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印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杯沙子、一杯黄豆,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个勺子,一小包白糖、一个筛网。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
物质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物质的变化
(一)出示沙和豆子
1、师:只给你沙和豆子,它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生:混合)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把混合后的沙和豆子与混合前的做个比较)
师:所以能否将给你的沙和豆子都混合了?(生:不能,得留一些)
师:那我们在混合前分别倒一些沙和豆子在白纸上,观察并记录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好吗?
师: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你的猜测是怎样的?
师:能有办法看得更清楚些吗?(用筛网分离观察)
2、师评价,学习“记录表”
(二)出示蜡烛和白糖
1、师:蜡烛和白糖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呢?(生:加热)
2、师:你能学习前面的观察方法,来说说如何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吗?
(生:先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预测白糖加热的变化,再给白糖进行加热,观察白糖加热过程中和加热结束后的变化。)
3、师:白糖加热比较危险,老师在这儿要给大家个提示(出示“友情提示”,请学生阅读)。
4、师:不要忘了在实验操作中做好记录(出示“记录表”)
(三)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
1、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依次领取)。
2、观察物质前后的变化,做好记录。
活动一:沙和豆子混合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混合前

预测

混合后的变化



豆子

活动二: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加热前

预测

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四)反馈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1、沙和豆子混合与白糖加热的变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没有?(沙和豆子混合没有明显变化,而白糖加热变化明显)
2、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新物质。
而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沙和豆子混合没有产生新物质。)板书:不产生新物质
3、判断:看图,说说这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它们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师: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如:沙和豆子混合等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等
2、其实,在加热白糖中,还有一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你留意了吗?(学生举例,并说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蜡烛燃烧了,火焰不断地舞动,蜡烛慢慢变短。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3、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四、课外延深
1、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1)把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把蜡烛变成蜡烛油与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结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也可以这么说,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你信不信?要不要回家继续探究?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改变形状
改变大小 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改变状态
……

改变颜色 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发光发热
……

在长时探究中构建科学概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教后反思
农村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汇报课早就得到通知,殊不知本学期进行得这么早,并且还确定了主题为“长时探究”。在经历了一番斟酌后确定了所上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上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混合沙和豆,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沙和豆混合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即物理变化;二是加热白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白糖加热产生了新的物质。
为了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科学概念,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个整合,将两个探究活动放在一起,这主要是趋于两种考虑:
一、学生的科学观察活动早在三年级开始学科学时就已经在培养了,作为一个六年级学生来讲,对于这样的观察已经轻车熟路了,通过整合让他们有更充裕的观察探究时间。所不同的是,本课的观察要求学生学会留样观察,通过与样本进行比较,总结出物质变化的特点,这一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引领。但在学生实际观察中,我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或小组对事物特征的观察比较片面,不能从多角度去观察,从而影响到了观察与探究的进度,造成在“混合沙和豆”上的观察时间过多,而在“白糖加热”上的观察时间过少。
二、本课的科学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既然需要区别,那就应当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去比较、去发现。通过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裕的比较与发现的时间,让他们探有所得。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实验驾驭上出现了偏差,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学生“比较”得少了,虽然通过实际图例(ppt)让学生比较,但时间有限,这个过程也就匆匆过去了,以致于科学概念的建构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对于白糖加热中出现的更多的实验现象没有能够展开探讨,这对于概念的建构显然是不利的。
  通过这次教学展示,让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我改进教学受益非浅。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杯沙子、一杯黄豆,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个勺子,一小包白糖、一个筛网。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
物质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物质的变化
(一)出示沙和豆子
1、师:只给你沙和豆子,它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生:混合)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把混合后的沙和豆子与混合前的做个比较)
师:所以能否将给你的沙和豆子都混合了?(生:不能,得留一些)
师:那我们在混合前分别倒一些沙和豆子在白纸上,观察并记录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好吗?
师: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你的猜测是怎样的?
师:能有办法看得更清楚些吗?(用筛网分离观察)
2、师评价,学习“记录表”
(二)出示蜡烛和白糖
1、师:蜡烛和白糖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呢?(生:加热)
2、师:你能学习前面的观察方法,来说说如何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吗?
(生:先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预测白糖加热的变化,再给白糖进行加热,观察白糖加热过程中和加热结束后的变化。)
3、师:白糖加热比较危险,老师在这儿要给大家个提示(出示“友情提示”,请学生阅读)。
4、师:不要忘了在实验操作中做好记录(出示“记录表”)
(三)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
1、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依次领取)。
2、观察物质前后的变化,做好记录。
活动一:沙和豆子混合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混合前

预测

混合后的变化







豆子



活动二: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加热前

预测

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四)反馈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1、沙和豆子混合与白糖加热的变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没有?(沙和豆子混合没有明显变化,而白糖加热变化明显)
2、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新物质。
而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沙和豆子混合没有产生新物质。)板书:不产生新物质
3、判断:看图,说说这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它们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师: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如:沙和豆子混合等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等
2、其实,在加热白糖中,还有一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你留意了吗?(学生举例,并说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蜡烛燃烧了,火焰不断地舞动,蜡烛慢慢变短。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3、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四、课外延深
1、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1)把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把蜡烛变成蜡烛油与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结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也可以这么说,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你信不信?要不要回家继续探究?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改变形状
改变大小 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改变状态
……

改变颜色 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发光发热
……














在长时探究中构建科学概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教后反思
农村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汇报课早就得到通知,殊不知本学期进行得这么早,并且还确定了主题为“长时探究”。在经历了一番斟酌后确定了所上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上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混合沙和豆,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沙和豆混合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即物理变化;二是加热白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白糖加热产生了新的物质。
为了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科学概念,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个整合,将两个探究活动放在一起,这主要是趋于两种考虑:
一、学生的科学观察活动早在三年级开始学科学时就已经在培养了,作为一个六年级学生来讲,对于这样的观察已经轻车熟路了,通过整合让他们有更充裕的观察探究时间。所不同的是,本课的观察要求学生学会留样观察,通过与样本进行比较,总结出物质变化的特点,这一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引领。但在学生实际观察中,我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或小组对事物特征的观察比较片面,不能从多角度去观察,从而影响到了观察与探究的进度,造成在“混合沙和豆”上的观察时间过多,而在“白糖加热”上的观察时间过少。
二、本课的科学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既然需要区别,那就应当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去比较、去发现。通过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裕的比较与发现的时间,让他们探有所得。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实验驾驭上出现了偏差,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学生“比较”得少了,虽然通过实际图例(ppt)让学生比较,但时间有限,这个过程也就匆匆过去了,以致于科学概念的建构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对于白糖加热中出现的更多的实验现象没有能够展开探讨,这对于概念的建构显然是不利的。
  通过这次教学展示,让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我改进教学受益非浅。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杯沙子、一杯黄豆,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个勺子,一小包白糖、一个筛网。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
物质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物质的变化
(一)出示沙和豆子
1、师:只给你沙和豆子,它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生:混合)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生:把混合后的沙和豆子与混合前的做个比较)
师:所以能否将给你的沙和豆子都混合了?(生:不能,得留一些)
师:那我们在混合前分别倒一些沙和豆子在白纸上,观察并记录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好吗?
师: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你的猜测是怎样的?
师:能有办法看得更清楚些吗?(用筛网分离观察)
2、师评价,学习“记录表”
(二)出示蜡烛和白糖
1、师:蜡烛和白糖在怎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呢?(生:加热)
2、师:你能学习前面的观察方法,来说说如何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吗?
(生:先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预测白糖加热的变化,再给白糖进行加热,观察白糖加热过程中和加热结束后的变化。)
3、师:白糖加热比较危险,老师在这儿要给大家个提示(出示“友情提示”,请学生阅读)。
4、师:不要忘了在实验操作中做好记录(出示“记录表”)
(三)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
1、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依次领取)。
2、观察物质前后的变化,做好记录。
活动一:沙和豆子混合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混合前

预测

混合后的变化



豆子

活动二: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加热前

预测

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四)反馈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1、沙和豆子混合与白糖加热的变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没有?(沙和豆子混合没有明显变化,而白糖加热变化明显)
2、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新物质。
而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沙和豆子混合没有产生新物质。)板书:不产生新物质
3、判断:看图,说说这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它们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师: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如:沙和豆子混合等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等
2、其实,在加热白糖中,还有一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你留意了吗?(学生举例,并说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蜡烛燃烧了,火焰不断地舞动,蜡烛慢慢变短。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3、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四、课外延深
1、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1)把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把蜡烛变成蜡烛油与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结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也可以这么说,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你信不信?要不要回家继续探究?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改变形状
改变大小 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改变状态
……

改变颜色 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发光发热
……

在长时探究中构建科学概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教后反思
农村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汇报课早就得到通知,殊不知本学期进行得这么早,并且还确定了主题为“长时探究”。在经历了一番斟酌后确定了所上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上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混合沙和豆,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沙和豆混合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即物理变化;二是加热白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白糖加热产生了新的物质。
为了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科学概念,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个整合,将两个探究活动放在一起,这主要是趋于两种考虑:
一、学生的科学观察活动早在三年级开始学科学时就已经在培养了,作为一个六年级学生来讲,对于这样的观察已经轻车熟路了,通过整合让他们有更充裕的观察探究时间。所不同的是,本课的观察要求学生学会留样观察,通过与样本进行比较,总结出物质变化的特点,这一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引领。但在学生实际观察中,我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或小组对事物特征的观察比较片面,不能从多角度去观察,从而影响到了观察与探究的进度,造成在“混合沙和豆”上的观察时间过多,而在“白糖加热”上的观察时间过少。
二、本课的科学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既然需要区别,那就应当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去比较、去发现。通过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裕的比较与发现的时间,让他们探有所得。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实验驾驭上出现了偏差,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学生“比较”得少了,虽然通过实际图例(ppt)让学生比较,但时间有限,这个过程也就匆匆过去了,以致于科学概念的建构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对于白糖加热中出现的更多的实验现象没有能够展开探讨,这对于概念的建构显然是不利的。
  通过这次教学展示,让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我改进教学受益非浅。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
能及能的形式,能的转化,能的转移,能源,水与生命,水的净化,水的循环,保护水资源,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燃烧,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动植物与大气间的交换,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谁有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要四个单元的,最好配有测试题_百度...
谁有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要四个单元的,最好配有测试题六下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六下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要点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

六年级下册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课件
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教育科学出版社上映时间
2004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一版,之后经过多次改版至今天的六年级下册科学书。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要求要充分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确保落实规定课时,突出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等。

六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要求
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六年级科学重难点:1、《研究与实践》单元选择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引导学生设计调查表,搜集信息,分析调查结果,交流研究成果,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兵 显微镜怎么用
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是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尽可能的看清楚标本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这是科教六年级下册教辅书上的内容 显微镜也是中小学必须掌握的科学及物理、生物知识点 ...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教学反思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物质,白醋学生相对熟悉一些,而小苏打...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书几个单元的内容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14、英国科...

六年级科学是什么
六年级科学是一门让我们了解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包括了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多个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六年级科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例如,我们了解了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探究了地球的自然环境与天气变化,研究了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还...

小学六年级科学资料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概念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

花垣县18749893311: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什么变化的课件 -
丘柳更年: 物质发生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花垣县18749893311: 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ppt
丘柳更年: 实验记录,资料摘记,提问,解答,图片和视频补充,最后提纲总结

花垣县18749893311: 小学六年级科学《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
丘柳更年:[答案]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案 教学目标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 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

花垣县18749893311: 小学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
丘柳更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小节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继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豆和沙的分离、加热白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

花垣县18749893311: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ppt.ppt -
丘柳更年: https://wenku.baidu.com/search?lm=3&word=%CE%EF%D6%CA%B7%A2%C9%FA%C1%CB%CA%B2%C3%B4%B1%E4%BB%AF&org=0

花垣县18749893311: 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
丘柳更年: 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

花垣县18749893311: 小学六年级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
丘柳更年: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花垣县18749893311: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的知识
丘柳更年: 厨余垃圾:2.剩饭剩菜、5.果皮、11.萝卜叶、15.蛋壳、17.废餐巾纸、18.塑料袋 可回收垃圾:1.塑料盆、7.废日光灯管、8.酒瓶、9.旧报纸、12.废轮胎、20.废钉子 其他垃圾:3.渣土、6.小砖块、14.碎瓦片、16.卫生间废纸、19.破瓷.破缸 有害垃圾:4.电池、10.过期药品、13.废注射器 1.分别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2.制造铅笔,

花垣县18749893311: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放大镜》怎么讲? -
丘柳更年: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花垣县18749893311: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 -
丘柳更年: 科教版内容:微小世界:放大镜、显微镜;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宇宙:太阳系、银河系;环境和我们:垃圾、污水处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