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和清史稿关于江阴抗战问题!!!

作者&投稿:凌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湮灭的辉煌一书是什么书籍~

前两天重读了夏坚勇先生《湮灭的辉煌》一书。我一直认为,夏先生的“历史大散文”,无论气度还是识见,都在某先生的“文化大散文”之上,然而影响和销量却不可同日而语。这不公平。但正如夏先生自己所说,“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叹息也没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还是言归正传,先说说为什么会有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夏坚勇先生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叫《寂寞的小石湾》,讲的是清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的事。那时清军已然入关,铁马金弋长驱直入所向披靡,“自京口(今镇江)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计”。那些守城之将和守土之吏,则或降或走,正所谓兵败如山倒,降将如云集,就连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史可法领导的扬州军民实际上也只战斗了一天(史可法以身殉国)。“古城扬州的尸山血海,不是由于惨烈的两军战斗,而是由于八旗将士野蛮的杀人表演“。


然而这支战无不胜的铁骑在江阴城下却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而领导这次抵抗的,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前任江阴县典史(正科级公安局长)阎应元。


阎应元是被俘之后英勇就义的。而且,因为不肯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扑”,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


另一位吴中义军领袖孙兆奎的表现则令人拍案叫绝。他差点没把“贰臣”洪承畴活活羞死。洪承畴是早期降清官员中职位最高也名气最大的。他在松山被俘投降后,崇祯以为他死了,曾下令为他建“昭忠祠”,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有“成仁”。孙兆奎被俘后,洪承畴来审问他,说:“你从军中来,可知在扬州守城的史可法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孙的回答是“你从北方来,可知在松山殉难的洪承畴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洪承畴恼羞成怒,急忙将孙推出辕门问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阎应元不过卸任典史,竟使清人折三王十八将;孙兆奎不过被俘义军,却视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督帅如行尸走肉,这真是许多人想不到的的事。


同样出乎满洲亲贵们意料之外的是:在胜利者屠刀面前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除了阎应元、孙兆奎这样的铮铮铁汉,还有许多手无缚鸡之力、操着吴侬软语的文弱书生,如绝食而死的浙江绍兴人刘宗周,召募义兵的浙江余姚人黄宗羲,起义抗清的江苏昆山人顾炎武,还有以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身份在江西抗战被俘的福建人黄道周等。


黄道周对付洪承畴的办法更绝,根本就不给洪承畴劝降的机会。他在囚室门外手书一联,道是“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这是谐音、嵌字联,终谐音忠,成仇谐音承畴。上下联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史终可法,洪反成仇”,谐音“史忠可法,洪反承畴”,意思是“史可法忠,洪承畴反”,同时表明史可法终究是可以而且应当学习的(史终可法),不像洪承畴这样“不能报国反成仇”(洪反成仇)。


按当时的道德观念,一个士大夫,“不能报国”已是奇耻大辱,岂能“反目成仇”,视故国为敌国?简直就是忘恩负义,认贼作父!被骂作“洪成仇”的洪承畴无地自容,只得将黄道周处死。黄道周遥拜孝陵,然后端坐红毡之上,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这是何等地让人震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我看来,南明小朝廷其实是昏庸无道的一塌糊涂。那么,大明的子民们又凭什么要为他们卖命呢?


事实上这里面并没有多少报恩的成分。正如夏勇坚先生所说:“要说这些人受了朱明王朝多少恩泽,实在是没有根据。在此之前,他们大多‘处江湖之远’,郁郁不得志。相反,倒是那些旧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屁股转得比谁都快!”这话是意味深长的,但夏先生所做出的解释,却为我所不能完全同意。


二、认死理的人


夏坚勇先生的解释是;之所以权贵者纷纷倒戈,而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文弱书生却奋起反抗,就是因为后者是文化人。他们捍卫的不是一个王朝,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


但我对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向来就很怀疑。如果当真如此,那么,当汉民族政权交替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死节之士了呢?


这就需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还是回到夏坚勇那《寂寞的小石湾》。


我相信,当夏坚勇先生写下这样一个标题时,他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甚至有些悲愤的。因为对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江阴抗战,洋洋大观的《明史》和《清史稿》竟不著一字,典史阎应元的坟茔自然也是无处可寻,正所谓“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官修史书总难免势利,像阎应元这样的“正科级干部”命中注定只能身后寂寞,似乎“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大人物能以气节相许,便相当难能可贵,而小人物则合当提着脑袋去冲杀”。


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并以身殉国的,往往不是那些享受了这个国家种种好处的人,而是平时并不得志的民间人士,是那些处江湖之远的寻常百姓和文弱书生!


夏坚勇不无愤慨的说:“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天下便成了老百姓的了。”这话说的真好!我以为,这才是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最好注脚,------------国家兴盛可以分红时,匹夫无份;国家危急需要救难时,匹夫有责。


说清这一现象无疑是太费商量的事,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即达官贵人们多半总是从个人利害关系去考虑问题的。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相信这是林则徐内心的真实写照。但这也只有林则徐这样高风亮节的官员可以做到。其他人呢?对不起,恐怕是利则趋之祸则避之。这前提,则是官员与国家之间原本有利害,有祸福。匹夫们却没有。匹夫们既然本来就“无利可图”,那么,到了紧要关头,所能考虑的也就只有一个字-----------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义,按照庞朴先生的解释,就是“宜”,也就是“理应如此”或“理所当然”,因此也是“理”,合起来就叫“义理”。实际上,前面所说的那些民间人士,那些庄稼汉和读书人,之所以比某些大人物(如洪承畴)更有气节,就是因为他们“认死理”。庄稼汉认的是这样一个死理:“脑袋可以搬家,但是膝盖是不能弯的。”读书人认的死理,则是黄道周临刑时咬破食指血书的八个字;“纲常千古,节义千秋”。正因为认死理,他们不但和外族军队斗,也和本朝皇帝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斗,坚决不许他“立爱不立长”。乌纱丢掉了,屁股打烂了,仍前仆后继不依不饶,直到最后册封皇长子常络为储君才罢休。


现在看来,这种争论当然实在是无谓。长子又怎么样,次子当又怎样?长子就一定仁厚聪明,利国利民吗?次子就一定昏庸暴戾,祸国殃民吗?没道理!所以说是“死理”。但“认死理”之所以可贵,就因为认的是死理。如果是活理(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就没什么了不起。再说,当时他们可以认的,也只有这一条“死理”。


所以我们对上述书呆子们的认死理,要有一个辩证的看法。纲常、节义之类的东西是必须批判和抛弃的,但在它们被认为是天理的时代,对它们的坚持本身,却是一种应当肯定的精神。也就是说,他们所持之理是不是真理,是一回事;他们该不该坚持,则是另一回事。.


这和服从真理,修正错误并不矛盾。服从真理的前提是服,然后才是从,即心悦诚服,然后从善如流。明知正确,却不坚持,也不是服从真理,叫随风倒。


我们推崇的“认死理”,有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那个“理”必须是坚持者本人认定的,包括别人灌输而他本人又真诚接受(比如纲常伦理)。至于这些东西是否合理,则别当别论。重要的,是精神!


不要小看这种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历尽苦难却又屹立不倒,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屡遭破坏却又延绵不绝,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几千年来总有人认死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秉笔直书的太史公是,执法如山的强项令是,倔头倔脑不肯投降的庄稼汉是,呆里呆气据理力争的读书人是,宁可得罪人也要讨个说法的农妇秋菊,也是。其共同特点,是认准了的事,撞到南墙也不回头。这是一种让任何正派人都会肃然起敬的精神,也是一种让侵略者和专制者最后不能不却步的精神。因为你这边刀上的血还没有揩去,他那边又把脖子迎上来了,你总不能无休无止地杀下去吗?结果,强权政治虽能逞凶快于一时,最终却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或垂下自己手中滴血的屠刀。


的确,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所向披靡的清军之所以在江南受阻,正是因为那里民气尚在,精神未垮。当然,大江南北最后全部落入清军手中,这是因为批判的武器终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清廷对待南方士人态度的戏剧性转变,难道仅仅是因为康熙皇帝对汉文化有一种难以抑止的热情?恐怕这热情当中也有对前述精神的敬重吧!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康熙既然是一个有精神的人,他就不会不尊重这种精神,因为任何一个真正称的上“雄”的人,就不会不尊重这种精神!


于是有对前明忠义的表彰,袁崇焕被清廷平了反,典史阎应元也进了江阴的“忠义祠”。这是大度的,也是聪明的,----------做为一种抽象的精神,阎应元、黄道周们坚持的东西既然可以用于大明,自然可以用于大清。

清史稿目前没有出白话文版。不管是网上还是书店都没有。。
给你传的是清史稿原著

是真的 主要是明朝当时已经是明末了 清朝正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旺盛时期 咱们后人所看到的明史或者清史 都是当时管史记的文官所编写整理 好的留下 不好的有碍朝廷威严的一概去除
江阴一战对清兵来说是很大的一块伤疤 如果这一战士兵对兵将对将 那肯定会被记载的 可问题是当初对抗清兵的很大一部分是老百姓 并且年过花甲的居多 当时的明兵多是投降归顺 有两句诗说的好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可见当时明朝兵将的状况了
再说下这个三王十八将 这个三王十八将具体的是那些史书并没有多说 民间野史也没有明确的流传 只知道 当初阎应元守城时 派出一个老头带着装银子的大桶出城跟清兵假意投降 火药藏在大桶的底层 当清兵纳降的时候 火药爆炸 当场炸死清兵大约3000来人(好像是这个数) 这其中 亲王一人 大将两人 清军为这都三军挂孝了 光这就三人了 更别说阎老头守城时差不多把三十六计全用了个遍 三王十八将也在情理之中啊

明史是满清写的,这种给自己抹黑的战役怎么能写呢?

三王十八将,抱歉,这个没记载,清朝的有名字的亲王,郡王,没有记载死在江阴。

中国编年史

公元1275年 三月
(乙亥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宋恭帝德祐元年 三月)

宋镇江、江阴、滁州(今安徽滁县)、宁国、常州、平江(今江苏苏州)等守臣皆以城降元。

明朝是一个充满民族血性的王朝,尤其以江浙人,江阴是先投降后反清。无锡是先反清而后投降。所以江阴是先投降后为了剃发被屠,无锡是先屠后投降。百度 无锡之屠。




满族历史是什么?
早期八旗满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时期“凡出兵围猎……各随族党屯寨而行。”这里说的族党就是血缘关系,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屯寨讲的就是地缘关系,说白了就是一个寨子、一个屯子、一个村子或更大一些范围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层组织叫牛录,管理人叫牛录...

无锡免费公园推荐
《清史稿》曰“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 特色景点: 1、“鸟岛区”和“芦苇滩涂区”--长广溪湿地生态系统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约19.5公顷,是无锡最大的天然植物园和鸟园。 2、“湿地生态特征展示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及“湿地水质净化功能展示区”--规划总面积约52.75...

2022无锡免费公园有哪几个
《清史稿》曰“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地址:金石路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公交:地铁1号线至长广溪自驾:导航至长广溪湿地公园渤公岛渤公岛又称渤公岛生态公园,位于环湖路大渲桥南侧与鼋头渚公园接壤处,是无锡市最大的人工岛屿,绿化面积约40公顷,是蠡湖36公里环湖观光带的其中...

中国的干旱历史 ?
(《清史稿·灾异志》)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宁波、东阳自春徂秋不雨,南笼府、海盐、寿昌、江阴、东阿、蒲州旱。八月,余姚、临安、严州、桐乡旱。(《清史稿·灾异志》)1662年(清康熙元年)九月,昌黎旱。(《清史稿·灾异志》)1663年(清康熙二年)二月,东莞、郓城旱,六月始雨。四月,江阴旱。五月,万载、黄州...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五。2、历史名人 汉末著名文学家陈 琳 西晋著名史学家陈 寿 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之一陈 云 你直接去百科里就有了,下面是连接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33100.htm?fr=ala0_1_1 参考资料:wu ...

守孤城81天,抗清军24万,斩杀大清3王18将,阎应元何人?
而在后来,生活在江阴地区的人对清廷都坚持一个原则:不当清朝的官,不应清朝的举,直到后来乾隆亲自向江阴地区的民众示好,给阎应元在江阴修建祠堂,江阴地区对清廷的态度才有了改观。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不妨交流一下。参考文献:《江阴城守后纪》、《清史稿》等。(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树生篇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供参考:译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太平军侵扰皖北时,张树声以禀生身份和弟弟张树珊、张树屏一起领导民团剿杀叛贼。又越出合肥地境,接连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尤其是太湖一战,凭五百人冲锋陷阵,击退了陈玉成数万大军,...

文言文阅读《清史稿李卫传》
2.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树生篇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供参考:译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太平军侵扰皖北时,张树声以禀生身份和弟弟张树珊、张树屏一起领导民团剿杀叛贼。又越出合肥地境,接连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尤其是太湖一战,凭五百人冲锋陷阵,击退了陈...

文言文清史稿郭琇传
2.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树生篇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供参考:译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太平军侵扰皖北时,张树声以禀生身份和弟弟张树珊、张树屏一起领导民团剿杀叛贼。又越出合肥地境,接连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尤其是太湖一战,凭五百人冲锋陷阵,击退了陈...

姓陈的名人有哪些?
字百史,江苏溧阳人。明崇祯进士,官修撰。后降李自成。福王时列从贼案。顺治初降清复官。累迁史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曾阿附多尔衮,请其纂位。《清史稿》载帝谓其“辗转矫诈之小人”。数被论死夺官、宽免。终以诸罪处死。有《石云居士文集》。 陈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苏宜兴...

丹东市13985947225: 石柱的历史情况 -
语顷康复: 石砫,以石潼关、砫薄关而名.后周置施州.唐改青江郡.宋末,置石砫安抚司.元改石砫军民府,寻仍为安抚司. 洪武七年,石砫安抚使马克用遣其子付德与同知陈世显入朝,贡方物.八年,改石砫安抚司为宣抚司,隶重庆府.十六年,石砫溪蛮寇施州,黔江守御官军击破之.十八年,石砫宣抚同知陈世显遣子兴潮等奉表贡方物,贺明年正旦.二十四年赐石砫宣抚同知陈兴潮及其子文义白金百两,以从征散毛洞有功故也.

丹东市13985947225: 朱元璋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的?
语顷康复: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住、行问题.关于这一点,《明史》的记载相当详细: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

丹东市13985947225: <明史 张溥传>的部分字词解释 -
语顷康复: 对客挥毫的豪: 毛笔俄顷立就的俄顷: 很快,马上 就: 完成,写完以故名高一时的以:因此,因为这样的原因

丹东市13985947225: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史学体裁和史学著作? -
语顷康复: 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史书最早采用的体裁,所谓编年体,就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史事.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本是鲁国的国史,经过孔子的修订后,这部编年体史书被赋予了十分浓厚的政治与道德意涵,因而名列...

丹东市13985947225: 《万历十五年》内容概要150字 -
语顷康复: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旅美作家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写的的一部明史专著.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

丹东市13985947225: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与他的身世、能力性格都有关
语顷康复: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 那至少封个候应该是没有问题吧,但是他仅仅被封为伯.从待遇上看,李善长的俸禄...

丹东市13985947225: 文言文翻译《明史 吴良传》 -
语顷康复: 吴良,定远人. 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吴良.与弟弟吴桢都凭借有勇有谋闻名.跟从太祖在濠梁起兵,同做帐前先锋.吴良善于潜水侦察敌情,吴祯经常化装为间谍.张士诚的军队据守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 就被任命为指...

丹东市13985947225: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 -
语顷康复: 经:《礼记·大同篇》——理想主义汉诗:张衡《四愁诗》——唯美唐诗:杜甫《饮中八仙歌》——潇洒宋词:岳飞《满江红》——激扬文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