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作者&投稿:撒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 ( )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a、吸入或食入或伤口 b、外照射 c、a+b~

c

人体受到放射线的照射,随着射线作用剂量的增大,有可能随机地出现某些有害效应。例如它可能诱发白血病、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等病症。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低,其危险度一般没有超过目前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
在事故情况下,如果人体所受射线的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一些明确的预期的有害效应。如人体眼晶体一次受到2戈瑞以上的x或γ射线的照射,在3周以后就可能出现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人体皮肤受到不同剂量的照射,可分别出现脱毛、红斑、水泡及溃疡坏死等损害;另外,还可能引起贫血、免疫功能降低、寿命缩短以及内分泌和生殖机能失调等。
当人体在短时间(数秒至数日)受到大于1戈瑞剂量的射线照射后,就会产生急性放射病,危及生命;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超剂量限值的射线作用后可能导致慢性放射病,造成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全身慢性放射损伤。这种情况主要针对从事射线工作的职业人员,很少在公众中发生,也不包括局部的医疗照射。

途径一、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等空口腔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途径二、伤口感染等有血液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通过空气进入体内


使用i类ii类iii类放射源的场所
辐射类:涉及放射源、射线装置等的实验场(房间),主要危险源为放射性物质。管理重点是放射源使用资质、存放场所、涉辐人员等的安全管理。机电类:涉及机械、电气、高温高压等设备及仪器仪表等的实验场所(房间)。主要危险源为机械加工类高速设备、高压及大电流设备、激光设备、加热设备以及起重机械、锅炉...

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应如何贯彻实施
第十三条 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场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确定的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应当依法实施退役。 依照前款规定实施退役的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实施...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第十三条 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二)操作结束离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时,按要求进行个人体表、衣物及防护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三)进入辐照装置、...

女工在四期禁忌从事哪些劳动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丙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2)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乙烯醇酚生产的作业;(3)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8、向环境中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必须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监测核准。 9、本制度第三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放射性废物,须送河南省放射性废物库集中贮存、处置,进行长期监测管理。 10、需要设置或改变放射性废物暂存场所的,应事先到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报省辐射环境...

场所辐射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环境监测具体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评价设施运行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或辐射对人产生的实际的或潜在的照射水平,或估计这种照射的上限,并监视和评价其长期趋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②收集设施运行状态与污染物进入环境的历程,产生的环境辐射水平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资料,注意发现尚未注意到的...

浅议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
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来源以接触放射污染源为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视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照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议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能够为广...

放射源安全常识
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就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 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 隐蔽一段时间及烟羽通过后,隐蔽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此时进行通风是必要的,以便将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降低到相当于室外较清洁的水平。 因而对持久的释放而言,隐蔽的...

操作人员辐射防护制度
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射的剂量,应缩短工作时间,禁止在有射线辐射的场所作不必要的停留。在剂量较大的情况下工作,尤其是在防护较差的条件下工作,为减少受照射时间,可采取分批轮流操作的方法,以免长时间受照射而超过允许剂量。(2)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 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岩...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在室外、野外从事放射工作时,必须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并设置危险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在地面水和地下水中进行放射性同位素试验时,必须事先经所在省级环境保护、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第十二条 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贮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泄漏的安全防护...

万荣县17796862935: 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
贾水石淋: 途径一、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等空口腔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途径二、伤口感染等有血液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万荣县17796862935: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贾水石淋: 一、来源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呼吸道进入、消化道食入、皮肤或粘膜侵入. 1、呼吸道吸入 从呼吸道吸入的放射性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其气态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有关.难溶性气溶胶吸收较慢,可溶性较快;气溶胶粒径越大,...

万荣县17796862935: 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
贾水石淋: 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病、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辐射后症状:头晕、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减退、白细胞下降、失眠、休克.

万荣县17796862935: 放射性物质污染肉的途径及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贾水石淋: 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八个国际组织联合 倡议制定的《国际电离辐射防... 乳和其他可食组织有一定的放射性 物质. 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危害主要有:通过食物...

万荣县17796862935: 放射性物质有的危害及共性,镭,等金属,生活中的含有放射性的物品
贾水石淋: 放射性物质的共性就是其物质的原子核能自发衰变并放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穿透物质时会产生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空气、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以体内或体外照射方式危害人体健康.人体受放射性危害,轻者头晕、疲乏、脱发、红斑、白血球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而大剂量照射,还会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状腺癌变甚至死亡,放射性还能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放射性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不同于手机、电脑的电磁辐射,后者不能使体内原子电离,产生危害效果也小的多. 生活中,放射性无处不在,主要是天然放射性,比较小.人工放射性物质如核电站废物、医院钴60机、夜光表等.

万荣县17796862935: 如何防辐射? -
贾水石淋: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

万荣县17796862935: 辐射有几种?怎样防护? -
贾水石淋: 辐射对人体组织造成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处在辐射场中,身体受到射线从体表贯穿的照射,称为外照射;另一种是通过呼吸和饮食放射性进入人体内,积存在体内各器官而受到照射,称为内照射.外照射的防护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方法:尽量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即距离防护;尽量减少受照射的时间,即时间防护;用屏蔽物阻挡以降低辐照水平,即屏蔽.内照射的防护措施可采取两点:一是封闭和集中,即把放射性物质封闭在一定范围内,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散失和向外扩散;二是稀释、分散和去污,即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工作场所内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采取清洗、去污等措施控制各种表面上的放射性污染水平,保证低于标准规定的导出限值.

万荣县17796862935: 地铁放射性物质泄露处理方法 -
贾水石淋: 1).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变换法、蒸发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2).放射性废气的处理(1)铀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粉尘,一般可通过改善操作条件和通风系统得到解决.(2)实验室废气,通常是进行预过滤,然后通过高效过滤后再排出.(3)燃料后处理过程的废气,大部分是放射性碘和一些惰性气体.3)、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种物体(1)焚烧 (2)压缩 (3)去污 (4)包装

万荣县17796862935: 核辐射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
贾水石淋: 一、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即包括你喝的水和我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们不是讨论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