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诗话》到《西游记》

作者&投稿:牛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游记》的出处是什么?~

应该这样说,西游记是 吴承恩 结合民间传说,前人的一些成果,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创作力,做出的一个伟大作品。
无数民间艺人和无名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为吴承恩的《西游记》提供了深厚的创作基础。

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归国后,玄奘奉诏口述所见,由门徒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诸国的历史人情、宗教信仰、地理资源,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以后门徒慧立、彦琮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神化玄奘,在描绘他突破艰险,一意西行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迦湿罗国“灭坏佛法”等。它们虽还游离于取经故事之外,却启发后来作者创作出更多的有关取经的神话。

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形式近乎寺院的“俗讲”。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他原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士,自动来护三藏西行。他神通广大、足智多谋,一路杀白虎精、伏九馗龙、降深沙神,使取经事业得以“功德圆满”。这是取经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逐渐变为猴王的开端。我国古代的稗史、志怪小说如《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等,都写过白猿成精作怪的故事。而《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怪无支祁,他的“神变奋迅”和叛逆特色同取经传说中的猴王尤为相近。《取经诗话》虽然粗糙简单,某些细节如蟠桃变幻、虎精破腹等都不近情理;但已比较清楚地显示了取经故事的轮廓。从深沙神、鬼子母国、女人国的描写上,也多少可以看到《西游记》某些章回的雏形。

取经故事在元代已经定型。元时磁州窑的唐僧取经枕上已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沙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形象。《永乐大典》一三一三九卷“送”韵“梦”条,引有一千二百馀字的“梦斩泾河龙”,标题作《西游记》,内容和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基本相同。可以想见,至迟在元末明初曾有过一部类似平话的《西游记》。此外,古代朝鲜的汉、朝语对照读本《朴通事谚解》也载有取经故事的梗概。注云:“详见《西游记》。”我们虽还不能断定《永乐大典》及《朴通事谚解》所引出自一书,但从它们时代的相近与规模的相当来看,却完全可以肯定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之前,取经故事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具备。《朴通事谚解》复述了“车迟国斗圣”的梗概,和《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十分相似。从书中有关的八条注里,还可以窥见元末明初取经故事的轮廓。一条注说:“法师往西天时,初到师陀国界,遇猛虎毒蛇之害,次遇黑熊精、黄风怪、地涌夫人、蜘蛛精、狮子怪、多目怪、红孩子儿怪,几死仅免。又过棘钓洞、火炎山、薄屎洞、女人国及诸恶山险水,怪害患苦不知其几。”可见取经故事本身已十分丰富复杂。注中还提到了住在花果山水帘洞铁板桥下“号齐天大圣”的老猴精,它偷得仙园蟠桃、老君丹花,又窃王母仙衣“来设庆仙衣会”。李天王奉命“引领天兵十万及诸神将”,“与大圣相战失利”。终赖二郎神捕获,被观音押入石缝,“饥食铁丸,渴饮铜汁”。唐僧取经,路过此山,将他放出,“收为徒弟,赐法名悟空,改号孙行者”。写孙悟空的来历和斗争历史已和吴氏《西游记》大体相同。注中还提到另两名护法弟子:一个是从《取经诗话》中的深沙神演变而成的沙和尚;一个是《取经诗话》中不曾提到的黑猪精朱八戒。但是他们的神通都不及孙悟空。可见这时百回本《西游记》的重要情节早已定型,为吴承恩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主要的素材,打下了相当的基础。

和取经故事在话本中逐步定型的同时,类似的戏曲创作也产生了。金院本《唐三藏》和元代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均已失传。现存元末明初人杨讷所著《西游记》杂剧,(注:按《录鬼簿》载:吴昌龄有《西天取经》,题目正名为“老回回东楼叫佛,唐三藏西天取经”;又有《鬼子母揭钵记》,相当于杨本《西游记》杂剧第三卷“鬼母皈依”。天一阁钞本《录鬼簿续集》载:“杨景贤,名暹,后改名讷,号汝斋。”名下有《西游记》剧目,当即今存《杨东莱批评西游记》。)以敷演唐僧出世的“江流儿”故事开场,这同样是后来《西游记》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取经故事的最后完成者是吴承恩(1510?-1582?)。(注:刘修业《吴承恩年谱》将生年定为弘治十三年(1500)左右。今按吴承恩《石鼎联句图题词》云:“因忆少小时,侍客谈此,仆率尔对曰……回思此对,二十馀年矣!”自署“丙午秋日”。丙午即嘉靖二十五年(1546),距此“二十馀年”尚云“少小”,则吴承恩生年最早当在正德初年(1510顷)。)他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江苏淮安)人,出身于一个从“两世相继为学官”,终于没落为商人的家庭,“髫龄即以文鸣于淮”,却“屡困场屋”,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三十多岁时,始补岁贡生;后因母老家贫,作过短期的长兴县丞。但他长期度过的,却是一种卖文自给的清苦生活。这固然销磨了他“少年人谩比终军”的锐气和壮志,却也激发他“迂疏漫浪,不比数于时人”的愤慨和狂傲,使他比较容易接受当时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变革的思想感情。而他的“善谐剧”的风趣,酷爱野史奇闻的癖好,一旦和那种深沉的愤满情绪结合,便很自然地引起他继承“志怪”传统,讽刺社会黑暗的创作动机。他的《禹鼎志》就是寓有鉴戒意味的短篇志怪小说。他的诗如《瑞龙歌》、《二郎搜山图歌》等,也都表现了借神话传说,寄托扫荡邪魔、安民保国的愿望。所谓“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正是通过歌颂二郎神的搜山除妖来寄寓自己的理想的。它的浪漫主义风格,不仅可以和小说《西游记》互相印证,而且也流露了他创作《西游记》的旨趣。吴承恩虽处在前后七子“驰鹜天下”的时代,而他的诗文创作却能独出胸臆,不入藩篱。这种追求艺术独创的精神,在小说《西游记》中,则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AmE8zfyTnMifWwDnQEartdkweD2WarYMvJhEkfAdavuZMwNjfUcN55dF4khDFnbyMf-_opbmWey58HCabXrr1a

《取经诗话》中并没有出现关于猪八戒形象的描写,《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说经话本。作者不详。世多以为宋刊,鲁迅认为作者或为元人。
全书三卷,17段。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原本描写唐僧取经故事中都是以唐僧为主人公,而在这本话本中则改为猴行者——孙悟空的原型)他为扶助三藏法师大显神通。但情节比较简单,无猪八戒形象,有降伏深沙神的描写(可能为沙僧原型)略具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扩展资料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残缺不全,但是书中的故事依然精彩,较之《西游记》,它的情节比较简单,却也不失可欣赏性。给大家总结一下,两者相关情节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一、取经队伍的主要人物设定
《西游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五徒众、猴行者。
二、孙悟空与猴行者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无论法力还是履历,大家都非常熟悉,三顺不再啰嗦。
《大唐三藏》中的猴行者:白衣秀士,年两万七千岁。无金箍棒,取经队伍中法力最强者。曾因偷了王母的十颗蟠桃,左肋被打八百,右肋被打三千铁棒,贬在花果山紫云洞。
三、九环锡杖
《西游记》:如来所赐,观音送达唐僧。虽然如来说“持我锡杖,不遭毒害”,但是整个取经过程中,九环锡杖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赠唐三藏隐形帽一事,金环锡杖一条,钵盂一只。取经途中有难,只需用锡杖遥指天宫,大叫“天王”,即刻摆脱急难。
四、女儿国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国王,招唐僧为夫,只是因为国中无男儿,为了阴阳配合,生子生孙。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女儿国,国王与臣下乃文殊与普贤所化,为了考验唐三藏的意志力。更像是《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与“女儿国”的合版。
五、人参果与蟠桃
《西游记》:蟠桃属于王母,人参果属于镇元大仙。两者虽然功能相似,但是并没有别的相通之处。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蟠桃属于西王母,落入池中即变成孩儿,能口吐人言。吃一颗,增寿三千岁。因为猴行者曾因偷蟠桃被打,再不敢有此行径。反而是三藏法师一再要求:“何不去偷一颗?”“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猴行者不得已偷了一颗与三藏吃,后归东土,吐出于西川。至今此地中生人参即此。
六、白骨精
《西游记》: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了,这里不过多描述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白虎所变,在明太子换骨处火类坳修炼,坳上有长四十余里的白骨。白虎精能变出满山的白虎,被猴行者变了无数个老猕猴在肚中,却不肯服。最后猴行者将白虎精肚中的老猕猴变成一团大石,叫白虎精吐之不得,肚皮破裂而死。
另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还有一些《西游记》中未曾设计的精彩故事,如树人国中三藏的徒弟变驴;国中尽是孩儿的鬼子母国;回程中的河中府妻杀儿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能提出这么专业的问题,阁下是真正的西游迷啊。
吴承恩并不是《西游记》的原创作者,仅仅是写定者。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之前西游故事已基本形成。当然现在通行本的《西游记》中还有许多故事也是吴承恩原创。吴承恩还对全部故事进行了融合润色,使故事具有连贯性。更加精彩。
从目前一些学者的研究,《西游记》成书历程如下:1、玄奘弟子撰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本书是玄奘法师弟子为玄奘法师做的传记性质的书。但故事中有许多神话色彩,这就成为了西游记的胚胎。
2、敦煌莫高窟中的唐僧取经壁画,这套壁画共有三幅,一幅发现于榆林窟第二窟。画面上唐僧站在河边,双手合十向前上方的观音礼拜,身后孙悟空(严格说应称作猴行者)牵着一匹白马,毛头毛脑,穿一身白衣,正将右手搭在前额做瞭望状。一幅发现于第三窟,画面上唐僧面临深怨,俯首向普贤礼拜,身后孙悟空牵一匹白马,向天大吼。马背上驮一莲华宝座,宝座上有一个包袱。再一幅发现于二十九窟,自左而右画的是白马,唐僧弯腰详询,孙行者在前下方,最前是一位白衣人,手执鲜花,作答语状。但这幅图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神将图。专家认为这些壁画最晚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
3、南宋说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部书是玄奘取经历史故事向神话故事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情节虽然在《西游记》中有所反应,但与《西游记》并不相同。篇幅所限,不做详细介绍了。
4、南宋泉州孙悟空雕像。泉州有座开元寺,寺内有两座建于南宋时的石塔,东边的叫镇国塔,西边的叫仁寿塔。两座塔的塔身都有浮雕,其中仁寿塔的四层上有一方猴头人身的浮雕。它头戴禁锢,身穿直裰,足登罗汉鞋,项挂大佛珠。在它左上方刻有猴行者三字。
5、山西宋元时期唐僧取经戏。山西有一种戏叫队戏。主要是祭神赛社时演出的。记录这种仪式、内容与程序的记录本叫《礼节传簿》,今天见到的一本《礼节传簿》抄写于明代万历二年,据其中的内容研究,它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其中有一种《唐僧西天取经》的戏,记录虽然简略但却很完整。与西游记主要情节相比已相差无多。比如有狮驼国、黑熊盗袈裟、黄风怪、宝象国、人参果、蜘蛛精、地涌夫人、车迟国、乌鸡国、牛魔王、红孩儿、女儿国等等。特别重要的是伴随唐僧西天取经的已不是猴行者一人,而是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师兄弟三人和白马,取经队伍已成型。
6、元代杂剧《西游记》。元杂剧《西游记》是杨景贤著。但目前看到的版本并非原本。而是《西游记》小说行世后的刊本,长度比原本长的多。很有可能是看过小说后将其中内容加入。它的主要情节与小说不同。
7、明代《永乐大典》中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故事。《永乐大典》中有一段“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故事标注属于《西游记》。
8、朝鲜有一部古书名叫《朴通事谚解》,是一本明代早期朝鲜人学汉语的教科书。将汉文化中的许多经典著作简化概括或摘录下来作为阅读材料。其中有几段文字涉及《西游记平话》。一些重大情节和小说《西游记》已经比较接近。所以,研究者认为在小说《西游记》成书前还有一本《西游记平话》
9、《西游记》小说

以上内容虽说是我摘抄下来的,但也是我一字字打的。看在我辛苦的份上就选我吧。在下也是西游迷,希望您多多联系。共同探讨一下这部千古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不会开口说话的蟒蛇精,为何能与孙悟空大战半天不败呢?
这蛇子国一走就是四十里,把个唐僧走的心胆俱裂,汗流浃背。不过,因为有猴行者护持,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汇集了不少中晚唐乃是北宋时期的西游故事,相对定稿《西游记》原始很多,朴素许多。不过,它毕竟是《西游记》的主要源头,《西游记》中的许多故事,在《诗话》中都可以找...

西游记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什么的大...
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版本介绍
1.其中多次出现的观音和《心经》成为后世《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陷入困境时的“外援”。 2.《大唐西域记》所记的东女国实为《西游记》第五十四回西梁女国的原型。 3.高昌国国王麹文泰与玄奘结拜兄弟,在《西游记》第十二回变为玄奘结拜兄弟等。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宋元之际,杭州中瓦子张家刊行的...

西游记是以什么民间小说为基础的?
不过《西游记》这部小说也并不是无根之水,无源之木。实际上,西游的故事长久以来,都有着不少的“民间基础”,吴承恩(存疑),正是以这些口耳相传,脍炙人口的故事为模板,最终才完成了《西游记》这部小说。《西游记》最初的版本,要从唐以后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说起。从这部作品...

《西游记》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问: 《西游记》的背景、主线、内容、主题 分别是什么?请概括
1、背景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2、内容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

怎么看懂西游记?
\\x0d\\x0a\\x0d\\x0a当时已经有很多取经小故事在流传。民间宗教的一些《宝卷》中也有引用。\\x0d\\x0a为避免泄密、避免与宝卷混淆,故写成已有的故事。\\x0d\\x0a为避免泄密、避免把柄,小说部分加入了讽刺道士的文句。\\x0d\\x0a\\x0d\\x0a按考据分析,可能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

吴承恩署名引争议,《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原始《西游记》”,盖指世本《西游记》以前的“西游”作品《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和《西游记》平话。问题在于:1、“原始《西游记》”不等同于《西游记》,“原始《西游记》”的作者也就不等同于《西游记》的作者,所以,所谓“邱处机是《西游记》的原始作者”本身即是一个伪命题,等于自我否...

唐僧取经图最早是什么时候?是如何变成西游记图像的?
(图三、四)嗣后,黄涌泉编撰《杭州元代石刻艺术》也将之命名为唐僧取经故事。这应该是关于中国境内取经图像的最早研究。对于飞来峰的这组取经图像,后来又引起了一些争鸣。史岩先生的调查报告还提到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是《西游记》的文学来源是在唐代的张鷟《朝野佥载》、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人的《唐...

西游记的简介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元杂剧。自从《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

富宁县13842509962: 《取经诗话》到《西游记》
永科蓝伊: 能提出这么专业的问题,阁下是真正的西游迷啊.吴承恩并不是《西游记》的原创作者,仅仅是写定者.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之前西游故事已基本形成.当然现在通行本的《西游记》中还有许多故事也是吴承恩原创.吴承恩还对全部故事进...

富宁县13842509962: 简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
永科蓝伊: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如下:1. 唐代是第一阶段.这是由史实向文本转变的时期.玄奘法师是初唐人,俗姓陈,名祎,法名玄奘,洛州缑氏人.2. 晚唐五代是第二阶段,这是史料转变成神话的时期.其由写实向神话转变的完成是俗讲.唐代佛教...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故事的来历和发展演化 -
永科蓝伊: 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事的.唐太宗时,僧人玄奘曾去天竺诸国取经,前后历时十七年之久.备历艰险,归国后又译成佛经七十三部,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后沙门慧立为作《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其...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和封神榜两本书哪本先出出来的 -
永科蓝伊: 两书出现前后不可查.两书作者简介: 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封神演义》...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主要内容350字 -
永科蓝伊: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全文梗概250字 -
永科蓝伊: 梗概1: 《西游记》主要描写了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的作者是哪代哪位写的 -
永科蓝伊: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所作吴承恩. 吴承恩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你还知道这部名著的其他故事吗 -
永科蓝伊: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在50岁左右,也就是1550年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

富宁县13842509962: 名著便览———《西游记》 -
永科蓝伊: 名著便览《西游记》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

富宁县13842509962: 西游记的是怎么来的? -
永科蓝伊: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著作的章回体神话小说.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