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条橙》中反映了哪些心理学原理及其日常应用

作者&投稿:谈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影中的心理学有关的问题~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所谓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状态的发生每个人都能够体验,但是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加以控制。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个人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而且这种情绪状态是主观的。因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体验,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别人固然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去揣摩当事人的情绪,但并不能直接地了解和感受。情绪经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人的认知有关,但是在情绪状态下所伴随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学上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乐。再把它们细分还有很多,基本包括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所有。 因为情绪是相对情感而言短暂性的表现,所以,一般通过当时的一些改变是可以变换情绪的。而如果一个人总体来看的情感态度属于消极性和负面性的,那么还是要从根本上,长期性来改变。这就如同治标治本的概念一样,仅仅懂得改变情绪也许是不会改变人生的,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情感态度,那么,情绪也就会得到很大的影响和改善。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浮躁性而言,很多人都不注重了。

1971年上映的电影《发条橙》,是由天才斯坦利·库布里克担任导演,并拍摄的科幻惊悚犯罪片。该片前身是由安东尼·伯吉斯写的一本同名小说,但经由库布里的执导,影片更好地解读了原著,并且片中更设定着三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他们分别是:主角身份的转变、主角处境的转变、主角的结局。

1、 主角从一个施暴者变为受害者
该片是围绕主人公阿历克斯的经历而展开的,主要剧情讲述的是:阿历克斯本身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小混混老大,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架闹事”。

但是看似再“威风”的人,也有踢到铁板的时候——主角在杀害猫夫人后,被及时赶到的警察逮捕。因此入狱的他,为了尽早获得自由,选择了接受监狱的心理厌恶疗法。
接受完疗法后,他很快就从监狱离开了,但是此时厌恶犯罪的他,并没有因为这一改变而被这个世界所善待。最终他选择了自杀,自杀后的他不再接受这钟催眠式的心理疗法,政府迫于压力恢复了他的本性。
这说明了心理厌恶疗法根本不能使人类变好,反而有可能成为杀人于无形的利器。

前期的阿历克斯杀人、强奸,无恶不作,是可以说坏事做尽,没做过一件好事,可以说是一个没办法救赎的极端恶人。
而这样的人,很显然会得罪很多人,比如说自己曾经的部下,以前欺负过的人及他们的亲戚朋友。也就是说,当他从施暴者变为普通人的时候,必须要面对这些人的报复。如果他没有能力反抗,那他的权利必定遭受侵犯。

主角的身份转变是明显的,他由恶人到善人再到恶人。期间的那一次善人转变,是在接受了看似完美的治疗,实则这种治疗扭曲了人性且治疗方式极端粗暴。不仅如此,出狱改邪归正的他,按理来说拥有着社会上最需要的人格,但是他却遭到了众人的欺凌,以致于逼迫的他自杀,而影片的最后,未死的主角又变回无恶不作的罪犯。

这期间令人细思极恐的事情:扭曲人格本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更何况是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实现的,那这种结果看似好的扭曲,但是过程却极其残忍,令人细思极恐。
2、 看似完美的心理治疗却是最可怕的毒药。

从剧中不难看出,主角是一个张狂且极度混蛋的人。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仍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电影中的他喜欢古典音乐,对性也极度热衷。
无论他在欺负别人还聆听音乐、热享受性,都证明着他热衷于这些事,这些事情能让他感觉兴奋快乐,这些都是他的爱好。

但是在接受了看似完美的心理治疗之后,他却变得厌恶暴力、不能聆听音乐、甚至不能享受性,这一种治疗方式,将他的整个人格都给改变了,使得他不能再继续自己的爱好。
试想,当一个人活着,虽然有着社会所需要的人格,但是没有了爱好与欲望,变得不再是自己,那么我想,改变之前的人与死了没有两样。

这种看似完美的心理治疗法,却是变相的扼杀了一条生命,扭曲了一个灵魂,细想起来,不免细思极恐。
3、 阿力克斯“死后重生”
在影片的最后,阿历克斯没有办法忍受人人欺辱的现状,所以选择了自杀。自杀后没死
的他拒绝洗脑,恢复了自己的本性,又变成了人人惧怕的恶棍。

影片故事到这里结束,又一引人思考的问题:主角是做一个空有善良人格,却好像行尸走肉活着的善人?还是继续保持自我,做个恶人?
又一论证思维,让人细思极恐。 该片导演将种种对立的行为、思想完美地融合在电影里,这些具有论证思维且映射人性、社会现象的情节,自然让人细思极恐。

这是来自豆瓣上的一篇不错影评

这是电影史上最奇特的影片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禁片之一。自它问世以来,不仅惹来了至今仍争论不休的讨论,而且其中暴力场面还被许多青少年争相模仿。因为这个原因,在很多国家它一直被禁演,例如在英国,它便遭遇了近30年的禁演——直到这部影片的导演库布里克导演辞世之后,它才得以与英国观众见面。
  除了涉及到暴力问题,这部电影也与“洗脑”有关——在西方世界,“洗脑”好像是最为恐怖的话题,甚至比变态杀手还要让人谈虎色变,因为“洗脑”意味着对个性的完全抹杀,对个人自由的彻底干涉。电影史上有很多经典作品都表现了这一话题的恐怖,最著名的例如《飞跃疯人院》。而这部《发条橙》更是将这一问题放到一种极端的形势下进行拷问:即使对象是无耻堕落的小流氓,是不是也应该维护他的自由选择权利?是不是就像电影中的神父所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当美国导演库布里克看完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之后,他极力说服华纳电影公司于1969年斥资20万美元买下了它的版权。随后他带着仅200万美元的预算,开始了电影《发条橙》的拍摄。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库布里克借鉴了许多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包括现场收音,只利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摄追踪镜头时利用轮椅制造颠簸的效果等。
  《发条橙》在拍摄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电影。而且因此它成为了继《午夜牛郎》后的第二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库布里克删剪掉了电影里的30秒钟的镜头,才使《发条橙》的评级改为了R级。《发条橙》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于是,库布里克请求华纳公司停止《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随后英国禁止此片在其国内上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度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在影片的开始,是一张脸的特写。它似乎在微笑着,可笑容邪恶而扭曲,它像是在欣赏着自己。随后镜头慢慢拉远,近景,中景,全景。我们看到超现实风格的室内装饰中弥漫着性与毒品的气息。这近乎达利式梦境的场景,就像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天堂,同影片中另外一些典型场景设置一样,这里有着浓重的超现实风格,陈设怪异,色彩浓烈,充满着性暗示的意味……
  故事发生于未来社会,几个充满暴力倾向的青年在亚历克斯的率领下,在刚喝过据说含有毒品成分的人奶后,他们开始到处去寻欢作乐。他们先是痛打了一个街边的流浪汉,而后找到一群欲强奸一少女的流氓,为报私怨大打出手。库布里克用慢镜头表现着双方的恶战,音乐声中桌椅飞舞,玻璃破碎,那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暴力美学”了(对比这段“暴力慢镜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随后的那段“性爱快镜头”:亚历克斯将两个少女猎物领回家进行乱交,库布利克用快镜头表现着整个性爱过程)。
  一场恶战后,亚历克斯和同伙驾车飞驰,在马路上肆意地逆行。在郊外的一处寓所,亚历克斯以发生交通事故为由向这里的户主作家亚历山大夫妇借用电话,当门打开时,他们就戴着面具冲入屋内,殴打作家,并当着作家面轮奸他的妻子……
  
  第二天,亚历克斯痛打对自己不忠的手下,从而确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晚上他们就又一起准备以相同的方法进入富婆“猫夫人”家中,不料“猫夫人”早有防范,不但没有开门,还在亚历克斯离开后给警察通了电话。亚历克斯失手将“猫夫人”打死,而当他慌忙逃出“猫夫人”的公寓时,被意图报复的手下当场击昏,最后被赶来的警察逮捕。亚历克斯以杀人罪被判入狱14年。
  大概是由于那个时代像亚历克斯这样的恶性青年太多了,监狱资源异常紧张。为缓解这一问题和减少社会上的罪恶,当时的政府对这些青年采取了一项实验性的治疗措施。方法很简单:在对“实验品”注射某种药物后,用个人电影的方式将一些极端残忍和血腥的犯罪事件放大、加压,不停地给“实验品”看。而在药物的作用下,“实验品”的原欲与身体指涉着不同的方向,先天的快感与药物的恶心感使他们的身体无所适从,这种难以忍受的分裂状态将有效且强力抑制住“实验品”的一切恶欲……
  不知底细的亚历克斯自告奋勇,自愿充当这项政府新实验的“实验品”。实验很成功,亚历克斯在实验结束后如政府所愿,变成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没有性欲且绝对不会危害社会的“新人”……
  
  原著小说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在解释他的观点时曾说:“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而从事着魔鬼般罪恶勾当的亚历克斯就在这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中(不是“之中”)生存——他的外表是有机物,似乎具有爱的色彩和汁液,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而可怕的上帝或是魔鬼,以及日益完善的,发挥着比他们更大作用的国家机器从未停止它们操纵一切的手,它们在黑暗中不动声色地为发条玩具们拧紧发条,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些玩具们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库布里克在这部有意隐去时代特征的关于未来社会思考的电影中提出了一个疑问: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依旧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的行为?抑或是作为一个“发条橙”任人支配而没有自己的主张?或者说人在社会体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库布里克的这个疑问似乎永无答案。

条件反射、厌恶疗法,行为主义经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经典条件反射)的代表。
该戏以主义心理学实验发展出的“厌恶疗法”为展示主题。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二十世纪有广泛影响,以厌恶疗法来改变社会的“不良分子”便是其应用之一。所谓“厌恶疗法”,就是将想要矫正的某种不良行为及其冲动跟一种造成强烈负面感受的刺激条件联系起来。


小说《发条橙》中有哪些精彩情节?
《发条橙》是一部由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亚历克斯的少年,因为犯罪而被送进了监狱。在狱中,他接受了一种叫做“人格改变治疗”的实验,这种实验可以通过电击等方式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特征。电影版《发条橙》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于1971年上映。电影中有很多精彩的情节...

什么是发条橙?
《发条橙》最为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不是电影所展现的那些暴力,而是电影中的罪恶厌恶疗法

说起《发条橙》这部电影,你会想起哪些片段呢?
阿利斯(马尔科姆•麦克道尔)是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他的特殊喜好是边听贝多芬的交响曲,某次他进入一所别墅抢劫一番后,打残了该别墅的主人——一名小说家,并用特殊喜好蹂躏了其妻子。后来因为杀了一名单身女子,阿利斯入狱并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疗,出狱后,他对淫乐之事产生彻底的厌倦。但当...

发条橙的影片评价
(新浪娱乐评 )《发条橙》实际已超出了道德层面的思索,它直指人类生存的终极困境。(谢宗玉评 )《发条橙》不仅直白地勾画出所谓文明社会中大逆不道的异端形象,还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揭露出强权与个人意志,公德与个人私欲,“正义”与“暴力”的真面目。(市场导报评 )2011年上映的修复版《发条橙》...

有人看过《发条橙》吗?
在《杀诫》里,暴力有它虚弱的质地,这种虚弱,因为有反省,有罪责。但《发条橙》是更纯粹的,亚历的恶,简直是响亮坦荡的。它被这样孤立出来,放在审美中加以观照,焕发出一种怪诞的光采。 这个影片的叙事者,亚历,常常地让观众注意到他的声音。在平和的,“你的朋友,卑微的旁述”中,他没有痛苦。没有反省。影片的...

《发条橙》观后感
正如豆瓣上某人评论的那样: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依旧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的行为?抑或是作为一个“发条橙”任人支配而没有自己的主张?或者说人在社会体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看到这里,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影片取名《发条橙》的含义。

电影发条橙英文介绍
6. 阿历克斯后来被捕,并被判处接受心理改造。7. 在心理改造过程中,阿历克斯经历了极端的行为限制,包括强制观看暴力影片。8. 最终,阿历克斯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暴力产生了厌恶。9. 电影探讨了自由意志、暴力行为和道德选择的主题。10. 《发条橙》在1971年首次上映,因其内容引发了争议,部分场景被...

《发条橙》这部电影为什么叫“发条橙”?
因为《发条橙》改编自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原著就叫《发条橙》。《发条橙》是197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所执导的犯罪片,由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领衔主演。该片改编自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阿历克斯,在入狱之后为了提前重获自由自愿接受特殊的人格治疗,却在“痊愈”后遭到正义...

《发条橙子》真的只是一部简单的科幻片吗?
我不知道在电影《发条橙》中,导演和原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主旨?但据说,导演曾删掉原著的最后一节,引起作者的强烈不满。作者伯吉斯更看重的是人类的“道德选择权”,所以他在对后现代主义工业社会批判过后,给主人公安排了一条光明的尾巴。经历了这一系列施暴和受虐的遭遇后,亚历克斯幡然醒悟,不再...

除去希区柯克的作品,有哪些适合用精神分析法解析的电影?
我觉得适合用精神分析法解析的电影有很多,在这里我仅提到部分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相关的影片。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中,主角艾利克斯是一个充满暴力因子的青年,无恶不作,并从中获得愉悦与心理满足。他闯入作家亚历山大的家中,强奸了作家的妻子,并特意让亚历山大目睹了这一切。他通过性与暴力,...

莱山区17192812281: 发条橙子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中勇舒敏: 说起经典片子,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本名为《A Clockwork Orange》的《发条橘子》无疑称得上经典.如果它不经典,也不会引起那么多影迷对它的津津乐道,尽管它使我看过就模糊了故事情节,但它制造的独特而华美的场景,却不能不使...

莱山区17192812281: 电影《发条橙》的名字发条橙有什么暗喻 -
中勇舒敏: “橙”在马来语中指“人”,发条橙即发条人的意思.片名所暗示的则是上了发条(机械的、人造的)的人,影片的主旨对人的自由意识提出了置疑,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并按照固定的方式与原则生活.

莱山区17192812281: 《发条橙》里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中勇舒敏: 《发条橙》里有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一个就是电影前期主角的张狂和坏,导演把性还有暴力,都拍的很仔细,之后就是他在监狱受到的那些非人的待遇,出狱后,当他失去他的爪牙时,他受人欺负的无奈,痛苦,挣扎还有懦弱都表现出来,...

莱山区17192812281: 发条橙和死亡诗社 、这两部影片讲的是什么? -
中勇舒敏: 发条橙确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虽然主人公是那种无恶不作的小混混,但他只是人类欲望的集成者. 监狱将他改造成一个“好人”,一个一想到作坏事就本能地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的人 但那严重违背了人文思想,犹如中世纪那种宗教思想对人性的禁锢 最后主人公在名利的诱惑下恢复了邪恶的本性,则表达了人性不可违背的思想.

莱山区17192812281: 《发条橙》为什么可以成为库布里克经典的代表作? -
中勇舒敏: 库布里克是公认的电影大神,虽然作品不多,但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电影类型.不仅如此,他还能让每部电影在其所在的类型中成为典范,其中最杰出的还要数《发条橙》.他通过这部电影反映了社会问题,批判了教育的不足、人性的丑陋.虽...

莱山区17192812281: 用发条橙做网名的心态是什么 -
中勇舒敏: 发条橙是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从著名小说《发条橙》的基础上改编的一部颇受争议的电影. 影片内的主人公ALEX(阿莱克斯)是一个无恶不作地问题少年,每天不去学校而是混迹于外面,四处打砸抢烧,性格很是叛逆,戴着极具个性的高帽子,把内裤穿在裤子外面,拿着文明棍. 以发条橙或者发条橙的人物名称为网名的人,有可能想学习发条橙的那种争议议论的风格,也可能是想学习跟主人公阿莱克斯那样那么叛逆有个性.

莱山区17192812281: 好莱坞经典心理学电影 -
中勇舒敏: 以下电影全都是20世纪90s后的电影 《火柴人》 讲的强迫症<Lolita>,洛丽塔.额,这个很有名,Jeremy Irons的怪蜀黍形象深入人心啊 《沉默的羔羊》1992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经典台词相当多<Basic Instinct>本能.生与性,死与攻击性,据说...

莱山区17192812281: 发条橙主角为什么喜欢音乐还那么坏 -
中勇舒敏: 你没看懂电影所要表达的东西.“发条橙”即是机械控制下横冲直撞的人.具体落实在主人公身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社会行为.另外alex并不是喜欢音乐,ALEX只是觉得贝多芬的曲子铿锵有力,有种撕破现实的呐喊.

莱山区17192812281: 如何评价电影《发条橙》? -
中勇舒敏: 在这部带着浓重的阴暗色彩的黑色电影中,一个青年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被人们随意的改造,一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样,一个人的选择是什么样,一个人的想法是什么样,似乎都不被人们所关心,而人们在乎的,似乎只有是否对自己有利,影片中的那个部长所代表政府部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又有谁会在乎一个人生死呢?更不用说一个人的想法了.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了《纸牌屋》中罗素议员的悲惨命运.

莱山区17192812281: 谁能介绍介绍《发橙条》? -
中勇舒敏: 一般应该叫着《发条橙》吧,那是英国电影导演库布里克的作品,又名《发条橙子》,影片意指明一种卷上发条就可以动的玩具.影片主要讲的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小混混的经历.色情和暴力是他人生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