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的用人制度是什么?

作者&投稿:泣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

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 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于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3、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扩展资料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在尧舜禹时期,主要是通过推举的方式禅让权力,在夏之始,禹的儿子启杀了继位的人,从“公天下”开始了“家天下“,这时的用人制度主要是通过在贵族中挑选人才。由于在秦之前,分封制在我国的权力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任用的人有一大部分是领主的家臣,这种用人方式不可避免有其缺陷,比如作为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之一的“三家分晋”,就是有三个实力强大的家臣取代领主成为新的实力代表。但用人方式并没有巨大的改变,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特殊的职业,就是“纵横家”,他们也是当时主要的官员来源之一,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自秦开始,我国开始了大一统,自汉朝开始,官员的任免开始有了制度化的保证,汉初开始了举孝廉,由各地推举有名望的人,被称为“乡举里选”,在汉武帝时,他还征召人才进京,这种制度达到顶峰,各种人才全都汇集于京师,成一时之盛,。开始时,选举的人都还称得上是博学之才,到东汉时期,由于皇权的削弱与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对国家有重要影响的世家大阀,形成了“门阀制度”。举荐人才其实已成为世家子弟区的地位的工具,已不具有选贤任能的作用。而到了汉朝末年,群雄并起,至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魏朝。开始了“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上上至下下共分为九等,而决定品级的就只是家族势力的大小,与才能毫无关系,这种制度直到隋朝才告中止,它的鼎盛时期是晋末南北朝初。当时的代表门阀相信你也很熟悉,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二家。代表人物是王导,王羲之也是王家的,而谢家就是谢安、谢玄叔侄二人了。到了隋朝之始,隋文帝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首建进士科,科举制初步形成。(不要怀疑,虽然隋炀帝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但科举制的确是由他初步确立的)唐太宗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并确立科举考试已诗词为主要内容;武则天任用首创了武举与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这样,科举制就初步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也的确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击了门阀势力,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对政局影响深远;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是造就盛唐的一个主要原因。科举制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1906年清末新政才被废除。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完全是“八股文”,不能有自己的主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朝廷为了维护已趋落败的统治,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八股”只是其中之一,文字狱是另一个显而易见的措施。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大体就这是这样,我就记得这些,你再找找吧。

秦汉以前都是"举孝廉",就是由别人(有名望的人或官员)推荐用人.
隋唐以后就是"科举制"了,不过"举孝廉"的制度还是有,直到明以后才完全是"科举制"考试.

1、秦始皇之前:世卿世禄制(世袭制)———选官制度。
2、秦始皇时期:三公九卿制———用官制度。
3、两汉时期: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选官制度。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标准)———选官制度。
5、隋唐到清末时期:一直沿用科举制———选官制度。


从夏商周到1905年的选官制度演变
(3)九品中正制——魏晋: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

汉朝的政治制度有那些?
2、官制: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3、用人制度:选士制度,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

历代王朝科举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积极影响:(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西晋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用人唯亲的选官制度。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特别是如何通过用人唯亲的选官制度导致了国家的内部腐败和外部威胁的增加,最终导致了这一朝代的灭亡。1、用人唯亲导致的内部腐败 西晋的建立之初,司马炎通过大规模的...

【求解答】请写出秦、西汉、元、明这四个朝代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
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西汉:实行刺史制度,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和诸侯王;元:实行行省制度,设立平章政事,同时设立宣慰司和宣政院分别管辖西南地方和西藏;明: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分管一省之民政、监察和军事。

...这种制度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什么?形成于那个朝代?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选拔人才的方式: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我国从什么朝代开始进入以书取土制度的?
隋朝开始科举制。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先秦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
②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知识点四: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 1、汉朝:刺史制度 ①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②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2、隋唐:三省六部制 内容...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什么朝代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可以追溯到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当时的社会制度包括了奴隶制。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大致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商朝时期,社会制度包括了奴隶制,这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古时,在有科举制度之前(没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时候),政府是怎么做的...
首先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最后才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先秦选拔人才的世官制度,一般都是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汉朝的察举制度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

苏仙区19245932485: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选拔人才制度叫什么?从低到高晋级称谓都有什么?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低级到高级分别叫什么呢? -
元馥怡开:[答案]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

苏仙区19245932485: 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
元馥怡开:[答案]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 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 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苏仙区19245932485: 我国古代选拔人的制度是什么?找答案
元馥怡开: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

苏仙区1924593248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
元馥怡开:[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选官制度,以察举、辟署、征召为主,辅之以任子等其他形式,并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之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孝廉、秀才,须经朝廷考试.孝廉试经;秀才试策.有时地方也考试孝廉、秀才,但不作为定制.主要的...

苏仙区19245932485: 古代的用人标准是怎样的?
元馥怡开: 古代之用人,大抵大夫以上,多属世官,征服之族中执政权者为之. 士则出于选举(选举与世官为对待之名词),[遽古之世,公产之群,群 之公事,必有人焉治之,则必举其贤者能者,此即孔子所谓"选贤与能” 也(《礼记•礼运》).后为黩武之群所征服,百战所得,视同私产,遂 行世官.然旧有之事,征服者初不甚干涉之,故选举之法仍存.]其法有 二:(1)如〈周礼》所说,乡大夫以下治民之官,平时考察其民之德行道 艺,三年大比(查轧人口及军用品)之时,与其贤者能者.(2)如(礼 记•王制》所说,乡论秀士,升于司徒,司徒升之于学,学升之于司马, 然后用之.大约两法都有些事实做根据.

苏仙区19245932485: 在汉代与魏晋时期 我国的用人制度是怎么样的 -
元馥怡开: 汉代有“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察举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苏仙区19245932485: 中国各朝代选官制度 -
元馥怡开: 原始社会实行禅让制;奴隶社会实行世袭制;秦朝时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朝时以察举制为主,此外还有皇帝征如(征辟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从隋朝开始后的各个朝代普遍实行科举制来选拔官吏.

苏仙区1924593248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哪些是自上而下?哪些是自下而上? -
元馥怡开: 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 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汉代的察举制. 1、隋唐科举制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

苏仙区19245932485: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制度出现? -
元馥怡开: 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

苏仙区19245932485: 谁知道各个朝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制度(秦 汉 魏 晋 南北朝谁知道各个朝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制度(秦 汉 魏 晋 ... -
元馥怡开:[答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2、西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