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看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投稿:自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论语上看,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是一个在纷纷乱世,礼坏乐崩中想要建立一个天下人人乐而好礼的社会。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他自嘲他自己是丧家犬,那个价值上的虚无主义的时代,谁会信他的那一套伦理道德的东西呢?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句话:“在这个操蛋的社会中,如果你不操蛋,那是相当操蛋的。”

虽然这样,虽然受了无数的挫折,他却仍然坚持心中的信仰,以圣人之心体恤天下之人,行不可为之事。虽然在他自己的年代,他没有做出特别大的改变,但是他却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几千年的信仰。

可惜,我们再一次回到了没有信仰的时代。

从《孔子劝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一、

孔子也不过是个不得志的普通人

上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论语》,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圣人,是特别厉害的教育家。所以孔子在我心里,就是圣人。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很特别,他一定有过人之处。

如今,我读了《史记·孔子世家》,又再次读了《论语》才真正感受到原来孔子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他的伟大更多的是后人给他加上去的。他本人其实也挺普通的,可能和我们很多人一样,一生不得志,想做点什么,结果都做不成。

不过他这个人活着非常真实,也可以说他跟很多人的区别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什么样的事,他不在乎人家认不认同,他只想做他自己。

这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自己其实很难。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小地方,他的父亲叫做叔梁纥,叔梁纥有一回外出碰到了一位女子,两个人好上了,结果就有了孔子。孔子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鲁国是周公之后,所以当时很多周朝遗留下来的文物典章等保存得比较多。

“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左传》

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先人是宋国人,原本当过官,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周礼制度充满了敬仰。他年少的时候,就喜欢拿着豆子摆弄,陈列礼乐的典礼。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坎坷,他想当官,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到五十六岁的时候才当上鲁国的大司寇,但不久以后,因为国内局势的不稳定,加上诸侯之间的战乱纠纷,他就被排挤下去了。

由此,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浪。



那时,几乎没有人认同孔子的主张,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孔子的学说一文不值。

他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可就是没有落脚的地方,直到他耗尽一生,精疲力尽,他才终于停下来,回到鲁国,度过余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颠沛流离的一生成就了他自己。

因为即使没有人认可他,他也从不放弃他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面对他所谓的目标,从不放弃,从不怀疑,相信就这一点,这个世界上也很少有几个人做到。

二、

孔子选择了另一条路,来成就自己的理想

那么,既然当官当不了,那就不做了,教书也是挺好的,如果能把学生教育出来,让他们去当官,那也算是实现我的理想了。

所以,这也是孔子自己的选择,他不是个固执和死板的人。

如果要说伟大的话,那么从当时的环境看,他是第一个大规模办私学把贵族的这一套制度文化传授给平民阶层的人。

因为周朝的礼乐文化制度,其实是一套贵族制度,而当官的人呢,其实每天也挺忙的,很多事要做,哪有时间给普通人讲学,就算给普通老百姓讲,也不一定用的上。而且,大伙都忙着干活,种田,谁有空听这个。

另一方面,那时,周朝的整个统治开始瓦解了,人心开始涣散了,诸侯之间尔虞我诈。



毕竟从周朝开始,到孔子这个时代,也过去好几百年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所以,因为社会的动荡,很多的贵族阶级就沦落成了普通人,于是,他们就靠讲这些知识和文化来谋生。

也就是说,当时肯定有不少像孔子一样讲学的人,比如柳下惠。但是孔子应该是最有影响力的,跟随他学习的人是最多的,教出来的学生走上仕途的应该也是最多的,所以他的名气最大。

那么,这就要说到孔子到底讲什么呢?

是讲语文,讲数学,还是讲考试怎么考?哪门课差几分?不是的,他讲的其实就是做人,他自己都说了,咱先把自己做好,自己做好了,你当官,教书,干啥都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咱就先不论他的学说目的是啥,咱就说说《论语》里面的谈话,你就知道,他活得很实在,不搞虚的,是啥就是啥。

说实话,人在江湖混,哪个人不需要伪装,今天吹吹牛逼,明天讲讲大道理,大家都多少会把真实的自己隐藏一部分。

可是,读《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他不喜欢伪装,我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他是这样做自己的,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我想这也可能是他跟很多教书人的区别,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千年,《论语》还那么经典有价值的原因之一。



就不说其他人了,你就说说其他的诸子百家著作,哪个人像孔子这样幽默风趣,你读《老子》,他老是故作高深,“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让你搞不清楚他的意思,庄子也是如此,唠唠叨叨,一大堆,读着读着你就被绕进去了。

只有《论语》,就是很简单的言行记录,哪怕不懂文言文,你稍微思考一下,也能理解他的意思,因为孔子说的就是大白话,我们在生活中,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论语》讲得就是最实在的,你要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你活得最自在,然后你再能够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章制度,这样就离孔子的标准“仁”不远了。

三、

《论语》中真实的孔子

也就是说,孔子的“仁”说有两个核心内容,第一就是“忠”,注重个人的性情修养。第二,是“恕”,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章制度。对于那时的社会来说,孔子认为,就是周朝的礼乐制度。

不过呢,周朝的礼乐制度,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不适合当代的,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但是孔子对于修养自我的概念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咱来举个简单例子说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必要说不懂装懂,你这样做,自己累,人家也累,不懂就问,不然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就麻烦了,对吧。

还有,孔子说,

“巧言令色,鲜矣仁”。

就是你说话花里胡哨的,这样的人孔子不喜欢,特别虚伪。说实话,我们自己也不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因为你压根不知道他说的靠不靠谱。

再比如说,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说《诗经》里面的句子,抒发的都是人们真实的情感,这样的内容才是真实的,纯正的,那我们做人也是这样的。



还有,孔子教育学生,他知道的,他就会回答,不知道的,他也不会乱说,他不会随随便便给你个许诺。比如,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人乎?””

孔子有个学生叫做司马牛,他有一天就问孔子,老师,到底怎么做才能达到你说的这个“人”的境界啊。

孔子说,“仁”人嘛,说话要谨慎一点。

大概是司马牛这个学生说话老是口无遮拦的,所以孔子在趁机教育他。

结果,这个司马牛就很沾沾自喜,是不是说我说话谨慎就能做个“认”人了?

孔子也不正面回答他,只对他说,哪有那么简单啊,你能保证自己不说错话?你能做到吗?

你看,这个跟社会上某些现象是不是特别像,你去网上报一些课,那些所谓的老师就跟你承诺,包你学会,如何如何,但是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未必吧,所以孔子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你跟我做你就一定能学会,你就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的。

还有一回,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就是说有一位政客,他叫叶公,他很得意地去跟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一个人的父亲偷了羊,结果这个人就把他父亲给举报了,你看,我们这里的人多么正直,多么遵纪守法。

孔子听了,有点疑惑,第一,叶公可能说的是假话,是来向孔子炫耀的,第二,他也可能说的是真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不符合人之常情。

你想想,一般情况下,比方说你的孩子做了犯了什么错,你会真的当面跟人家说我孩子犯错了,随你们处罚。

肯定不是这样的,你肯定会说这孩子还小不懂事,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回去教育他。对吧。人都是有感情的,怎么能说不讲情面就不讲情面了。

所以,孔子就说了,哦,是吗,但是我们这里的人好像跟你们不太一样啊,如果说父亲偷了羊,他儿子肯定会隐瞒的,如果他儿子偷了羊,他父亲肯定也会隐瞒的。



孔子对人性的洞悉非常深刻,所以他不会随便去回答,或者认同这个问题。他就是根据事实情况说话,他不知道的,他就不会乱说。

当然,也不是说孔子就非常完美,不会犯错误,而是说,比如,他犯错误了,他也会承认,毕竟人无完人嘛,就是因为如此,他才对世人那么包容。

这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因为他知道,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是一种追求,但是这是很难达到的。

人多多少少都会犯错误,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有错误也不要紧,只要我们经常反省自己,然后改正就可以了,对吧。

如果有时间呢,建议大家也可以读读《论语》,其实它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枯燥,还是挺有趣的,说不定,也会给你带来很多新的感触!

1,孔子是一个很现实而又底线的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之财如浮云)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富贵可以得到,苦力活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通过正道得到,就随我的本心吧。)——对于现代依然很实用择业观。君子爱财,不避讳,但需取之有道。
2,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品德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孔子是一个真诚的人

孔子的治国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严格的等级观念,被后人弊病。乍看起来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相比简直差太远。但现实是孟子的这个理论只是鸡汤。阶级、等级始终存在,孔子的理论真诚太多。
4,孔子是一个好老师

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门下三千弟子,丝毫不因弟子的身份而区别对待。以材施教,注重德育,注重全面发展。并总结出很多实用的教育理论“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等等。


《史记》中的孔子形象与《论语》中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孔子参政的激情来自于强烈的对现实的关怀,以天下为己任,从这个角度来谈,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政客。二、修身养性的君子形象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几乎是出现率最高的名词了,可见,孔子对“君子”的推崇。如:《宪问》篇第28章:子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史记: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

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每个人对孔子的观点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说孔子是圣人,有人说孔子是凡人,有人说孔子是仁爱之师,有人孔子他是丧家之犬。我们能听说呢?其实,带着恭敬的心去看孔子,你会发现他是可敬的。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

在你心目中孔子是一个什么形象?求一篇1500字以上的的文章,谢谢
而且对于孔子的言行举止,用“言传身教”,“表里如一”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而且我也绝对相信孔子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拥有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还有《论语》,这些都很好的证明。纵观历史,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学,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起伏,历史的选择,有时候对它一文不值的贬低,有...

论语里的孔子和孔圉是不是同一个人
不是同一个人。孔圉:又称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被授予"文公"的谥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子姓 孔子: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理论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描绘了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强调了人生有几个重要...
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在《论语•为政》中作了具体说明:第一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这一阶段,人通过学习与接受教育,自发地立定自己的志向,决定自己学习的方向,以及以后的奋斗目标。“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人生的一个理想和计划,“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他实践的成果。...

孔子在与学生交流中只有古板严肃而无幽默笑谈么,孔子和学生都发生哪些故...
孔子 孔子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在当时的文化教育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这样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竟有些人往往以其编纂《春秋》和整理《诗经》的巨大成就,而认为孔子仅是一个古板严肃而无幽默笑谈的先生。孔子真的仅有古板严肃而无幽默笑谈吗?我们先看《论语子罕》中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

谈一谈你对论语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理解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和教育方法,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和人格。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品行和内在的道德素质是最为重要的,而知识和技能则可以通过...

3. 阅读《论语》,并结合《论语》中孔子的某个话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

铁东区18933717589: 学完论语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步泥诺易:[答案] 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学无止境、不是不懂装懂的人,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学无止境,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铁东区18933717589: 通过这十则《论语》,你觉得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步泥诺易: 品德高尚, 无私, 实事求是,诚实,有抱负, 志向远大

铁东区18933717589: 结合高二下册所学的《论语》谈谈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 -
步泥诺易: 肯定是一个很有学文的人,能被现在人称之为圣人,而且当时徒弟众多,以及他的仁学主张,说明他也是有一个不错的人品,应该是德才兼备

铁东区18933717589: 从论语上看,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步泥诺易: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是一个在纷纷乱世,礼坏乐崩中想要建立一个天下人人乐而好礼的社会.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他自嘲他自己是丧家犬,那个价值上的虚无主义的时代,谁会信他的那一套伦理道德的东西呢?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句话:“在这个操蛋的社会中,如果你不操蛋,那是相当操蛋的.”虽然这样,虽然受了无数的挫折,他却仍然坚持心中的信仰,以圣人之心体恤天下之人,行不可为之事.虽然在他自己的年代,他没有做出特别大的改变,但是他却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几千年的信仰.可惜,我们再一次回到了没有信仰的时代.

铁东区18933717589: 学完论语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步泥诺易: 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学无止境、不是不懂装懂的人,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学无止境,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铁东区18933717589: 在论语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步泥诺易: 好学的儒者、大德的智者、慈祥的老者

铁东区18933717589: 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从论语中感受到孔子奇个什么样的人 -
步泥诺易: 君子指的是言行方正、品德高尚的人.从论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孔子是一个有坚定信念、匡扶正义、发扬传统、勇于实践、处事灵活、热爱学生的长者.

铁东区18933717589: 孔子是一个怎样人? -
步泥诺易:[答案]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

铁东区18933717589: 结合具体的语录来说,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步泥诺易: 孔子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也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孔子为人正直,一生坦坦荡荡.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可称得上“君子”而那些做事偷偷摸摸,缺乏良好道德的人,定不会...

铁东区18933717589: 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
步泥诺易: 孔子是一个有学问,有情调的人,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