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阐述诗和词的格律?

作者&投稿:政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词与诗词格律,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格律诗可以分 绝句 和 律诗;从形式上看 律诗 每首八句,绝句 每首四句 。 从行数上来看,可以分为(绝诗)和(律诗);从字数上来看,可以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诗。若两者兼顾起来,则可以分为(五绝)、(五律)或(七绝)、(七律)。 具体说明如下。 五绝: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 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 七绝: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 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 准确地说,格律诗还应包括排律。排律每首十句或十句以上,每句一般为五言。

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
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
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
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如前所述,
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
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05)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


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将在后面逐步说明。
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

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

这里简要的说一下诗词的格律问题,也就是作古诗词的时候要注意的格式问题。
首先说一下诗词的几个基本要素:
1. 字数的格式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四言的每句只能有四个字,五言的五个字七言的七个字,词的话根据不同的词牌名每句有不同的字数限制。
2. 韵脚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哪怕就是普通歌曲的歌词)都是讲求押韵的,由于一般是在句尾又叫韵脚。韵又称辙,押韵又称合辙,所以有合辙押韵这么一个成语。
押韵也就是两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比如‘大’字拼音是da(声调就不写了),其中d为声母,a为韵母。那么只要同韵母的就是同韵字了,比如‘法’,‘牙’等等。
当然,韵母之前可能还有韵头,比如‘家’的拼音为jia,这其中i就是韵头,韵头不同但除掉韵头的韵母相同一样是押韵的。
韵脚的问题这里说得比较简单,不能完全概述,但在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大背景之下,相信能够正常小学毕业的都能判断那两个字是否押韵。如果不确定的话,就把这两个字放在两句的结尾,连着多读一下,感受感受。
3.平仄
平仄也就是声调问题,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这里首先就要说一下古代读音和现代读音的区别,文字的读音肯定不是千百年不变的,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因此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而这些官话的读音也都是有些区别的,但不管是哪个朝代,古代时候文字是有四个声调的,分别为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中阴平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一声,阳平相当于现代汉语第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三声,去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四声,而古代汉语的入声到了现代,这个声调就不存在了,在普通话中原本的入声的字已经分别归入其他几个声调的字中了。现代江浙、福建、两广、江西等处方言都还保存着入声。古代的时候将平声(阴平和阳平)归为平,其他的声调归为仄。现代普通话,就将第一声第二声归为平声,第三声第四声归为仄声。
无论是绝句律诗还是词曲都是有平仄格式的,要写的可以从百度百科以及网上各种词谱上找到。
4. 对仗
这个并非是必须的,只是诗词中的部分句子有这个规定,比如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还有一些词中一些句子是。要求平仄相反,句子结构一致,词性(古人称虚实死活,但今天人似乎喜欢精确到形容词动词名词等等)等等,这就不多说了,见过对联的都知道,就看严格到什么程度。
接下来先解释一下: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
每朝每代都会有官方的韵书,即规定作诗必须照此押韵的权威性的韵书,它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字《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词林正韵”是清代的戈载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状况而成的一本韵书,大体上依据的是主流名家作品,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
“中华新韵”的根据也就是普通话,中华诗词学会《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行新声韵,很有必要组织学者、专家尽快编出新韵书。”,据此中华诗词学会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和专家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
我们以一首西江月的格律为例:

这里面‘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黑体字就是韵脚,注意这六个韵脚要用同一韵。
最后说一点个人的总结和感受,严格来讲,无遵音韵,不为诗词。按道理,写古诗词是应该遵守字数、平仄、韵脚和对偶(对于需要对偶的地方)的规矩的。字数问题肯定是硬性的,不容得变通的。韵脚其实都是有位置规定的,比如第几句是要押韵的,是否应该用同一个韵脚,不能中途换韵,有的又要求上下一半用不同韵脚,这个在查词谱的时候都会有注明,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能注意还是应该注意。平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能会比较难,有些地方可平可仄,但这种地方比较少,大多数还是要求平仄的,如果觉得困难,这个花点时间还是可以弄成的,如果实在有的句子改不了或者改了破坏原句的美感就算了,作诗词以句子内容为主,立意新奇为上,古人有时候也会选择“破格”,但是我们至少大多数还是得压上,不能压不上的太多了,能全部压上最好。
还有《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现在的人写诗词都是主要用这三个韵书。至于优劣,我不想去争论,爱用哪个用哪个。我本人还是用的《中华新韵》,因为毕竟是基于普通话的,你只要会说普通话就不用看这本书,只用记得声调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但是,用《中华新韵》的就会发现古人的平仄或者韵脚多有不合之处,是因为读音的变化,如果你用《平水韵》或者《词林正韵》就没有这种问题或者极少。但是毕竟你现在写的东西给人看,别人都是用普通话读,白瞎了你用古音写诗词的功夫。如果你只是平时写着玩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学古音。所谓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其实对于爱好者来说,写这个东西呢开心就好,毕竟也不指着这个赚钱,不用对消费者负责,怎么喜欢怎么写吧。但是,如果格律不对,就不要贸然在标题上加个七律或者词牌名,毕竟还是比较虚。尤其不要堂而皇之的说什么懂音律的人可以自己变调啥的,虽然懂古代精通音律的人确实会这样干,但你也不是啊!还有说有了奇句可以不管格式的,虽然也确实如此,但是不要随便一个白话文就当作奇句。还有不要认为只有律诗有格式要求,古诗就没有,古诗也有的。
总之写句子可以看心情,但吹牛逼要谨慎。
*关于各种律诗及词的标准格式百度百科和相关诗词网站上面应该都可以查到,网上也有相关的诗词格律检测,可以检测你写的诗词是否合平仄和韵。
*以上都只是简述,难以详尽,要想更加详细的了解可以参考王力的《诗词格律》一书。

诗和词的规律不一样他们表达的层次感也直面

诗讲究的是压均,词可以自由舒发不计
格律。

古诗词韵律,是指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 韵。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 韵部。

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 奏、声调谐和之美。一首诗有没有韵,一般人都能觉察得出来, 而要说明什么是韵却不那么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在同一句里,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必须遵循诗谱规定的平仄,不得随意更改。5、律诗的四大忌讳:一忌“失粘”(所谓“粘”是指上联的第二句与下联的的第一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失对”(所谓“对”就是在同一联中,上句...

诗词的格律
律诗是唐代诗歌的一种,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严格的格律形式之一。律诗的韵律分为平水韵和古韵两种形式,其中古韵的韵律更为严格。律诗的特点是每句字数固定,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的韵脚必须相同,且必须符合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要掌握诗词格律,首先需要学习平水韵和古韵的韵律和...

诗和词的格律有何不同
随着音乐的丰富,整饬稳健的诗无法再配合长而复杂的音乐演唱,词就正式取代了乐府诗的功能,成为文人宴乐的必需品。虽然在格调上无法与讽喻、言志的诗相比,但是在受欢迎程度上要强于孤清的诗。词牌的快速发展始于晚唐、流行于五代、昌盛于两宋。平仄格律于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成型。而平仄对于文字作品的影响...

诗词格律概述
唐代以后的古体诗,虽然表面上看似无格律约束,但实际上仍有许多讲究,因此这部分内容不可或缺,但讲解会相对较少。词与律诗的关系密切,因此在讲解中,诗和词往往会相互关联。在教学过程中,诗的讲解往往优先于词,但两者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诗词艺术的完整体系。

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诗词格律规律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02)平仄的基本格式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仄仄...

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
(一)平仄问题:主要掌握两类,一类叫仄起式,可以贺知章《回乡偶书》为代表;一类叫平起式,可以李白《早发白帝城》为代表。再直接说一点,你就记住这两首诗的平仄,甚至就按它们的格律写。记住些古诗词,写的时候按它们的格律写,这其实是最简便的古诗写作诀窍之一。既然讲到平仄,那你首先应该有...

诗词课|格律诗句一般平仄规则
格律诗不允许“失粘”为什么要相粘?是为变化句型,不单调,不粘的话就重复了。举五言律句的例子,上一联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下一联还是一样的。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正确的是:如果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则: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诗词格律诗句
即一个句子在“二、四、六”关键位置要平仄相反,这样交替前进,就能称为律句,这种交替更换平仄的规则,就是“相替”,如果不遵守这种规则,就是“失替”。所以,只要是遵守相替的句子组成的诗词,就统称为“格律体”。格律体又分为格律诗和词牌,格律诗分为律绝、律诗、排律,是句子长短一致,队形...

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要注意什么问题?
格律诗的平斜声调要求句子中的平斜声调首先要匹配,即“句子中的平斜声调相互交替”。格律诗中的平仄是在一定的单位内而不是在一个词内交替的,这取决于诗的意义结构和节奏结构。七个词中,平斜调与前四个词交替,每两个词为一个单位;后三个词可分为五、六、七级和斜交或五、六、七级和斜...

北湖区18725643543: "格律"是?很重要,望指点一下,诗和词的格律.
月邓赛福: 诗一般讲究对偶,一般来说,一首诗里面每个句子字数相同. 而词则分为上、下阕,上、下阕的结构大致相同.

北湖区18725643543: 诗词格律介绍
月邓赛福: 上面那位说得很对,我来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古体诗和词在当时是当作歌曲来唱的,不过现代的语言跟古代的有很大差别,我们填词注重一下现代读音的韵律就好,而且诗词也可以是抒发作者本身思想的文章,如果意境到了或者有些不符合格...

北湖区18725643543: 诗和词遵循什么格式?词的格式是随便的吗? -
月邓赛福: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

北湖区18725643543: 诗词格律概要 -
月邓赛福: 五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末平押韵,中二联对仗.七律平前加仄仄,仄前加平平.

北湖区18725643543: 诗词格律具体指什么?? -
月邓赛福: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

北湖区18725643543: 格律的诗之格律 -
月邓赛福: 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其中律诗最为严格,必须满足全部要素.近体诗中的绝句以及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古体诗相对最为宽松,一般只有不严格的用韵的概念.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

北湖区18725643543: 诗词的格律?
月邓赛福: 最早的中国诗歌并没有格律的限制,到了唐朝,由于以诗歌作为科举的手段,出现了对音韵句法的严格规定,称为格律.自此,中国古典诗词在形式上和艺术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学习和了解诗词格律对我们的创作来说是很重要的.

北湖区18725643543: 请问谁知道古体诗词的格律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很爱古文学, -
月邓赛福:[答案] 不知道你说的是广义的古诗,还是狭义的古体诗.不过我都大概说一下:广义的古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宋词、元曲)一... 每个字的平仄、是否韵脚都有规定.作词、作曲要符合该词牌、曲牌的格律.所以作词又叫“填词”.下面大概说一下近体诗和...

北湖区18725643543: 中国诗词的格式与平仄 -
月邓赛福: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三言两语讲不请的啊!1) 宋词的格律 宋词的种类要比唐诗的种类复杂得多,在此,必须先搞清一些与宋词的种类相关的概念. a. 词调和词牌 词是配乐歌唱的,因此每首词都有一个乐谱.而每个乐谱必定属于当时的某种宫...

北湖区18725643543: "诗"和“词”的不同之处,今天就要,急急急急~~~~~~~~~~~~~~~ -
月邓赛福: 起源时间上,诗歌在先秦就已经出现,最早的诗集《诗经》,而词,起于隋唐 词又称“诗余”,所以是在诗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格律上,认为词的格律不如诗歌严谨是不对的,恰恰相反.对词而言,“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一个词牌决定,它的格律也已经定下了,所以,写词叫填词.诗歌中格律诗比较严谨,其他的古体诗的格律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