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晚年作品给我的启示 两千字

作者&投稿:宦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伦勃朗是谁啊?谁能给我伦勃朗的详细资料?~

伦勃朗
17世纪的一位巨匠,荷兰的伦勃朗也是以妻子为模特儿绘制出不朽之作的一位画家。不过,不能与鲁本斯显赫豪华的一生相比,伦勃朗只能说是半生富足,半生潦倒。在作品数量上他不能与鲁本斯的工场生产的3000幅甚至更多的数字相比,但传世之油画也达600幅之多。而且,由于后世对他的价值的再认识,其名声日显而赝品陡增,以至出现“伦勃朗一生画了600幅油画,其中有3000幅在美国”的笑话,同样给考证留下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1968年在伦勃朗逝世300周年纪念的时候,荷兰的6位专家以包括当时最新的技术等诸多手段对散布在全世界的原来认定的600幅真迹再次进行鉴定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只有350幅靠得住。最后,与鲁本斯相同,他也先后结婚两次,妻子同样都给艺术家带来丰富的美感和直接作为模特儿而留在画家的杰作中。
伦勃朗1606年出生于荷兰的文化名城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先在莱顿大学读书,同年即转而学画,先后从两位在意大利学过画的画家习艺。1625年开始独立创作,主要是肖像画,并很快出了名。1631年迁居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次年以《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一画而誉满艺坛。1634年,他和一个富商的孤女莎士基亚结了婚。她带来的陪嫁钱使这位贫穷的画家沾了光,并且还使他从此能出入城里的名门望族之家。他们开始了美满欢乐的家庭生活。这段时间,伦勃朗画了许多莎士基亚的肖像,也许这正是表达画家对这位特殊的模特儿的谢礼!这些作品中,有微笑的莎士基亚,有穿戴华丽的莎士基亚以及裸体作品《达娜厄》等。更典型的是,还有一幅《画家和他的妻子》,画面上伦勃朗佩着剑,有如一位骑士,并在举杯祝酒,而莎士基亚则坐在他的膝上,回首凝视,明显地表达了一种家庭的和睦与欢乐。
据说当年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故居现已是一个重要文物景点,供人参观。虽然没有鲁本斯的豪华,但也是在闹市区中的一幢小楼。室内按历史的原貌陈列,窄小的楼梯、昏暗的内室,以及餐厅中那极其粗笨的木头桌子等都很有当年的情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小小的窗子射进的光束,那仿制的蜡烛放出微弱的光芒,似乎就是出现伦勃朗画中那种在大片晦暗中突出局部受光处的特写效果。 可惜好景不长,伦勃朗没有鲁本斯青云直上的运气。一幅《夜巡》触犯了豪门富户致使其订货猛跌,经济境况急转直下。祸不单行,就在这一年,与画家生活8年的莎士基亚去世了,他的生活每况愈下,甚至面临破产。10年后,画家与他原来的仆人亨德里克结合,她成了他的第二个妻子。不料这又以婚姻的“不合法”而受到教会的审问和处分。不久,他又被宣告为无力偿还债务的人,致使房产及所有珍藏的艺术品被没收拍卖。破产后的伦勃朗,只能以一个由他妻子和儿子出面经营的美术公司里的雇员身份生活其中。不过,厄运并没有摧毁这位大师的意志,他的艺术反倒在这逆境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伦勃朗最有名的是《夜巡》。这是一幅无价的珍品《夜巡》,但却也因为这副画,使得伦勃朗陷入了一个窘迫的境地。
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但当时的绘画主要是为市井各种阶层做肖像画,故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个时候,荷兰有一个成功的画家伦勃朗。伦勃朗早年得志,当时他的画在荷兰十分的受欢迎,故而生活十分优越。伦勃朗的妻子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女儿,为了维持家庭的体面,伦勃朗购买了一幢很大的房子,也供给着妻子几个兄弟无度的挥霍。
1642年,班宁柯克连长和手下1民兵16个人每人出了100盾请伦勃朗画一幅集体像。伦勃朗没有像当时流行的那样把16个人都摆放在宴会桌前,画出一幅呆板的画像,而是自己设计了一个场景,仿佛16个人接到了出巡的命令,各自不同的在做着准备。这幅画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从任何地方来看,都是一幅绝对的杰作。但是,粗俗的民兵们不干了,大家都是出了100盾,为什么有人在画中那么明显,而自己却要隐身在后面。民兵们要求画家重新画一幅肖像。可是出于一个画家的艺术感出于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伦勃朗坚持不重新画一幅。这件事情闹的整个阿姆斯特丹沸沸扬扬,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找伦勃朗来画集体肖像了,而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伦勃朗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去世了。伦勃朗是一个为了绘画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当他走进画室,也许就连着几个星期对外界不闻不问完全投入到了绘画中去,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伦请了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年轻村妇来做保姆,后来又和她生了一个孩子。这下子整个阿姆斯特丹都兴奋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丑闻,这是一种通奸,整个小市民阶层陷入了一个有机会对高贵的灵魂泼脏水而兴奋的境地,每个人都在看好戏,每个人都在对画家进行嘲笑,而加尔文教派的牧师也开始谴责那个村妇,这下一场更猛烈的风暴爆发了。再也没有人上门请伦勃朗来作画了,只有各种债主开始上门讨债。伦勃朗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之中。伦勃朗晚年生活困难,家产被拍卖,油画作品买主不多,只有宗教题材的蚀刻版画还有人订制。其中一幅取名《100荷币版画》的作品,就是依其售价而定名的。一个高贵的灵魂就此沉沦,荷兰画派自此也开始没落
那幅《夜巡》被民兵们带回去之后,因为太大无法挂在门厅里面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得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而挂这幅画的大厅是烧泥炭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灰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煤灰,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黯淡,以至于18世纪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个原本是白天的场景是在夜晚进行的,从而给他取名《夜巡》。现在这幅画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有着自己独立的房间。
[编辑本段]电影伦勃朗
伦勃朗
年 代: 2003
地 区: 英国 / 丹麦 (更多...)
片 长: Denmark:109 分钟
导 演: Jannik Johansen
编 剧: Anders Thomas Jensen / Jannik Johansen
类 型: 动作 / 喜剧 / 犯罪
色 彩: 彩色
IMDB评分: 6.8/622票
评 级: 澳大利亚:MA / 丹麦:11 / 德国:12
剧情简介
三代为贼的主角,伙同其儿子,以及好友,外甥,四人作盗画。没想到偷错画,更没想到所偷的画乃是伦勃朗名作,非常名贵。这引得警方全力缉捕,也引得黑社会头子想要夺取名画。偷来的名画引来一连串的苦恼……
艺术大师伦勃朗简介
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在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雕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从40年代开始,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画,风格质朴。1661年是他作画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后就作画较少,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创造力达到顶峰。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后不久去世,他和女仆住在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由于他为了画画经常采购大量的衣物和绘画工具,从不计较财产,所以很快就到了破产的边缘。1669年他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西教堂一个无名墓地中。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编辑本段]关于伦勃朗的沉沦(文章)

我用最细腻的笔触,去勾勒每一寸发丝,仿佛看见轻舞飞扬;我用最生动的色彩,去描绘每一双眼眸,映出内心的玲珑;我用最真实的明暗,去表现每一束光泽,展现它们不凡的轨迹;我用最绝妙的想象,去塑造每一种神情,一颦一笑都栩栩如生。
我肆意宣泄着自己的才情,把握着手中的生花妙笔。
我要倾尽全力,去开创一个新的纪元。
所以我深深沉醉在这幅画的创作上,废食忘寝。尽管在阿姆斯特丹这广阔的天地中我拥有自己的一隅,但我渴望又一次的高峰。我要让每一双曾经投来赞许目光的眼睛得到更美的滋润。为之闪射异样的光芒;我要让每一处曾经传颂我技艺的街市,为之爆发空前的赞叹。
我相信这一切都不难,因为我是伦勃朗。
那是我望着镜子们看见的一张年轻而自信的脸。
那是一个凭着绝无仅有的能力从社会底层走来的贫民。

荷兰小城,蕴藏着灰色的记忆,金色的记忆。
在那里,我饱尝世事艰辛。曾经噩梦般的贫困,让一颗孜孜不倦的心无奈地卸下美好的梦想,几近沦于平庸。那段记忆如此沉重,浸染的是歧视,是不公,是在噩梦中挣扎的血泪——在“贵族”的鄙夷中挣扎,在深宅大院厌恶的目光中挣扎,在希望一次次化为泡影的失落和痛苦中挣扎。是凭着生命的最后一星红光,从阴暗严寒的角落中站起,步入无人的美丽长廊。
那份美丽的内涵让我如痴如醉。不觉中发现黎明正在结束黑暗的梦魇。一夜之间,全城的人都在谈论一个年轻有为的画家,为他精湛的技艺深深折服。简陋的作坊,因为高雅的艺术而流光溢彩,将夺目的光芒射向小城的每一个角落。门庭若市,喷啧称赞,让我沉浸于惊喜之中,然后平静,然后思索。
这里毕竟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小城,它承受不住我的梦想,我的漫漫长路,只有将它铺在悠远的文化艺术上,才能飞越出美丽弧线。
年轻的我毅然走上出城的大道,带着憧憬和自信的骄傲。身后,小城的居民在细数着失望与希望。
这条大道,通向一座每天都在上演奇迹的梦幻之都。
阿姆斯特丹,你是否看见一个青年正走在你延展的道路上,将向你索要梦想中的一切,你有如此慷慨么?

我成功了。
在这座人才济济的城市里,我用双手开创出一席之地。再高傲的贵族,也在一幅幅旷世杰作前把赞美溢于言表。当初的我不过是小城中衣食无着的一介贫民,如今却自由出入上流社会,享受着贵族们无与伦比的美誉。
每个人都以为我很知足,而我却自知还有偌大的一片空白,巅峰依然遥不可及,我所处的不过是一个超于常人的境界。
仅仅超于常人而已。
我怎么能满足?心中有太多的色彩尚未从笔下流泻,有太多的画纸在等待。就此止步,历史上会多一个平庸而自负的画匠,少一个天才自励的画家。
所以我默默地探索,推开高层社会中乏味的交际应酬,开拓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刺目的辉煌已经不远。

因为我手中这幅画即将完稿。
这幅画洋溢着我的热情,奔泻着我的才华,每一个形象都足以让所有人赞叹,他们的组合更升华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境界。
我抑制内心的激动,停住握着画笔的手微微颤抖,完成最后一笔。
这时城市的教堂响起钟声,一群鸽子从窗边掠过,飞入那被夕阳浸红的黄昏。冥冥中,钟声亦化为的赞叹,来自上帝的赞叹。尽管他的艺术天堂中已经接纳了达·芬奇,接纳了拉斐尔,接纳了米开朗基罗,但他依然为此赞叹。
这幅画,我名之为《夜巡》。
唯一的缺憾是,这幅画是被人订制的,我无法为自己保留这样一幅开天辟地的画。

次日清晨,我便派人到阿姆斯特丹民兵总部,通知他们来取画。
来的是他们的领队班宁·柯克,一个故弄风雅的莽汉。我强忍心中的不快,将他领进了画室。
他眯着眼,看了半晌,终于丢过来一句:“是这幅吗?”
我点点头。
他的脸立刻罩上一层阴影,继续瞟了一眼,便疾步走到我面前,冷冷地质问:“伦勃朗先生,你怎么能用如此低劣之作来敷衍我们!”
低劣!两个字震得双耳嗡嗡作响,连头脑都似乎陷入混沌。
光明和黑暗也交错混杂,善恶美丑在这里全然分辨不出。
这样的混沌扭曲了眼前这个人,让他更为狰狞。我从喉咙里爆出一个字眼:“滚!”
他显然被我激怒了,手已握在腰间的刀柄上。但长时间的对峙之后,他还是愤愤然摔门而去,夹杂着一堆含糊的脏话。
去吧,该去的一切都去吧。只要一片虚空,留下我和我的油画。
我抱着它,突然放声痛苦,泪水滴在画上,画也哭了。
因为它的第二声评价是无言的痛哭,来自它的创作者。

我未曾料到,事情的发展竟然指向另一个极端。
民兵总部拒绝接受《夜巡》,并向法院提出了控告,一时间在全城闹得沸沸扬扬,不可收拾。
人们投来的目光不再带有褒扬的色彩,成为一个个不信任的问号。寻求昔日朋友的帮助,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朋友”,是把友情当作工具的小人。
心灰意冷。
到达这四个字是一个复杂而悲情的过程,然后是一个简单而悲情的结局。
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涌向这幅画,留下嘲笑,然后扬长而去。刺耳的落井下石的声音在城市的上空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想用放肆的笑声来划清界线,来提高自己的虚荣。而那些平时显得颇为深刻的艺术评论家,也显然感觉不到它的艺术光辉,故作深沉地频频摇头,更加助长了人们的笑声。
既然无可挽回,就让他们安于自己的笑声中吧。
败诉后的我,受四面楚歌之煎熬。所有人都在排挤我,如同排挤一个沽名钓誉的庸人。我已麻木得不会有再多的计较,脱下贵族的华丽,重新走回那贫穷而不平凡的生活。但当初的年轻和自信,已平添几分苍老和失意。
当初满怀憧憬,现在却是一心绝望地逃避。

低矮而破旧的屋子,成了我阻挡世俗于门外的避难所。
蘸上一笔颜料,发现罐中空荡无物。
三餐不济,粗衣破服,潦倒的境遇一次次地带来沉重的打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一笔笔地艰难诠释着心中的美。贫穷的折磨于我已经习以为常,但我却面对家人的面容消瘦无法释怀。
因为我完全可以让他们摆脱这种困境,亲戚朋友们也一次次劝说我:只要我重画一幅,让民兵们穿着光辉的衣服,齐齐端坐于餐桌前,让他们的地位平均,让每个人的明暗大小都令本人称心如意。
我一次次地拒绝,直至自己都开始有些动摇。我甚至痛恨自己为什么会对这样的作品嗤之以鼻,为什么会觉得那些线条是零乱的垃圾,为什么会觉得那些色彩是刺眼的污染,然而我也知道这是多年的潜移默化。
所以我只能龟缩在这贫穷的角落,不再跨入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原来那些张扬其间的艺术,不过是市侩的低俗,充斥其间的尽是无知而狂妄的笑声。但我不敢直面,因为其中带着太多贬低和嘲讽,编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我困住,任我左突右冲却始终无法挣脱。我无法去斥责这个社会,只能归咎于蚍蜉为何会有撼树的冲动。
人生的轨迹如同一个圆,当年的我从贫穷中走出,如今必然要走回贫穷。
最让我欣慰的,是家人瘦削的脸上流露的尽是支持与鼓励。他们让我的画笔更为奔放、轻灵和自由。

当奔放变得拖沓,当轻灵变得沉重,当自由变得拘泥,我不愿去细究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却又有些沉痛于这一切存在得如此坚定。
十年来,尽管我的画技日渐精湛,却始终要面对人们不屑的目光,他们不屑于当初被民兵们怒骂的我,被全城居民耻笑的我,也就不屑于向我的画投出一瞥,哪怕是最漫不经心的一瞥。他们执意要将我封锁,封锁在贫穷、失落与空虚的深渊里。
也许当初的我曾经预想到这种境遇,但时间漫长得让我模糊不清。十年对于岁月的飞奔不过是再短不过的一段行程,倏忽之间,十年的一切都化作一道浮光掠影;对于我,却是再长不过的一段人生,也是承载了最多悲苦的一段人生。十年前的我,意气风发地洋洋洒洒立于画布前;十年后的我,也许在麻木地吟唱旧得发黄的歌谣。我注定是已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微渺,微渺如一粒尘埃。
但还不如尘埃。至少后者可以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出精灵般的自由,随风忘却一个地方,开始另一地方的新生。两地之间千山万水,是一切消极的灰暗都无法逾越的。而我呢?庞大的躯体只会击碎阳光的温暖,落下阴冷和黯淡。更何况,尘埃的微渺决定了它不会也不用背负任何的荣誉和耻辱,过去与未来。
上天注定我与尘埃无缘。我只能拖着阴冷黯淡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在时间的阶梯上向下挪动。

不倦地执了一生的画笔,也终于成了一种负担。而自然却正能接下这支画笔,蘸取灰白的颜料,浸染着我的斑斑鬓角和空洞的瞳孔。
然后在一个街口,勾画出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东西,充满无奈的绝望,空洞的呐喊。它僵硬在路边,看着人在眼前纷扰,车在眼前喧嚣,似乎有一种淡如清水的仇恨,或许它根本没有资格去仇恨。
人们在它旁边匆匆而过,投以厌恶的目光。鲜有几个善心人,随手掷出一枚硬币,在空中划过一道残酷的亮线,割裂了感情,撕碎了脸面,最后还要挑衅般地跃起,显露嘲笑的面孔。
是的,每个人都会以为这是一个乞丐。我却知道,这是我。
确实是我,我可以在一个意识间让他默然站起,离开,留下那些硬币。我不知道我想表示什么,或许只是惯性的骄傲。
但回头望去,那个拾起硬币的人,却正是我的小儿子。
这很好,他比我懂得生存。

连清晨的阳光都厌恶走进这个破旧而污浊的房间,迟迟地张开昏睡的眼帘,惺忪中,问自己:“我是谁?”
“伦勃朗,一个被阿姆斯特丹遗弃的骗子。”
得到了答复,眼前的世界也清晰起来。四周已经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满布破洞的毯子,锈迹斑斑的铁桶,连架子也着上了憔悴的颜色,无可奈何,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我只能眼见它们与我一起衰老。
还是去外面走走吧,也许肚子就不会那么饿了。
离开,关门。脚步远去,门后的角落遗弃着一堆画具,蒙着厚厚的灰尘与蛛网。
走在大街上,脚步却迟疑着不知迈向何处,干脆低着头,沿着路面单调的颜色,一直走下去。抬头时,眼前是一幢似曾相识的建筑。
哦,想起来了,是我一个学生的家。
不知为什么,心血来潮,上去叩响了门。应门的仆人定不知道我肮脏的过去,一听说我是她主人的老师,马上领我进门。七弯八拐,她带我到了一扇门前,说主人正在里面作画。
我悄悄推开门,看见那个熟悉的背影。
他听见有人开门,回头看了一眼,又马上投入到创作中去。
“有事么?”不冷不热的口气。
我沉默着,只是在旁找了张椅子坐下,连目光都有些不知所措。
寂静的空气突然被他打破了。“你去帮我找一个模特,要粗野一点的,快去吧。”
我始终没有动身。“怎么了?还不快去?”
我嗫嚅着问:“我可以试试吗?”
他终于放下画笔,转过身来打量了我许久,慢慢地点点头:“你先摆个刽子手的姿势吧!,’
我兴奋极了,随手脱掉上衣,露出多毛的胸膛。
他满意地再次拿起画笔,继续作画。
这样过了很久,我保持着这个姿势不敢动弹,感觉还不错,但也有些乏味。我的眼睛已经开始游荡于这间气派的画室中,却有一眼,让我的余生又陷入痛苦的深渊。
我看见他的画框。画框里,全部笔法都是那么熟悉,我痴痴地回忆,想要搜寻到片刻的记忆。
轰然决堤,六十年的人生全部涌现出来。我看见风华正茂的我,看见忍辱负重的我,看见昏昏噩噩的我。
原来那些笔法都是在模仿早年的我,更有些模仿得很不到位。
原来我并不是人们口中的无耻之辈,而是真正的天才。
噩梦初醒,天旋地转。
而现在,我看见自己脱衣露胸像个傻瓜一样站立着。
低劣的文化环境可以不断地践踏艺术,直到让我忘记自己的身份,迷迷糊糊地沦落于闹市,求生于苍陌,却又为什么要在此时让我醒悟到自己的真相?
而眼前我的学生却仍然沉睡,正在得意洋洋地远觑近瞄、涂色抹彩,全如忘记了眼前的模特是谁。
我只能转过头去,黯然地为这一眼后悔。
学生画完了,照市场价格付给我报酬。我收下,步履蹒跚地回家。
我只有轻轻地问自己:“我是谁?”
后记
“直到伦勃朗去世的一百年,阿姆斯特丹才惊奇地发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波兰的一些著名画家,自称接受了伦勃朗的艺术涵养。伦勃朗?不就是那个被民兵们怒骂,被全城耻笑,像乞丐般下葬的穷画家吗?一百年过去,阿姆斯特丹的记忆模糊了”
——余秋雨《自己的真相》

若说他与同时代画家相比,较为突出的特点便是“伦勃朗光线”,他懂得如何处理好明暗光线线条。他的两幅作品《木匠家庭》、《以马忤斯的晚餐》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伦式氏的“光暗”的真迹。还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伦勃朗从不用蓝色颜料,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却为了一个组直而使用蓝色,可参考《蓝色》约尔格●卡斯特纳一书。我认为分析一个人的艺术创作特点应从他的背景以及个人生活经历出发来赏析。以上部分内容参考自360百科。

伦勃朗(1606—1669)出生于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曾入过大学,不久捉缀学当了画家,干上了专画肖像的热门职业,并娶了一个福家小姐。妻子富裕的家庭为伦勃朗事业成功的基础。直到1642年妻子去世前,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伦勃朗开始陷于债务之中。当伦勃朗1669年去世时,他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人世沧桑,人情冷暖,给伦勃朗的绘画打上了强烈的生活烙印。
事实上,人生的巨大变迁的确造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大改变。在他生活顺遂的四十岁之前,他的绘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缺乏独创性然而却有着熟练技巧的人物肖像画 ,如《解剖课》和《造船者》等;另一类是以夸张甚至是粗野的风格创作的神话和宗教画,如《普洛塞耳皮那被抢》和参孙的失明》等。此时的伦勃朗尽管也是荷兰的一位优秀画家甚至也可以称为天才,但却不会是一位有巨大影响和独创性的大师。在他的妻子去世后几年,1644年,伦勃朗生活的每况愈下造成的窘困开始影响其画风的发展。伦勃朗不再画那些平庸的肖像画和一些神秘玄想式的神话题材,他开始愈来愈多的选择那些有着深刻人性的题材,他在宗教题材中注入了父爱、怜悯与饶恕的主题,贫困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视线,他把下层普通的穷苦民众画入了他的作品之中。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拉菲尔的圣母已经成为人世间上流社会的理想化的贵族妇女的话,那么,在伦勃朗的《圣家族》中,圣母已成为一个普通的贫苦人家的农妇,而其家庭,的确也全然是一个简陋而温馨的农民家庭了。此时的伦勃朗以正视现实的态度在下贱粗丑的普通民众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
人世炎凉使得伦勃朗对人的理想也更深入。他的人物画中开始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物心灵的表现。伦勃朗认真地观察他的表现对象,他认真地表现他们的富于心理透析意味的姿势和人与人间情感交流的微妙关系,以及他们脸上每一个细节所透露出的心灵的悠长意味。伦勃朗的自画像是著名的。年轻的无忧无虑的伦勃朗曾经把自己画成漫画式的美化青年,戏谑般浪子,装扮式的文艺复兴的廷臣。他仔细研究过自己的脸部特征和各种表情、皮肤与头的不同式样,采取各种姿势、穿着各种服装,运用不同的光照,直到贫困饿生活在他的面孔上留下的深刻的印迹。伦勃朗的人物总是给我们透露出复杂的心灵的信息。伦勃朗的绘画有富于情感的丰富色彩他的色彩总是那么深沉、厚重,在一片深棕色的基调中,他谨慎到使用着有限的亮色。他利用织物的华贵的闪光,在明亮的金黄、朱红的点缀中构成一片漂亮的暖调,他在这种调子中又不时穿插些鲜明的蓝、绿等冷色,使其颜色如同宝石一般熠熠生辉。
也许,伦勃朗对光的使用给人的印象更深。如同他谨慎地使用亮色一样,他也独到地运用明暗。他自由地戏剧性地处理复杂画中的明暗光线,他利用光线来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的因素。他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情节性绘画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
伦勃朗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画肖像、人物群像、风景,他还画极为精美的腐蚀法铜版画,在荷兰绘画的所有类别中,他都是最重要的人物,无疑,伦勃朗也是影响世界绘画发展的最重要的大师之一。后世的荷兰伟大画家梵高曾面对伦勃朗的画说过,“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这幅画的前面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这就是伟大的艺术不朽的魅力。


请帮我查一下登勃朗峰的生字词
登勃朗峰生字词拼音:雇(gù)翌日yì rì 穹顶qióng dǐng 逗留dòu liú 缭绕liáo rào 妩媚wǔmèi 浮躁fú zào 颠簸diān bǒ 旷野kuàng yě 俯瞰(fǔkàn)灼热(zhuó rè)焦炙(jiāo zhì)隧道(suìdào)巉峻(chánjùn)拾级(shè jí)霓裳(ní cháng)沟壑(gōuhè)打嗝(dǎ...

帮忙我找一下这些书的作者,国别,主要人物性格,主要情节,写作特色和点 ...
【点评】整个作品虽然写的是痛苦的过去,却洋溢着明快的乐观主义精神。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作者】夏洛特•勃朗蒂 【国别】英国 【主要人物性格】 简•爱:坚强。她可能微不足道,但却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主要情节】简•爱不幸但又坚强的...

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对福尔摩斯的评价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在他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创造出来的人物。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了解福尔摩斯,无论是从阅读书本中还是从观看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会如何评价福尔摩斯?我觉得福尔摩斯是一个“怪人”,但华生的出现,似乎让他...

急!!!请亲们帮我找一篇福尔摩斯的稍微专业一点的评论哈!
这两种作品是相当多产的。《福尔摩斯探案》一共有长短五十六种,民国初年中华书局曾译过大部分——是文言的;后来在民国八九年间,我又给世界书局搜罗了全部作品,跟好几位文友,用语体译成了一部全集。《亚森罗苹全集》,也经周瘦鹃兄主编而由大东书局出版过,数量上更超过了前者。在若干年前,这两种小说都曾风行一时...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我认为列文比安娜幸福,列文并没有将爱情当作自己唯一的追求,与基蒂的爱情更是相互欣赏与理解;安娜将爱情当作她的唯一追求,爱情破灭了,她也被摧毁,最终只留下一场人生悲剧,令人惋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 从社区图书室借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又购买电子版方便出差阅读,每一章结都看了两遍。惊叹作品的细腻...

请你把茶花女的 相关资料 发给我呗,邮箱里就可以了,339704577@qq.com...
当阿尔芒重回到巴黎时,她把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她。从日记中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阿尔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灵。“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

张爱玲描写两性的内容
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英国作家,晚年入籍美国。 诚然,社会的进展是大得不可思议的,非个人所能控制,身当其冲者根本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追溯到...我也是很愿意相信宗教而不能够相信,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获得了信仰,大约信的就是奥涅尔①《大神勃朗》一剧中的地母娘娘。 ①奥涅尔,通译奥尼乐(Eugene O'...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小故事—“自由万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和...
马克·吐温是世界文明的小说家,他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因此他的作品被世人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翁汤姆是个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烦恼的男孩,在马克·吐温的笔下汤姆以其栩栩如生的顽童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它描写的是以汤姆为首的一群...

古今中外一些伟人自律自省的故事10个?
战国时期的苏秦,严于律己锥刺股。西汉时期的匡衡,严格要求凿壁借光。东汉时期的孙敬,为了学习头悬梁。东汉时期的羊续,自律甚严,悬鱼拒贿。东汉时期的杨震,暮夜却金,被称为“四知先生”。三国时期的邴原,原本特别能够喝酒,但是为了求学,毅然戒酒八年,广泛学习,终成著名学者。西晋时期的周处,...

米易县18929274259: 伦勃朗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
莱周奈康: 他独到地运用明暗.他自由地戏剧性地处理复杂画中的明暗光线,他利用光线来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暗地弱化和消融次要的因素.

米易县18929274259: 关于古希腊建筑艺术的论文 2000字 -
莱周奈康:古希腊建筑的概貌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

米易县18929274259: 山东烟台莱阳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地图 -
莱周奈康: 莱阳市博物馆地处莱阳市中心大寺街中段,1992年建馆,现有馆舍53间,占地1070平方米,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莱阳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早在西...

米易县18929274259: 怎么写行书 -
莱周奈康: 学写行书,是大家普遍感兴趣的事情.因为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它比楷书简括,比草书易识,实用价值高,艺术表现力强,是民间应用最为广泛的手写文字,也最受人们的喜爱.由于行书比其他书体更善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

米易县18929274259: 纵横中文网福利如何,具体点 -
莱周奈康: 纵横买断就什么都不说了,可以领全勤,打赏三七分.当然分成也可以,而且拿到的福利会更多.那么我给你把纵横的分成大概的分析一下. 纵横签约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成 只要签约就可以拿到全勤.全勤分三个级别 1、每天更新三千字以上...

米易县18929274259: 《匆匆》这篇文章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
莱周奈康: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

米易县18929274259: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是什么? -
莱周奈康: 故事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

米易县18929274259: 急求!!《青铜葵花》的读后感!!!要主要内容,感想,生活例子,快啊啊啊啊!!要500字啊!!!!!!! -
莱周奈康: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中的幸福 《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

米易县18929274259: 《阿Q正传》论文一篇 -
莱周奈康:第一篇, 在《阿Q正传》整篇文章中,留给大多数读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常常用过去的和未来的来掩饰他现在的不幸,比如他常这样夸耀自己:“我以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

米易县18929274259: 只写一点诗和词的区别 2000字!! -
莱周奈康: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