所作所为十分气愤,诛杀他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慈禧太后会不会责罚他的事情。

因为他是按照制度来行事的,斩杀安德海的时候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当时他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并且山高皇帝远,他并不是特别害怕慈禧太后。


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宝桢,结局如何?
没有资格出宫,但他仗着慈禧宠爱,不把律例放在眼里,前呼后拥,就这么出了京城,直奔山东而来。安德海一行到达山东德州后,德州知州赵新颇为困惑,虽然安德海对外声称奉旨办差,但地方官员并未接到京师的“明降谕旨”,如何接待成了大问题,惶恐之下,赵新将事情禀报给了山东巡抚丁宝桢。

杀了小太监安德海的丁宝桢,最后结局怎样?
提起清末的丁宝桢,不少小伙伴们第一印象就是,这哥们真真是条好汉,当年老佛爷身边最得势的太监安德海,就是这位爷下令给剁了的。 丁宝桢杀安德海 那么作为晚清时期,最有权力的女人,自己心爱的太监被人给弄死了,以慈禧的行事作风,能会轻易善罢甘休,咽下这口气?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丁宝桢再怎么说,也始终是...

丁宝桢杀了大太监安德海后,慈禧是怎样报复他的?
自“甲申易枢”这一事情发生之后,军机处便落入了慈禧的掌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军机处要求丁宝桢严惩安德海很大可能是受到了慈禧的授意与认可。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慈禧并未因安德海被杀一事而报复丁宝桢。不仅如此,慈禧后来还曾亲笔为丁宝桢写下“国之宝桢”。

丁宝桢为什么敢杀安德海
丁宝桢是清末官员,他一生报效祖国,爱民如子,为官也非常清廉,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深得民心。当时,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他非常受宠信,也正是因为有慈禧这个靠山,他便恃宠而骄,干预朝政。丁宝桢看不过去,便找了一个机会给安德海治罪,将他诛杀。不过丁宝桢这样做其实是有...

诛杀安德海,为何丁宝桢敢动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呢?
原因二是慈安太后看不过去了 安德海这些行为不是谁可以看得过去,山东巡抚丁宝桢把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报告给了宫里,也算安德海倒霉,慈禧那几天病了,看管国家大事是慈安这个大佬,慈安看得安德海这样,那不是要把国家都折腾没有了,就马上跟同治帝商量,最后结果就是让丁宝桢把安德海给杀了。丁宝...

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宝桢,结局如何呢?
一直以来,丁宝桢对安德海在朝中所作所为义愤填膺。安德海 逮捕安德海后,丁宝桢立即秘密上奏朝廷,报告安德海违反大清祖制、擅自出入宫廷、大肆索贿敛财;并且强调不带任何公文,不知道真假宦官。朝廷接报后,奕欣等要员立即下旨:就地正法、严惩不贷。其实,奕欣等人也对安德海恨之入骨,只是囿于...

安德海是谁杀的
安德海是丁宝桢杀的。1869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太监安德海。丁宝桢早就听闻安德海恶名,立刻写了份密折上呈现军机处,在密折中痛斥安德海种种不法行径,并列举清廷“太监不许与外人交接,不得擅出皇城”等罪行。密折发出后,丁宝桢便将安德海等人拘捕审问。三日后,军机...

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何敢杀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安德海从被抓到被杀才5天的时候,等慈禧太后获悉时,安德海早已被杀。慈禧太后自然明白安德海被杀这件事背后是有隐情的,但是当时想要诛杀安德海的大人物不在少数,慈禧太后权衡之下认为没必要为一个太监安德海再与慈安等人动干戈,因此也没有追究丁宝桢。在诛杀安德海的七年后(1876年),丁宝桢受到...

此人杀了安德海却未被慈禧处治,只因为他帮过慈禧一个忙,他做了什么?
本来按照道理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安德海又深得慈禧的心,慈禧肯定会为安德海报仇的,至少也会收拾丁宝桢才对,可是慈禧什么都没有做,就这样放过了丁宝桢,无非就是丁宝桢脱下安德海的裤子,向世人证明慈禧根本就没有私幸安德海,安德海是真的太监。一、丁宝桢VS安德海 安德海因为有慈禧这个大佬...

丁宝桢杀死了慈禧身边的太监安德海,为何要将尸体裸露示众呢?
“辛酉政变”之后,安德海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成为朝中地位十分显赫的太监。安德海充分利用其大太监的特殊地位,玩弄心权术,干预朝政,培植自己的党羽,还结交朝臣,成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丁宝桢敢杀安德海这样的人,当然是有他的充足理由的。表面上看,安德海没有背叛朝廷,没有杀人,...

察隅县17611451440: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安德?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安德兴
尉湛欣乐: 安德海自己的原因,他在慈禧手下做太监总管时,还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小白脸,有点玉树临风的意思,被杀前正如日中天.他在辛酉政变中帮过慈禧,深得慈禧欢心.他为...

察隅县17611451440: 安德海是假太监吗
尉湛欣乐: 太监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太监出都”丁宝桢下令处死安德海等太监, 并暴尸三日,慈禧非常气愤,却提升丁宝桢为山东总督. 原因是民间传说安德海是假太监,丁宝桢对他的尸体暴尸三日,由此堵住了外面的传言,因此虽然慈禧很生气,却不得不提拔丁宝桢. 是真太监,《百家讲坛》是这样讲的.暴尸三日不足可以说明吗? 《百家讲坛》中光绪(下集).

察隅县17611451440: 清朝诸杀安德海的人是谁? -
尉湛欣乐:丁宝桢杀的.安德海素以巧言媚上深得慈禧宠信,一向肆无忌惮玩弄权术,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朝臣怒不敢言.年仅14岁的同治皇帝早存杀安之心,却又不好违抗母后慈禧.安德海打着“奉旨钦差”旗号,挂着龙凤彩旗的船队所到之处,官吏都是曲意奉迎,未敢稍有怠慢.八月二日,正当得意洋洋的安德海一行换乘车舆抵达泰安,还未安歇,即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擒获,以“宦官私出,非制”定其死罪.有恃无恐的安德海起初口出狂言:“谁敢犯%£戈史天地者,徒自寻死耳”继而“府着无词,自称该死.”丁宝桢俱小理会,当夜就地正法.此举既诛杀了祸国奸佞,又抵制了慈禧“违反祖制”的做法,国人无不拍手称快.

察隅县17611451440: 同治为何要杀安德海?
尉湛欣乐: 因为同治皇帝想从慈禧手中把权力夺过来,但是以他的实力不能直接夺,所以他想先把慈禧身边的刺一一除掉,一点点的消弱慈禧,同时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察隅县17611451440: 历史上的安德海为什么会被杀 -
尉湛欣乐: 安德海出宫采办宫内用物,一路上招摇过市,飞扬跋扈,劳民伤财,勒索钱财,引起公愤.

察隅县17611451440: 清朝慈禧太后为什么特别宠爱太监安德海? -
尉湛欣乐: 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 心腹太监李莲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建成之后,李莲英速去禀告慈禧,说:“...

察隅县17611451440: 宫爆鸡丁源于哪一个人之手
尉湛欣乐: 清代咸丰进士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期间,奉恭亲王密令将受慈禧宠幸的太监安德海诛杀.此举大快人心,一时名噪朝野,加之治理黄河水患、筹备渤海海防、创办山东机器局等政绩卓著,因而声誉颇佳.调任四川总督后,又建四川机器局、修都...

察隅县17611451440: 安德海真的是被杀头死的吗?他是真的太监还是假的? -
尉湛欣乐: 同治八年(1869)秋天,慈禧太后派心腹太监安德海南下采办龙衣.安德海一路公然巨额索贿,搞得地方鸡犬不宁.船到山东境内后,地方官上报巡抚丁宝桢.生性廉洁刚烈...

察隅县17611451440: 大太监安德海被杀之后,慈禧太后为何没有报复慈安太后? -
尉湛欣乐: 有一部分史学家猜测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 慈禧虽恨慈安 但慈安是名意上的姐姐 慈溪不好动手

察隅县17611451440: 曾经在清朝当太监的有没有姓安的? -
尉湛欣乐: 有,叫安德海,咸丰死后成为慈禧心腹,后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处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