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

作者&投稿:龚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

  论文关键词:和而不同 伦理思想 现代意义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叶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学思想,而它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当今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更加凸显。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并且存在很多的严重问题。例如,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等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又由于人们对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而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这些冲突与困扰,而解决这些冲突与困扰,我们可以运用“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和而不同”思想的理论渊源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和”原指音乐上的重音的协调,而后才被引申为一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哲学范畴。

  在先秦时期,“和”的思想已经形成,那时候曾有过“和同之辩”。最早通过“和”与“同”的比较而对“和”做出确切说明的春秋初期的史伯,在与郑植公讨论“周期弊乎”时曾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去和而取同”是遭致弊端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史伯强调了“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补充和限制。同是排斥差别的抽象的同一性,它取消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可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和”而不是“同”。后来的史伯和晏婴的“和同论”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和”与“同”异于“和实生物”的道理。“同”是抽象的直接的同一性;“和”是包含着矛盾和差别的具体的、辩证的同一性。

  孔子依据对当时现实社会道德人格的经验认知,从“和同之辩”视角,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意思是说君子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而获得和谐;小人只认同相同的意见,而排斥不同的意见,因此不和谐。换言之,君子没有乖庆的思想,他能包容、兼听不同意见,能海纳百川,和谐相处;小人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同而不和。这就是说,和、和谐、和合是在不同、冲突中求得的,同是排斥和、和谐、和合的,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人际、社会、政治、国家、民族、宗教间复杂关系的方法,也蕴含着两种不同的理想人格、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

  张载对相争与相合也曾有过“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说法。总的来说,和解是一个大趋势。又如《中庸》中所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这恰恰是周恩来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舆论的主流是斗争论。人们斥“和而不同”的“均衡论”为“庸俗机械论的饭辩证法的理论”。这个时期,周恩来在处理中国同苏、美、日之间的关系时,均采取了寻求均衡求得稳定的非常现实主义的立场。这种均衡论事周恩来留给后人较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均衡论就是“和而不同”论。

  总之,所谓“和而不同”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是贯彻中庸思想(执两用中)必须提倡的正确方法。

  二、“和而不同”中蕴含的伦理思想的具体表现

  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并征服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改造自己、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使自然界不断的变化。因此,人类与自然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要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关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原则正是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所主张的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为所欲为。

  其次,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和睦相处”,待人要真诚、宽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理解、与人为善、建立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人与人在自然经济关系和血缘伦理关系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而且稳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日益淡漠、日趋功利化。所以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尊重人、关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最后,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起来的,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又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要尊重个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追求和创造,同时个人又必须融人到集体中,把个人的目标同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在古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是被动合一的,个体必须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个体的原则时常受到群体原则的压制。现代社会给人的个性与个体原则带来了空前的张扬。然而,个人权利意识的膨胀及个性原则的伸张,带来了社会组织的涣散及群体原则的冷漠。为了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序、稳定的发展,社会要尊重个人正当的权益,个人要服从社会群体的理想目标。这种处理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即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而且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深人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培养公民有两的道德品质、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啥意思?
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融洽。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对下搞一言堂,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 显然, “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精神,其“包容性”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是“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和运用。...

从国家和社会角度谈谈“和而不同”是什么样的?
“和而不同”是一句宣扬协调、和睦与尊重多元文化的哲学格言,它源于中国文化中的“多元文化和谐”理念。它提倡在和谐、尊重、开放和自由的共同思想框架下,个体及其文化能够自由发展,共同协商,实现良好的文化差异的和谐共处,以及促进彼此的文化共融和交流。国家和社会要倡导“和而不同”,首先需要营造一...

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的“和”与“不同”的...
【注释】(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什么意思?
君子会尊重他人的不同,并从中找到共同点,小人则容易随波逐流,缺乏真正的独立思考。描述与解释:这句谚语中的“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处事方式。君子在和谐相处的同时,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不会盲目随从他人。小人则往往随波逐流,缺乏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看似...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什么意思?
何晏《论语集解》里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此的注释是: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这样说明: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反映古代哲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首先,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古代哲人们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这反映了他们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认识到个体的差异和多样性。这种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充分体现,儒家强调“仁爱”原则,提倡包容和...

和而不同的理解
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这句话。孔子像 所谓“和而不同”,是...

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思想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指的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是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

新中国成功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的外交政策和事件有哪些
新中国成功运用“和而不同”思想的外交政策和事件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日关系正常化;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等。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辨析题:和谐社会的哲学意义是“和而不同” -
廉恒坎地: 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叶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辨析:和谐社会哲学意义是“和而不同” -
廉恒坎地: 我认为,这里的“和”是指和平,强调大家相处要平安无事;“同”是指同化.意思就是大家要和平共处,不要生事,但是也不能什么都弄成一个样的,像部队那样那就没意思了.只有保持多元化,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提高民族竞争力!一己之见,希望可以帮到你.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马克思主义中和而不同包含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
廉恒坎地: 1,矛盾的对立和统一.2,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较早出于《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和而不同包含什么样的哲学道 -
廉恒坎地: 和而不同,应该这样理解,是不同而和.不同的事物而又能和睦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同则不继,和实生物.意思就是只有不同的事物和睦共处,才能不断繁荣发展,完全相同反而不能持续.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中国哲学的伦理化特点
廉恒坎地:中国哲学的伦理化特点 当我们研究中国哲学的时候,不难发现,有三个关系始终贯穿中国哲学的始末,即天人关系,身心关系,人我关系.这三个关系式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关系的研究,中国哲学有着其独特的精神...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和而不知 的意思
廉恒坎地: .(1)理想的修身人格——君子 “仁”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实到个人的具体修养上,“君子”则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曾参强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试图以君子的成立来辅助仁的修养的实现或者是将仁的高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君子人格上. 对君子的含义要求,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讲得比较 广泛,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涵了()ؤ -
廉恒坎地:[选项] A. 矛盾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ؤ C. 规律的客观性 D. 联系的多样性ؤ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论“和而不同” 刘固盛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 -
廉恒坎地:[答案] 1.苟同、盲目附和. 2.进一步说明“和而不同”是各种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原则. 3.(1)理由:这句话是对“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的解说,而“都”是对以上各项的总结,...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下列诗句与孔子这一思想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为什么?)
廉恒坎地: 应该选1、3吧.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托克逊县19115285658: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的异同 -
廉恒坎地: 孔子的“中庸之道”侧重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则只要是继承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并有所发展,中庸主要侧重于社会和自然的方面的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