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作者&投稿:古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

1、这句话意思是就是路上掉了东西没人捡了据为己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闩上门。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历史时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这句话出自于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3、全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shěn)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翻译:
皇上与群臣讨论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酷的法律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扩展资料: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常常形容说明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
条件是:第一,社会正义得到广泛认同,各阶层祟尚道德操守,民风淳厚。这是先决条件,因为没有道德操守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坏事做不出来?没有道德底线的人,除了自己,他能认同谁呢?   
第二,是温饱问题解决了。仓禀实而知礼节,如果连肚子填不饱的话,要不偷不抢、不昧着良心拿别人的东西,的确很难。

原文原文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礼记·礼运第九》

译文: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词目 路不拾遗
发音 lù bù shí yí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示例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唐书》。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负,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后来,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ren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词目 路不拾遗
发音 lù bù shí yí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示例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唐书》。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负,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后来,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ren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路不拾遗
【拼音】lù bù shí yí
【释义】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拾遗 : ①拾取他人的遗失物。也比喻轻而易举:道不拾遗|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 ②补录缺漏。也指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拾遗汉事|拾遗补缺|补过拾遗。 ③唐代谏官名。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近义】夜不闭户   
【用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哪个朝代
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形容社会风气好,没有盗贼,也没有贪小便宜的人。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原文译文
词目 路不拾遗 发音 lù bù shí yí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示例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常常形容说明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条件是:第一,社会正义得到广泛认同,各阶层祟尚道德操守,民风淳厚。这是先决条件,因为没有道德操守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下一句是什么?
上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下句: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路不拾遗丶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焉.的意思是什么
(人们)在路边不拾取别人丢失的财物,(晚上睡觉时)外面的大门不关闭,商人旅客可以在野外露宿.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治安良好.

夜不避户,路不拾遗 是什么意思?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古人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提出“大同”与“小康”两概念,所设想的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什么意思
有些地方真个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社会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 ...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赞扬历史上哪个朝代?
唐太宗执政时期,社会确实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长时间的安定,社会生产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百姓也从多年的战乱之中恢复过来,唐太宗治理下的大唐子民,生活状况相对于过去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但也没有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而这样的社会大概只在唐朝的都城长安之中。社会发展总是不均衡...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历史时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出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

来自《资织通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言文翻译
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

上城区1944142535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搜狗百科
武胆叶绿:[答案]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x0d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x0d示例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x0d路不拾...

上城区1944142535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解释是什么在中里的那篇文言文 -
武胆叶绿:[答案]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解 释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出 处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用 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示...

上城区19441425354: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出处 -
武胆叶绿:[答案] 词目 路不拾遗 发音 lù bù shí yí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示例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路不拾...

上城区19441425354: 文言文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武胆叶绿:[答案]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lù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选自《资治通鉴》) 导读:本文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历史时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

上城区19441425354: 路不拾遗丶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焉.的意思是什么 -
武胆叶绿:[答案] (人们)在路边不拾取别人丢失的财物,(晚上睡觉时)外面的大门不关闭,商人旅客可以在野外露宿. 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治安良好.

上城区19441425354: 成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用来形容 -
武胆叶绿:[答案] 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路上有别人掉的钱财也都不拣.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上城区1944142535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文言文翻译 -
武胆叶绿: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上城区1944142535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 -
武胆叶绿: 路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路上有别人掉的钱财也都不拣.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上城区19441425354: 夜不闭户语句的下一句是啥? -
武胆叶绿:[答案]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解 释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 处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用 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示 例 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