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以北京话为普通话呢建国时期为啥不广东话为普通话呢

作者&投稿:钮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北京话是普通话,而粤语不是 普通话?~

首先哈、北京话不是标准的普通话。 北京话属于北京官话、北京官话又称北方官话、和被称为南方官话的南京官话相对应、流传于北京城区。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逐渐取代南方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主流语言。 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元朝以北京为大都、元朝统一全中国、以北京音作为天下通语标准音、这是北京话第一次成为中国的标准音。明朝成立后、以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明朝永乐年间建都北京时从南京北调40万人口、超过北平原有人口。清朝定都北京后大批满人进入北京、明朝的北京话逐渐演变形成了北京话。清雍正六年设“正音书馆”、以北京官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行、自此以后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场主流的标准语。

粤语不是方言是语言?粤语到底有没有被联合国定义为一门语言?

元朝政府规定,学校教学必须采用以“大都语”(北京话)作为标准的天下共通语,这就使得“大都语”(北京话)开始在北方地区逐渐流行开来,并成为现在广泛流行的北方方言的源头。

因为首都在北京

简史

汉代时期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
晋代时期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方言为标准音。北方朝代建都各有不同,但是传统上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建都在建康(今南京),所以建康话为标准音。西晋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他们逐渐开始和汉族交流生活,因此他们的口音也渐渐影响到了中国北方地区:比如西晋后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洛阳话已经有很大差别。而建康话是南迁的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主要是当时的吴语)融合形成的。相对而言,建康话的变化比较小,汉族知识分子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话为正统。
隋代时期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汉族习俗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心想恢复汉族礼乐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复汉族文化的举措,其中包括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切韵》音系为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为主。除了官韵外,在当时南方,经济中心城市扬州的方言——吴语也悄悄地流行开来。扬州话是普遍认为的第一个以城市经济文化优势,自发形成的通用语。另外,吴语也是日语吴音的来源。
唐代时期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而唐代政治中心长安的方言并没有很高的地位。甚至据说当时皇帝因为说长安方言而被谏臣指为不标准。但是,长安话仍然比较流行。长安话是日语汉音的来源。
宋代时期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后来由于《广韵》和当时的语音差别很大,南宋时代的刘渊又著《平水韵》。遗憾的是,《平水韵》的影响力未及《广韵》。
元代时期
  中国元朝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作为标准音。这样,《广韵》标准音地位丧失了。并且,中国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也有人表示,元代的标准音是蒙古式汉语,丢失了很多传统汉语的特征。
明代时期
  元代将近百年的统治使得传统的汉人的礼乐风俗、语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明太祖即位第二年(1369),以唐宋制度作为模范,恢复了科举制度,并立了儒学。明代以后,由于语音演变的原因中国北方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元代所编的《蒙古字韵》仅存十五韵,失去了传统汉语的特点;但是当时的语音距离唐宋的二百零六音韵体系甚远,明太祖误以为宋代的《广韵》是出于江浙一带。于是即位第八年,朱元璋命乐韶凤、宋濂参考典籍中的中原音韵和当时的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明史·乐韶凤传》记载:“八年,帝以旧韵出江左,多失正,命与廷臣参考中原雅音正之,书成,名《洪武正韵》”。因此,南京话也是官话的代表之一。可惜的是,《洪武正韵》并未推广开来。
清朝时期
  清入关后,前期和中期上朝均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三者杂糅的趋势,北京话正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即受东北话影响,此外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清代北京话分文读、白读两种,文读是旧的标准音,接近南京话,读书人多用,但到了清后期,基本失传,只剩下了白读。
  清中期,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办公效率,清宫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满语仍是国语,但不再充当官话。1728年,雍正皇帝确定北京官话为官方用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标准音。到清中后期,北方的大多数地区(包括四川)都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新官话靠拢,其影响已经超过基于《洪武正韵》的南京话,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最流通最广的语言。
  不过,在长江以南,仍然有一些地区没有和官话靠拢。首先是吴语,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吴语成为一种流行的地方语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吴语文读为基础。其次,除了江南地区以外,岭南地区的粤语也因为当地经济发展逐渐流行。有人指出,粤语实际上是唐宋北方徙民影响当地更早期北方徙民的汉语而形成的,也是公认比较接近宋朝标准音《广韵》的方言之一。 除了这些方言,还有闽语和客家话。而当时的湘语和赣语已经被认为是官话,一直到了现代才逐渐从官话分出来。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1909年清政府把官话称为国语。1911年清朝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取代原来满语的地位,并且准备加大力度推广。可惜的是,提出不到一年,清朝就覆灭了。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国语这个词得到当时北洋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但是,清王朝的覆灭使北京官话的标准音地位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因此,民国初期出现两场关于国语的争论。
  1912年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稚晖)任主任,并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规定读音统一会的职责是为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
  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国音统一会议终于在5月22日闭幕,由于会议期间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在5月7日后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当时对于浊音和入声尤为激烈,江苏代表汪荣宝夸张地说:“南人若无浊音及入声,便过不得日子。”同样是江苏的代表、会议议长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参考南京语音),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这次会议审定的汉字读音被后人称之为“老国音”。并从1918年开始推行。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两派争吵非常厉害。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建国时期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以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是非常必要的。
  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则是为了显示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尊重。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貌似听说是一票落选,导致我这个外省人在广州都听不懂人们在说什么啊


为什么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1、将北京话作为普通话基础音,这是因为自清以来,北京一直作为首都,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皇帝老子说北京话,京官也说北京话,因此北京话被称为官话。在古代各地都是方言。2、普通话(Standard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

为什么普通话要以北京话为标准音
首先,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作为首都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其影响力遍及全国。因此,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共同语的建立必须以某一城市的语音为标准。普通话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并选择了北京语音作为其语音标准。这种选择不仅基于北...

为什么普通话要以北京话为标准音
以北京语音作为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这是国语运动经过多年的争论与语言实践达成的共识。1、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确立北京作为首都,其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断被强化并辐射影响全国,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共同语必须以城市语音...

为什么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热河省承德方言为东北方言的一支)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

为什么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
我国的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体系为基础,以北京口音为标准形成的官方语言。一般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依照首都地区的语言体系来进行设定的,比如我国在宋朝的时候,都城在河南,那时候河南话就是国家的官方普通话,而现在我国的首都在北京,所以北京语言发音就成为了普通话的标准。从元朝开始一直至当代,北京都...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什么?
普通话,现代标准汉语的常见别称,采用北京地区的语音作为其标准音。这种语言形式以北方话,也就是官话,作为基础方言,并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构成了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在1955年的两次重要会议上,即“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正式将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定为“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什么?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北京化的语音系统。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

普通话为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1955年,我国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通过了普通话的定义,那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该标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的标准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

为什么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音?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与普通话相比,北方方言主要有以下特点:一、语音方面 1、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2、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3、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为什么北京话会成为普通话,原因是什么?
以北京语bai音作为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这是国语运动经过多年的争论与语言实践达成的共识.首先,在北方话区域诸城市中,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最大.北京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但在这六大古都中,又以北京对我国的影响最大,因为其它几个古都,影响主要在宋代以前,而自金朝起(金朝在北京建中都城起)...

金沙县13596735521: 为什么普通话以北京为标准呢? -
饶庭常克: 你看过那个考普通话的书没,上面第一页有解释,自己我感觉是北京话接近普通话,再说北京是首都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不是单纯的北京话

金沙县13596735521: 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规定的,以前是哪儿的话?为什么规定为普通话 -
饶庭常克: 大概是建国那几年规定的,以前就是方言,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大致基调的标准中国话

金沙县13596735521: 全国说类似河南话的话者多哉,何以北京话成为普? -
饶庭常克: 因为当时的官话是北京话,所以普通就在北京方言的基础上确定了下来. 再说了,当时除了大家比较认同官话以外,哪个省的人会对其他省份的方言被确定为普通话会信服?? 普通话确立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时候了,哪还来的威慑于老满?? 另外就是北京话相对于其他的方言,特殊字音更少,便于理解.而且主要原因是清朝开始北京话成为官方语言,大家几乎都能听懂.呵呵 你这样追究东北人原来是山东人,其实没什么意思.如果要论渊源的话,那河南就可以说自己是全中国人的爷爷了不是?

金沙县13596735521: 为什么选择北京话作为普通话的基础 -
饶庭常克: 简单易学,普遍程度高;

金沙县13596735521: 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话为标准呢? -
饶庭常克: 谁说普通话是以北京为标准的,晕倒!北京话可是一点也不标准,好象是咬着舌头说话.普通话是根据古汉语的拼音规则演绎而来的.

金沙县13596735521: 国语为什么是北京话 -
饶庭常克: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以说国语是北京话,这样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金沙县13596735521: 中国什麽时候开始以北京话为国语?北京话和洛阳话一不一样?北京话是不是中原人说的还是外来民族带来的? -
饶庭常克: 普通话以北京话的语音为基准,北京话来自清朝的“京腔”,是皇上讲的话.民国初年采纳北京话为国语,就是默认...

金沙县13596735521: 北京话从什么时候成为“国语”的? -
饶庭常克: 从语音考证上来看,有语音记录的标准普通话可以考证到清朝末年的爱新觉罗.溥仪,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的记录片,里面有对溥仪的质问,他说的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不是老北京话.那么,普...

金沙县13596735521: 统一语音为什么要与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饶庭常克: 你的问题有点问题,首先声明不是完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才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