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有一题"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这个基本内涵是什么呀?

作者&投稿:艾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的3000字论文 急!急!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和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理学知行合一的学风,它以研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迈情感,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影响了几千年饱学之士的价值观,成为一双无形的手牵动着文明的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人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传统文化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观念,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这又与马克思唯物主义完美契合在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欲望,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是非常可贵的。但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筑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团结互助则反应了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时光切换到近现代。鸦片战争失败使国人对自己的器物产生怀疑;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使国人对自己的制度产生怀疑;巴黎和谈的屈辱让国人对自己的思想也开始怀疑!对中国屹然存在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国魂此时经历第一次浩劫。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衰落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文革十年浩劫和改革开放更上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做到“趋时更新”,饱受冲击;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引入了竞争机制,传统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下降,受到了更大冲击,衰败的速度加快。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活生生地存在着,但是就要被我们遗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呢?其实传统文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点一点扫荡干净。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像儒家这样,影响曾经那么根深蒂固,却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其传承团体荡然无存的情况可谓绝无仅有。

  但是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呜呼哀哉!看看他国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非认定它是落后的根源而务必铲绝?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体会通俗文和英文之后,偶一读到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充满罪过。

  最近例如韩国申遗,法国拍卖圆明园文物等事件开始撼动国人的文化大厦。有些人认为端午节本来就是中国自己的文化记号,韩国的申遗滑稽又可笑,但是这些看起来荒谬的做法却是一声警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四面楚歌了。看来,弘扬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但是,在高喊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回答一下“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才有弘扬的必要”这个老问题,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扬弃。只有对旧事物进行阐释、辨认、甄别、取舍、改造和推进,才能完成对历史垃圾的清除和对文化精髓的弘扬。著名学者朱大可说:“传统文化应当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像爱、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和教养等。凡是符合这些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相反,凡是违背这些价值的,当然要予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博大精深的,想要一下就通晓或者无论是谁都通晓,肯定是不切实际和苛刻的。所以,像近期“京剧进小学”和某专家呼吁的的“论语100遍”之类,才会招来那么大的骂声。

  所以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积极配合,因为他们才是弘扬和扬弃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里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式。单就儒学思想中的“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是正面而有益的。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就可以用“有道”的思想强化学生对于遵守基本社会生活规范、养成的良好行为及礼节、礼貌习惯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除了养成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外,还可以丰富完整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如可开展如经典诵读、礼仪践行、乐音怡情、丹青妙笔等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通过深深体味浓郁的文化气息,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它包括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操;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怀和眼光;义利兼顾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宽容合作及互助奉献的精神。大学生正是要树立这样的富有鲜明时代感的文化精神!有了坚实的人文底蕴就会牢固地构筑起精神支柱,而正确的精神支柱的构筑对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才是一个21世纪高素质人才应该具有的境界。我想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路线。要加强宣传扫清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瓶颈。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西方落后意识和价值观的行为,大学生应该在传统文化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西方浮华思想的诱惑,扬弃传统文化。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认可率。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国门逐渐向世界打开,使得大学生的心胸与眼界也逐渐开阔,中国发生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成长中的大学生看到民族复兴的希望,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渐被西方同化。要知道国家灭亡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民族失去国魂,失去几千年来相互传承的核心价值体系。拾起国人的精神食粮比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重塑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比GDP增长的高能消耗更有意义;扬弃传统精神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的新文化精神,学习老祖宗的优秀品质和天人合一精神比盲目照搬摄取西方文化更有意义!

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结合实际: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根本作用,高举社会主义大旗来发展先进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 决不停止” ,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 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 但从总体上讲,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 崇尚和谐统一, 具有积极的意义。崇德利用是人们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的准则;和与中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民族关系, 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兄弟关系等人伦关系) 的准则;天人协调则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总法则。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界的运动有着普遍的规律,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但同时,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又有重要的影响,人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能动性,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协调。古代思想家们还把人的道德性加之于“天”,使“天”成为道德和理性的化身,认为理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人类的生活理想应该符合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周易大传》所说的“先天而天弗违, 天而奉天时”、“财成天地之道, 辅助万物之宜”, 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思想家的价值理想, 是要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高度协调的关系, 并以这种和谐境界为“至善”, 从至善中去寻求“至美”。可以说, 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这一原则和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整体的世界观及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一起,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奉行中庸之道, 崇尚忠恕, 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方法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主张道德至上, 将中庸视为最高之道德, 宣扬仁义、孝悌、忠信, 注重修养德性与人际协调;《易传》强调,宇宙万物永远处在变化过程中,事物若要臻于完善, 保持理想状态, 其运行就必须把握好分寸。“中庸”概念是孔子提出的, “庸”指普通平常的意思。《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所谓执“两”用“中”, 也就是中庸, 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 处事恰如其分, 既不“过”, 又不能“不及”。《中庸》还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就是说, 人的情感和欲望都有一个适中之点, 在这个适中的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若要达到和谐、安定、有序,必须把人的情感、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中庸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原则,而且也是一种修养境界。孔子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认为它是超功利的,却又有着极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使人和事物的发展都能够保持均衡协调。中庸所体现出来的辩证思想和它所追求的人格形态,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演变产生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许多方面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指导和教育意义。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强调多样性的统一,也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但儒家所说的“和”的含义后来演变为融合、调和、无原则地为“和”而和,就陷入了严重的片面性。而过分夸大中庸之道的应世原则,凡事固守着不靠前、不落后的思维定式,势必会遏制创新与发展,陷入僵化、保守,这不仅与现代化所倡导的开拓进取精神大逆其道,而且与中庸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也是相违背的。

  二

  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儒家的价值学说,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它认为道德不是来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而产生的。孔子主张“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识价值,而且可以决定政治价值和物质利益价值。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并非不看重生命的价值,但更强调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生命对一个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更重要。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与修养,认为道德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种精神的自律,人加强内在修养,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

  中国思想家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据,体现了人本的观点。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归于人性,荀子将道德的产生归于圣人的思虑,张载从人与人、人与物的本然关系诠释道德等等,这些观点虽然在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但比宗教的道德观无疑要高明、合理。

  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 “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也。”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积极入世, 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提倡群体意识, 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 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严的观点, 是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 正是由于它有着与人类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

  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既相区别, 又有联系。儒家各派尤其重视二者的联系, 他们提出的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就是把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生活理想。“内圣”, 指主体的内在修养以及对真、善、美的把握,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外王”, 指把主体内在修养的所得, 推广于社会, 使天下成为真、善、美统一的大同世界。这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大学》提出的“三纲八目”使这一思想更为具体化。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政治理想, 道德为政治服务, 正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政治伦理为特征的人文文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重视伦理和政治的特点, 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种片面化倾向,那就是只重王权、国权而忽视民权、人权, 只强调人的义务而忽视人的权利和人的主体地位。与此相关联, 是政治权利的绝对化和法制意识的淡漠。这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精神的匮乏和人的个性的麻木。人伦观念后来演化成为“三纲”, 突出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片面服从关系, 在历史上更是起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

  儒家肯定人的价值, 注重道德的作用, 这对于封建时代精神文明的发展起过巨大作用。但在义利关系、德力关系等问题上,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的见解却表现了严重的偏向。义利关系实质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问题。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非功利性, 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 认为只有小人才“喻于利”, 而君子是“喻于义”、“谋道不谋食”的。孔子提倡“义”, 但不完全排斥“利”, 而是要求“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论语·尧曰》) , 主张以义求利。孟子对义与利作了严格区分, 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利益, 道义按其本性来讲不仅有利于维护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理想性、自我约束性和利人的特性。后来, 董仲舒提出“身之养莫重于义”的命题, 认为有道德是人贵于物的根本所在, 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从孟子到董仲舒, 再到后来的程朱陆王学派, 经过不断的阐释和发挥, 义利关系演化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专门强调道义, 忽视公利与私利的区别, 在反对私利的基础上一概地反对利, 进而藐视人的一切物质利益, 甚至把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置于卑贱的地位, 这样, 价值观就发生了严重脱离实际的倾向。

  在义利关系上, 墨家及后世一些学说也有比较全面、辩证的论述。他们主张义利统一, 德力并重, 高度评价生产劳动的价值, 同时重视能够给生产力的提高带来实际利益的科学技术。这些思想虽然在古代没有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 但无可否认, 这是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中国历史上的功利主义一般都是进步阶级或阶层的思想武器, 而道义论往往是统治阶级、没落阶层的理论学说。马克思认为, 功利“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存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这也就是说, 功利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利益机制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当然, 这里所说的功利和利益追求, 是必须要有法律和道德作基础的。

  三

  封建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延续与发展, 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价值信念, 以成仁取义为价值理想的思想传统, 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最为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成员通常居住在一起, 经济上实行统一收支和管理, 除家长外, 其他人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力, 要依赖家庭的共同财产而生活, 因而, 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 而个人就不得不以家庭为本位。家长制管理模式下的家庭关系, 没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 有的只是对家庭成员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种种伦理限制与规定,而且这些限制和规定大多是单向度的, 仅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义务, 族权、父权、夫权在家庭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这种家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后来被引申发展为国家为本、君权至上的社会本位主义, 正如“三纲”中所规定的: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儒家就是用家族制度的合理性为社会制度做理论基础的。儒家重视“人伦”, 特别强调君臣、父子伦理关系, 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的责任。孟子说: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这里虽然也肯定了个人的重要性, 但却没有关于个人权利的概念, 只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应尽义务, 身之本最终以天下为归宿。 先秦的儒家强调由己及人, 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把国家社会视为一个大家庭, 把孝慈友悌之类的家庭道德推而广之, 用以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从而形成家族伦理本位与社会政治伦理本位的统一。冯友兰先生认为, “家族制度在过去就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五种主要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中, 就有三种是家庭关系, 其余两种也可以按照家庭关系来理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 其“大家长”的地位自不必说, 连七品县令, 也被以“父母官”相称, 可见中国的封建制就是一种大的“家长制”。它强调个人无条件服从家庭、群体、社会的利益, 提倡忠孝、奉献, 而对人的欲望、个性则持贬抑态度。这种只讲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义务, 却忽视人的权利的倾向, 与西方高扬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旗帜, 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处处讲人, 但它真正重视的并不是人,而是人所归属的群体, 尤其是国家的利益。总体是至高无上的, 而个体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总体与个性的对立, 总体对个体的压抑, 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一大特征。

  应该看到, 把民族、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传统, 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起了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爱国心和群体凝聚力的作用。其中有的内容至今仍对中国人产生着积极影响。但是, 由于道德理想和物质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 超越人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而讨论道义和理想的说教, 最终必将流于空泛。到后来, 宋明理学甚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更是把儒学推向反人道的方向。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 限制了人的思想自由, 导致了中国人思想的僵化、保守, 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总之, 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 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 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 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必须看到, 这种植根于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 服务于封建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 有着稳定的、整体的发展模式的文化, 与现代工业文明和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 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的转型, 新的文化体系的建立, 必须以现实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 为依托, 为尺度。但同时, 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传承性,使之构成了人们解读、理解现代化的整体背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 也是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成长和创建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笔资源, 让它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价值,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如果是高中政治题。那么这里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在出题老师的心里就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

这个问题很难啊,我的政#治不太好。


政治题必修四的一道题
刚好我高中时学政治好;此题要重点分析题干。题干侧重点在于“发现新认识”“打破以往认识”,这些都是积极方面的信息,所以D更符合要求。其实D包含了A,A只是说了人的认识具有时间的局限性,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可以在发展的新时期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看来,你的老师水平也不怎么样。呵呵。...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共2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 第四页 答题框中相对应的题号下,每小题2分,共40分)1.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 A.金钱 B.地位 C.尊严 D.生命2.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告诉我们 ①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

初一上册政治试题
10、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是说 ( C )①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②对一个人的区别只看外貌就可以了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④ 区别人必须从人格上区分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11、霍金是当...

一道高中政治题,高二上的政治书上说国务院有裁决权,请问裁决权与决定权...
在概念上,“裁决权”是一种类似审案的权力,例如法院判案。而“决定权”是指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在宪法上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以人大才是拥有决定权而不是国务院。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务院即中央政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严格来说是拥有“行政裁决权”,只能对...

高考政治题
楼上的不专业,看来政治没学好(都别打我啊)。呵呵,还是我来答吧。我政治学的不错自以为的。第一题AB选项不用说了,国家的那些行为显然是为经济增速做的努力。你好像不明白C为什么错误,你没有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

今天高考写政治时有一题写序号时花了个圈就换题了,哪一题上就画了个圈...
不会的,批卷老师一般不会那么无聊的只针对这个圈圈,只是一心以批卷为主。专心的考完余下科目,祝高考顺利。

高考政治计算题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课本上说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力 但是有一题选择题的选项是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换个说法就是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力,是有促进作用,不是有反作用。有反作用力,不是有反作用,这两句话意义上正好相反。

政治题上的对待和看待有什么区别?
你好,有不同。看待指的是你自己对这件事的赞成或是不赞成,或同不同意,写出自己为什么同意这个看法或不同意的理由,旨在征求意见,这个一般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述说自己的理由也就是观点。当然也可以不赞成或赞成,就相当于弃权了。对待呢,就是你自己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怎么做、这只是一种意识...

政治必修四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材料中…… 10.在《生活与》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矛盾分析法”、“矛盾”或“对立统一”的知识(观点)进行论述时?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材料中……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黄山市1351449238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 -
庞放盐酸:[答案] (1)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4分) 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保... (4分,考生任答四点具体表现即可,其它事例只要符合历史也可.) 原因:政治:封建专制巩固,缺乏制度创新; 经济:小...

黄山市13514492389: 急需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本人现在急需人教版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中第一、二、三单元(即第一课至第七课)中必考知识点…一定要是课本原文... -
庞放盐酸:[答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A、含义: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黄山市13514492389: 初二年级政治书上的一道题
庞放盐酸: 国家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 1:见义勇为行为. 2:计划生育行为. 3:植树造林行为 其他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法律禁止的行为: 1.侵权行为 2.犯罪行为

黄山市13514492389: 标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
庞放盐酸:[选项] A. 洋务运动 B. 戊戌维新运动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黄山市135144923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具有丰富的思... - 上学吧
庞放盐酸:[选项] A. 继承书法艺术,提升竞争实力 B. 固守书写习惯,传承中华文化 C. 丰富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D. 展示历史成就,抒发民族情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