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写"树"和"叶"为何用"木"

作者&投稿:兆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

在古代,我们今天所说的树木、木本植物就叫做“木”,“木”是名词;
而古代“树”的本意是“种树”,是个动词,(现在也还是动词,如:十年树木),后来才逐渐又有了名词的用法;
这个你看看小篆字形就知道了,“木”就是一棵树的象形,而“树”是人手拿着一棵树在种的样子.
所以“木叶”是古汉语的标准说法,与避讳无关,与唐代也无关.如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丕的“草木摇落露为霜”.
其实在汉代唐代,树已经开始作为名字用了,如“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因为后面木兰舟有个木字,为了避免重复,所以这里就写成了洞庭树,而不是洞庭木了.

通常情况,“树叶”的时候都简称之为“叶”。
如:“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
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俭期《古意》)
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而“树叶”却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说“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池上 白居易古诗诗中写了怎样一件事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诗人在诗中写了什么?
诗人1937年5月23日早晨所写的《黎明》,就这样在平静之中开始了。随后,写“我”对黎明的怀念,“我”对黎明的期待,“我”扑向黎明的激动……诗人通过“我”来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整首诗写得明丽潇洒,娓娓动听,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对于...

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六个
诗中描写了篱笆、孩童、树木、黄蝶、菜花地等景物。《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扬万里写的.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有名诗作。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1、古诗内容: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其二...

《咏鹅》这首诗中有哪些描写动作的词?
《咏鹅》这首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歌,浮,拨。1、歌是指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2、浮是指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3、拨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原诗:《咏鹅》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释义: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

“宿新市徐公店”一首诗中一共描写了几种景物?
“宿新市徐公店”一首诗中一共描写了5种景物,分别是篱笆,小路,树,飘落的花瓣,蝴蝶,油菜花。原文: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诗人,诗中描绘的是什么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唐朝代诗人,诗中描绘的是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全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

三衢道中这首诗描写的是哪几种景色?从什么可以看出?
《三衢道中》诗中描写了夏初,诗人乘船,游山途中看到的树木,河流,小鸟等美景。可以从“梅子”,“小溪”,“绿荫”,“黄鹂"可以看出。附诗全文,及注释供你参考。三衢道中 作者:曾畿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地方的景色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荷花池塘及其周边的景色。原文如下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古诗中有没有写在雨中漫步的,或者是写下雨的?
写雨中漫步的,最经典莫过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古诗杜甫绝句中写颜色的词是什么词?
《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该诗中没有写颜色的词。注:“朱”字可作颜色词,但该诗中是姓,不是颜色词。《绝句四首》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其中写颜色的词是:青。《绝句四首...

谯城区15797589969: 有哪些关于树的古诗,句子短一点,求8个. -
于态欧贝: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

谯城区15797589969: 描写花草树木的古诗词 -
于态欧贝: <春日>南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长歌行》汉乐府青...

谯城区15797589969: 古诗中写"树"和"叶"为何用"木"
于态欧贝: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谯城区15797589969: 古诗词中,写“梧桐”通常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拜托各位大神 -
于态欧贝: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

谯城区15797589969: 诗词中有哪些描写“柳”的句子?
于态欧贝: 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抚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 人如游丝,情似飞絮,一溪烟柳万丝碧.--周紫芝 楼外垂柳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 欲共柳花倾诉,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

谯城区1579758996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于态欧贝: 原 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

谯城区15797589969: 有关"杜鹃"的诗句 -
于态欧贝: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谯城区15797589969: 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所描述的"绿丝绦"是指什么,它是由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所描述的"绿丝绦"是指什... -
于态欧贝:[答案] 贺知章的咏柳绿丝绦是指杨柳的垂枝

谯城区15797589969: 栀子花的用途 -
于态欧贝: 栀子花,为茜草科常绿芳香植物,夏天开花,洁白如雪,清丽可爱,幽香满室,是叶、花均美的观赏花卉.古诗云:"色疑琼倚树,香似玉京来","孤姿妍外洁,幽馥暑中寒".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给人带来清凉之意.常见的品种有大花栀子、小花栀子、卵叶栀子、狭叶栀子、斑叶栀子和雀舌栀子、四季栀子等.栀子花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做食品和烹调食用 ......

谯城区15797589969: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鹿门月照开烟树\"下句是:
于态欧贝: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