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战舰?(火器时期)

作者&投稿:彘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明清时期火器发展得怎样~

先上图,再扯淡,望采纳。




说到明清的火器常常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明朝重视火器,其火器远较清朝先进。而清朝由于“以骑射为本”,导致清代重骑射而轻火器,加上清朝又闭关锁国,在火器发展上远不如明朝,严重制约了我国火器的发展,事实上清朝真的是造成中国火器落后的“背锅侠”吗?那么我们首先从火器应用最基本的东西-火药开始讲起。

黑火药
火药技术相关简介
火枪、火炮的应用离不开火药这一发明。我国古代发明的是黑火药,它的配方主要有硝石、硫磺、木炭等含碳物质,再经过对三种原料人工均匀拌和炼制而成。火药是由硝石这一氧化剂供氧完成燃烧过程,形成内燃烧体系的。除了正确地制备这三种成分外,制作质量优良的火药还必须把握好三种成分的组配比率,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组配比率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经过几百年的试验和实践,到了近现代人们发现黑火药的组配比率为硫磺占10%左右,木炭占15%左右,硝石占75%左右时是最合适的黑火药配比。

现代黑火药的配方
我国虽然在宋代就已经掌握了火药的主要成分,但在成分配比上还不成熟,除了这三种成分外还掺杂着清油、麻茹等十种成分,这些成分主要是易燃物质,说明宋人还未能充分认识到火药的爆炸性能。元代火药配制根据西安发现的元代中晚期的火药实物研究,发现其火药成分构成更加合理,火药的组配比率更加科学,其中硝石约占60%、硫磺约占20%、木炭约占20%。
明清火药配方
在明代的兵书中,比较完整的记载了明代火药配方的有《火龙神器阵法》、《武编》、《兵录》、《武备志》、《火龙经》、《西法神机》、《火龙掣要》等等,其余如《纪效新书》,《城守筹略》等等也对火药的品种有零星的记载。这些零零总总的火药配方加起来,除去宋代、西方的火药品种和配方,及不同兵书中重复的内容外,约有90余种。这些火药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火绳枪、火炮、火门枪的发射药,另一种是爆炸火药、喷射火药、燃烧火药等等。
在这两大类火药品种中,明代黑火药配方的进步是同外来的影响密切相关的。用于发射的火药除了硝、硫黄、炭之外不能夹杂其他的成分,这样才能保证火药的含量高,燃速快,显著提高火炮、火绳枪的射程和威力,这和传统上明代使用的燃烧和爆炸火药并不一样。欧洲虽然接触火药的制造技艺比较晚,但发展很快,14世纪就已经后来居上占据了世界的领先地位,其成果随着欧洲探险者的东来对明朝的火药制作技艺的发展有了很大帮助。
明代最早涉及欧洲发射药配方东传的记载来自于《筹海图编》,在其中的第13卷谈到鸟嘴铳时有这样的记载,“嘉靖二十七年都御史朱纨遣都指挥卢镗破双屿,获番酋善铳者,命义士马宪制器,李槐制药,因得其传而造作比西番尤精绝云”。可见明人当时不仅学习如何制造鸟铳,还对葡萄牙人的火药进行了仿制,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明朝已经获得了与欧洲的枪炮使用的发射药相差无几的配方,两者的组配比率应当是相近的。那么清代的火药配方又如何呢?
清代前期的火药配制技艺,是继承明代的发展成果而来。事实上,满人对火药、火器的制造技艺很早就开始琢磨了。据明人赵士祯的《神器谱》记载,“奴尔哈赤于万历九年,穷三站抢去茶客龚五,凭以制造火器,以貂皮、人参易我硝黄、犁铁套。虏用年前宁夏叛卒并沙湃,抢去川兵制造火器。”可见,满人并不排斥火器,反倒是想方设法地搞到懂火器制造技艺的人才,用貂皮和人参交换以取得硫磺这一火药的重要原料。

萨尔浒之战
目前,对入关前清朝火药配方的记载还暂未发现,记载主要集中在入关后。如《武备志略》、《大清会典事例》、《大清会典》、《筹海初集》、《皇朝兵制考略》等等。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可以发现,虽然在明清的兵书等记载中硝、硫磺、木炭不是8:1:1的比例,但在《筹海初集》等书中记录的实际制造常常会变成8:1:1的比例。这是因为纸面的配方和实际生产准备原材料的配方是有一定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硝的提取煮炼工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损耗问题,为了减少制作过程中的损耗,只能多添加硝以保证最后产品接近理想配比,江苏巡抚程橘采1842年给朝廷上的奏折就曾提到,“仿照前任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奏订通行之案,认真制造备用,不特提煮硝斤折耗较大,即磺炭二项亦须拣炼精良,因之物料人工均有增益(《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再则在火药的储藏过程中,在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后受潮或者被水淋湿后,都须加硝重新舂磨才可使用。清《火药略说》中说,“如火药储放日久,收藏不密,经受风湿,硝气走拽,或为雨水淋浸,则不可复用于军营,必须再为舂磨,加足纯硝,仍如法配置,方可合用。”所以,在生产时略提高硝的含量,就能让士兵无需将时间较长的火药桶开封后还得重新加工,否则经过长久存储的火药硝被耗去,必然威力不足。
欧洲虽然接触火药的制造技艺比较晚,但发展很快,1635年,英国人公布了其使用的标准火药配方是,硝石75%、硫黄12.5%、炭12.5%。这个比例比起黑火药最佳的组配比率相差已经很小了。
明清火药劣质工艺前赴后继
在火药的配制工艺上,明代的《西法神机》与《火攻掣要》记载的火药配制技艺同欧洲17世纪的火药配制技艺十分相近,从侧面反映了中欧之间的火药技术的交流情况。

《西法神机》中记载的火药制作技艺
明代中后期制作火药时,要首先将三种原料进行精选和提炼,然后将其碾成粉末,具体操作方法是按照比例称好分量后分别放入石臼或木槽中进行反复搅拌,成为细末。其次是将其三种成分拌合,方法是在按比例混合放入木臼后,加入少许水或烧酒,将三种粉末拌合成湿泥的状态,并用木杵不断地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要杜绝沙石等杂质的进入,以免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磕碰导致火灾;在混合物快干的时候,加水再捣,使混合物充分的均匀拌合,而后取出在阳光下晒干。
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时,通过选取一部分晒干的火药成品,放在纸上燃烧,如果迅速燃尽而纸张完好的才是合格的制品;如果将样品放在手心燃烧,火药燃尽而手心不觉得热。反之,如果在纸上留下了黑星白点,或手心有烧灼感,则仍不合格,需要返工再碾,直到合格为止。

图片:14世纪《德意志药典》中的图像表明当时欧洲火药制造技艺也和中国一样采用手工方法
清代前期的火药配制技艺,在继承了明代技艺的基础上,对火药的三种原料硝、硫磺、炭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对火药的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与提高,但总体制作技艺和明代差别并不很大。同样是到后期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因为和西方人的大量往来,于是出现了显著的进步。
比如在《火药略说》的记载中,除了在火药的组配比率上同英国人的配方一致外,还着力对火药进行精制,在将制成的火药饼槌碎后,首先用圆眼筛筛过后分出粗细粒,再将颗粒放入圆筒中反复滚动,把变圆滑的颗粒拿出装好备用。并且,有意思的是,在计算火药点火所需时间时,还对西方的计时方式一并实行了“拿来主义”,“必得两三秒许,才能齐着”,这从侧面也反映了清人对西方的学习。
不过,这些技术创新没有改变手工生产方式的基础,提高仍然比较有限,虽然质量上偶尔可以达到与英国火药相当的水平,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加强了劳动强度以及在制作过程中格外精工细作的结果。而欧洲人早在16世纪,火药的制造就从手工向机械化转变了。下面不妨对比一下中西在制备工具上的差异。

图片:上图为中国传统碾药木槽,下图左为1450年前Feuerkbuch手稿中利用弹性杆的悬吊碾磨工具,下右为16世纪后的火药碾磨机
法国在16、17世纪是配制火药工艺比较先进的国家,他们已经尝试使用以水车为动力的机械配制火药。配制火药时,首先开动水车,以水车的动力传动捣磨机,将捣磨机下方的火药碾碎。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火药制造工业甚至还采用了蒸汽机、水压式机械、机械造粒缸、蒸汽加热器、石墨制成的磨光机等一批先进的机械生产火药。以先进的工业设备提取纯度高的硝和硫;以蒸汽机带动转鼓式装置,对火药混合物进行粉碎和拌合,用水压式机械将制成的火药放在碾磨上,压成坚固均匀的火药块;接着使用机械造粒缸将火药块制成大小均匀的火药粒;再将火药粒放置到烘干室内,用蒸汽加热器将室内温度提高到40-60度,使火药粒干燥;最后用石墨制成的磨光机将药粒表面磨光除去火药粒上的气孔,降低火药的吸湿性以延长火药的贮存期。欧洲人以蒸汽动力和机械操作代替了手工操作,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两相比较,明清使用木臼、木槽,用木杵手工搅拌火药,用圆筒打磨火药粒要原始的多。
也就是说,虽然明清两代看起来掌握了制作精良火药的技艺和方法。但在实际制造的过程中,由于仍然停留在纯手工操作阶段,加之各地对火药生产的监管不力等原因,自然难以实现高质量批量化的火药生产,质量难免会有相当粗糙和低劣的情况。

带水平汽缸和圆顶锅炉的特里维西克高压蒸汽机的侧面图
明王朝在明末“事事俱坏极了”的情况下,火药制造的质量也同样江河日下,明末总督京营的赵世新就提到明军公发的火药“奸匠积习相同,粗糙不堪搪塞,各军领药到手多将原药变卖自买迅药” (《筹辽硕画·卷十八》),就是说官方工匠偷工减料,给明军京营制作的火药质量太过粗陋,明军拿到这些破烂后都将其卖掉,然后购买质量好的优质火药,这不得不说也是种悲哀。
在火药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明人在明末面对的满清却是个披挂着坚固铠甲的强敌,于是火器应有的大杀伤力没有发挥出来,《徐光启集》就说:“虏多明光重铠,鸟铳之短小者未能洞贯”。因此不难理解,在辽东战场上,明军面对着穿着重甲的后金重步兵以及几寸厚木板蒙上牛皮制成的盾车,这些质量低劣的火药若用在战场上,恐怕真的难以对后金军造成很大杀伤。而明代这些弊端,制度承自明的清王朝同样也避免不了,在鸦片战争时期,质量不佳的火药同样也给清军拖了后腿。
和西方接触更多后,中国火药质量的恶劣在其对手中也相当知名,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和清军打仗的英国军官Bingham在其著作《英军在华作战记》中提到,中英大角、沙角之战,中国“火药库里面存放着几千磅粗火药,装在木桶和泥罐中,我们全部投之于海,因为虽然中国火药的成分几乎和我们的相同,却是一种粗劣的东西”。
另一名英军军官伯纳德的《尼米西斯号轮船航行作战记》也说“中国火药效果不强,与英军相比,虽然制作原料和比例差不多相同,但是制作粗糙,加大了为完成某种任务的难度。”

英军的蒸汽轮船尼米西斯号
可见清代火药从配比上看虽同英国人相差无几,但由于火药质量不佳,甚至还混有泥沙,导致清军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炮弹“有时仅滚下炮口和翻一些筋头”。而火药这种重要军资,粗陋的中国产在英国人看来连缴获价值都没有。火药制作不精的弊病清人自己也很清楚,《火器略说》中提到,“中国官药,所用硝、磺、炭,其数多寡与英国官药同,所不可知者,质欠精纯,匠役偷减,局疏查验,草率从事,遂致物料虽同而功效相去悬殊”。偷工减料的情况同明代简直一模一样。可以说,明清两朝在这一缺陷上形如兄弟,毕竟在皇权体制下,这种事情本就是无可避免的必然。
手工业产品从纸面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打折扣,平时吹的天花乱坠的神器,战时很有可能因为质量不佳而成为鸡肋。清朝由于和西方接触更多,面对的敌手水平更高,败绩更显著,尤其是败于并非中华民族一员的西方人,于是显得清朝名声似乎更加恶劣。
自然科学的粗陋制约明清火药发展
我国古代的火药脱胎于炼丹术,同时又被视为一种药剂,因此中国古代的火药理论不仅包括了中医的配伍说,而且还吸收了炼丹术中的阴阳学说以便用于解释火药爆燃现象。
最早将“君臣佐使说”这一理论引入火药制作的范畴的,是元末成书的《火龙经》。后来明代的《武编》、《武备志》、《兵录》等兵书中则进一步衍生。比如在《武编》的《火·火药赋》中就说:“硝则为君而硫则臣,本相须以有为,硝性竖而硫性横,亦并行而不悖。为灰为之佐使,实附尾于同类。善能革物,尤长陷阵。性炎上而不下,故畏软而欺硬。臣轻君重,药品斯匀。”《武备志》收录的《火药赋》中也提到,“硝为君而硫作臣,炭灰佐使最通灵”。
“君臣佐使说”是朴素而完整的火药理论,可以看出君指火药中的数量最多的原料、火药反应中最活性的物质以及发挥效果的最主要负担者。硫磺称为臣,君臣是火药发生作用所必须的,而佐使是可以变通,可以代替的成分。
除了 “君臣佐使说”外,还有一种“阴阳说”。这一说法来自《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他在《燔石·硫磺》篇中说到,“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情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又在《佳兵·火药料》中说,“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无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可见宋应星已经观察到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大量的热和约相当于原来体积一两千倍气体的威力,其描述比较贴近火药爆炸时的情况。
这两个学说贯穿了我国明清两代的火药理论发展,但显然,这两种理论都谈不上对火药爆燃反应的本质的剖析,仅仅是对物质组合现象的大略描述,而就算是描述现象,也没有精细的量化,如果不是西方火药配方的传入,很难认为中国会在同样时间内发觉更好的火药配方。
而西欧地区,从16世纪开始,脱离了炼金术的化学雏形已经出现,并逐渐掌握了系统实验的方法,内容包含有各种化学配方的小册子已经达到了数不胜数的程度,并形成了良性的发展,通过实验量化分析得出更好的加工手段和配方比例,而相较之下我国那朴素的火药理论自然相形见绌,日趋落伍了。

英法联军攻克大沽口炮台,炮台内的清军尸横遍野
到了19世纪中后期,清朝的黑火药制作技艺虽达到了巅峰,但属于黑火药的舞台却已临近落幕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面对着拥有阿姆斯特朗大炮的英法联军,仍然使用着传统红衣炮的清军根本无法同联军相匹敌。在大沽口之战和八里桥之战中,清军在联军火炮的轰击下蒙受了惨重的伤亡。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黑火药的时代逐步落下了帷幕,无烟火药即将登场。

将火药用于兵器制造并投入实战,在我国约开始于唐代末年。唐哀宗天祐四年(907)。郑璠攻打豫章城(今江西南昌)时,曾利用“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一战例一般被认为是火药兵器出现的最早战例。

中国古代兵器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绵延数十万年。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可分为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及古代火器四个历史阶段。从大范围划分,前三个阶段归于冷兵器阶段,此后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阶段,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火器传入中国,才逐渐结束了使用冷兵器的历史。——基本常识篇。

三国时期,长江战舰系列又添新的舰种,即有油船、蒙冲、斗舰、走舸、鸭头船、柴宫船 、升进舟、曜阳舟、飞龙舟、射猎舟、鸣鹤舟、指南舟、云母舟、华泉舟、常安舟等15种。
西晋以后,长江水战硝烟不散,又有王浚的军用舫船,祖冲之的“千里船”先后问世。
入两宋,徐世谱独创的拍舰,王彦恢研制的车船入水参战。
到明代,长江上的战舰阵容已空前壮观,见于史籍的即有战座船、巡座船、哨船、神正火轮船、三板船、鹰船、连环船、两头船、唬船、开浪船、清浅便利舟,子母舟等12个舰种。
现将长江战舰的几个主要舰种分述于下:
楼船:是水军的主力战舰。西晋时期的楼船全长173,宽66米,高30米,上下5层,能载水军将士3000多人。甲板以下为动力层,两舷墙板开孔设桨,可容纳数百军士奋力划水。甲板以上为作战层,四围铁甲相护,墙板开孔,可供弓箭手对外攻击。这种战舰进可攻,退可防, 相当于现代航空母舰。
舟余舟皇:是水军统帅的座舰。体形宽大,首尾高耸,一般可载将士千余人。舰上设塔楼,供哨卒了望,观察敌情或信号卒摇旗,传达统帅号令,相当于现代的指挥舰。
大、中、小翼:是水军的进攻型战舰。这种舰首部高翘,迎水面绘有青面猛兽以威慑敌军 。大翼长15米,宽3米,上下三层。底一层划桨,上两层攻战,可载将士90多人,相当于现代陆战中的重型装甲车。中翼略小,运兵60余人,相当于现代陆战中的轻型装甲车。小翼船 型更小,仅载10余人,航速更快,行驶更灵活,相当于陆战中的冲锋车。
军用舫船:是水军的又一主力战舰。这种舰是在民用舫船的基础上改建的,即将两艘单体船拼接起来,上铺战用甲板,长宽各百余米,“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 ,开四出门,其上皆可骑马往来,又画益鸟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
车船:是各水军的快速反应战舰。中型车船长108米,宽123米,高225米。这种战舰 的特性在于,采用全新的动力装置,运用机械原理,在船的左右两舷各置若干部水车,每车 通过旋转轴的传动,带动两部车轮,每个车轮上装有击水楫片8叶,各由4名士卒踩踏,以轮击水,其行如飞,相当于现代的驱逐舰。
拍舰:是宋代才投入使用的新型舰种。舰上装备有新型杀伤器械,攻击性很大。这种器械名为“拍竿”。即在船上竖起若干支桅杆,于桅杆顶端横接一根活动杠杆,杠杆的一端伸出船舷外,吊以巨石;另一端以绳索连接辘轳,由数名军士操作,“每迎战,敌船逼近,则发拍竿击之,当者立碎。”相当于现代舰对舰导弹发射艇。
古代战舰系列中,还有隐蔽近敌的哨船,呈“品”字型进攻,交替掩护的子母舟;可分可合的连环舟,两头装舵,进退自如的两头船,抢滩登陆的轻浅便利舟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总之,长江上的战舰,自古以来,舰种齐全,数量繁多,性能良好,展示了我国军用造船 工业的辉煌历史。其大规模的建造,以战国时期吴楚争霸为第一次潮起,是时,仅吴国一方 就有战用船只1万余艘,一次军事行动,动辄出动千艘以上战舰已是常事。战舰的建造,又以清代为最后一次潮落。满清王朝时期,大清一统天下,海防甚而江防微,长江战舰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二、荆楚轻舟斗舟余舟皇
古代长江战舰,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战争产儿。交战双方, 饮马长江,爆发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水上战争。
公元前770年,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彻底分裂,强凌弱,众暴 寡,兼并之战,狼烟不散。霸主长江中游流域的是楚国,楚国利用江汉川泽便利的航道网络 和高超的造船驾舟技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舟师水军。
公元前549年,楚庄王首次向吴国下战表,派遣舟师10万众,在长江下游的巢湖水域,与 吴军摆开决斗战阵。前545年,楚吴双方各出动战舰千余艘,在长江下游今安徽裕口一带江 面摆开厮杀战场,辽阔的江面旌旗遮日,桅樯如林,杀声震天。此役,吴国公子光亲任水军 统帅,保家卫国。光乘坐舟余舟皇大舰指挥吴军迎战 ,全军将士众志成城,但抵挡不住训练有素,饶勇善战的楚国舟师。尤其是楚国的战舰、舰 种齐全,性能良好,战用装备先进。投入战斗的大翼、中翼、小翼如同现代陆战中的重型、 轻型坦克群,向吴军水寨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梯次进攻,机动灵活,势不可挡。吴国公子光的 指挥船舟余舟皇舰虽有铁甲护卫,刀枪不入,号称“ 水上壁垒”,但航速缓慢,调头不灵,在无数大、中、小翼如蜂似蝗的围攻之下,腹背受 敌。那舟余舟皇如同一只受到攻击的鸵鸟,藏头而不 能顾尾,被跳帮而来的楚国士卒一举擒获,所幸公子光在混战中乘轻舟逃离。
前504年,吴国再派出强大舟师雪洗家仇国恨,“沿江六七百里战船相接”,讨伐楚国水 军,俘获楚军主帅潘子臣以下将士7万余众,大获全胜。从此,楚吴舟师之战,暂时鸣金收 兵。
三、周瑜火烧连环舰
东汉末年,汉献帝大权旁落,汉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问鼎长江流域。公元208年冬 ,曹操亲率水步军16万,再加荆州降兵8万,号称83万人马,出动战舰两千余艘,从江陵顺 流东下,前锋直指吴国老巢。吴主孙权与蜀国军师诸葛亮组成孙刘联军,共同御曹。交战双 方共投入兵力30多万,舰只数千艘,在今湖北嘉鱼县赤壁山一带江面摆开战场。两军隔岸对 峙数日,江南为孙刘联军营垒,江北为曹军水寨,千船待发,人不解甲,箭在弦上,大战一触即发。
时有诸葛亮运筹帷幄,根据曹军士卒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且水土不服,染疾患病的弱点,使人向曹操虚献“连环”计,曹操果然中计,令人连夜赶造铁索、铁环,“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尽管其上可操兵纵马,但严重地丧失了舟船在混战中的机动性,为赤壁大败留下了悲剧性的伏笔。在曹军中计后,吴军都督周瑜与部将黄盖合谋“苦肉”计,以诈降之策 ,骗得曹军敝开寨门。是日,黄盖按约定时辰,率领蒙冲,斗舰10余艘,遍插降旗,上载芦苇,灌油其中,驶抵曹军水寨两余里时,借助东南风,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曹军水师方寸大乱,数千艘连环战舰陷入火海,樯橹灰飞烟灭, 士卒战马被烧溺者不计其数,“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赤壁大战后,曹操败退许昌称魏;刘备进军川康立蜀;孙权固守长江中下游号吴;魏、蜀 、吴三分天下。〔8〕
四、王浚楼船下益州
公元256年(西晋泰始元年),先期三国鼎足的局面,随着蜀国的覆灭,而呈现出晋王朝 与吴国残余势力交恶的格局。
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降旨灭吴,统一长江中下游半壁河山。是年春,武帝拜王浚为 益州刺吏,在四川成都征调工匠军卒1万余人,赶造楼船战舰。凡方园百余里的成材林木, 无一不被砍光伐尽。王浚所造楼船长120米,上设城壁、橹楼,四层楼台,高30多米,可载 运军士2000多人。经5年备战,完成了伐吴的一切准备工作。而此时偏安长江下游金陵(今 南京市)的孙皓,自恃占有长江天险,面对上游方向造船时蔽江而下的木屑刨花,浑然不觉 。
公元279年,晋武帝调发20万大军,分六路伐吴。其中长江水上一路由王浚统领8万楼船水 师,从宜宾顺流直下,锋芒直指金陵。

翌年正月,王浚的楼船舰队攻入长江三峡,遭遇吴国太守吾彦的凭险阻击。吾彦从三峡口的夔门起,两岸以杯口粗细的铁链横空拦江,组成一道道铁锁防线,并在沿途航道中遍插铁锥,试图阻截王浚舰队。王浚闻报步出船舱,但见三峡峡谷内,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铁链锁一江。他思谋片刻,乃令军士赶制排筏,冒着两岸倾盆而下的滚木雷石 ,强行开道。士卒们以火炬熔化铁链,排除了一道道拦江铁锁,贯通长江三峡,直抵川鄂门户宜昌。
同年二月,王浚的8万楼船水师攻克宜昌,一路顺流鼓棹,号角齐鸣,“舳舻相接百余里 ”,沿程攻击前进,连陷汉口、武昌。三月,兵临金陵城下,吴王孙皓眼见城下楼船浮江,旌旗蔽日,大军压境,只得打开城门,伏地而降。对此,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句: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金陵陷落后,天下归晋,中国有了短暂的半个世纪的统一,社会得以安宁生息。
五、杨么车船战洞庭
南宋末年,王室偏安江左、苛政猛如虎,加重了长江中下游流域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日 趋激化。
公元1130年夏初,(建炎四年)先有湖南农民钟相聚众揭竿起义,被官军孔彦舟部杀害。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另一首领杨么继起,登高一呼,率领义军坚持斗争。起义军以洞
庭湖为根据 地,修筑了坚固的棚寨30座,“据陆向水,维舟岸侧。”斗争矛头直指南宋王朝。王朝上下一遍惶恐,急调重型战舰车船,镇压的杨么义军。
公元1132年春,官军车船统帅覃敌率8车战舰2艘,小型车船虎鳅战舰20艘,自金陵始发,溯流西上,一路摇旗呐喊,进剿洞庭湖区。而此时杨么义军已在八百里洞庭以逸待劳,张网 布阵,一俟官军船队进入伏击圈,隐蔽处一声号角声响,刹那间,杀声四起,弹矢如蝗,成百上千艘木划子从四面八方鼓噪而来,义军将士驾驶轻舟,手持弓箭,长矛,将官军车船分 割包围,以多胜少,围歼掩杀,官军抵挡不住,纷纷跳水逃命,20多艘大小车船,连同造船匠师高宣,一同被义军俘获。
义军获胜,士气大振。仿造了大小车船数百艘,还制造了车船史上船型和动力最大的“大德山”号车船36艘,每轮配有24车,可载军千余人。每艘车船上还配置有拍竿装置”,其制如大桅,高十余长,上置巨石,下置转轴贯其锁颈,遇官军船近,即倒拍竿击碎之。”杨么义军在广阔的洞庭湖区,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车船舰队,高扬起“等贵贱,均贫富”的理想主义旗帜,誓与南宋王朝不共戴天。
公元1133年11月,南宋朝庭再遣崔增,曾于督率水师3万众,战舰近百艘,长途奔袭洞庭 湖区。杨么义军奋勇迎战;一艘艘车船拼死近敌,船与船相逐,人与人相搏。伴随着一块块 高悬在拍竿顶端的巨石凌空落下,雷霆之声不绝于耳,官军船毁人亡,但见八百里洞庭,鼓号震天,杀声动地,尸首横陈,血染湖水……。此役,杨么义军大捷,全歼官军首领崔增、曾于以下1万余人。〔10〕
杨么车船战洞庭,敲响了南宋王朝覆灭的丧钟。

三国时期,长江战舰系列又添新的舰种,即有油船、蒙冲、斗舰、走舸、鸭头船、柴宫船 、升进舟、曜阳舟、飞龙舟、射猎舟、鸣鹤舟、指南舟、云母舟、华泉舟、常安舟等15种。
西晋以后,长江水战硝烟不散,又有王浚的军用舫船,祖冲之的“千里船”先后问世。
入两宋,徐世谱独创的拍舰,王彦恢研制的车船入水参战。
到明代,长江上的战舰阵容已空前壮观,见于史籍的即有战座船、巡座船、哨船、神正火轮船、三板船、鹰船、连环船、两头船、唬船、开浪船、清浅便利舟,子母舟等12个舰种。
现将长江战舰的几个主要舰种分述于下:
楼船:是水军的主力战舰。西晋时期的楼船全长173,宽66米,高30米,上下5层,能载水军将士3000多人。甲板以下为动力层,两舷墙板开孔设桨,可容纳数百军士奋力划水。甲板以上为作战层,四围铁甲相护,墙板开孔,可供弓箭手对外攻击。这种战舰进可攻,退可防, 相当于现代航空母舰。
舟余舟皇:是水军统帅的座舰。体形宽大,首尾高耸,一般可载将士千余人。舰上设塔楼,供哨卒了望,观察敌情或信号卒摇旗,传达统帅号令,相当于现代的指挥舰。

  宋朝以后,战船才备有火药桶,投中敌舟能使全舟尽焚。战船上也有使用二级火箭“火龙出水”(见 中国古代火箭 )等火器作战的。明朝有许多装备火铳的快艇,如“蜈蚣船”及“火龙船”等,后者两舷暗伏火器百余件,一船足抵常备战船10艘之用,可见战船装备火器后威力大增。清初,李长庚在福建造霆船30艘,配 火炮400门,以备海战。一般大型战船配备火炮17~18门,中型战船配备火炮12~14门,小型战船配备火炮4~8门。内河战船也先后配备火炮,但较小。长江水师的长龙船设1000斤头炮2门,700斤边炮4门。舢板船则设800斤头炮1门,700斤梢炮1门,50斤边炮2门。
  明朝在江浙一带作战时往往使用两头尖的鹰船先行,它行驶敏捷,进退裕如;沙船随进,战无不胜。尤其是浙江的十橹苍山船,原是太平县渔船,曾在抗倭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号称“苍山铁”。后来战场南移又多用福船御敌。嘉靖四十年(1561)的宁台温之捷, 戚继光 、胡震等所部战船近战倭船,犁沉敌船10余艘,烧残敌船5艘。从这一战例中可见当时明军的战舰占有较大的优势,舰船结构强度和航行速度均优于敌舰。明朝还制造了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联环舟船体长4丈(约合12.4米),分为两截,前截占1/3,装载爆炸火器,后截占2/3,乘战士。冲撞敌船时,舟首倒?钩钉牢敌船,火器爆炸后与敌船同毁。撞击时,联结前后截的铁环自解,后截得以在爆炸前回驶。子母舟长3丈5尺(约合11米),前2丈是舰船,后1丈5尺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母船发火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清朝前期,中国水师一般以70~108尺(约合22.4~34.5米)长的赶缯船为主力战舰,次则以长50~70尺(约16~22.4米)的沙船和双篷艍?船用于攻战追击,再次为长20~50尺(约6.34~15.36米)的唬船和哨船用于追逐哨探。乾隆六十年(1795)福建水师因赶缯、赶艍等船笨重,按泉州同安梭商船式改造,嘉庆五年(1800)又仿照广东米艇添造战船,分大、中、小3等(各载米2500石、2000石、1500石)。嘉庆十一年又添造大横洋梭船作为战舰。但清朝在1800年时水军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了。
  明末清初主力战船赶缯船,是中国大型福船的一种,可作战船、捕鱼和运送木材之用。因船底为防藤壶等海虫腐蚀而经常涂上白灰或白漆,所以又称“白底船”。其中大赶缯船船长36米多, 宽7米左右,24个船舱,可载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赶缯船 长23米,宽6米,深2米,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大、中赶缯船均是双桅、双舵 、双铁锚。
  清朝中期同安梭船又名横洋船,是清代战船的一种,亦是清代福建同安县一带民用海船。同安梭船在嘉庆、道光年间为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船只按其大小分为一号、二号、三号、集字号以及成字号。小型的同安梭船船体呈梭形,航行快速,宽1丈5尺至1丈9尺。而集字号大同安梭船拥有共 25 门炮。炮座均置于上层甲板,并且只有实心弹。在鸦片战争中清军一般同安梭船只有 8 至 10 门炮,小型的只有 4 至 5 门。

明朝下西洋用的郑和宝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舰船,据说都是九桅的大船。
以前都是叫水师,只能负责内河及近海的作战。炮弹也都是前膛实心炮弹,主要靠点燃火药产生的冲击力量把铁质炮弹发射出去,依靠惯性冲击木质战船,炮弹不会自行爆炸。到了近代,才有了西方意义上的海军暨清代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北洋最为强大,有八艘远字号铁甲舰,巡洋舰。著名的是 两艘德国造亚洲第一巨舰,定远及镇远。主炮为两座双联装克虏伯后膛305m巨炮,水压动力,满载排水量7000多吨,与解放军南海舰队中华神盾舰排水量相当。

都是木头船,一打就起火,。到博物馆去看,。


明朝海军和欧洲国家海军交过火吗?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国家交过火吗?
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

古代虽无枪支弹药,但绝不会没有水军,水军到底有多重要?
现代海军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他们装备着先进的战舰,再配上强大的导弹,护卫着每个国家的海上领土。虽然在古代水军是没有枪支弹药的,但是他们的作用性却一点都不比现在小。一个朝代如果没有强大水军的话,很可能会在水战上吃大亏,甚至是因为水战无法一统天下,或者是被颠覆王朝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水军...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四个朝代,鼎盛时期是怎样的?-趣历史网
第三次宋朝。大宋帝国崛起,再一次登上了世界老大的宝座,宋朝人均GDP高居世界第一,在古代历朝中最高。周边各国甚至都使用宋钱代替本国货币。宋朝时期产生了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当时世界总人口3.2亿人,宋帝国8500万人,比第2到第5人数总和还多。开封,杭州都是百万人口大城市,超过...

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A 根据所学,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进行资产阶级的改革,D错误,B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C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A是学习西方器物的主张,正确。

为什么战列舰吧都火.铁甲舰吧不火
很简单。战列舰首先在历史上,经历过一战二战,而且有过很多惊世骇俗的大海战,再则,战列舰的战斗力远超铁甲舰,而且铁甲舰还存在不少自身缺陷,所以,喜欢战列舰的,当然比喜欢铁甲舰的更多,而且,铁甲舰真正的战斗历史比较短暂,不如战列舰显得辉煌。

巅峰战舰知火视野多少
14.8。在《巅峰战舰》游戏中,知火视野为14.8的原因主要是其装备了先进的雷达系统、知火作为一艘战列舰,其装备的雷达系统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使其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敌方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战术决策和攻击。此外,知火的火控系统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调试,以确保其主炮和副炮的命中率和...

明清时期火器士兵占总数多少
武器有;步兵火铜3600杆,大连珠炮(多管火铜)200杆,手把口(炮兵和军官骑兵防身用手统)400杆,盏口将军(野战重炮)160位。 中国明代,火器发展迅速。据(明)王士翘撰《西关志》(1548年序刻本)居庸卷记载:昌镇驻军武器主要有军器和神器两大类:其军器有:盔、甲、长枪,圆木挨牌、长木牌、斩马刀、撒袋、弓、弦、...

歼星舰的战舰分类
帝国巡洋舰的三角形轮廓源于共和国攻击巡洋舰的设计,历史悠久。翱翔银河、解决争端的绝地武士团飞船有一种自豪和安慰感,但帝国歼星舰的庞大尺寸则散发出敬畏和恐惧。华勒克斯·毕利赛克斯之女,歼星舰设计者莱拉·华瑟克斯[Lira Wessex]向银河帝国提出建造歼星舰战舰的提案时,在帝国军事战略家、帝国舰队监督委员会和议会...

战舰少女不知火详解
类型:大小:评分:平台:标签:战舰少女不知火详解不知火怎么获得?伴随着战舰少女引来夏季活动的v1.3.7全新版本中出现的,其原定于7月夏活圣建中出现的神秘驱逐舰,却因为某些原因晚到了镇守府,官方则以可以推图奖励的形式向玩家进行补偿,慢慢的大量的提督,不论非还是欧提都解开了新小学生舰不知...

国家的战舰052 054 056系列的职能是什么
尤其是052C\/D型,这两型舰均是我国自行研制,配备了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现代化防空型驱逐舰,拥有很强的防空,反舰,反潜等综合能力,主要在水面舰艇编队作战群及航母作战群中承担编队中远程防空任务;能单独或协同编队中其它兵力攻击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艇;在登陆作战时提供火力支援;日常...

颍上县18826248816: 中国古代的战舰?(火器时期) -
祢呢酚氨: 中国火器时期都是引进外国的.在16-17世纪,军舰与商船之间有了区分.根据甲板和火炮数量的不同,军舰分成各种等级.头三级的军舰系指具有2-3层甲板和60-100门炮的舰船.这些军舰称为战列舰,因为这是一种以火炮为主的舰船,在海...

颍上县18826248816: 古代舰船的明朝 -
祢呢酚氨:进入明清时期以后,中国古代战船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多用于锤击敌船的拍竿已经消失,而改以战船本身犁沉敌船,这说明船舶制造和驾驶技术的进步;二是从明初起,战船上配备了火炮. 宋朝的海舟以...

颍上县18826248816: 急求三国时期战船分类,以及特性
祢呢酚氨: 诸侯国之间经常使用船只往来,并有了战船的记载.吴国水军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余皇”、“三翼”、“突冒”、“楼船”、“桥舡〔chu〓n船〕”等多种舰...

颍上县18826248816: 请说说我国古代的海军兵器情况?不知道古代战船上的兵们都是怎么打仗
祢呢酚氨: 古代水战,远战用弓弩,接舷战用刀枪自不多言. 战船上有的设有拍竿,以锤击敌船.另有撩钩以勾搭敌船,勾镰以勾船割缭绳,有燃烧性火箭以焚敌蓬帆. 还有可投三十步内之敌的小镖.有自吊斗上下投,以洞穿敌船体的犁头镖. 宋以后的战船上备有火药桶,投中可尽焚敌船.有使用两级火箭的"火龙出水"等火器. 明代有"火龙船"等,装备了许多火铳的快艇.在战舰上装备有火攻用的喷油柜. 清朝的战舰上开始装备火炮.

颍上县18826248816: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战列舰? -
祢呢酚氨: 有啊.是清朝从外国买的.组建30多年的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都沉了. 资料http://www.wiki.cn/wiki/%E4%B8%AD%E6%97%A5%E7%94%B2%E5%8D%88%E6%88%98%E4%BA%89 铁甲船: 铁甲舰:定远、镇远 快船: 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 防护巡洋舰:济远、致远、靖远 碰撞巡洋舰:扬威、超勇 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8473.htm

颍上县18826248816: 中国古代海军诞生于何时?
祢呢酚氨: 历史上的中国海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海军的国家.大约在3500多年前,夏朝出兵攻打山东半岛上一个叫斟寻的小国时,就说双方都有武士持戈驾舟迎战.公元前6世纪...

颍上县18826248816: 古代军舰如何海战? -
祢呢酚氨: 什么时代也得说清楚吧?中国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海战,大都是内陆的河上战斗,就不提了.海战的话,因为浪大、海情复杂,海船较大,所以一般都有比较重的武器.远了就是投石(改进的话就是内塞火药或者硫磺等发火物的石球)、火炮这一类.近了就是弓箭、鸟枪一类的短射程武器.冲角这个玩意儿比较难用,角度过小冲不中,角度过大自己的船会被卡住,受损倒是小事,和敌船同沉就倒霉了.历史上罗马人的战船大都采用冲角,而蒸汽机时代的战舰这个东西又复活了一次.如果靠帮,那就是残酷的接舷战了.

颍上县18826248816: 古代火炮和火枪的发展史 -
祢呢酚氨: 火门枪 火神枪 燧发枪(前装——后装——来复线)

颍上县18826248816: 中国有过战列舰吗?或者说那一类的船只,从古至今
祢呢酚氨: 中国没有战列舰,清朝时有巡洋舰,当时是亚洲海军第一.现在最大的水面攻击艇只是驱逐舰.对于中国来说最实际的是导弹和潜艇,这像冷战时期美国为对付苏联一样,我海军建设也正受着“抗台思想”的左右.不过,战列舰的时代已经过了,至于导弹能不能使它重上历史舞台,那要等美国人的实验结果(现在跟小国打看不出).最后向你对中国海军事业的关注表示钦佩,从你问的舰种可看出你对中国海军的期盼,信心之大.我也希望中国海军水面力量能显著提高(现在能力确有不足之处 以前有人问过了

颍上县18826248816: 中国古代军队主要作战武器演变史 -
祢呢酚氨: 春秋到战国晚期,这时候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车战和步兵作战,所采用的武器除了弓箭、标枪外,就是车战用的戈和近战用的短剑了(青铜剑做不长);到了战国晚期到东汉早期,由于骑兵的出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