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 重点知识点

作者&投稿:穆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化学必修1/2知识点的总结~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二者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203。
3.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最理想的能源是氢气,它的三大优点是来丰富、燃烧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5.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产生白雾的酸是浓盐酸,因为它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CH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为盐酸小液滴,所以产生白雾。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而不用浓盐酸,就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工业上除铁锈常用的酸是稀盐酸、稀硫酸;除铁锈的试验现象为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其反应方程式为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工业上再进行电镀之前,常把金属制品放在酸中浸泡一会儿,其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金属氧化物;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金属氧化物溶解后,酸溶液会继续与金属发生反应,使金属制品被腐蚀。
7.工业上常见的重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他们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CO2尔变质,其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在实验室中除去或吸收CO2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其原因是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得到的石灰水浓度小,吸收的二氧化碳不彻底。实验室检验CO2必须用澄清石灰水,因为能产生明显的可是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农业 上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Ca(OH)2.
8.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的金属是铁,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点燃 Fe3O4;其反应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做燃烧实验在瓶底要方少量的沙或水,其原因是防止生成物熔化后落入瓶底而炸裂。
9.实验室常见的指示剂有两种: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1).酸溶液能试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碱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0.在元素的学习中,有两个取决于:
(1).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如: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属于氯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相同;氯元素和氧元素是两种不同的元素是因为他们的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不同。
(2).元素的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如: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氢是2个)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就相对稳定;最外层电子数若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注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水生成。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条件:活泼性强的金属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注意K Ca Na)
三、有关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mol),符号为n,注意:(1)物质的量度量的对象是微粒集体,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2)使用物质的量一般用符号标明微粒,如1mol H2O,5mol H+等。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能用来表示宏观物体的多少,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微粒集体中所含有的微粒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通常使用近似值6.02×1023mol-1。
3.摩尔质量: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g/mol。 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与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m/M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Vm表示,常用的单位为L/mol。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四、物质的聚集状态及分散系
1.物质的聚集状态:主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物质的体积由三个因素决定:微粒数目、微粒间距、微粒大小。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微粒数目和微粒大小;而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微粒数目、微粒间距。
2.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可分为:溶液(粒子直径小于10-9m)、浊液(粒子直径大于10-7m)、胶体(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3.胶体:胶体与溶液外观上没有区别,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其特性: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此特性可鉴别溶液和胶体。有些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使水澄清。比如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 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 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 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 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 振摇⑺ 定容⑻ 摇匀
容量瓶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二、 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物质(离子) 方法及现象
CO32- 与含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SO42- 与含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Cl-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4+ 与NaOH浓溶液反应,微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NH3)。
Na+ 焰色反应呈黄色
K+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I2 遇淀粉显蓝色
蛋白质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
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 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相互关系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
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行溶解和稀释;不可作为贮存溶液的试剂瓶。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③称量NaOH等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必须在干燥洁净的小烧杯中进行且要快速称量。
④溶解或稀释过程有明显温度变化的,需等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及玻璃棒应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当液面接近瓶颈刻度线1~2cm处,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对于多电子原子,可以近似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会发生变化。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电量 相对质量 实际体积 占据体积
原子

原子核 质子Z +1 1 小 小
中子N ―― 1 小 小
核外电子e- -1 1/1836 小 相对很大
2.几个概念:
原子质量:即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 kg
粒子相对质量:
注:①单位 1(一般不写出)②粒子:可以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微观粒子
③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约为1
质量数: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得和
3. 有关原子结构常用规律总结
⑴ 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⑵ 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4. 核素、同位素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某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原子的互称
H: H H(D) H(T) 氢元素有三种核素,三种核素间互称同位素。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1%+A2×a2%+……
A1、A2……为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核素的原子百分数或核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

专题2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溴、碘的提取
(一)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化学工业
我国主要以海盐为原料。海盐中含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镁等杂质,要净化后制成饱和食盐水再电解。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氯碱工业面临问题:①产品对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显著。②电能消耗量大。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见工艺
①浓缩并酸化海水后,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2=Br2+2NaCl
②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Br2+SO2+2H2O==2HBr+H2SO4(也可用NaOH或Na2CO3溶液吸收)
③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2==2HCl+Br2
④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三)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主要工艺
①用水浸泡海带或海藻灼烧后的灰烬
②向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2NaI+Cl2 == I2+2NaCl
③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二、氯、溴、碘的性质和用途
(一)氯气(chlorine gas)的性质和用途
氯气1774年被舍勒发现,。实验室制备:①原理: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②装置:固液加热型 ③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满: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等 ⑤尾气吸收:NaOH溶液。
1、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3、氯气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能杀菌消毒、制盐酸、漂白粉及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农药。
拓展1:氯水(chlorine water)
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氯水的主要溶质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
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性质:①易分解(2HClO==2HCl+O2↑),光照时会加速。②是强氧化剂:能杀菌 ;能使某些有机色素褪色。
拓展3:漂白粉
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成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 2】,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二)溴、碘的性质和用途
溴 碘
物理性质 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 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紫红色,有刺激气味。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 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氯气。氯、溴、碘单质间能够发生置换反应:氯能把溴和碘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溴能把碘从它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即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
用途 染料、防爆剂、胶卷感光材料、杀虫剂、红药水、镇静剂,催泪性毒剂等。 重要的化工原料。配碘酒和碘化物,食用盐中加KIO3,碘化银制造相底片和人工降雨。
三、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a×b=m×n)
化合价降低 得a×be- 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 失m×ne- 被氧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同一反应中:①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②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书写要求:①箭头是由反应物中的某一元素指向对应的生成物中的同一元素。
②一定要标出得、失电子的总数,并且数值相等。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学海导航
一、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结 构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强还原性。
物 理性 质 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化 学
性 质 与非金
属单质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4Na+O2=2Na2O(灰白色)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
2Na+Cl2 ==== 2NaCl


化合物与水反应,现象:浮、游、球、鸣、红 2Na+2H2O=2NaOH+H2↑
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H2,再考虑NaOH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与某些熔融盐:
4Na+TiCl4========4NaCl+Ti
存 在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保 存 煤油或石蜡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制 取
2NaCl(熔融)====2Na+Cl2↑
用 途 1、 钠的化合物 2、钠钾合金常温为液体,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
3、作强还原剂 4、作电光源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 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溶解性 易溶(同温下,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易溶
热稳定性 稳定 2NaHCO3△Na2CO3+CO2↑+H2O
碱性 碱性(相同浓度时,碳酸钠水溶液的PH比碳酸氢钠的大) 碱性

酸 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碳酸 Na2CO3+ H2O+CO2= 2NaHCO3 不能反应

碱 NaOH 不能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三、镁的性质
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化学性质 与O2
2Mg+O2====2MgO
与其他
非金属
Mg+Cl2====MgCl2,3Mg+N2==== Mg3N2
与氧化物
2Mg+CO2====2MgO+C
与酸 Mg+2HCl=MgCl2+H2↑
制 取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6H2O==== MgCl2+6H2O↑ MgCl2(熔融)===== Mg+Cl2↑
四、侯氏制碱法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2,利用NaHCO3溶解度较小,析出NaHCO3,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得Na2CO3。
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 义 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种类 大多数酸、碱、盐,部分氧化物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CO2、SO2、NH3等
能否电离 能 不能
实 例 H2SO4、NaOH、NaCl、HCl等 酒精,蔗糖,CO2,SO3等
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1.氧化铝(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 + 2OH-= 2AlO2-+ H2O
用途:(1)耐火材料(Al2O3熔点高)(2)冶炼金属铝
2.氢氧化铝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2H2O
Al3+、AlO2-、Al(OH)3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过程中的的化学方程式
①Al2O3 + NaHCO3+ 2 NaOH = 2NaAlO2 + H2O ② 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③ 2Al(OH)3 ===== Al2O3 + 3H2O ④ 2Al2O3 ===== 4Al + 3O2↑
3.硫酸铝钾
(1)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明矾净水原理: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
4.铝
(1)铝在常温下能很快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2)跟酸的反应
非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强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3)跟碱的反应
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理解为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 6H2O = 2Al(OH)3 + 3H2↑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简写为:2Al + 2H2O + 2NaOH = 2NaAlO2 + 3H2↑
(4)与氧化物的反应:
铝热反应: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Cr2O3 ==== Al2O3 + 2Cr
特点: 放出大量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本质:铝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应用: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Mn等)。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1.炼铁
(1)反应原理: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CO)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高炉
(4)生产过程
①还原剂的生成 C+O2 ===== CO2 (提供温度) CO2+C =====2CO
②铁矿石还原成铁 Fe2O3+3CO ===== 2Fe+3CO2↑
③除脉石、炉渣的形成 CaCO3 ===== CaO+CO2↑ SiO2+CaO ===== CaSiO3
2.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常显+2、+3价,且通常Fe3+比Fe2+稳定。
①铁三角(见右图)
②Fe2+与Fe3+离子的检验;
(1) 溶液是浅绿色
(2) 与KSCN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红褐色 灰绿色 (3) 加NaOH溶液现象:白色沉淀
(1) 与无色KSCN溶液作用显红色
(2) 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
(3) 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⑷ 加苯酚溶液显紫色
3.铜的物理性质
铜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4.铜的冶炼
(1) 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2),得粗铜(99.5%~99.7%);
(2) 电解精炼,得纯度较高的铜(99.95%~99.98%)。
5.金属的腐蚀
金属腐蚀的实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而消耗的过程。
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实质:金属和非电解质或其它物质相接触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其腐蚀过程没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实质:不纯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过程有电流产生。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1.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 ======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4HF === SiF4 + 2H2O
(2)弱氧化性 SiO2+2C ====== Si + 2CO
2.二氧化硅的用途
(1)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
(3)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
(4)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
3.硅酸钠
Na2SiO3固体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常作粘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 Na2CO3
4.硅酸盐
硅酸及其缩水结合而成的各种酸所对应的盐统称硅酸盐。
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很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其表示方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如:滑石Mg3(Si4O10)(OH)2 可表示为3MgO•4SiO2•H2O
5.硅酸盐工业简介
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硅酸盐产品的工业称硅酸盐工业。主要包括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包含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在水泥回转窑里高温煅烧后,再加入石膏,磨细。
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普通玻璃的大致成分为Na2O•CaO•6SiO2。
6.硅的工业制法
SiO2+2C ======Si+2CO↑
Si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 + 4HCl
7.硅的主要物理性质
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它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沸点较高,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 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 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1 元素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 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
分散系 溶液(很稳定)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 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离子反应: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 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
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热量的放出或吸收 放热反应:3Fe+2O2 Fe3O4
吸热反应:C+CO2 2CO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子反应
电解质(酸、碱、盐、水)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包括CO2、SO2)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3- (弱电解质用“ ”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 (强电解质用“ = ”
离子反应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式子
离子反应式写法 一写、二改、三删、四查
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难电离的物质要保留分子式
离子共存 有颜色的离子 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
与H+不共存(弱酸根) OH-、CO32-、SO32-、SiO32-、AlO2-、S2-、F- 等
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 H+、Fe3+、Fe2+、Fe3+、Cu2+、Al3+、Mg2+、NH4+ 等
与H+和OH-都不共存 HCO3-、HSO3-、HS-、 等
常见生成沉淀 Ba2+、Ca2+与SO42-、CO32- Ag+与Cl-
胶体 胶体的性质(介稳定) 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聚沉
判断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丁达尔现象
胶体提纯 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 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1mL~2mL。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所得红褐色液体Fe(OH)3胶体。
Fe(OH)3胶体制备方程式 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胶体凝聚的条件 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性的胶体

必修一: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 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 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 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 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 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 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 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 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 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 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 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 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 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 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 电炉 si + 2co(石英沙)(焦碳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Q3 D.Q1+Q2=Q3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 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a. 负极反应:X-ne=Xn-
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 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 干电池(锌锰电池)
a. 负极:Zn -2e -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B. 充电电池
a. 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 + SO42--2e-=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
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 +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3.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B. 计算(重点)
a. 简单计算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B. 外因: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3)化学反应的限度
A. 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 化学平衡的曲线: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
(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典型例题】
例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D )
A. 只存在于氧气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 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 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 下列各项中,可以说明2HI H2+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E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B.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
C.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E.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F.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
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 反之
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
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反之…
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
第三章复习纲要(要求自己填写空白处)
(一)甲烷
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
CH4 正四面体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3、甲烷受热分解:
(二)烷烃
[知识拓展]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选主链——碳原子最多的碳链为主链;
编号位——定支链,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编号代数和为最小;
写名称——支链名称在前,母体名称在后;先写简单取代基,后写复杂取代基;相
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
(五)烯烃
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
二、乙烯的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三、乙烯的加成反应
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H2═CH2+Br-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
2、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
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知识拓展]
四、乙烯的加聚反应: nCH2═CH2 → [CH2-CH2] n
(六)苯、芳香烃
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C6H6
2、结构特点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
2C6H6+15O2 12CO2+6H2O
[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苯的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 与液溴反应 与硝酸反应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
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七)烃的衍生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练习]某有机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蒸气的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2.3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 乙醇燃烧
化学反应方程式:
(2) 乙醇的催化氧化
化学反应方程式:
(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知识拓展]
1、 乙醇的脱水反应
(1)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化学反应方程式:
(2)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质: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2、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能达到平衡。怎样能使反应加快呢?

3、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5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

五、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 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 ,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 性质。
1、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检验病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用什么化学原理去确定其病情的轻重?
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
3、如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研究和应用的目标: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同时创造新物质(主要是高分子)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舒适。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绿色化学”理念:创建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目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求!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常见金属的冶炼:
①加热分解法:
②加热还原法:
③电解法: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以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形式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
总矿物储量约5亿亿吨,有“液体矿山”之称。堆积在陆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
如: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7吨,而浓度仅为4×10-6g/吨。
另有金属结核约3万亿吨,海底石油1350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米3。
2、海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 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 ③离子交换法; 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环境: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分类:
•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3.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学科观点看:是化学基础内容的更新。(改变反应历程)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可以借同学的笔记,看看就行了

百度查第一个就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方程式是什么?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方程式: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 2↓+Na2SO4 (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

求高中必修一人教版化学 必背化学方程式 以及一些特殊物质
37.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3O2+2H2O=== 4HNO338.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2+O2+2H2O=== 4HNO339.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反应2NaOH+NO2+NO=== 2NaNO2+ H2O40.氨气(过量)与氯气的反应8NH3+3Cl2=== 6NH4Cl+N2氨气(少量)与氯气的反应2NH3+3Cl2=== 6HCl+N241.二氧化氮生成四...

高中高一化学必背必考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化学必背必考知识点必修一1 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方程式大全
在化学学习的道路上,方程式是理解化学反应核心的关键。下面,让我们一起梳理高中化学必修一中不可或缺的必背方程式,助你轻松掌握。金属化学反应篇 1. 钠与硫酸铜的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紧接着是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见证气泡与蓝色沉淀的精彩变化。2. ...

求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一部分 金属一、碱金属 1.钠Na4Na+O2=2Na2O2Na+O2 Na2O2Cl2+2Na 2NaCl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2Na+H2 2NaH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Na2ONa2O+H2O=2NaOH2Na2O+O2 2Na2O2Na2O+SO3=Na2SO4Na2O+CO2=Na2CO3Na2O+2HCl=2NaCl+H2ONa2O2+2Na=2Na2O...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化学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要详细一点
高中化学必修1方程式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 NH4Cl+NaOH NaCl+NH3↑+H2O2) NH4Cl+AgNO3=AgCl↓+ NH4NO3 3) (NH4)SO4+BaCl2=BaSO4↓+2NH4Cl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 2NaCl+2H2O 2NaOH+H2↑+Cl2↑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3) 2Fe+3Cl2 2FeCl...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备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备知识点归纳如下: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扩展资料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备知识点归纳如下:物质的量(n)...

求高中化学必修一里的所有计算公式。麻烦注解下,我没书。谢谢。_百度知...
1.物质的量计算的万能公式:n=m\/M=V(g)\/Vm=N\/NA=c*V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V...

求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要全的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 O2 =加热= 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 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2Na2O+O2=2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 + 2H2O = 2H2O + H2 ↑ 2Na + 2H2O = 2Na+ + 2OH-+H2 ↑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同安区19780527624: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 -
坚马奈平:[答案] 你要的是这个么?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

同安区19780527624: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和重要方程式! -
坚马奈平:[答案]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F2 + H2 === 2HF (点燃) F2 +Xe(过量)===XeF2 ...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2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H2S+4Na2O2+2H2...

同安区19780527624: 高中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坚马奈平: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安区19780527624: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
坚马奈平: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

同安区19780527624: 高一化学必修一一二单元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
坚马奈平: 高一的采纳后发.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氮族元素 一、氮族元素 记住元素符号和名称:N(氮)、P(磷)、As(砷)、Sb(锑)、Bi(铋)相似性 递变性 氮族元素的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都是5个 原子半径随N、P、As、Sb、Bi...

同安区19780527624: 求一个高一必修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总结还要手写 所以希望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不要方程式总结 只要知识点总结就行 最好是提出知识点把具体内容用页码表... -
坚马奈平:[答案] 你可以弄本重难点手册来 上面的知识点理的很清楚 至于页码 就对照着重难点手册的找出来就好 网上应该很难找到这种作业的答案 所以只好自己做喽

同安区19780527624: 高一的化学的重点? 必修一和必修二 -
坚马奈平: 一.化学周期表的记忆与运用 二.在学金属的性质时,化学方程式和计算较多.尤其是吕和铁 三.有机化学初步尤其重要.

同安区19780527624: 求化学高中必修一必修二各章节知识总结,整理化学方程式 -
坚马奈平: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

同安区19780527624: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和重要方程式! -
坚马奈平: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F2 + H2 === 2HF (点燃) F2 +Xe(过量)===XeF2 (室温、紫外线照射) 2F2(过量)+Xe===XeF4 (400℃) 3F2+Xe=高压=XeF6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

同安区19780527624: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详单 -
坚马奈平: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