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区别

作者&投稿:天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有哪些区别~

哥特式建筑和罗马式建筑的区别
罗马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著名的罗马式建筑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等。而哥特式建,则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有一部分影响到了世俗建筑。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这两种建筑的不仅起源和流行的时间不同,其各自的特点风格上的也有很大的差异。罗马式建筑的典型特点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但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可以形成鲜明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然而随着罗马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才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从某种程度来说,我认为哥特式建筑是罗马式建筑的产物。罗马式建筑的主要辨别特点:首先,在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其次,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强调明暗对照法,可内部装饰则较简单粗陋。此外,艺术形式也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尤其是后两点已经成为识别罗马式建筑的最明显特征。

时间上哥特式晚于罗马风
结构上哥特式更先进
有骨架券
飞券
飞扶壁
这种结构形式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罗马风是哥特式的铺垫,哥特式是罗马风的升华,两者一脉相承。

主要区别:

1. 历史时期 罗马风早于哥特式,哥特式在罗马风之后出现。

2. 承重结构 罗马风是厚墙+墩柱+筒形拱+扶壁,哥特式是束柱+肋架券+飞扶壁。

3. 立面元素 罗马风是大面积墙面+小窗+半圆拱券,哥特式是小面积墙面+高窗+尖拱。

4. 整体风格 罗马风质朴敦实,哥特式精巧华丽。

二,“罗马建筑”是“古罗马建筑”(Ancient Roman architecture)的简称,指古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公元后四世纪,不包括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罗马风建筑则指中世纪早期(十世纪晚期至十二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则主要流行于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与罗马风存在着承袭的关系——当然,后来哥特式的发展更加灿烂辉煌,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也更为显赫。
1,罗马风教堂的平面大多呈现为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的拉丁十字,东端常设半圆形后殿;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布局在此基础上变化不大,只是后殿有所扩大,横厅相对较短。

比萨主教座堂(Pisa Cathedral)平面图-罗马风

沙特尔主教座堂(Chartres Cathedral)平面图-哥特式

2,真正革命性的转变是结构体系。罗马风建筑的外围主要采用墙承重,因此墙体非常厚实,多为内部以碎石填充的双层墙,墙面开窗很小;内部开放空间由连续的半圆拱支撑,屋顶则常见筒形拱。
带肋的尖拱屋顶结构出现在从罗马风向哥特式过渡的时期,但哥特式教堂的工匠将其发展为肋架券,并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巧复杂,最终使之成为哥特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由于肋架券可以精确地传递受力,哥特式教堂的主体承重结构体系实际上接近框架式,柱间的墙体几乎仅仅起到围护作用,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开窗面积。于是,在罗马风教堂中已经出现的彩色玻璃在哥特式教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为教堂内部带来更多采光和神秘气氛。
此外,为追求直立高耸的视觉效果,哥特式教堂中常以带有纤细线脚的束柱来取代粗壮的巨柱。

比萨主教座堂(Pisa Cathedral)外观-罗马风

比萨主教座堂(Pisa Cathedral)内部的半圆拱-罗马风

圣塞文-梭尔-加尔坦佩教堂(Abbaye de Saint-Savin-sur-Gartempe)由筒状拱支撑的屋顶-罗马风

威尔士主教座堂(Wells Cathedral)内部的肋架券及尖拱-哥特式

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内部-束柱、肋架券、大面积玻璃窗、三段式立面

用以承受侧向推力的扶壁在罗马风教堂中已经得到应用,但还是实心的,而且依附于侧墙或隐藏在屋顶之下。在哥特式教堂中,扶壁被解放出来,变成凌空飞越的“飞扶壁”,其精巧繁复的形式也构成了哥特式教堂引人瞩目的重要视觉特征之一。

华盛顿国家座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的飞扶壁-哥特式

早期罗马风教堂的钟塔仍与建筑主体独立(例如比萨斜塔),但后来逐渐移至主入口两侧。哥特式教堂则把这一范式固定下来,并将钟塔建造得更为高耸夺目。此外,西立面在哥特式教堂中更受重视,成为主要立面和装饰的重点。为减轻正立面墙体的体量感,哥特式教堂的主入口多设计成层层推进的大门,并在两侧雕满圣像。

南威尔士座堂(Southwell Cathedral)主入口两侧的钟塔-罗马风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主立面-哥特式



一、起源不同

1、哥特式建筑(或译作哥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是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持续至16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2、罗马式建筑起源于10-12世纪,是欧洲基督教地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为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等。

二、建筑特点不同

1、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其中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2、罗马式建筑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三、代表性的建筑不同

1、哥特式建筑代表作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2、罗马式建筑代表作有西斯廷礼拜堂、圣彼得大教堂、圆形竞技场、万神殿、纳沃纳广场、特莱维喷泉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马式建筑、百度百科-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http://www.happycampus.com.cn/pages/2004/11/02/D153617.html

罗马式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 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 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二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 整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庙后墙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散发热量。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 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古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索来《罗马古城舆图》画册3卷,存放北京耶稣会图书馆。1672年,意大利传教士阿莱尼带两册《广舆图说》到中国。这些书里有罗马角斗场、浴场 、神庙和罗马街市的图画。此外,十七世纪初北京耶稣会图书馆里有过三册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但古罗马建筑对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我国哪个朝代的建筑最有特色?
中国建筑的横长走向与以向上发展为主的哥特式根本不同,这种向横伸展的要基导源于中国的数目字。罗马的数目字好像直伸的手,而中国的数目字却像横伸的手。因此任何西欧的建筑形式,都无法向中国建筑术之情调进攻,中国的建筑型,正好与西欧之哥特式形成对比。 与欧洲建筑物不同的第三点,是中国的屋顶。西欧的倾向是...

长沙的著名建筑有哪些
长沙天主教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此为省内历史最久的近代教堂建筑。此教堂始建于1901年,为欧洲仿哥特式建筑,由意大利籍传教士翁德明主持修建。天主教堂1946年为湖南总主教座堂,曾有l8位中外传教士这里传教。现仍为天主教湖南教区主教座堂,为20世纪初年欧洲宗教文化进入湖南的象征,...

宁波周边哪些旅游景点
这一带景点也不少,广场南部坐落着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药行街天主堂,其钟楼的高度为国内现有教堂之最;广场西部则有一座供奉神农氏的药皇殿,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这些都值得去参观一下。而著名的月湖公园就位于广场以西800米处,从广场打车约5分钟即可到天一阁。周末及节假日晚上,对面建筑上的激光射到...

我国有什么不寻常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横长走向与以向上发展为主的哥特式根本不同,这种向横伸展的要基导源于中国的数目字。罗马的数目字好像直伸的手,而中国的数目字却像横伸的手。因此任何西欧的建筑形式,都无法向中国建筑术之情调进攻,中国的建筑型,正好与西欧之哥特式形成对比。 与欧洲建筑物不同的第三点,是中国的屋顶。西欧的倾向是...

站前区15274118614: 古罗马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区别 -
邗阮黄芪: 古罗马继承希腊建筑成就,并广泛创新,达到西方古代又一高峰.凸显了地中海区域特色.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 筑艺术成就很高,风格雄浑凝重,构图统一.哥特建筑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建筑主要采用尖券、尖拱、飞扶壁等结构.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它在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

站前区15274118614: 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基本区别,请您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明,这是一道考试的题, -
邗阮黄芪:[答案] 1、罗马式建筑(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站前区15274118614: 拜占庭建筑、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异同点最好能归纳相同点和不同点的 -
邗阮黄芪:[答案]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罗马式建筑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

站前区15274118614: 哥特式建筑风格和罗马式建筑风格有什么区别?
邗阮黄芪: 哥特式是一种追求华丽,华美,跟神话世界一般的风格,它的典型代表巴黎圣母院,可以看出来建筑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单调的,全部弄得很多的装饰成分,非常华丽. 而罗马人是很讲究实际的,他们不喜欢抽象的东西,比如雕塑人长什么样就雕刻成什么样的,不用考虑人物的丑与美,他们认为所以做出来的东西都必须有用,反对做没有实用性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建筑是以实际用途为主,跟华丽的哥特式是完全相反的风格.

站前区15274118614: 罗马风格与哥德式风格的差异
邗阮黄芪: 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最特别的是建筑的屋顶,罗马式风格建筑的设计都是一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

站前区15274118614: 罗马式风格与哥特式风格比较 -
邗阮黄芪: 论建筑来讲,是教堂最好比较了. 特别能分别出两者的区别的是他们的拱门, 罗马:半圆型拱门 哥特:尖形拱门 哥特: -尖肋拱顶(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

站前区15274118614: 什么是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 -
邗阮黄芪: 罗马式建筑方顶而低矮,光线也少,比如哈德良皇帝时期的万神庙,只有屋顶的一个窗户.而哥特式建筑倡导“离上帝更近”,高度上是一个飞跃.而对于大面积的彩色玻璃来说,这是一个难点,因为高墙不能靠大块玻璃支撑.于是飞扶壁出现了.扶壁在罗马建筑中也有所应用(可见建筑是相同的),但它紧贴墙壁,且给人感觉沉重,而飞扶壁直接将屋顶的重力转移到了地面,也营造了轻盈的感觉.

站前区15274118614: 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风格本质区别 -
邗阮黄芪: 时间上哥特式晚于罗马风 结构上哥特式更先进 有骨架券 飞券 飞扶壁这种结构形式

站前区15274118614: 求助:求简单区分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和罗马式建 -
邗阮黄芪: 先解释罗曼式概说: 罗曼式罗马覆灭神圣罗马帝期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渡风格罗马式建筑特点拱券平面券或者券桶外形比较厚重沉稳;世纪哥特式建筑拱券发展新形式十字交叉拱并且建筑高宽比竖线条外形主导所外形看起空灵轻盈罗曼式作渡风格融合两风格特点外形看起仍罗马建筑种厚重沉稳内部已经现哥特式十字交叉拱雏形所看起沉稳十字交叉拱技术熟工匠敢建筑起太高 简单说区别区别实际风格区别:罗曼式哥特式雏形并且罗马式风格主导哥特式十字交叉拱运用竖向线条主导建筑内部外部形式巴洛克文艺复兴流派量运用手主义透视创造种态安华丽雄壮风格形式

站前区15274118614: 哥特式与罗马式建筑有什么区别 -
邗阮黄芪: 哥特式尖顶罗马式圆顶 好好看看吧 别人的只能参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