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各国改革和秦国自身条件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

作者&投稿:点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为了增强国力、称霸天下的欲望。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土地私有制,贫富差距加大,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各阶层的思想家门开始提出自己的构想,其中比较成功的有秦国的商鞅,魏国的李悝(KUI),一方面变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这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变法的国家开始强大起来,其他国家就效仿了。

一、魏文侯变法:
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魏国,公元400年前后,魏文侯先后任用一批有识之士进行改革:李悝和吴起是其中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时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在经济上李悝又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在法制上李悝强调法治作用,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目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军事上魏文侯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魏文侯变法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二、齐威王时候的邹忌变法,叫《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
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
秦国的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地点处。商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管理广大居民,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轻罪用重刑。将魏国李悝的《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与后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的该措施是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符合法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秦国的统治。然而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四、吴起变法
变法的内容归纳如下:
(1) 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即先辈如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而后来一些在战争中立大功者却无爵禄,极大地伤害了将士的积极性。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要取消世
袭的封君、世袭的爵禄,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
(2) 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
“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
(3) 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但都未及开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江南归入楚国势力范围。

B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根源在于铁器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取得政权;各国国君也希望实现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支持变法;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对,商鞅变法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表现之一而非原因。点评:因果型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③各国争霸的需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于是商鞅被重用。

春秋战国重要的改革:
1.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恒公
2.魏国李悝变法,李悝辅佐魏文侯
3.楚国吴起变法,吴起辅佐楚悼王
4.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以“术”治天下,主张依法办事。   
5.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和350年,商鞅辅佐秦孝公,进行两次变法。
6.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7.燕国乐毅变法
8.越国范蠡助勾践兴越国时的变法

当时连年战乱,秦国再也经受不起战争消耗,加上六国步步紧逼,试图瓜分秦国,使得秦国不得不实行变法,休养生息,以图立于天下

如果你是真心有很大的兴趣 建议你读读《大秦帝国》


春秋战国所有变法、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1.齐国(姜齐)管仲变法:最终击退戎狄,并使齐称霸 。2.秦穆公改政:使秦国几年内"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并击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3.吴国伍子胥变法:使吴国大破楚,越两国。4.越国范蠡改革:使越国成功灭吴。5.李悝魏国变法:使魏国强大.并获得...

春秋战国和秦朝哪个早
因此,从时间线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早于秦朝。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与秦朝有所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各国之间竞争激烈,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秦朝则是在统一六国后,通过实行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和制度。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齐桓公的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1.魏国李...

为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最终只有秦国遥遥领先,大一统?_百度...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是秦国却是遥遥领先,秦国明明不是最先施行变法的国家,而且是诸国都在实行变法,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却是笑到最后的,战国第一位称雄的是魏文侯,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因为国土都在别人的包围之中,有点像子楚的母国郑国,所以为了避免成为别人惦记的肥肉,魏文侯励精图治,施行一系...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改革实现国富兵强的国家是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改革实现国富兵强的国家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商鞅变法是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在位期间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实施的改革,对战国末年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齐桓公的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1.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如齐 邹忌改 ...
他在前后历时10年的变法活动中,吸取了魏、楚等国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宏伟而细密的变法计划,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对秦国的社会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将新法推行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使之深入人心,以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那么大变革主要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大变革主要有:政治上: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崩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改革。经济上: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土地买卖、奖励农耕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私人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重要的是 魏国: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 秦国: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 楚国:楚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 其余的还有:赵国: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燕国:燕昭王时期,任用乐毅等进行改革 韩国:韩昭侯时期,任用申不害变法 齐国:齐威王时期,任用邹忌改革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和改革,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是改...
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开始 内容不同:管仲改革是从经济改革入手,通过发展经济带动政治、军事、外交的全面改革。即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划分为土、农、工、商四民分别居住,并提供职业保障。“相地而衰征”的新的田赋制度。保护自然资源,禁止奴隶主抢掠平民的牛羊去作祭祀用,保护牲畜的繁殖。 大力发展商业...

博湖县1866976864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如齐 邹忌改革 -
郑苑古汉:[答案] 有;新设置田界,扩大亩积,改100步一亩为240步一亩.②普遍推行县制.“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每县... 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对秦国的社会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将新法推行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使之深入人心,以...

博湖县18669768643: 人教历史选修1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
郑苑古汉:[答案]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社会变化的新气象,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

博湖县18669768643: 分析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状况 -
郑苑古汉:[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

博湖县1866976864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如 齐 邹忌改革 -
郑苑古汉:[答案]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 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 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 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 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兵的...

博湖县18669768643: 商鞅变法的几个背景1、时代因素2外在因素3秦国自身因素<br/>
郑苑古汉: 秦国在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山东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比山东各国晚了很久.如鲁国 “初税亩...

博湖县1866976864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
郑苑古汉: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 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 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 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 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

博湖县1866976864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郑苑古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为了增强国力、称霸天下的欲望.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土地私有制,贫富差距加大,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各阶层的思想家门开始提出自己的构想...

博湖县1866976864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有哪些变法 -
郑苑古汉:[答案] ,首先进行变法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尽地力之教',即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收入.他说.:'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益如之.'为了防止谷价大起大落,他还实...

博湖县18669768643: 秦国为什么要变法?效果是怎么样? -
郑苑古汉: 1、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

博湖县18669768643: 以管仲改革和魏文侯改革为例,对比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改革有何不同 -
郑苑古汉: 1.目的不同:管仲改革(春秋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国力,确保称霸诸侯.魏文侯变法(战国变法)目的在于增强国力,兼并其他诸侯国 进而统一全国. 2.性质不同:管仲改革(春秋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改革.魏文侯变法(战国变法)属于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