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难道不是我们该学习得吗转化成文言文

作者&投稿:成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学生该不该学习文言文?~

中学文言文教学费时不少,成效甚微,这种状况由来已久。但是原因何在呢?根据初步考察,我想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一、要求笼统,目标不明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远的且不论,单说解放后,就有多种不同的提法:

(一)“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

(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说明》);

(三)“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

(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为什么再三修改,变来变去?主要还是表述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吗?恐怕也未必。请问:什么叫做“浅易文言文”?它和“浅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什么不同?再有,这里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单从《教学大纲》中的那句话,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有关说明。广大教师只好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教学,结果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学要求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会使整个教学工作失去了科学的准绳,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实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它的性质和特点,准确而具体地规定教学要求,使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忽多忽少,心中无数

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写的历史状况,我们翻阅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十套中学语文教材(解放前后各五套),并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统计和比较。

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选文数量上,却有很大的悬殊。比如:

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吴增祺编《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东华编《复兴初高中国文》1933年版)。

解放后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语室编《初高中语文课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0年版)。

可见选文数量之差竟高达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选读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适呢?如果说36篇就可以,那么选读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吗?反之,如果说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么只选读36篇,这不是开玩笑吗?

建国三十多年以来,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时有时无,这里除了左的路线的干扰之外,主要还是心中无“数”。换句话说,就是到底应该学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没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又怎能切实地搞好教学工作呢?

要说“数量概念”,似乎也有。那就是多年流行着的一种说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规定文言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白话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占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这要看课文的总篇数。假如总篇数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假如总篇数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实上,语文课本的总篇数时多时少,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仅以解放后的几套教材为例,最多的选过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所占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实际选文数量要相差两三倍。可见,所谓“文白比例”,并不能确指,还不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

那么,文白之间有没有比例可算呢?当然有。因为语文课要用大部分时间学白话,用少部分时间学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时间要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可以用课时来计算。比如文言文教学时数要占语文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几十;它和白话文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二八开,三七开,或四六开,等等。由于总课时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样确定文白比例,比较可靠,也比较科学。

此外,要使学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读背诵多大数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数或字数),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这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能为大家所公认的“数”,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而“心中无数”则是实现科学化的一大障碍。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

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种书面语言,一种是古代的,一种是现代的,二者虽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不能“齐步走”,只能“分步行”(即白话先行,文言后上)。一般说来,白话文教学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而文言文教学要到初中一年级才起步,它们的教学起点相差一大截。所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它们不同的教学要求,拟定不同的教材系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分别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完成它们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共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是“文”“白”混合编排,实际上是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把文言文纳入白话文的训练系统之中,并且按照白话文的教学要求,套用白话文的教学方法来教文言文。这样就把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混同起来,既没有比较严格的文言阅读训练计划,也没有比较科学的文言阅读训练程序,只是和白话文穿插着学一些文言文,这样怎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把文言文和白话文同时编入教材,混合起来进行教学,大约是从1922年开始的,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起初,有人采取这种做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然而时间一长,仿效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一种传统习惯。其实,实践早已证明,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所以远在30年代,就有不少有识之士(例如语文教育专家浦江清先生)明确指出“文”“白”混合教学的种种流弊,主张二者分开教学。40年代末,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三位先生还亲自编选了文言文和白话文两套教材,供大家研究使用。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和后来,他们的意见都没有被重视,他们的主张也没有被采纳,他们编选的教材,更没有得到推广,中学语文教学继续沿着“文”“白”混合教学的路子,一走又是五六十年。

现在看来,“文”“白”混合教学的办法,从理论上说,是缺乏根据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弊多利少的。因为它忽视了文言阅读训练的规律,简单地把文言文插入白话文的教材和教学系统之中,既不能有计划地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打乱了白话文的教学体系,二者的教学要求都很难实现,结果造成文言文教学和白话文教学两败俱伤。这样的教训,应该记取。

四、“言”“文”并举,顾此失彼

这里的“言”,指的是“文言”,或“文言阅读”。这里的“文”,指的是“文学”,或“文学鉴赏”。“文言阅读”和“文学鉴赏”,这是两种训练,它们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硬是把它们混在一起,要求在同一时间内,既要进行文言阅读训练,又要进行文学鉴赏训练,往往是顾此失彼。有时偏重语言知识,可能把文言文教学教得类似大学的古代汉语课;有时偏重文学知识,又可能把文言文教学教得类似大学的古典文学课。在已往的教学实践中,这两种倾向都是存在的,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如何处理文言阅读和文学鉴赏的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50年代中期,曾经进行过一次“汉语”和“文学”分科实验。那次实验的具体做法有不少地方还值得商榷,但实验的指导思想却有很多发人深省之处。例如:(一)既要重视语言教育,又要重视文学教育,而且要采取措施,叫它们都落到实处。(二)语言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二者性质不同,体系不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应该把它们分开,各自组成完备的课程,使学生受到充分的系统的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完成语文课的任务。这些思想不仅切中当时语文教学的时弊,直到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文言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学鉴赏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包括古典作品)的能力。前者基本上属于语言教育的范畴;后者基本上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这两种训练的任务不同,教学要求也有不同。文言阅读训练以“读懂”为目标,而文学鉴赏训练却以“读懂”为起点,这是性质不同而又密切关联的两个训练阶段。它们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也应该让它们建立自己的训练系统,以便更有计划地搞好这两种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可以从过去“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中得到启发,还可以通过新的实验进行验证。

五、死抠语法,烦琐可怕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主要是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估计五十篇左右),熟悉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词(估计八百个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教给学生一点文言常识(包括最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在内),就可以了。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

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教师过多过细地给学生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关于汉语语法中的“动宾关系”问题,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有人把它从意义上详细地加以区分。除了课本上已经提到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之外,又新增加了“为(wéi)动”、“为(wèi)动”、“给动”、“对动”、“替动”、“代动”等多种用法,使这个问题越讲越复杂,越讲越难懂。其实,我国语法学界对“动宾关系”的看法还很不统一,怎能要求中学教师给学生讲得那样翔实呢?把这些“语法知识”过多过细地教给学生,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结果是“不讲倒明白,越讲越胡涂。”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少则得,多则惑。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大家注意。

六、重“讲”常“谈”,缺读少练

文言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靠多读多练。应该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反复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兴趣,指点方法,启发思考,答疑解难,把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它虽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但是弊病很大。因为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即使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益处;而长期缺读少练的结果,势必影响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实在有点得不偿失。如果课上由教师讲解,课外让学生读课文,做练习,这不是又额外加重学生负担了吗?从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显然是不足取的。

有些教师不赞成那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认为它容易形成“唱独脚戏”和“满堂灌”。他们主张采用“谈话法”,搞“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共同活动。这些认识当然是很好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又产生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在课堂上,没完没了地“提问”,没完没了地“谈话”,还有人美其名曰“茶馆式的教学”,或“开发智力的训练”。这种做法也可能会收到某些效果,但是仍然有弊病。因为一长串的“提问”和无休止的“谈话”同样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还是没有多少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经验证明,光靠听讲,缺读少练,学不好文言文;光靠谈话,缺读少练,也是学不好文言文的。因为要培养阅读能力,必须尽可能叫学生自己多读多练,舍此别无他途。

这里强调多读多练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否定“串讲法”和“谈话法”的作用,而是从文言阅读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认为这两种方法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文言文教学要讲求实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较大的改革,即把目前以教师串讲为主或师生共同谈话为主,改为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和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这样才能把文言阅读训练真正搞扎实,把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七、零星分散,事倍功半

文言文集中一点学好,还是分散一点学好,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课中,文言文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教师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话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四至五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高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二至三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文言文教学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时间却拉得很长,这样做不一定是好办法。

学习一种语言,需要有一定的学习环境。比如学习现代汉语,就不光是在语文课上学,整个社会都是它的学习环境。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只要不是天生的聋哑,天天都可以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文课只是它的学习途径之一。而学习外语就不然。我们周围没有那种学习环境,只有上外语课时才能接触外语,其他的时间却完全淹没在我们母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零星分散地学,不如相对集中地学。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业余进修外语,每周一次学三年,不如脱产集中学半年的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因为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但是光是理解并不能自然达到精确而牢固的记忆,还必须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记忆才能巩固,否则就会遗忘。在这一点上,学文言文和学外语是相近的。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文言文的“踪迹”。学生同文言文的接触,主要是在语文课上和语文教材之中。如果文言文的学习过于分散,很难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样时断时续地学到一点知识,很不容易巩固,间隔的时间一长,便会产生遗忘。这也是文言文费时不少,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实验学校采取相对集中的办法教学文言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八、起步太迟,坐失良机

文言文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为最好?这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现行教材是从初中开始学。“初中学一点,高中重点学。”有人建议初中不要学,高中开始学。还有人建议中学不要学,大学开始学。也有人建议从小学开始学。看法很不一致。根据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参照前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现在一些实验学校的经验,似乎可以说:学习文言文,“宜早不宜迟”。为什么?前面说过,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学文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诵读。15岁以前(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记忆力最好,精力很旺盛,负担也较轻,这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代,也是进行文言阅读训练的最佳时期,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争取从小学开始学。“小学学一点,初中重点学。”这样的安排,可能更科学,更理想。但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主要是认识问题和师资问题),要普遍这样做,恐怕有困难。少数重点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如果同意这种安排,不妨先试一试。

然而,从大面积上看,在近期内,可能还得维持那种“初中学一点,高中重点学”的格局。即便是这样,文言文的教材和教法,也必须有较大的改革。特别是在总的安排上,一定要赶前不赶后。凡是初中能够完成的,不要拖到高中;凡是一年级能够完成的,不要拖到二年级。因为“起步”已经比较迟了,“良机”已经失掉不少了。如果尽量往前赶,还有可能弥补;要是继续往后拖,将会更加被动。

以上就是造成中学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弊病,对症下药,寻求教学改革的良方,在实践中逐步探明一条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动词,往。起拼凑语气的作用。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
  
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国论》“而以六国破亡之颠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如“而”,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代词用。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表示偏正关系,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
  
4,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
  
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上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常用的文言虚词只有几十个。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是灵活。如果确实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时就可以扫除虚词方便的一大障碍。
  
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如果一个词已经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还按其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镜,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中古以后就改变了读音,例如:“晋侯饮(yìn)赵盾酒”,这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使动、意动的较少,但用着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也常作动词。
  
4,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别方法:
第一,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
第二,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
  
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如:“秦师遂东”。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于庆柳”。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隆礼尊贤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1,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
  
⑴,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
  
⑵,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
  
⑶,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
  
⑹,用“为”表示肯定判断。
  
⑺,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⑵,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⑶,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⑷,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⑸,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⑹,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②,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宾语。
  
④, 省略介词“于、“以”。
  
4, 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⑴,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⑵,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5, 变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⑴,主谓倒装句。
  
⑵,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⑶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
  
⑷,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
  
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
  
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
  
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
  
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颠倒过来进行翻译。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
  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
  
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
  
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
  
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技巧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古代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老婆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然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作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巧媳妇也难煮无米之炊啊!”这个故事,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怎样下苦功夫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
  
程端礼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 此话实为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信息,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
  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第二, 要勤查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为百问不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其中,《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
  第三, 要多作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 要善于积累资料。
  
撰书立说,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资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读过的书上作记号,有的人善于作知识卡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可是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要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我们在读书求学中注意积累资料,必将受到很大的益处。它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分析能力,“使人精确”(培根语),而且还能减轻你的大脑负担,当这些资料变成你的“第二大脑”时,你使用这些资料便能得心应手,八面来风,人家“踏破铁鞋无觅处”,你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难道:岂。不是:非。我们:余等。该:应。学习:读。得吗:之乎。“难道不是我们该学习得吗”转化成文言文可以这样说:岂非余等应读之乎?

将难道不是我们该学习得吗
将非吾所学得乎


改为双重否定句,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改为双重否定句: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不会不应该努力学习。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非努力学习不可。

学习的再好将来也是给别人打工,难道就不需要学习了吗?
四、因为我们值得更好的人生,在那之前要用奋斗成就 有个孩子曾经问我:”老师,我不想当一个优秀的孩子,太累了,我就想当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我不做坏事,可以吗?“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奇葩说》中蔡康永讲过的一个故事。家里有个晚辈跑来问他,想做个废物,可不可以?他很为难,说:“如果...

学生的任务难道只有学习吗?不学不行吗?
但是,这还是成为了一个问题。而且,问题正来自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来自最需要学习的一群人,青少年。在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而厌学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学生在为什么学习问题上会普遍出现困惑?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家长...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难道我们不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吗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我们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

我们应该认真的对待学习改为反问句
我们应该认真的对待学习。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不应该认真的对待学习吗?分析: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为保持句意不变,改为反问句应加上否定词。

为什么上学不是唯一出路,而我们却一定要上学?
我们去学校,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特性,从中学会了人与人的沟通,也培养了自己的个性。2、当你一个人轻松的靠着视频赚钱时,它所带来的的短期满足感,可能无形中使你错过培养自身性格的最佳时机,也封闭了你与外界真实接触的通道。只有去上学,去学习,你才会了解这个世界原来...

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应该改成:难道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或是改成: 难道你能否认你应该刻苦学习吗 原句是反问加双重否定,意思变成了你不应该刻苦学习

我怎能不向他学习呢?改为陈述句
我要向他学习。

雷锋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改为陈述句)
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答: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你好,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 请点右下角“采纳答案”。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改陈述句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望采纳 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反问句】 改为反问句:难道雷峰的...

一般反问句怎吗改,只能加难道和不吗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第三步:问号变句号。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再改为陈述句...

澄江县15298257678: 询问几句文言的文言句式`` -
归码纤溶: 自己对照看一下吧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

澄江县15298257678: 难道不是你所造成的吗?写成文言文 -
归码纤溶: “难道”可译为“岂”.“不是”可译为“非”.“你”可译为“汝”.“所造成”可译为“所为”.“的”可译为“之”.“吗”可译为“乎”. “难道不是你造成的吗?”用文言文可译为:岂非汝之所为乎?

澄江县15298257678: 原来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古文怎么说
归码纤溶: 盖我等非为学而学 注:盖-原来 我等-我们 非-表否定,不是的意思 学-学习,动词

澄江县15298257678: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古文) -
归码纤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愿对你有所帮助!

澄江县15298257678: “难道不也……吗”是哪个文言句式? -
归码纤溶: “不亦……哉!”

澄江县15298257678: 白话文转换文言文 -
归码纤溶: 简单,老师帮你: 余之师以加减星法行之,促诸生以学,其分加星扣星二则.作业者,行规佳者加星;不则减之.每星期评之,榜列前七者及末七者.若为前七,则奖;若为末七,则悔过.以此治,不学者学,不规者规也. 余蒙顽不化,未尝好学也,自此无懈怠,未几辄效,已入前七矣. 此加星减星之法,GOOD(余赞之)!

澄江县15298257678: 学校就应该学习不应该扯没用的用文言文怎么说? -
归码纤溶: 1.应试. 学习后,能为你在考试中得到更高分数. 2.为了以后顺利辅导你的孩子 3.增加语文修养 文言文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大'捷径'

澄江县15298257678: 以“我们该不该学习文言文”为题写300字的作文 -
归码纤溶: 1.说句实话,我开始对学习古文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古文读起来都是怪怪的,而且很多古文的意思都很难理解,也许就是因为意思理解不过来,所以才对古文没兴趣吧.2.不久前我们学了一篇古诗文《孔雀东南飞》,对我来说这是一篇很长的...

澄江县15298257678: 把“不爱好学习,再有天赋的人都会变得平庸”翻译成文言文? -
归码纤溶: 虽有天赋,然不使学,故而平庸.

澄江县15298257678: 这并不是你所能感受到和理解到的用文言文怎么说 -
归码纤溶: 此非汝所得与知至之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