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重点篇目(光说题目即可)及其作者知识梳理。急急急急急!大家帮个忙!

作者&投稿:长兴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语文版教材现代文重点篇目~

人教版与苏教版共有重点篇目
现代文:
《社戏》《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最后一课》《奇妙的克隆》《海燕》《紫藤萝瀑布》《敬业和乐业》《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散步》《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藤野先生》《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

文言文:
《三峡》《论语》《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马说》《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送东阳马生序》《陋室铭》《核舟记》《陈涉世家》《与朱元思朱》《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桃花源记》《两小儿辩日》


古诗歌
《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晏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登岳阳楼》《观刈麦》《破阵子》《木兰诗》《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春望》《夜雨寄北》《己亥杂诗》《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雁门太守行》《别云间》《关雎》《蒹葭》《宣州谢姚楼饯别书校云》《渔家傲》(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论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坡羊。潼关怀古》《过故人庄》《游山西村》《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卜算子 咏梅》〈〈黄鹤楼〉〉、〈〈归园田居〉〉

记叙类阅读部分
一、阅读《父亲的节日》,回答文后问题。(20分)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你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未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爹爸吧,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是星期天,早晨,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天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儿没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局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儿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予,将她引到阳台上玩儿,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在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文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不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来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嘿。"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1、 请写出第③段"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句中"有心人"所包含的两层意思。(4分)


2、联系上下文,品读父亲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⑴父亲给"我"送钱时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2分)


⑵父亲向"我"要书时,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2分)


3、文章最后写道:"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请说说"我"在沉默中想到了什么。(3分)


4、试想,如果"我"带回了那个小男孩送给"我"的康乃馨,那么,"我"会不会把它作为父亲节礼物送给父亲呢?为什么?(5分)


5、请从下面两句的加点词中任选-个,设计一道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题,并给出参考答案。(4分)
①过一会,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②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二、阅读《为自己祝福》,回答文后问题。(21分)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1、女孩从成绩平平到成绩直线上升,从自卑到自信,她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的?请你简单概括。(2分)


2、请你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4分)
①"于是大家淡淡地笑了笑,不了了之"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2分)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点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2分)


3、请说说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3分)


4、女孩参加同学生日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女孩此时在想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她的心理活动。(4分)


5、第⑥自然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分)
6、文末画线句子采用了 、 的表达方式。(2分)
7、读完全文,女孩的故事使我们联想到"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从他们身上,你读懂了什么?(4分)




语文记叙类阅读部分参考答案
一、《父亲的节日》1、(4分)①这孩子记着明天是父亲节,并为自己的父亲准备鲜花(礼物);(2分)②这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让我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2分) 2、(4分)⑴表现了父亲为子女付出时不分彼此,还生怕子女不接受的无私情怀。(2分) ⑵一方面表观了父亲以儿子取得的成就为自豪,同时还能反映出父亲从来不认为应该向儿女索取什么。哪怕是几本书也觉得有些难为情。(2分)。 3、(3分)①父母的爰是多么宽厚、无私,令人感动。②和这份爱相比,自己为父母做得太少,心中不安;③今后,一定要多关爱父母,用行动回报这份世间最伟大的爱。 4、(5分)①会作为礼物送给父亲。(1分)这一枝康乃馨虽小,但在这个父亲的节日里有特殊意义,能够代表"我"的心。(2分)"我"借这一枝康乃馨表达对父亲的爰。(2分)。 ②不会作为礼物送给父亲。(1分) 这一枝康乃馨并不是自己特意为父亲准备的。(1分) "我"了解父亲的性格,知道这一枝鲜花并不适合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我"意识到父亲的爱如此宽厚、无私,相对于父亲的爱,一枝康乃馨远远不能够承载儿女对父辈应有的回报之情。(3分) 5、(4分)⑴(问题可以单独问词语含义,也可以与其他词语进行比较。问题明确并能说到结合语境体味词语即可。)(1分) ⑵(3分)例:"摸"字在这里一方面体现出父亲想帮助孩子,又担心孩子不接受;另一方面反映出父亲虽然"摸"的是鼓鼓的信封,但心里还觉得给孩子的帮助不够。 例:"捏"字在这里体现出此时的"我"对凝聚着父辈的爱的这一沓钱倍感珍惜的心情。
二、《 为自己祝福》1、女孩在二十岁生日时,通过自我祝福,自我鼓励,实现了转变。(2分) 2、①"淡淡地"用得好,写出舍友们对女孩的生日漠不关心。(2分) ②"溢满"的意思是充满而流出来,"充满"只是满的意思,(1分)"溢满"的程度更高,用溢满更能表现小女孩无比幸福(1分) 3、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1分)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在困难无助的时候应该学会自我鼓励。(2分) 4、略。(评分要点:写出女孩受冷落的忧郁得2分,写出女孩的渴望及期盼得2分) 5、烘托人物(明朗)的心情。(2分) 6、议论(1分) 抒情(1分) 7、人在身处困境的时候,(1分)应该树立信心,学会自强自立,(2分) 坚韧不拔,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1分)(只要答出上述要点就按点给分)

是要中考复习资料吧?我这里这里正好有一份你看看有没有用吧~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
一、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储备]
1、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对比。
4、修辞手法的作用: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⑦、夸张:突出、强调;
A、现代诗
[知识点储备]
1、诗歌的特点:抒情性、概括性、形象性、音乐性。
2、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
3、按体裁分为:旧体诗、新诗。
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5、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下
《我爱这土地》艾青
《乡愁》余光中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纸船》泰戈尔
八下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长城谣》席慕蓉
《一片槐树叶》
《致空气》
《樵夫,别砍那棵树》
九下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沁园春•雪》毛泽东
《再别康桥》徐志摩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一条未走的路》
B、小说
[知识点储备]
1、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情节、环境。
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
3、描写人物的角度:正面、侧面。
4、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自然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7、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提示文章主题。
8、根据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9、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
《空城计》罗贯中
《美猴王》吴承恩
《心声》
《勇气》
八上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范进中举》吴敬梓
《选举风波》
《山米与白鹤》
九上
《孔乙已》鲁迅
《一厘米》毕淑敏
《差半车麦秸》姚雪垠
《清兵卫与葫芦》
九下
《故乡》鲁迅
《小男孩》
《百合花》
《奥伊达的理想》
C、散文
[知识点储备]
1、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相关课文篇目]
八下(记叙性散文)
《背影》朱自清
《永久的悔》季羡林
《铁骑兵》杨朔
《苏珊•安东尼》
九上(抒情性散文)
《白杨礼赞》茅盾
《囚绿记》陆蠡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草莓》
九下(议论性散文)
《家》
《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
《更浩瀚的海洋》纪伯伦
D、戏剧(剧本)
[知识点储备]
1、分类:
①、按表现形式: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②、按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
③、按题材反映的时代: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④、按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
[相关课文篇目]
八下
《日出》曹禺
《钦差大臣》果戈理
《放下你的鞭子》
九上
《茶馆》老舍
《陈毅市长》沙叶新
《开国大典》
E、记叙文
[知识点储备]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5、记叙文段意的归纳: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写人的记叙文)
《回忆我的母亲》
《小巷深处》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七上(叙事性记叙文)
《忆读书》冰心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山中避雨》丰子恺
《风筝》鲁迅
七上(状物类记叙文——抓住事物的特征)
《石榴》郭沫若
《海燕》郑振铎
《白鹅》丰子恺
《鹤群》
F、说明文
[知识点储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
3、文章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
4、说明文段意的归纳: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5、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①“XX”词好在哪里?
用了“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②、“XX”词能不能删掉?
不能,删掉“X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用了“XX”词不达意,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下(事物性说明文)
《苏州园林》叶圣陶
《桥梁远景图》茅以升
《洲际导弹自述》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八上(事理性说明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
九上
《笑》高士其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善待家园》
《龙永图趣说WTO》
G、议论文
[知识点储备]
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议论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5、驳论的种类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6、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
运用了XX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信服。
[相关课文篇目]
八上(立论文)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谈语言》王力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懒惰的智慧》
九上(驳论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吴汉何尝杀妻》邓拓
《大小猫洞》
《世上没有傻问题》
H、写景文
[知识点储备]
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
《春》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老舍
《竹林深处人家。
《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八上(游记)
《巴东三峡》
《周庄水韵》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走进纽约》
I、纪实性作品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下(传记)
《鲁迅自传》鲁迅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埃德加•斯诺
《第一千个球》
《少年爱因斯坦》
八上(新闻)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别了“不列颠尼亚”》
《生命之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八下
《南京大屠杀》
《寻找时传祥》
《阿炳在1950》
《滑铁卢之战》
J、童话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
《犟龟》
《小溪流的歌》
七下
《骆驼寻宝记》
《地毯下的尘土》
《巨人和孩子》
《蟋蟀在时报广场》
K、其它
[相关课文篇目]
(科幻作品)七上
《基因畅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演讲词)八下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我有一个梦想》丁•路德金
《你是你的船长》
(书信)九上
《致蒋经国先生信》
《给儿子的一封信》
《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给巴特勒的信》雨果
(序跋)九下
《<家>的序和跋》巴金
《读<堂吉诃德>》海涅
《永远新生》
《科学与艺术》

1. 第一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一、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二、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三、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四、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三、概括段意
(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 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部分 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 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 (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1、分类和作用:一、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 先总说后分说:总—分; 分—总;总—分—总 B、 先主要后次要。
C、 先原因后结果。 D、 由现象到本质。 E、 由性能到功用。
F、 由一般到特殊。 G、 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五部分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 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三、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四、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五、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六、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八、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九、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十、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十一、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十二、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十三、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十四、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十五、 第六部分 语文知识
十六、 1、常用修辞方法
十七、 1、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例1: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例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十八、 2、 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十九、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二十、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例2: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二十一、 4、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二十二、 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例1: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二十三、 3、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例1: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例2: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二十四、 6、引用:说明文、记叙文: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可以增强语言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
二十五、 例1: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二十六、 7、设问:作用: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例1: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二十七、 8、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例1: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例2:“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二十八、 9、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二十九、 例1: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例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三十、 例3: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三十一、 10、对比:突出强调其中某一对象的特点。
三十二、 例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三十三、 11、反复:强调所说内容(某种情感或者意思)。
三十四、 例1:“盼望着,盼望着,……”强调了盼望的急切。
三十五、 例2: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三十六、 12、反语: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三十七、 例1:(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三十八、 2、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三十九、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四十、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十一、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四十二、 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四十三、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四十四、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四十五、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四十六、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四十七、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四十八、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四十九、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五十、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五十一、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五十二、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五十三、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五十四、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五十五、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五十六、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古文中考网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_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论语》 ;(2)考试...【河南中考文言文阅读】近5年来河南中考语文中都出现了那几篇文言... 04河南中考语文 五.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7——21题。 (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版)书后附录中要求背诵篇目
以下是人教版教材要求背诵50篇诗文,希望能帮助你。1.孔子语录 《论语》2.生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转》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期重点文言文合集
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 出师表:是重点,有考点的地方较多,在后半部分最多句子的考点;隆中对:想对较少,但你还是要看,多读几遍就行了,了解其翻译的意思,把整个文意读懂.陈涉世家:中间部分(陈涉还是小头目的时候)要背,尤其是:会天大雨,道不通,。 ..。 这句后面有关于吴广为什么人缘好的那些也...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必修篇目
高中必修课本中,很多文言文是需要背诵的,下面我整理出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必修篇目,给很多同学们提供了方便,也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必修篇目 ★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 《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

初中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词目录(最新版)(包括课文,文言文)谢谢_百度...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内篇目七年级上1、《童趣》2、《论语》3、《春》4、《古代诗歌四首...不知道你上的地方是不是这样,我上的地方课文考试不考,重点考古诗、文言文、通假字、还有八年级的说明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单词翻译
1. 急求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包括翻译)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观沧海 曹操 饮酒 陶渊明...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战于长勺、舜发于畎亩之中、告之于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于土墙凹凸...3.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 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中重点(考点)的诗句、文言文(急用!好的加分)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劝学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琵琶行 重...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3 一、字词 1、“摒(bǐnɡ)弃那些成见,这样才能合作愉快”经理真诚地说。 2、法国大革命始终...

初级中学语文背诵篇目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

人教版初中三年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句解释,重难点考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三年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句解释,重难点考点归纳 5 按课文的先后归纳。要标注清楚是哪一...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

岭东区19163699874: 中考语文重点篇目有哪些? -
苏真复方: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岭东区19163699874: 初中语文版教材现代文重点篇目 -
苏真复方: 人教版与苏教版共有重点篇目 现代文: 《社戏》《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最后一课》《奇妙的克隆》《海燕》《紫藤萝瀑布》《敬业和乐业》《孔乙己》《范进中举》《...

岭东区19163699874: 初中语文所有背诵篇目(语文版) -
苏真复方: 主要是古文,古诗,我记不太清了, 古文有: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爱莲说,陋室铭,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马说,论语六则,论语十则,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升序. 古诗有:春望,使至塞上...

岭东区19163699874: 中考语文必背篇目 -
苏真复方: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岭东区19163699874: 中学语文要求会背的篇目有哪些?(初中) -
苏真复方: 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望岳 春望 石壕史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归园田居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春 长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怀 望洞庭湖增张丞相 黄鹤楼 送友人 秋词 鲁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岭东区19163699874: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中考常考的..初一至初三的..人教版的..只求题目不要翻译 -
苏真复方: 初一----.论语 世说新语 /狼 口技 短文两篇 初二----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22 27课) 三峡 /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初三-----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出师表 / >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曹刿论战

岭东区19163699874: 初中语文重点有哪些 -
苏真复方: 初中语文的中考重点要点:第一,文言文阅读.虽然因为中考文言文都放在课内,相对而言,文言文阅读不是中考中的难点.因此,建议学生多读多背,不仅是背中考必背的篇目,最好能在时间较充裕的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都背诵下来,这对...

岭东区19163699874: 初三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有哪些 -
苏真复方:[答案] 1出师表2公输3孟子两章3鱼我所欲也4曹刿论战5诗经两首---蒹葭.关雎 重点记翻译,注释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希望你能学有所成

岭东区19163699874: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按朝代排列加作者朝代《童趣》(一):《论语十则》 (二):《桃花源记》 (三):《陋室铭》 (四):《爱莲说》 (五):《三峡... -
苏真复方:[答案] (一):《论语十则》 春秋 孔子 (二):《曹刿论战》 春秋末年 左丘明 选自《左传》 (三):《鱼我所欲也》 战国 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上》 (四):《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战国 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下》 (五):《出师表》 三国 诸葛亮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