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古人是如何计时的?

作者&投稿:祗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

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计时制度,从而产生不少名称。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_。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早在商朝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杆,通过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间。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
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计时制度,从而产生不少名称。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_。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早在商朝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杆,通过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间。

人类计量时间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承认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又以有规律匀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作为计量标准。中国古代实用的计时仪器包括圭表、日晷和滴漏。

圭表出现略早,约西周时期,日晷和滴漏在汉代就开始常用。圭表和日晷都是借助太阳计时。表是一根直立的柱子,圭是与表垂直的座。为在陕西留下的周公测景台就是一个巨大的圭表。日晷的计时精度可精确到刻。

日晷,就凭太阳光影的角度长短能准确计时,并且依这个原理准备推算出夏至,就是光照时间最长,离地球最近的那天,应该说也是夹角最小的那天。现在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轨道上地球离太阳最近的那天不就是古人说的夏至吗?这里只是通俗说法,有兴趣可以专门查看夏至。

古人还有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叫漏壶,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这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先民在观察岩洞水滴落到石头上是有节奏的,就反复以一容器蓄水,下设一孔,令水滴下,寻找出其规律,以漏滴三下为一秒,以漏滴每六十秒共一百八十次为一分,然后计算每六十分共一万零八百次为一时,每二时位滴漏二万一千六百次为一个时辰,暗喻日有十二辰之理,据说黄帝的臣子计时,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苦苦钻研了十五年,终于发明成功了滴漏器皿,这样就能非常准确非常精确的计算出了秒、酚、时、辰,并把一天分为几刻钟。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慢慢对于时间有了更细致的了解,也制定了更为精确的时间概念。如用十二地支的方式来计时,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就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晚上用打更的方式来通报时间:一晚上共有五更,一更的时间长度也是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



古代时期的人们是用太阳历来计时的,一天分12个时辰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他们是用日晷或漏来计时的,这两种方式都是比较准确的,我国的古人还是有着很多智慧的。

都是用漏斗进行计时的,或者是点香,还有罗盘的方式也能够去进行计时,不过古代有打更人,也能够知晓时间。


古代人计时间的方法有哪些
许多古典小说中在形容时间上都曾提到一炷香的工夫,可见,以燃香来计时是古人最常用的计时方法之一。据说,这个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这种计时方法很方便,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而且香制作方法简单,携带方便,还能营造气氛。古时的香多为手工制作,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做的,也有一定的标准,一炷香燃尽约为半...

古代人是怎么计时的
古代的一个时辰等于现今的两小时,但古代的一刻是现在的15分钟吗?“三更半夜”是现在的几点?“片刻”“弹指”“瞬息”“刹那”它们之间又是如何换算的?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时辰”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一个“时辰”取名...

古人的计数方式
古人的计数方式如下:1、十进位计数法:最简单的计数方法,就是将个位数累加至10,然后再从头开始计数。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2、物品计数法:这种计数方法主要是根据物品的数量进行计算。例如,用竹签、珠子等物品来计数,每计满10个就用绳子绑起来。3、按节气计数法:古代中国的农民常常使用这种...

古代人怎么计时间的呢?
圭表本身具有一定的计时功能,起着地平式日晷的作用。漏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工具之一。漏指的是装满水的漏壶,刻指的是划分一昼夜时间的单位。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用地支命名。同时,古人也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刻,这一做法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朝时期,曾将一百刻的制度改...

古人是怎样计数的?
1、古人的计数方法 (1)绳子每打一个结代表一个或一次。(2)筹码计数(或小石块),每一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3)在木头上画道。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4)算盘 ,使用算盘计数,以及进行计算。2、简介 结绳记数这种方法,不但在远古时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来。宋...

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如何计时的?使用的计时工具是什么?
蜡烛钟、沙钟等计时工具。17世纪以后,西方引进了更加精密的钟表,人们逐渐放弃了原来的计时工具。在计时法上,古人采用百刻法,即一昼夜分百刻,四分之一等于14左右。四点。十二小时计时法发明于隋唐时期。西方钟表传入中国后,为适应24小时制,100小时制改为96小时制;1小时2小时,1小时4刻。

古人没有钟表是如何计时的
在计时方法上,古人采用百刻制的方式,即将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约等于14.4分。隋唐时期发明了十二时辰计时。西方钟表传入中国后,为适应24小时计时的方法,百刻制改为96刻制;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四刻。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古人没有钟表是如何计时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古人没有钟表是如何...

古代人怎么计时间的呢?
在中国古代,为了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仪器,比如圭表、日晷、漏刻等。日晷作为最早的计时器之一,起源于圭表。圭表本身具备一定的计时功能,起着某种程度的地平式日晷的作用。漏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仪器之一。漏是指装满水的漏壶,刻是指一天的时间划分单位...

古人是怎么记时间的?
一、圭表:古人使用日影来计算时间,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水平放置的尺子,表是直立的木棍或竹竿。通过观察影子的长度,可以确定节气,如冬至表影最长,夏至表影最短。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圭表记录,确定一年为365.25天。圭表对农牧业生产有重要作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二、日晷:日晷是利用日影...

古代人怎么计时?
1. 古代的计时制度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十六宏念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从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2.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出现了众多计时名称。通常,日出时刻被称为旦、早、朝、晨,日落时刻则称为夕、暮、晚。3. 太阳正午时,人们会用日中、正午、亭午来表示;即将到正午时,...

金昌市17383265395: 古代人怎么计时的? -
兆蔡恒洛: 古人的计时方法一般如下1.太阳、月亮和星星 古代,人们仰望天空来判断时间.太阳显示日期,月亮显示月份.古巴比伦人把一天分成24个部分,也就是24小时. 2.日晷 人们注意到,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树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从一边移...

金昌市17383265395: 古时候是怎么计时的 -
兆蔡恒洛: 漏刻 或者是 铜壶滴漏 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

金昌市17383265395: 古代人们怎么计算时间 -
兆蔡恒洛:[答案] 在古代,人们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一个周期算作一天,再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辰被称为“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最初,人们主要依靠太阳的方位变化来判断时间.后来,人们通...

金昌市17383265395: 在古代,人们是怎样计算时间的? -
兆蔡恒洛: 滴漏~和日晷滴漏 远古时期,人们已知以年为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周的时间,而春、夏、秋、冬四季也很分明,又知月有越历可知为月历,也质易太阳及日历可知日历,而时辰计算虽然以可知,却难于精算精细的时间.于是,先贤者计时心思...

金昌市17383265395: 古代人们用什么来计算时间,急!!! -
兆蔡恒洛: 古代没有钟表,那时的人用日晷等来计量时间.日晷的构造很简单,制作起来也不难.它是利用阳光影子的长短来测量时间的.但是,如果遇上阴天或下雨的时候,就不行了.漏刻也是用来计时的,不管天气怎样,它都可以用.我国的铜壶滴漏是用水来计算时间,外国除了用水外,还有用沙子的,叫沙漏.但是,这些东西都很笨重,计算起来也很麻烦.直到发明了钟表,计量时间才变得容易了

金昌市17383265395: 我国古代是怎样计算时间的? -
兆蔡恒洛: 以天干12 地支10 作为计算时间的方式..一个甲子60年一天12个时辰 求采纳

金昌市17383265395: 中国古代计时是怎么计时的? -
兆蔡恒洛: 1、十时辰制: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

金昌市17383265395: 古代有哪些计算时间的方法 -
兆蔡恒洛: 中国古代 ,可以利用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记录时间,是古人的计时器.

金昌市17383265395: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
兆蔡恒洛: 1、 十二时辰制. H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 二十...

金昌市17383265395: 古人如何计时间? -
兆蔡恒洛: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见图)、机械计时器等.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